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差與西施的故事:西施愛夫差還是原夫君範蠡

2020-12-11 卓悅聞

西施,名夷光,越國人,春秋戰國時期出生於浙江諸暨薴蘿村。父親以在薴蘿山上砍柴為生。薴蘿山下有東、西兩個村子,西施家住西村,因為村子裡的人大都姓施,所以有了「西施」的稱謂,意思是西村姓施的女孩子。

因為家境貧寒,所以西施很小就開始幫著家裡幹活,平時經常在溪邊浣紗。她怎麼也不會料到,日後自己會成為「美人計」的主角,被派去吳國執行任務。

圖片來源於網絡

西施位居我國「四大美女」之首,她的美是有目共睹的。「東施效顰」的故事就講了西施的美是其他人難以企及的。西施的美貌遠近聞名,但她的身子卻有些弱,有心口疼的毛病。每次病發她都皺著眉頭,捂著心口,緩步前行,人們管這姿勢叫「西施捧心」,可見生病的西施也是楚楚動人。不巧這事讓東村的醜女東施知道了,於是便也學著西施的樣子走路,但走起來十分難看,比她平時的樣子還要醜很多,成了大家的笑料。

春秋末期,各諸侯國稱雄,吳國和越國開戰,結果越軍大敗,越國國王勾踐向吳國國王夫差乞降。吳王夫差不聽大夫伍子胥「殺掉勾踐,以絕後患」的勸告,卻採納被越王買通的權臣的主張,允許越國投降。把勾踐夫婦和越國大夫範蠡囚禁在姑蘇虎丘,為夫差養馬。勾踐君臣含垢忍辱,裝得非常恭順,夫差以為他們已真心臣服,3年後就把他們放回越國。

勾踐安全回到越國後,立志復國,臥薪嘗膽,勵精圖志。經過「10年生聚,10年教訓」,越國逐漸強盛起來,一心要打敗吳國,但是,當時越國的軍事實力遠遠不敵吳國。勾踐在訓練軍隊、發展農業的同時,對吳王夫差實施了歷史上著名的「美人計」。

「美人計」的具體導演是春秋末年越國大夫範蠡。範蠡曾隨越王勾踐到吳國做人質3年,深知吳王夫差的致命弱點。針對吳王夫差好色的特點,範蠡便策劃實施了「美人計」。

範蠡按照越王勾踐的要求,在民間尋覓美女。擔任這個歷史重要任務的美女,不僅要美麗過人,而且要膽量過人,要機智過人。經過千挑萬選,範蠡選定了西施和鄭旦。當時範蠡和西施一見面,西施的美貌與純真便打動了範蠡,而西施的心裡對這位年少英雄、氣度不凡的將軍也是一見傾心。範蠡向西施說明了選美的原委,西施被範蠡的那份愛國熱情感染了,表示願意擔此重任。

圖片來源於網絡

勾踐親自接見她們,並讓人教習歌舞、化妝和禮儀,讓人為她們講解歷史、時局和權謀。勾踐還親自給西施面授機宜。勾踐把神聖的政治任務交給她們,交待了三件大事:沉溺夫差於酒色之中,荒其國政;慫恿夫差對外用兵,耗其國力;離間夫差和伍子胥,去其忠臣。過了3年,西施拿到「公關專業畢業證」,於是範蠡將西施等送往吳國,兩個相愛的人終於有機會在一起了。一路上二人備嘗愛的滋味,由於難分難捨,範蠡有意拖延,送親竟然送了一年多。等他們走到嘉興縣南一百裡的時候,西施生的兒子已經能牙牙學語了。

後人在這裡建造了一個「語兒亭」,用來紀念西施與範蠡的愛情結晶。這在唐陸廣微《吳地記》裡有記載,並謂此地「縣南一百裡有語兒亭」,是西施入吳之前與私生子說話的地方。從感情上來說,範蠡是對不住西施的,範蠡是為事業犧牲了愛情,讓自己心愛的女人充當越國復仇的工具。但為了國家利益,為了自己的愛人,西施願意做出犧牲。範蠡和她約定,吳國滅亡後,自己定要娶她為妻,白頭偕老。

本身好色成性的吳王見了西施,自然十分歡喜。伍子胥認為這是「美人計」,苦心勸諫,夫差卻充耳不聞,立刻將西施納入後宮。

西施聰明伶俐,頗具愛國主義情懷,時刻牢記自己來到吳國的政治使命,她用盡渾身解數讓吳王寵愛她並聽信她的話,夫差果然對她寵幸有加。

吳王夫差命人在靈巖山為她建了館娃宮,在館娃宮附近修了玩花池、玩月池、吳王井、琴臺,還有採香徑、錦帆徑和打獵用的長洲苑等;還修了響屐廊,就是在地上鑿一個大坑,把一口大缸放進坑裡,然後在上面鋪上木板,再鋪平。夫差讓西施穿著屐在上面走,錘鋪有聲,所以叫響屐廊。

圖片來源於網絡

到了春天,夫差就和西施到採香徑、玩花池遊玩;到了夏天,夫差就和西施在洞庭的南灣避暑,享受自然的「空調」。南灣有十多裡長,兩面環山,吳王將此處取名為「消暑灣」,並令人在附近鑿了一個方圓八丈的白石池子,引來清泉,讓西施在泉中洗浴,起名為「香水溪」;秋天兩人一起攀登靈巖山,看靈石,賞秋葉;到冬天下雪的時候,夫差與西施披著狐皮大衣,令十多個嬪妃拉車尋梅,全然不顧嬪妃們汗流浹背每次都要盡興後方才返回。如此挖空心思地玩樂,可見吳王夫差此時的心思已不在朝政社稷上了,而在西施身上。

吳王夫差對西施是越來越喜愛,而西施時刻想著怎樣讓吳王高興,怎樣讓吳王把更多的心思放在自己身上,好讓吳王能成無道之君,荒廢國事。慶幸的是,她有一個得力的助手伯韶。伯韶是吳國的大夫,深得吳王寵信,為人奸詐貪婪。越國利用他的這一弱點,經常給他送些金銀珠寶,有時也給他送美女,因而他對越國也是死心塌地,與西施兩個一道說越國的好話。

夫差自從得了西施,就一直住在姑蘇臺,一年四季享樂遊玩,已經不理政事。朝中大臣有勸諫的,都被他或訓斥,或驅逐,或罷官,於是大家漸漸也就不敢說了。只有老臣伍子胥,見吳王如此無道,就在姑蘇臺下進諫勸阻,但吳王還是不理。伍子胥覺得吳王如此勢必取禍,勸諫又不聽,於是稱有病不再上朝。

西施,到底是愛範蠡,還是愛夫差?其實,以一個女子的角度,很容易得出答案。因為這個問題,換一個角度思考。那就是,範蠡和夫差,到底哪個更愛西施?用腳趾頭想一想,都知道。愛情,沒有比較,還真不好說。可是,一比較,就什麼都水落石出。範蠡,為了國家,犧牲了西施;夫差,為了西施,犧牲了國家。當然也許有人會說,夫差,只愛西施的美貌。難道範蠡,愛的就只是西施的靈魂?如果西施沒有過人的美麗,範蠡能和西施一見鍾情?

圖片來源於網絡

所以,即便當初,還沒有見到夫差的時候,西施接受範蠡安排的美人計時,也是心有委屈的。但是,當時,一被範蠡的甜言蜜語所打動,範蠡肯定曾經給西施許下「過等事成之後我一定娶你」這樣的誓言。再就是被範蠡的「愛國熱情」所感染和感動。及至到了吳國,夫差對其嬌寵無極,當初被範蠡的愛情衝昏頭腦的西施,才慢慢明白過來,夫差,才是更愛自己的人。所以,在實施自己的間諜計劃的時候,西施是多麼的矛盾和痛苦啊。

西施的結局有兩種說法:一是說她感覺已為國盡忠,但夫差對她百般疼愛確實出自真心,在與他相處的日子裡,西施越來越感覺他的好,到完成任務的時候,她發覺自己已真正地愛上了夫差,而戰爭又讓她失去了夫差。回到範蠡身邊,她已不愛範蠡了,也無顏見範蠡,同時深感對不起夫差,於是投湖自盡;一是範蠡找到了她,兩人泛舟五湖,成了一對神仙眷侶。在《吳地記》中記述有關範蠡與西施在越國破吳後破鏡重圓、泛湖而去以及其他有關他們的結局的不同說法。相傳範蠡、西施曾寓居宜興,今天的蠡墅就是他們當年居住過的地方,而江蘇一些地方的「施蕩橋」、「西施蕩」等名稱也都與西施有關。

相關焦點

  • 西施,夫差,範蠡之間的情緣,西施捧心為何故
    那麼歷史上的西施為何會經常捂著心呢?她的一生中有著一個夫差寵愛著她,儘管不過數十年,卻也是付出了全部的心思。要說西施的心痛是心臟病發作,是不是表示她的愛情或許不能準確地傳達出去。還是因為西施不愛夫差,愛的是範蠡,這個為人臣子之人,只能在夫差倒下之後才能帶著西施一起去過生活。
  • 西施真的存在嗎,為何被送到夫差身邊十七年
    西施是春秋末期越國人,原名施夷光,因為家住西村,故又名西施。現在很多的戲曲都會歌唱西施和她夫君範蠡的浪漫愛情故事,但是不管正史還是野史均記載了西施還有另一個身份,就是吳王夫差的妃子,而把西施送到夫差身邊的不是別人正是範蠡,這一待就是十七年,這裡面有什麼原因呢?
  • 「西施愛夫差」遭強烈質疑 《越王勾踐》回應
    【來源:新聞午報】  西施愛夫差、勾踐不擇手段、夫差太多情……正在北京臺播出的41集大型歷史劇《越王勾踐》在被觀眾叫好的同時,其中的一些情節設計與形象塑造也遭到了觀眾質疑,特別是「西施不愛範蠡愛上夫差」引起極大爭議。
  • 範蠡與西施的古裝愛情電視劇《浣溪沙》
    範蠡與西施的古裝愛情電視劇《浣溪沙》 《浣溪沙》主要講述吳國勾踐臥薪嘗膽,重用範蠡、文種復國爭霸,以及西施和範蠡愛情故事。由高翊浚執導,佟麗婭(飾 西施)、韓庚(飾 範蠡)、何潤東(飾 夫差)、陳都靈(飾 鄭旦)主演的電視劇。
  • 四大美女:西施和範蠡的愛情故事,留下的只是美麗的傳說
    《墨子》曰:「吳起之裂,其功也;西施之沈,其美也。」自古至今,以女色亡國者,世皆罪於女,惟西子例外,無人將其比之妹喜、妲己、褒姒之流,是西子之幸,或三女之不幸?」人們對現實不滿的時候,總是喜歡虛構很多美麗的傳說出來,以此寄託心中那份美好的願望。或許是根據真實的故事改編,或許是某個真實事件的誇大和渲染,又或許僅僅是人們心中的那份美好的寄託罷了。
  • 範蠡墓在江蘇出土,西施之謎被揭開,專家:我們誤解西施2000多年
    而後專家通過墓葬中的竹簡發現,這或許範蠡的墓葬。 對於範蠡的認識,不少人還停留在他與西施的愛情故事中。在我們的印象中,描寫西施的電視劇、電影、戲曲不少,在故事中,西施的初戀是範蠡,而後被送去吳國王上夫差的身邊侍奉,繼而愛上了吳王。
  • 諸暨西施故裡,範蠡和西施的生死愛情存疑,西施之死也有多種說法
    我想起了這裡的名人,舉國皆知的四大美女之首——西施。若干年前,我便想來西施故裡看看,因交通不便而作罷。沒想到,我居然成了這裡的常客,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來了兩次。上次我特意去了西施故裡,尋訪西施的故事。浦陽江水悠悠流淌,江畔古樹參天,青翠的枝葉半伸向水面,江邊的浣紗石都還在,只是不見西施。我沿著江畔緩緩遊蕩,很快遊遍了西施故裡。
  • 她與範蠡兩情相悅,被夫差獻給越王勾踐當臥底,結局讓後人唏噓!
    她與範蠡兩情相悅,被夫差獻給越王勾踐當臥底,結局讓後人唏噓!說起古代美女,大家一定會想到中國古代的4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4大美女各有各故事,這些故事中不乏有悲慘情節在裡面,今天就跟隨小編的腳步,了解一下中國古代4大美女中排名第一的美女,她就是——西施。
  • 史上最幸福的女人,一定是她,西施
    可是,我們今天要說的是西施的幸福的故事。首先,西施的幸福是因為她生活在一個美麗的地方。據說,第一個找到尋到西施的人是範蠡。他到底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中尋到西施這個美人了呢?一句簡短話就可以概括,如入仙境。在仙境中碰到了一個美人。雖然當時的西施雖然出生在一個很普通甚至可以說荒廢的村落,她的家境也很是清貧,甚至,每天都要靠在若耶溪邊來浣紗才得以度日。
  • 江蘇出土範蠡墓,西施之謎終於揭開,學者:我們誤會西施2000多年
    《墨子》中曾說,不論是西施還是妲己,亦或者是妹喜,她們的所作所為是一樣的,都是引得君王荒誕無度,最終顛覆統治,但挨罵的常常是其他女子,西施卻不在其內。可實際上西施跟妲己她們並沒有什麼不一樣,落得個"卸磨殺驢"的下場。 關于越王勾踐復國後西施的去向,流傳最廣的是兩種說法,一為西施被沉江,一為西施被範蠡所救。在如今的那些關於西施的影視劇中,西施被範蠡所救的結局出現的更多,此二人之間也被傳頌為神仙眷侶,但實際上真正歷史上,關於西施沉江的說法卻更多。
  • 西施在吳國滅亡後與範蠡過起了幸福的生活?不,她被戀人謀殺了
    首先,這個故事裡的「浣紗美女」的原名並不叫西施。西施其實是一個生活在春秋初期或更早一些時代的美女,與另一個叫毛嬙美女齊名。這個,可以從《管子小稱》上記的「毛嬙、西施,天下之美人也」一語可以得知。但不管怎麼樣,經過勾踐施「美人計」一事,西施就成為了另一個特定女人的名字;而在漢元帝和親之後,毛嬙的名字——「嬙」,則成了一個姓王的女子的偏名。再有,勾踐施「美人計」中的故事主角西施,其最先的身份並不是浣紗女,而是「薴羅山鬻薪之女」。
  • 範蠡與西施果真善終嗎?「泛舟太湖」可能並不是真的
    當時,範蠡是越王勾踐的將軍,幫助勾踐打敗了吳國。而到了勝利的時候,範蠡卻決定辭去所有的榮華富貴,帶著自己最心愛的女人西施隱姓埋名,泛舟太湖之上,算是落得了平安。而另一個幫助越王勾踐復仇的大臣文種,最後卻落得了個「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場,真是令人唏噓。
  • 與其說越王勾踐破釜沉舟,不如說範蠡破釜沉舟
    臥薪嘗膽的故事我們耳熟能詳,這期間越王勾踐為了復闢越國真的是受了很多苦糟了很多罪。這其中範蠡的存在、範蠡的犧牲是越王勾踐復國的重要原因,那個影響中國歷史幾千年的美人西施犧牲了自己。範蠡獻妻,後遭囚禁範蠡由於勸諫不夠,後來隨著勾踐一起到吳國做了奴隸。要說範蠡恨吳國嗎,那肯定恨了,畢竟兩年的奴僕生涯對誰來說都是黑歷史。在回到吳國後,夫差為了限制勾踐復國,讓西施作為人質獻給吳王夫差,範蠡為了越國忍痛割愛。關鍵這事你不幹也不行啊,畢竟你的命在勾踐手裡。
  • 夫差對西施如獲至寶,百般寵愛
    夫差說:「好色之心,人所皆同。勾踐得此美人不敢自用,進於寡人,即是盡忠於吳國之證,相國怎麼會疑他另有所圖?況桀、紂、幽王,皆亡國之主,豈可與寡人相比?相國身為人臣,竟在朝廷之上,面辱寡人,人臣之禮,豈應如是?孤偏要受了這個美人,命你看孤會不會亡國。」夫差最終還是將西施留下了,並如獲至寶、百般寵愛。他和西施夜夜笙歌,恨不得時時刻刻都在一起。
  • 生意奇才商聖陶朱公,與四大美人之一西施愛情故事傳為美談
    丹江大觀苑內有一範蠡閣,建築前立有範蠡、西施泛舟之塑像。在大觀苑五個文化主題中,範蠡閣代表的是商文化。提起範蠡,不同榮耀頭銜加之,商聖、陶朱公、經商之道鼻祖、臥薪嘗膽的建議者、西施最終歸屬。越王被吳國大敗,範蠡勸諫勾踐臥薪嘗膽,依此激勵越王不忘亡國之恥、滅國之恨、勵精圖治、養精蓄銳,以非常人之行為去麻痺吳王夫差,讓其誤認為越王意志消沉、萎靡不振、放鬆警惕;並用「美人計」,獻西施於吳王,自此終日沉迷美色、不理朝政、鬥志消失殆盡。越王反攻,大敗吳王。
  • 西施去向疑案 種種結局的猜測
    明代胡應麟的《少室山房筆叢》也有類似說法,認為西施原是範蠡的情人或妻子,吳國覆亡後,範蠡帶著西施隱居起來。明代的陳耀文《正楊》卷二《西施》也引用《越絕書》的說法認為西施跟隨範蠡隱居。另外,古人的詩詞中也有很多關於西施和範蠡隱居的描述。如李白的《西施》詩裡就寫道∶"一破大差國,千秋竟不還。"
  • 浙江富陽驚現範蠡家譜-範蠡-浙江在線-旅遊頻道
    至於西施,其結局說法就多了。此中最有名的,一為西施隨範蠢隱居說。東漢袁康《越絕書》記載,吳亡後,「西施復歸範蠢,同泛五湖而去。」明代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也有類似說法,以為西施原是範蠡的情人或妻子,吳國覆亡後,範蠡帶著西施隱居起來。李白《西施》詩:「一破夫差國,千秋竟不還。」也認為西施跟隨範蠡隱居。二為被越王沉江說。《墨子?
  • 60集古代傳奇劇《浣溪沙》將襲,何潤東帝王扮相霸氣,西施驚豔
    其中,「沉魚」說的,就是西施浣紗的故事。「落雁」指的是昭君出塞,而「閉月」則是指貂蟬拜月,「羞花」,是貴妃醉酒的典故了。古往今來,詩詞、影視劇、漫畫等作品,以及無數文人墨客都從不吝嗇對這四大美女的讚頌。最近,就有一部關於西施的大型古代傳奇劇將要來了,這部劇在今年11月已經殺青,相信很快就會和大家見面。
  • 商聖範蠡留給我們現代人的三點啟示,至今無人能及
    這話很有道理,春秋戰國時代,吳王夫差,幾乎快消滅了越國,越王勾踐的大臣範蠡,用美人計,把自己的情人,西施獻給越王勾踐,讓越王勾踐把西施送給吳王夫差,吳王非常喜歡西施,疏於朝政,失去理智,朝政日非,人心思亂,越國趁著這個機會,大力發展經濟,勵精圖治,沒過多久,富強起來,最終把吳國滅掉,十年風景,十年教訓,在中國歷史上國家被滅亡,可能要復興起來的,少之又少,越國便是第一個好例子。
  • 為越王勾踐復國立下大功,卻神秘消失,西施最後究竟去了哪裡?
    西施並不是這位傾國傾城的美女本名,她本名為施夷光。古代美女都逃不脫紅顏禍水的命運,在吳王夫差心中,西施導致了吳國的滅亡,是十足的紅顏禍水。而在越王勾踐那裡,西施因為美貌和才智,作為工具被派往敵國做間諜,自古的帝王都忌憚功高蓋主的功臣,等待西施的依舊是悲慘的下場。西施的歸向在後世學者眼中,大概有以下幾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