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士林夜市三天組建 僅四家有臺胞證(圖)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通州「臺灣士林美食嘉年華」上出現了許多「奇葩」小吃

  繼去年十一朝陽公園的臺灣美食節被曝與臺灣士林夜市無關,曾在前期宣傳中聲稱將正宗臺灣士林夜市原班人馬移至通州運河文化廣場的「臺灣士林美食嘉年華」,昨天被主辦方證實又是忽悠人,因其手續不全未得到食藥監部門經營許可,最終草草開辦是一個集納各路小吃的「四不像」。

  據了解,目前傍著「臺灣美食」打擦邊球跑會的小吃組織在全國有幾十家之多,而最為根正苗紅的要數臺北市士林觀光發展協會推廣的「臺灣士林嘉年華」。雖然這個品牌至今未在北京真正落地,從2013年以來,臺北市士林觀光發展協會先後在武漢、寧波、上海、昆明、杭州、金華、東莞等地開辦過20餘場,但近年來也不斷被各地冒充或山寨。

  事件

  通州臺灣美食節再遭炮轟

  昨天是通州運河文化廣場舉辦的「寶島臺灣美食文化嘉年華」營業最後一天,由於主辦方在前期宣傳中聲稱50多個攤位全部來自正宗臺灣士林美食節,吸引了大批通州乃至各城區市民的關注。實際上,連日來很多衝著品嘗臺灣美食到此的遊客連呼上當。

  「通州區的臺灣士林美食節開了!可是沒聽到一句臺灣腔,應該改成東北美食節!臺灣的正宗小吃幾乎沒有!開了也是失望……真的白白等了那麼久!有幾個是臺灣的?!炒年糕、酸辣粉、爆肚、羊肉串、轟炸大魷魚、包子、烤土豆、秋刀魚、雞腿、蚵仔煎,差不多也就這些了!」網友小宋說。還有網友吐槽說:「通州臺灣美食節就是個坑!也就來了三分之二的店家,而且各種不正宗!神馬臺灣擔擔麵也能進去,明明是成都的好嘛?看得過去的也就是蚵仔煎那家,老闆是一口臺灣腔,人比較多,剩下的都是內地口音和東北口音。」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這些小吃攤位原本寫著「臺灣士林美食嘉年華」字樣,但在營業期間內,「士林」兩字被遮擋起來。25家攤位中僅有4家銷售的「大腸包小腸」、「炸雞排」、「蚵仔煎」等食品與臺灣沾邊,其他小吃均是拼湊而來,「西班牙拉丁果」、「臺灣深坑泡菜臭豆腐」、「臺灣鮮肉包子」等四不像食品拉低了美食節的檔次。

  調查

  通州士林夜市三天組建 只有四家有臺胞證

  而在前期宣傳中,主辦方聲稱將設50多個士林攤位,出售100多種臺灣食物和20多種伴手禮,所有料理師傅都來自臺灣,多數食材、調味料也將由臺灣空運過來。到底為何前後反差這麼大,誰又在忽悠誰,昨天北青報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通州運河文化廣場相關負責人確認,文化廣場負責提供場地,具體活動由北京點燈文化傳媒公司操作。原定去年12月24日至今年1月3日舉辦的「臺灣士林美食嘉年華」,由於籤約商戶手續不全,並未如期舉辦,其撤出後,主辦方臨時找人接替,才辦成現在的模樣。

  「實話說,這些小吃商戶是在3天內組建起來的,確實很倉促,水準不高,也就有4家商戶有臺胞證。」此次活動主辦方之一的北京點燈文化傳媒公司總經理楊先生表示,因食藥監部門要求現場加工食品商戶提供現場製售證,最初打著「士林嘉年華」名義籤約的那些商戶無法提供資質,導致審批手續辦不下來,因此未能如期開業。

  「我們場地已經搭建起來,宣傳也做出去了,權衡半天還是辦了臺灣美食節。」楊先生透露,與其籤約的是一家名為福建士林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組織者是位臺灣人,他拉著一批商戶在全國各地辦「臺灣士林美食嘉年華」。去年12月下旬這家福建公司率領62位商戶抵達通州,但楊先生發現其中70%-80%的商戶其實都是大陸人。最終因其無法提供現場加工製售的資質證明,合作只能擱淺,「他們連健康證提交的都不全,這些人打著士林的旗號到處跑會,我看都沒有正宗的,像他們這樣的全國有幾十個會頭。」楊先生說他這次長了教訓,再不沾臺灣美食的邊了,還不如弄個通州小吃節。

  多地辦士林夜市均被吐槽

  擁有極高人氣的士林夜市早已名聲在外,作為臺北頗具規模且相當知名的夜市之一,士林夜市承載著臺灣特殊的文化現象,也是臺北人和觀光客夜生活的好去處。據了解,廣義的臺灣士林夜市分為「公有市場」和「私人市場」,公有市場即士林市場,面積僅佔1/10,私人攤商包括周圍大片區域,佔很大面積。

  臺北市北郊的士林市場美食區公有市場針對外地觀光客的有94個攤位,士林市場的管理組織是「士林市場自治會」,對外推廣方面,雖然有老街發展協會等組織,但真正在內地舉辦過落地活動與文創投資的僅有「臺北市士林觀光發展協會」。

  很多市民還記得在去年國慶期間,朝陽公園也因對外宣稱舉辦士林美食節被不少消費者詬病「不正宗」、「多數攤位為內地料理師傅」。實際上打著「士林夜市」名號舉辦小吃,不僅在北京、在國內諸多城市都有案例,如天津、成都、重慶、鄭州、常州等地都已舉辦過,所到之處,因為食物貴、味道差,網友對其一律差評。如今再提起內地所辦的「士林夜市」,喝倒彩恐怕已是不爭的事實。

  追問

  內地的士林夜市都是誰辦的?

  「實際上我們僅在武漢、寧波、上海、昆明、杭州、金華和東莞辦過,其他的那些地方舉辦的『士林嘉年華』、『士林美食節』都是仿冒的。協會一貫低調維權,目的是擔心過激維權也許會助長那些不合法的機構擴大名聲。希望百姓認清做推手的幕後單位。」昨天,臺北市士林觀光發展協會新聞發言人楊品驊無奈地表示。

  他告訴北青報記者,從2008年起在臺北市相關部門審批備案的臺北市士林觀光發展協會,目前有200餘位會員,其中餐飲商戶佔三分之二,他們大部分來自士林夜市私人市場,還有一些在大陸的臺商。其自創的「士林嘉年華」除了美食,還包括服飾、生活文創等多元化商品,攤販除了一部分來自士林夜市,有的還來自臺灣地區其他夜市,但所有會員單位都是可以提供臺胞證的臺灣商戶。

  對於北京等地多次出現仿冒「士林嘉年華」名義舉辦的小吃節活動,甚至外地有的臺灣美食展會還會盜用協會的LOGO招商,對此現象,楊品驊表示他們一直在關注各地的動態,包括北京在去年國慶期間朝陽公園以及此次通州的士林美食節,都是一次次讓遊客乘興而去,敗興而歸。

  「我們也深感抱歉,像這次通州的活動,也是又被冒充了。其實士林品牌本來就是臺灣人的共同資源,協會本身並不願意看到在離家1000公裡外臺商之間還要互相指責。」楊品驊表示,因為協會很重視北京,不願出現任何差錯,因此選取商業合作對象時一直非常謹慎小心。

  正宗士林夜市為何難落地?

  楊品驊介紹,該協會不收商戶入場費,也從來不進行招商,「這樣商戶進場時不是負債經營,因此才能保證食材正宗地道,因為攤主都是從臺灣飛到內地,差旅費、場地搭建費和宣傳費勢必會平攤到商品上,因此售價會顯得比臺灣本地略高,但能吃到正宗地道的臺灣小吃,這點相信也能得到諒解。」

  據了解,協會去年曾在上海錦江樂園舉辦了為期58天的「士林嘉年華」,對於商戶的申報審批手續,楊品驊稱:「此次落地活動由一家具備經營執照的餐飲單位籤約授權,並進行品控管理,臺帳統計。各家商戶獲取上海食藥監局蓋章臨時經營許可證,每個攤主籤署食品安全承諾書,並公布健康證。其臺帳系統包括進口食品材料的報關單,蔬菜採購單據,食品保質期等都進行詳細記錄,包括食用油品都是統一採購,廢油處理也有記錄,這些流程環節食藥監部門也會隨時進行抽查。」

  已在北京工作生活8年的楊品驊透露,協會一直積極爭取在北京舉辦活動機會,「希望今年五一或者暑假,在氣候、法規、商業條件等各方麵條件具備時,真正辦一場正宗的士林嘉年華。」

  記者 李佳

相關焦點

  • 臺灣士林夜市搬來重慶 五一節迎接上萬人
    臺灣士林夜市搬來重慶,在五一小長假三天,迎接吃貨上萬人,鳳姐蚵仔煎、士林牛排等商家緊急空運補貨。士林夜市是臺灣最有名的觀光夜市,已有100多年歷史,本次「臺灣士林美食嘉年華」得到了士林夜市發展協會正規授權。保證了士林夜市美食與美食特產的貨真價實。五一期間,搬到重慶的士林夜市,也亮點多多。
  • 北京朝陽公園舉辦臺灣美食節與「士林夜市」無關
    」攝影/本報記者 魏彤      「士林夜市」未登陸北京    遊客以為朝陽公園舉辦的美食節是「士林夜市」 公園稱其與「士林」無關  遊園·調查  本報訊(記者 劉洋 董鑫)「士林夜市搬來北京啦。
  • 北京朝陽公園舉辦臺灣美食節 並非「士林夜市」
    原標題:「士林夜市」未登陸北京 然而國慶假期已過去四天,不少慕名前往朝陽公園品嘗臺灣美食的市民卻紛紛吐槽,食品味道與正宗「士林夜市」相差甚遠。對此,朝陽公園回應稱,目前園內正在舉辦的是臺灣風情美食節,其與「士林夜市」並無關係。 遊客:以為臺灣美食節是「士林夜市」 「聽說十一期間要舉辦『士林夜市』,這兒又寫著臺灣美食,應該沒錯了。」
  • 臺灣士林夜市火爆津門 即日起至9月14號結束
    主持人:聽眾朋友,由天津市商務委等單位聯合舉辦的2014臺灣士林夜市美食嘉年華已於本周末在友誼精品廣場與市民見面。作為聞名世界的傳承品牌,首次光臨津門的臺灣士林夜市為市民帶來了70多種當地特色美食和精彩演出,讓您足不出戶就可以感受到臺灣夜市的火爆景象。  【現場音:這是什麼?
  • 臺北士林夜市
    士林夜市是臺北頗具規模且相當知名的夜市之一,位於文林路、大東路、大南路和小北街一帶,有超過五百家店面和攤販。    位在慈誠宮對面的士林市場,鐵皮覆頂,市場內囊括大江南北綜合小吃,從牛排、鐵板燒到蚵仔煎、廣東粥、生炒花枝,琳琅滿目;每到夜晚,逛夜市的人潮總將狹窄的通道擠得水洩不通。    以陽明戲院為中心所圍成的夜市,則主要由幾條小巷道構成,穿梭其間,格外有一種市井滋味。各式店鋪及地攤挨家緊臨,小吃攤、服飾店、精品店、鞋店、唱片行、運動用品等,只要市面上流行的,在此都找得到。
  • 「士林夜市」周日落幕 下一個「士林夜市」在哪兒?
    本周日,錦江樂園「士林嘉年華」即將落幕,百聯中環有望接過「接力棒」,開始為期一個月的以上世紀60年代「寶島風情」為主題的臺灣美食活動。然而,無論是錦江樂園還是百聯中環,士林夜市在滬都像短期的「嘉年華」。有消息稱,士林夜市將會常駐北外灘,但是記者從昨天各方採訪獲得的消息來看,這只是一個初步的合作計劃,目前還沒有具體的方案。
  • 上海加強對錦江樂園士林夜市監管
    上海加強對錦江樂園士林夜市監管 2017年04月19日 09:2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4月19日上海訊 臺灣士林夜市在上海市閔行錦江樂園已舉辦好幾屆了,今年這屆士林夜市前後持續近8個月,為了保障廣大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進一步做好士林夜市的服務工作,錦江樂園所在地梅隴鎮市場所、鎮食安辦主動跨前一步,零距離對接,在全面總結前幾屆士林夜市經驗基礎上
  • 士林嘉年華確實「傍了」士林夜市 宣傳打了擦邊球
    「士林嘉年華」主辦方承認有些商販確實不來自士林夜市  東方網8月29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廣義的士林夜市分為「公有市場」和「私人市場」,公有市場即士林市場,面積僅佔1/6,  而此次在上海舉辦「士林嘉年華」的臺北市士林觀光發展協會相關負責人也坦承,確實利用士林夜市打了擦邊球。    會員來自夜市私人市場    根據記者在臺灣地區了解到的信息,廣義的士林夜市分為「公有市場」和「私人市場」,公有市場即士林市場,面積僅佔1/6,私人市場包括周圍大片區域,佔到5/6。
  • 士林夜市: 臺灣小吃大全
    若想多快好省地瀏覽臺灣美食,夜市是必修的一門功課。臺北夜市中以士林夜市最負盛名。   士林夜市是由不少小巷組成的綜合夜市,在臺北市中心坐地鐵到劍潭站下車出了地鐵口就是,很方便。這兒有幾百個攤位,小吃應有盡有,最有特色的是蚵仔煎、大餅包小餅、士林大香腸、生煎包、藥燉排骨等,還有太陽餅、鳳梨酥、澎湖魚乾、烏魚子等地方特色食品,讓到了這兒的人都會吃得不想離開。
  • 臺北士林觀光夜市:聞香識美食
    畢永光 攝公營的士林市場是士林夜市的門面。該市場2011年重建開張,設有衛生間、地下停車場等設施。 畢永光 攝為方便大陸遊客,不少攤位可使用微信、支付寶付費。 畢永光 攝夜市中有不少販賣臺灣水果的攤位。 畢永光 攝「忠誠號蚵仔煎」在士林夜市很有名氣,曾獲「臺北傳統市場節」金牌獎。 畢永光 攝入夜,士林夜市人潮湧動。
  • 臺灣展館高人氣接地氣:士林夜市再現 文創產品有新意
    臺灣士林夜市再次「搬到」展館­  感溫智慧衣­  可自動測體溫­  智慧醫療、智慧看護、智慧居家……8號館的「有了這款衣服,家長、幼兒園老師可以實時了解孩子的發燒狀況;對於育齡女性,該功能還便於隨時掌控體溫數據,找到排卵日期。這款衣服也有防走失報警功能。」吳昱賢說。­  臺灣士林夜市­  再次「搬到」展館­  「媽媽快看,這個做肉鬆的胖師傅,就是商標上的那個人!」一個兒童在展區大聲地說。
  • 士林夜市或常駐北外灘 不設門票預計至少開10年[圖]
    虹口具體負責該事宜的林小姐向記者表示,「夜市肯定做,但現在這件事還在漫長的洽談階段。錦江樂園的夜市僅是臨時性、娛樂性的,北外灘的士林夜市,將依託北外灘的地理環境,是一個常設性的夜市。」據相關負責人透露,他們希望遊客能吃到原汁原味的臺灣美食,還有完備的文化配套,因此關於北外灘士林夜市的設計、溝通和談判的過程會比較漫長,最快的話也要下月才會籤約,關於一些合作細節,更是要反覆斟酌。
  • 臺灣士林夜市頻「宰客」 四顆番荔枝384元!
    「四粒十五公分大的菠蘿釋迦(內地譯名為番荔枝),竟然要價新臺幣一千八百元(約合384元人民幣)!」「四袋塑膠袋裝的水果切片,居然要一千一百新臺幣(約合234元人民幣)!」臺灣交通部觀光局日前接獲兩批國外旅客的投訴,到士林夜市觀光買水果,卻遭攤商「獅子大開口」。他們都質疑,夜市不是臺灣觀光的最佳代表,怎麼專門坑殺國際觀光客?
  • 臺灣士林夜市有望常駐溫州(組圖)
    原標題:臺灣士林夜市有望常駐溫州(組圖) 圖為:臺灣當地小吃「營養湯」。朱春燕攝圖為:情侶品嘗臺灣美食。朱春燕攝  中新網溫州1月2日電 (記者 張茵 實習生朱春燕)12月30日,由溫州市臺辦、商務局主辦,臺北士林夜市發展協會、溫州臺海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承辦的臺灣最著名的士林夜市小吃開始在溫州為期一周的試運行擺攤。五十個攤位成三排排開,蚵仔煎、蚵仔面線、臺灣擔仔麵等士林夜市美食受市民熱捧。溫州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方棟才告訴記者,臺灣士林夜市美食有望常駐溫州。
  • 士林夜市來滬火爆調查:上海需要新天地 也需要平民夜市
    「士林美食嘉年華」在上海錦江樂園啟動後,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品嘗。新華社 圖  東方網7月7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臺北士林夜市從1910年發端算起來有百餘年歷史了。剛剛過去的周末兩天裡,錦江樂園每天僅夜場就迎來超過1.5萬人次的客流,遠遠超過預期。一些排長隊卻沒買到入園票或進園內排上3小時隊沒吃上幾樣美食的市民抱怨不已:吃上一份蚵仔煎咋就這麼難?  美食的誘惑不可阻擋,上海食客對於士林美食有著無限的嚮往。
  • 士林夜市經營談:要的就是臺灣味[圖]
    當年青春偶像劇《轉角遇到愛》來臺北士林取景,就在他的店裡,從此「大頭龍蚵仔煎」一炮而紅,吸引了不少追星族前來嘗鮮。  但「大頭龍蚵仔煎」出名並非全沾了偶像劇的光,更重要的是老闆戴文龍的手藝。「我在這裡擺攤快40年了,我的父親更久。」戴文龍告訴記者,他們家是土生土長的臺北人,由於家裡條件不好,父親很早到街頭擺攤。自己上完初中後,就開始跟著父親一起做夜市小吃生意。
  • 蚵仔煎熱騰騰臭豆腐香噴噴 士林夜市美食助陣梅花節
    「咦,這不是士林夜市『忠誠號』的蕭老闆嘛!怎麼到上海來了?」昨天下午,在海灣森林公園的梅園大草坪上,眼尖的遊客一眼認出正在麻利製作蚵仔煎的蕭興慶。57歲的老蕭在臺北做了幾十年蚵仔煎,今年頭一回來上海過年,用美食助陣「梅林2015上海梅花節」。  和他一同前來的,還有近40家鋪位、80多種寶島小吃。
  • 上海該如何借鑑"士林夜市"經驗?
    看來,對於夜市小吃,一刀切去,淨街了事,一時似乎解決了矛盾,其實,夜市並未了,只是轉移了地方,夜市是野火燒不盡,東南西北風吹又生。  因為它有需求、有市場、有人力資源,這又是一條就業的渠道,有其存在的價值。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說過:「存在就是合理。」合理的東西是禁不住的、切不斷的。
  • 在露天夜市吃遍各地美食 從錦江樂園士林夜市開始
    錦江樂園夜市今年引進了78家攤位,涵蓋了臺南、臺北、成都和陝西四地的各種小吃,甜的、酸的、辣的……園方想讓前來的食客,足不出滬吃遍全國各地小吃。  從2014年引進士林夜市,這種嘗試已經有5年。錦江樂園相關負責人稱,這裡可能是全上海唯一一家露天夜市。錦江樂園在引進各地小吃方面,已經有相當的經驗。相比彭浦新村、臨汾路等老牌夜市,又缺少某種落地的重量。
  • 臺北士林夜市 小吃饕餮遊
    士林夜市是臺北最著名、也最平民化的夜市去處,夜市可分兩大部分,一是慈誠宮對面的市場小吃;一是以陽明戲院為中心,包括安平街、大東路、文林路圍成的區域。南北小吃、流行服飾、雜貨、加上如織的人潮,溢散熱鬧滾滾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