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文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我們經常對孩子們說的一句話就是"有壓力才會有動力"。不過對於孩子們來說,壓力越大進步就會越大嗎?其實不是的,這是我們作為家長的一個誤區。
我們總是以為孩子們的進步不夠大是因為他們的壓力不夠,於是就會給孩子們施加過度的壓力。但是這種沒有把握好度的壓力不僅不會讓孩子們得到進步,有的會讓孩子們持續的原地踏步,更為嚴重的還會讓孩子們成績退步。
孩子們開學已經幾周了,學校也陸續地給孩子們進行了測試。曉雲的媽媽就對孩子的成績跟我進行了吐槽。
她說孩子在上個學期的期末考試中成績有所下滑,他們認為一部分原因是孩子不夠努力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給予的壓力不夠。於是在暑假的時候他們就給予了孩子很大的學習壓力,希望孩子能夠在這次的月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績。
不過當成績出來的時候,她傻眼了,孩子們的成績呈直線下降。老師跟孩子聊天的時候發現家長在孩子暑假的時候給予孩子的壓力太大了,導致本來很喜歡汲取新知識的孩子開始對於學習產生一種厭惡的心理。
這就是被秉承著"壓力越大進步越大"這一錯誤思想的家長們對於孩子們的不正當施壓教育總是使得教育結果適得其反。這一思想也被稱之為"倒U型假說"。
什麼是"倒U型假說"?
"倒U型假說"是由英國的心理學家耶克斯和他的學生多德森提出的,所以這個假說也被稱之為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耶克斯和多德森對於壓力的研究對人的影響其實頗有淵源,他們兩個是最早研究工作壓力和工作業績之間的關係的科學家。他們在研究中發現,對處於各種工作狀態的人來說,無論是過大還是過小的壓力都會使他們的工作效率降低。對於處於學習狀態的孩子們來說過大或者是過小的壓力也會對他們的學習產生負面的影響。
對於處於學習狀態的孩子們來說,壓力較小的時候,他們會處於一種鬆懈的狀態,沒有一種動力促使他們去努力。當壓力逐漸增強的時候,它會轉換為動力,提高孩子們的學習效率,激勵孩子們不斷地進步。
當壓力達到最大值的時候,孩子們的潛力就會得到全部的發揮。不過壓力是把雙刃劍,一旦它超過了孩子們的承受值,壓力就會變成孩子們學習的阻力,效率也會隨之降低。之所以會這個樣子,就是因為我們沒有把握好給孩子們施壓的"度"。
壓力過大對於孩子們會產生怎麼樣的影響?
孩子們的成長特別符合"倒U型假說",那麼我們給予孩子們的壓力過大的時候對於孩子們會產生什麼影響呢?
壓力過大的時候會讓孩子們一直處於一種緊張的狀態,從而沒有辦法發揮出最好的狀態,長久以來,孩子們的學習效果就會越來越差。
正因為壓力對於孩子們來說是如此的重要,所以我們作為家長必須重視這一效應。
我們在給予孩子們壓力的時候不能給孩子們超出他們能力範圍之外的要求,也要跟孩子交流詢問他們會不會感到壓力過大。在孩子們沒有辦法接受的時候我們就要適當的減輕孩子們壓力,緩解他們的情緒,讓他們擁有最良好的狀態。
我們應該如何適度的給予孩子們壓力?
孩子們的潛力是無限的,只要我們給予了孩子們適度的壓力,就能夠充分的發揮出孩子們的潛力,讓他們得到進步。
適度的壓力能促使孩子們調動自己的能力,做出自己以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當他們達到額外的目標的時候,他們的自信會得到很大的提高。如果孩子們沒有適度的壓力的話,他們自己是不會驅使自己去得到更大的進步的。
因此,在家庭教育之中,我們要給孩子們施加一定程度的壓力。不過我們要根據不同孩子的承受能力給予他們不同程度的壓力,充分的發揮出每一個孩子最大的潛能。
我們要制定孩子們可接受範圍之內的要求身為父母,我們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們可以比自己更好,於是就會不自覺地給孩子設定一個自己的期望值,希望孩子能夠成為自己心目中的樣子。這個期望值過高或者是過低我們都會毀了孩子,所以我們在給孩子們設定期望值的時候就一定要考慮這個期望值的合理性。
最好的期望值就是孩子努力過後就能夠實現的,這樣孩子們的信心就會在自己的目標得到實現的時候得到增強。
如果我們定的期待值過高的話會挫傷孩子們的自信心,孩子們在拼盡全力之後還是發現自己的目標遙不可及的時候他們就會產生失望的情緒,並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一定的懷疑。當對孩子們的期望值過低的時候,孩子們就會低估自己的能力,並藉此來讓自己放鬆,缺乏努力的動力。
我們給予孩子們與壓力對等的支持。許多家長都不知道,孩子們能夠承受多大的壓力取決於家長給予孩子們多大的支持力度。一個有很強的抗壓能力的孩子的背後無疑是有很支持他的父母,是他們給予了孩子足夠的信心去面對足夠的挑戰。
我們既然知道要支持孩子了,那我們就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對孩子們做出實際的行動。其實如果我們想要培養出抗壓能力強的孩子,只需要對孩子們做出這兩方面的行為就可以了。
第一個我們要善於在平時發現孩子們的閃光點,增加誇獎孩子們的次數。
當我們給予孩子們一定的讚賞時,孩子們的心情會感到十分的愉悅。在下一次的時候他就會為了得到你的誇獎而全力以赴,這種孩子長期在這種家庭環境的薰陶之下會成為一個擁有強大自信的孩子。
第二個就是在孩子們承受壓力的時候,我們要跟孩子一起面對,而不是讓孩子自己被壓力壓倒。
很多抗壓能力弱的孩子再一次的失敗時候就會一直籠罩在這個陰影之下。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就要讓他們清楚的認識到"失敗"和"暫時失敗"的區別。
我們要在孩子們受到挫折的時候幫助孩子們分析錯誤的原因和應對方法,這樣孩子就能夠很快的從這種低迷的狀態中走出來,調整好自己的狀態,重新面對下一次的挑戰。
找到孩子承受壓力的最佳點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心裡承受壓力,我們不能把其他小朋友的抗壓能力安裝到自己的孩子身上,這樣對於孩子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作為父母,我們必須對於自己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一個恰當的估計。除此之外,我們要改變孩子壓力越大進步越大的這種固定想法。只有找到孩子承受壓力的最佳點,才能讓孩子們得到最大的進步。
我是奶果媽媽,也是4歲孩子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和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