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毗鄰地區如何融入成渝?隆昌市委全會明晰了思路和路徑

2020-12-13 四川在線

四川在線消息(羅尹 記者 鄭志浩)9月16日,中共隆昌市委一屆八次全體會議召開。經過充分討論,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隆昌市委關於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決定》(以下簡稱為《決定》)。

這次全會進一步明晰了隆昌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的定位,科學提出了融入思路、融入路徑和具體抓手,系統謀劃了隆昌市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這盤「大棋局」。

》》》看區位

隆昌「進城入圈」具有獨特優勢

隆昌地處成渝發展主軸中點,毗鄰重慶榮昌、自貢富順等地區,是四川南向開放重要門戶、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節點,與成都重慶地區區位關聯、生態關聯、經濟關聯、人文關聯,在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具有獨特的優勢。

交通設施互聯互通是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重要基礎。為此,隆昌提出要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加快推進隆黃鐵路(隆敘段)、成渝鐵路擴能改造、雅眉樂自隆城際鐵路、成渝高速擴容改造、南溪至內江至大足高速、「雙昌」大道、東瀘路快速通道等高鐵、高速公路、國省幹線、快速通道項目建設,構建「內聯」「外暢」的交通體系。同時,一體化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統籌新基建布局與運用。

》》》看產業

瞄準成渝主導產業配套環節

產業協作配套是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中之重。隆昌提出,要發展壯大「3+1」工業產業體系,大力發展裝備製造、食品飲料、新材料、玻璃陶瓷產業,全力爭創榮隆毗鄰地區合作工業園(雙昌工業園區)。在工業體系中,隆昌重點瞄準成渝主導產業配套環節,強化高端引領和創新驅動,加快培育特色優勢產業,重點發展軌道交通產業園、表處理循環經濟產業園、食品加工園、玻陶特色產業園、西南模具產業園等「園中園」。

在加快構建「3+1」現代服務業發展體系方面,隆昌提出要集中力量發展現代物流、電子商務、文化旅遊三大主導型服務業,轉型升級傳統商貿服務業,全力爭創天府旅遊名縣、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

在深入實施「5+3」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中,隆昌將努力建設「稻漁滿倉、瓜果飄香、青山綠水、民富村美」的中國西部「魚米之鄉」,全力爭創四川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先進縣(市)、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區。

》》》看路徑

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的區域性中心鎮

「立足發展基礎,聚焦目標實名,著重抓好七件事。」隆昌市委書記尹忠在對《決定》稿進行說明時說,隆昌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過程中,要立足發展基礎,聚焦目標使命,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和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打造立體全面開放格局,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協同推進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保護,推動優質社會公共服務共建共享。

在著重抓好的七件事中,記者了解到,隆昌市將加快拓展城市空間、優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的區域性中心小鎮。同時,主動推進區域合作,提高全域開放水平,打造立體全面開放格局。以開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縣域集成改革試點為契機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形成有力推動隆昌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體制機制和政策舉措,不斷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同步播報

融入成渝 隆昌明確了」124「融入思路

記者從《決定》稿中了解到,隆昌明確了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融入思路,即,:一個總體目標、兩個定位、四大主攻方向。

「一個總體目標」:建設川渝合作內江(隆昌)榮昌融合發展試驗區;

「兩個定位」:成渝雙核重要功能配套區,南向開放和西部陸海新通道「橋頭堡」;

「四大主攻方向」:建設現代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成渝高端裝備製造業配套區、西南國際物流集散區、高品質宜居地先行區。

相關焦點

  • 內江市隆昌市:聯合毗鄰 建設川渝合作融合發展試驗區
    作為與重慶毗鄰的四川6市17縣(市、區)之一,隆昌市既可作為重要節點城市實現功能協作,又可作為川渝毗鄰地區實現聯動發展。「把隆昌未來發展放到國家戰略全局和區域發展大局中去思考謀劃,錨定『建設川渝合作內江(隆昌)榮昌融合發展試驗區』目標定位,加強與重慶榮昌等地區的戰略對接、政策銜接、功能連結,主動擔起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使命。」
  • 拓寬思路 深化合作 攜手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11月11日,宜賓市委書記劉中伯率宜賓市黨政代表團來到廣安,實地考察廣安市產業發展、開放合作、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幹部培訓等工作,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深化兩地交流合作,攜手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廣安市委書記李建勤,市委副書記、市長曾卿,市委副書記趙波陪同考察。
  • 首場中共遂寧市委新聞發布會通報市委七屆十一次全會有關情況
    市委七屆十一次全會提出,要積極探索融入新發展格局的戰略路徑,有效發揮聯動成渝重要門戶樞紐的突出效應。   「遂寧位於成渝腹地,區位優勢明顯,市場潛力較大,融入新發展格局具有先天條件和比較優勢。」  明確三條路徑 探索融入新發展格局  發布會上,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備受關注。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提出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遂寧應該如何有效發揮聯動成渝的重要門戶樞紐的突出效應,探索融入新發展格局?
  • 內江要建成12條高速公路、11條鐵路、2座通用機場——
    7月31日,在內江市委外宣辦、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解讀內江市委七屆十一次全會精神新聞發布會上,內江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朱鵬說到。玉王廟互通立交 資料圖朱鵬說,內江市將在「內聯」「外暢」兩方面狠下功夫,進一步完善現代區域性綜合交通運輸規劃體系,加快推進「一樞紐」建設,著力完善對外運輸大通道、夯實區域幹線路網聯繫、構築運輸樞紐站場體系、提升運輸服務品質,以交通互聯互通引領對外開放,形成內江交通全方位對外開放的嶄新格局,助推內江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 內江市委宣講團第三分團走進隆昌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12月11日,內江市委宣講團第三分團走進隆昌市,為政府系統、經信系統和教體系統的幹部職工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當天宣講共3場,宣講團成員章豔秋為3個系統的數百名幹部職工作了精彩宣講。章豔秋從「深刻認識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改革發展大勢」「深刻認識我國發展面臨的深刻複雜環境變化和『十四五』時期重要戰略機遇期的新特徵」,「深刻認識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的科學內涵與理論和實踐邏輯」「深刻認識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和『十四五』時期發展的指導方針、主要目標、重點任務」「深刻認識加強黨的領導是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根本保證」「深刻領會省委全會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的戰略部署
  • 市委七屆十二次全會分組討論側記
    7月24日,市委七屆十二次全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為廣元加快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擂響戰鼓。會上,市委書記王菲的講話和《中共廣元市委關於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精神搶抓機遇主動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決定(討論稿)》(以下簡稱《決定(討論稿)》)在當天下午和晚上的分組討論中,引發與會代表熱議。
  • 內江張大千博物館、隆昌石牌坊群榮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新地標
    封面新聞記者 黃曉慶位於四川東南部的甜城內江,早有「巴蜀要衝」、「川南咽喉」之稱。11月18日上午,由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主辦,成都市雙流區人民政府協辦的「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頒獎典禮暨成渝文旅發展交流活動在成都市雙流區舉行。內江張大千博物館、隆昌石牌坊群以深厚的巴蜀文化底蘊,榮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新地標。
  • 9月19日至20日:內江將舉行「融入成渝·2020四川內江人才活動周」
    本報訊(記者 蘭萍) 「融入成渝·2020四川內江人才活動周」將於9月19日至20日舉行。9月14日,記者從市委組織部(市人才辦)獲悉,目前,各項籌備工作正有序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的新內江,將以全新的姿態、最好的狀態迎接來自全國各地的各類高層次人才。匡廷雲、鄭皆連、幹勇、陳鯨、楊偉等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將出席本次活動。本次活動周的主體活動包括一次會見、一個開幕式、一場主旨演講、三場產業項目專題對接會、一次高層次人才縣(市、區)和園區行。
  • 縣區長專訪 | 如何打造成渝協同發展標杆!看看內江高新區黨工委...
    縣區長專訪 | 如何打造成渝協同發展標杆!「十三五」期間特別是2018年以來,內江高新區深入貫徹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緊扣全市「四新一大」產業布局和「4+6」現代服務業體系,全力打造「科技創新、產城融合和人才集聚」示範區,大力抓好招商引資和創新驅動等中心工作並取得顯著成績。
  • 川南渝西媒體採訪活動第一站走進內江 隆昌陶壇也裝瀘州酒
    來自四川省瀘州市、內江市,重慶市榮昌區、江津區等10市(區)的新聞媒體記者深入內江,圍繞內江加快構建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新格局的政策措施等進行採訪報導。內江市隆昌石燕橋玻陶工業園總體規劃面積3.68平方公裡,現有企業6戶,主導產業是玻璃酒瓶、陶罐陶缸、陶瓷工藝品。在該工業園採訪時,傳統大型陶缸製作技藝吸引了記者的目光。
  • 成渝高鐵入川第一門戶——隆昌
    成渝高鐵動車組進入隆昌北站26日下午2點44分,由成都東駛往重慶北的G8519動車在隆昌北站上下旅客。這是26日成渝高鐵通車後,第一趟在隆昌靠站的動車組。至此,內江境內的三個高鐵站全部完成了第一次輸送旅客的任務。邁入高鐵時代,隆昌縣看重的是在成渝經濟區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成渝高鐵把出川內的最後一站設在隆昌,對於下一步對外開放合作,打造川渝經濟合作「橋頭堡」將是「如虎添翼」。
  • 解讀⑤|四個方面入手,建成渝地區重要旅遊目的地和川南旅遊中心城市
    四川新聞網消息(熊強 李永琴)內江文旅資源豐富,文旅發展優勢突出、潛力巨大。內江市委七屆十二次全會提出,要加快建設成渝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建設成渝特色消費聚集區,大力發展文化旅遊,進一步提升內江文化影響力。「這是市委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推進內江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做出的戰略部署。」
  • 2015~2020:成渝高鐵與內江相伴的五年
    再次提速之際,讓我們一起回顧成渝高鐵與內江相生相伴的故事。交通的便利,拉近內江與沿線城市的時空距離,強化成渝之心的交通樞紐地位——隨著成渝高鐵的正式開通運行,位於成都和重慶之間的內江,已成功融入成渝「半小時經濟圈」,三地的人員、物資、信息交流愈發方便快捷。曾經參與成渝高鐵建設的張世聰,見證了成渝高鐵從無到有的跨越發展。
  • 9月19日起內江將舉行「融入成渝•2020四川內江人才活動周」系列活動
    蘭萍 四川在線記者 鄭志浩9月15日,記者從內江市委組織部(內江市人才辦)獲悉,「融入成渝•2020四川內江人才活動周」將於9月19日至20日舉行。目前,各項籌備工作正有序推進,內江將迎接來自全國的各類高層次人才。匡廷雲、鄭皆連、幹勇、陳鯨、楊偉等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將出席本次活動。
  • 9月19日起內江將舉行「融入成渝2020四川內江人才活動周」系列活動
    來源:四川日報-川報觀察蘭萍 川報觀察記者 鄭志浩9月15日,記者從內江市委組織部(內江市人才辦)獲悉,「融入成渝•2020四川內江人才活動周」將於9月19日至20日舉行。目前,各項籌備工作正有序推進,內江將迎接來自全國的各類高層次人才。匡廷雲、鄭皆連、幹勇、陳鯨、楊偉等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將出席本次活動。
  • 重走成渝古驛道|「成渝腹心」內江 大千情系唐明渡 資州文風甲川南
    核心提示從隆昌的雙鳳驛出發,沿著成渝東大路一路西行,就進入內江境內。史料記載,在內江,古人先經過石梯鋪、椑木鎮,接著從椑木渡渡過沱江,進入內江城裡休息。翌日,他們經叢林鋪、史家街等地後,到達資中,接著在唐明渡二渡沱江,再經過兩路口、五裡店、跳蹬鋪等地,進入資陽地界。
  • 內江市隆昌市:蓄勢升能級 打造成渝雙核重要功能配套區
    按照「城內是園林城外是森林」的思路,隆昌逐漸構建起「有路皆綠、有城皆綠、有山皆綠、有水皆綠」的生態森林網。隆黃鐵路是四川通往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最近的出海鐵路貨運大通道,該項目對於內江隆昌市加快推動南向互聯互通、提升南向開放合作水平,主動融入國家全面開放新格局,培育開放新優勢,拓展發展新空間具有重要意義。
  • 面對大疫大汛、大戰大考 2020年四川內江交出11張答卷
    、脫貧攻堅迎來決戰時刻、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這一切機遇與挑戰都與「成渝之心」內江息息相關。在「十三五」收官時刻,內江召開的市委七屆十二次全體會議上,內江市委書記馬波代表市委常委會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這一年,面對大疫大汛、大戰大考,市委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時,用非常之力推進非常之事,集中力量做好「把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降到最低限度、加快經濟社會秩序全面恢復、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等11張答卷。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藝術聯盟成立
    來源:重慶日報網重慶日報訊 (記者 李星婷)7月2日,由川渝68所高校參與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藝術聯盟在成都成立。該聯盟旨在推動成渝地區藝術教育、藝術創作和藝術產業發展,啟動3年行動計劃共同打造成渝藝術走廊,用產學研結合的方式服務地方經濟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