上海交大王建華教授遺體告別儀式舉行

2020-12-13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4月28日下午,上海龍華殯儀館告別大廳哀樂低回、莊嚴肅穆,人們懷著十分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上海交大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建華。2018年4月26日凌晨2點21分,王建華教授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仁濟醫院南院不幸逝世,享年60歲。上海交大校長、黨委副書記林忠欽,上海交大黨委常委、副校長奚立峰,上海政法學院黨委書記夏小和,上海交大原副校長沈為平;南昌工程學院副校長吳澤俊,河海大學巖土工程研究所所長姬建,同濟大學地下建築與工程系主任丁文其及系總支書記陳建鋒,華建集團執行總工王衛東,上海建工集團副總工王美華,上海市建設工程安全質量監督總站站長黃忠輝等兄弟院校、王建華教授生前合作單位的代表;以及王建華教授的導師陳竹昌先生及夫人,王建華教授的同事、好友、學生,學校職能部門代表,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師生代表等450餘人出席儀式。奚立峰致悼詞,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周薇主持告別儀式。

王建華教授去世後,中國科學院孫鈞院士,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分會、中國建築學會地基基礎分會、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地基基礎專業委員會、上海市土木工程學會、中國建築學會建築施工分會基坑工程技術部秘書處、河南省土木建築學會土力學與巖土工程分會等學術團體,河海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浙江大學濱海和城市巖土工程研究中心、天津大學建築工程學院、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北京交通大學土木建築工程學院、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中國地質大學工程學院、浙江工業大學建築工程學院、華東交通大學土木建築學院等兄弟高校,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巖土工程研究所、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基基礎研究所等行業單位發來唁電,對王建華教授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

告別大廳莊嚴肅穆,王建華教授安詳地靜臥在鮮花叢中。大廳上方懸掛著黑底白字橫幅「沉痛悼念王建華教授」,橫幅下方懸掛著王建華教授生前照片;大廳兩側輓聯「鑽土研木求創新碩果遍大地,立德樹人育棟梁桃李滿乾坤」高度概括了王建華教授畢生求索、辛勤耕耘在教學科研一線的傑出成就和高尚情操。  

王建華教授1982年本科畢業於江西工學院水工專業,畢業以後先後於瑞昌水電局、南昌飛機製造公司工作;1986-1989年河海大學水港系攻讀碩士學位,198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92年畢業於同濟大學地下建築與工程系,1995年從河海大學巖土工程系博士後出站後,到上海交大土木工程系任教;1998年12月起任教授,為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王建華教授一生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為交大土木工程系的發展殫精竭慮,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創造了土木工程系的多個第一:第一批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指導出第一篇上海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得第一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第一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儀器研製專項,第一個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省部級一等獎。在學科建設方面,他擔任上海交大土木工程系副主任十七年,奠定了土木工程學科發展的堅實基礎。他建立了巖土工程學科,並使之在十年之內成為了上海市重點學科。他所帶領的團隊幾乎參與了上海所有超大超深基坑工程的科研工作,並已成為國內領先、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研團隊之一,為上海的發展和城市建設貢獻了巨大的力量。在科研貢獻方面,王建華教授最早開展飽和土中樁土共同作用的研究,經過二十餘年潛心鑽研,建立了不同靜動力荷載下飽和土響應的基本解體系,提出了樁土相互作用的解析解和高效算法,為軟土地區樁基的設計施工提供了理論依據。他開創了對深基坑設計施工方案進行數值分析評估的先河,成為國內典範,提出了全新的土壓力計算理論,以及基於飽和土流固耦合分析的基坑環境影響機制,為工程方法優化提供依據。王建華教授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項,發表論文500餘篇,出版專著2本,授權發明專利40多項;研究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各1項、其他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王建華教授是新時代交大堅持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名師典範。他主講的課程深入淺出、生動有趣,深受學生喜愛,被評為上海市精品課程,並獲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工作以來,他培養了150多位碩士、博士,他的學生有的獲得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有的成為傑青和長江學者,也有許多學生成為大企業總裁與技術骨幹。他本人也先後獲得上海市優秀青年教師、上海市教委優秀共產黨員、上海交大 「凱原」十佳教師、上海交大 「校長獎」等重要榮譽。

2015年,王建華教授不幸罹患癌症,但他意志頑強,經歷了五十餘次化療,依然站在科研教學的第一線,在病床上思考如何將地下空間開發與海洋巖土工程的核心科學問題相統一。當病情略有緩解時,他又走上講臺,並恢復兩周一次的師生學術研討活動。王建華教授患病期間,校領導,黨委宣傳部、黨委教師工作部、人力資源處、校工會、文明辦等部門領導和學院領導曾多次前往醫院探望,他在身體非常虛弱的情況下,與大家討論的仍是如何開展學科建設、如何做好人才培養的事情,隻字未提任何家庭困難和個人要求。

王建華教授一生追求卓越、砥礪奮進,克己奉公、鞠躬盡瘁,他是教書育人的楷模、科技創新的先鋒,交大人將往開來,努力拼搏,學習他的精神、完成他未盡的事業,繼續大力倡導立德樹人、教書育人,讓王建華的精神影響更多交大學子。

黨政辦公室、黨委宣傳部、精神文明辦公室、黨委統戰部、黨委教師工作部、學生工作指導委員會、校工會、人力資源處、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航空航天學院等部門相關負責同志出席告別儀式。

相關焦點

  • 林宗虎院士遺體告別儀式在西安舉行
    上午9時,西安市殯儀館鹹寧廳內,莊嚴肅穆,哀樂低回,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西安交通大學西遷教授、我國著名能源動力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動力工程多相流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要學術帶頭人、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熱能工程系教授林宗虎同志遺體告別儀式舉行。
  • 上海交通大學「王建華紀念基金」捐贈儀式暨首屆獎學金頒獎儀式...
    12月16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學「王建華紀念基金」捐贈儀式暨首屆獎學金頒獎儀式在船建學院木蘭樓A100舉行。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張安勝,發展聯絡處處長程驕傑,船建學院黨委書記周薇、副書記宋續明、土木工程系系主任陳錦劍,王建華教授家屬林瓊老師,王建華紀念基金校友代表崔海勇、鍾俊彬、晉義泉、司漪、禹海濤、楊建軍、吳威,以及土木工程系教師代表,首屆獎學金獲獎學生,校友辦、學工辦等老師出席本次活動。儀式由船建學院黨委書記周薇主持。
  • 上海交大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教授王建華逝世—新聞—科學網
    2018年4月26日凌晨2點21分,上海交大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建華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仁濟醫院南院不幸逝世,享年60歲。
  • 著名倫理學家羅國傑教授遺體告別儀式在八寶山舉行 黨和國家領導人...
    ,吳玉章終身成就獎、中國倫理學會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原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中國倫理學會會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哲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道德與文明》主編、國家教委(教育部)《高校理論戰線》編委會主任、特邀總編輯羅國傑教授遺體告別儀式在八寶山殯儀館舉行。
  • 著名物理學家閔乃本遺體告別儀式舉行
    著名物理學家、材料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閔乃本的遺體告別儀式在館內舉行。閔乃本院士9月16日在江蘇南京病故,享年83歲。其逝世後,習近平、李克強、汪洋、胡錦濤、溫家寶、張德江、俞正聲、吳官正等同志通過不同方式表示哀悼。江蘇省各級黨政機關、民主黨派、高校和社會團體代表以及南京大學師生代表參加了遺體告別儀式。
  • 汪維藩教授遺體告別儀式昨日於南京殯儀館舉行
    追思禮拜 2015年9月17日上午10:30,金陵協和神學院榮休教授汪維藩老牧師遺體告別禮在南京殯儀館舉行,9點左右,一批批來自全國各地的牧者學子陸續趕來,有些專程從廣東、香港趕來,徐恩賜等一批老牧者同工也趕來悼念
  • 著名主持人趙忠祥遺體告別儀式舉行
    中新社北京1月20日電 (記者 高凱)1月20日,著名主持人趙忠祥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舉行,倪萍、楊瀾、陳佩斯等文藝界知名人士和大批觀眾前往送別。1月20日,著名主持人趙忠祥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舉行,現場民眾自發排起長隊在禮堂外等候悼念。中新網記者 李駿 攝趙忠祥1960年進入中央電視臺的前身北京電視臺,是中國第二位電視播音員、第一位男播音員。他生前在中央電視臺工作40餘年,擔任過新聞、專題、綜藝等各類重要節目的播音與主持工作。
  • 語文報社創始人陶本一先生遺體告別儀式在滬舉行
    著名語文教育家、出版家、語文報社創始人陶本一先生遺體告別儀式於2020年7月31日上午在上海龍華殯儀館舉行。陶本一先生的家人、親友、同事、學生以及社會各界代表200餘人參加告別儀式。  告別儀式由上海師範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蔣明軍主持。
  • 法籍教授米裡拜爾遺體捐西安交大醫學部
    原標題:法籍教授米裡拜爾遺體捐西安交大醫學部  新華網西安10月15日電(記者劉彤)「我希望我的遺體能對中國的醫生有一點小幫助。」這是西安外國語大學終身名譽教授、法國拿破崙榮譽勳章獲得者讓·德·米裡拜爾先生的遺言。
  • 李立功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在山西太原舉行
    李立功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在山西太原舉行 微信公眾號「山西廣播電視臺」 2020-12-12 21:11
  • 馬拉度納遺體告別儀式舉行 一代球王的離去讓很多人不能相信
    馬拉度納遺體告別儀式舉行 一代球王的離去讓很多人不能相信時間:2020-11-26 20:5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馬拉度納遺體告別儀式舉行 一代球王的離去讓很多人不能相信 11月26日晚,馬拉度納遺體告別儀式舉行,馬拉度納的棺槨上覆蓋著阿根廷國旗和10號球衣,眾多民眾到告別儀式送別這位傳奇球星
  • 早安·世界|席哈克遺體告別儀式在巴黎榮軍院舉行
    1/10 早安·世界|席哈克遺體告別儀式在巴黎榮軍院舉行 熱話題 Copyright © 2014~2020 The Paper All rights reserved.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 世越號沉船事故四周 韓國將舉行遺體告別及追悼儀式
    世越號沉船事故四周 韓國將舉行遺體告別及追悼儀式時間:2018-04-17 12:26   來源:中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世越號沉船事故四周 韓國將舉行遺體告別及追悼儀式 中新網4月16日電 據韓媒報導,4月16日是韓國世越號沉船事故發生四周年,韓國政府集體遺體告別及追悼儀式將於當地時間當天下午
  • 餘群教授遺體告別儀式在八寶山殯儀館舉行
    本網訊 2月8日上午我國地面機器系統學會創始人之一,著名農業機械學家、教育家,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工學院餘群教授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梅廳舉行。餘群教授因病於2019年2月6日9時在北京辭世,享年87歲。
  • 成都大學發出訃告:黨委書記毛洪濤遺體告別儀式明日舉行
    成都大學發出訃告:黨委書記毛洪濤遺體告別儀式明日舉行 2020-10-17 18: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不到公墓區祭掃、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倡議書
    廣大市民朋友:  根據《黔西南州民政局關於殯葬服務機構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及《市人民政府關於對部分公共場所和公共活動實行管控的通告》要求,興義市民政局印發了《興義市民政局關於取消全市公墓區群眾祭掃活動和遺體告別儀式的通知》,2020年1月31日起,全市公墓暫時關閉,殯儀服務機構暫停遺體告別儀式及其他群眾聚集性活動
  • 為防疫,喪屬儘量不要舉行遺體告別儀式
    為此,希望今報諮詢柳州市殯儀館,目前是否正常上班,是否允許舉行遺體告別會。 1月31日,記者從柳州殯葬管理處了解到,春節期間,柳州市殯儀館正常上班,各項業務均正常開展。此外,柳州市殯儀館還在業務廳設置有溫馨提示,建議喪屬不要舉行遺體告別儀式,家屬過來籤字辦理火化手續即可。確實需要舉行告別儀式的,也建議一切從簡,少數近親簡單告別即可,而且要求必配戴口罩。總之,參加的人員越少越好,從快辦理遺體火化事宜。
  • 「世越號」沉船事故四周年 韓國將舉行遺體告別及追悼儀式
    ­  中新網4月16日電 據韓媒報導,4月16日是韓國「世越號」沉船事故發生四周年,韓國政府集體遺體告別及追悼儀式將於當地時間當天下午3時,在京畿道安山花郎樂園舉行。­  據報導,當天的儀式由海洋水產部和教育部共同主辦,遇難者家屬和民眾將出席活動,悼念因「世越號」沉船事故而遇難的師生。韓國國務總理李洛淵和副總理兼教育部長官金相坤也將出席活動。
  • 淄博市民政局:請喪屬儘量不在殯儀館舉行遺體告別儀式
    晨報訊 1月28日,淄博市民政局發布《關於做好殯儀服務機構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請喪屬儘量不在殯儀館舉行遺體告別儀式。必須在殯儀館舉行時,只安排主要直系親屬參加。為減少人群聚集,嚴格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蔓延擴散,有效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和健康安全,請喪屬儘量不在殯儀館舉行遺體告別儀式。必須在殯儀館舉行時,只安排主要直系親屬參加。同時,喪屬進入殯儀館,按規定佩戴口罩,並嚴格執行山東省和淄博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相關措施。工作人員將在殯儀館入口處測量體溫,體溫正常者方可進入。由此造成的不便,敬請諒解。
  • 翁佳浩遺體告別儀式在汕尾舉行
    因奮力救援落水兒童不幸犧牲的退伍軍人翁佳浩遺體告別儀式在這裡舉行。深圳市公安局深汕特別合作區分局、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黨政辦、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統戰和社會建設局、汕尾市應急管理局、汕尾市海豐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椒江區退役軍人事務局、椒江區人武部、椒江區公安分局、洪家街道、深圳市台州商會等部門、單位代表,翁佳浩家屬、生前戰友和同事前來悼念,流淚送別英雄最後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