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貧困孩子家裡貼滿獎狀:平常只能吃青菜豆腐,經歷讓人想哭

2021-01-08 卓越教育

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可能很難想像,

對很多孩子來說,

能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好好學習,

就是他們最大的願望。

他們節衣縮食,吃不起肉,物質條件貧瘠,

但經過知識的滋養,

精神卻變得富足了。

今天卓小越看到了一條新聞,

就發生在廣東,在我們的身邊。

廣東佛岡縣,

貧困戶黃錦良家中貼滿了167張孩子們的獎狀。

54歲的他有兩女一兒,

分別就讀初三、初二和六年級。

他的孩子們非常勤奮,都是自己努力學習。

二女兒成績優異,獲得過很多張獎狀。

她平常要自己做菜,

還要指導弟弟功課。

她說,自己平常只吃青菜和豆腐,

但拿了獎狀就會改善夥食。

對於發育期的少女來說,

青菜和豆腐的營養顯然是不夠的。

但困難的家庭條件讓她們無從選擇,

只能「從苦難裡開出花兒來」,

努力學習,期待有回報。

姑娘說自己的願望是考上北大,找到好工作,報答父母。

是啊,對於這個家庭的孩子來說,

學習,就是他們走出貧困的機會。

就算不是北大,能考上其他一所不錯的大學,

也會使他們的人生軌跡發生改變。

所以她才會如此努力地學習,

因為她深刻體會到了「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的含義。

看到姑娘這麼懂事,很多網友都淚目了,

有人表示

「希望姐姐不要給自己那麼大壓力,

盡力而為就可以了。」

還有人說:

「小姑娘看上去就'面黃肌瘦'的,

想為她提供力所能及的資助,改善一下她的夥食。」

卓小越突然想到,這些年來,「寒門難出貴子」這句話很流行。

而最近一段時間,網際網路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形容相關現象的詞彙:

「小鎮做題家」

他們多是出身自村鎮的寒門弟子,

高中階段通過「題海戰術」、在高強度的學習壓力下取得優異成績,

從而脫離小鎮、鄉村考入一流名校。

但在步入大學後,他們常常無所適從,

感覺無法融入其他人之間。

這種現象其實是有很深的根源的,

出身農村、鄉鎮的孩子,無法享受和城市孩子同等的優質教育資源。

他們沒有那麼豐富的課外活動、素質教育項目。

可能很多城市孩子可以親身體會的東西,

他們只能從電視上、手機上看到。

很多人甚至上大學之前都沒有坐過飛機,去過遊樂園,參加過社團等等。

這些城市孩子習以為常的東西,

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種奢望。

但就算再難,也要咬牙堅持。

因為就像開篇的時候說過的那樣,

對於這些」寒門「學子來說,

雖然學習的通道並不能讓他們一步登天,

但的確是他們提升人生質量的機會。

一點點的進步,也是進步。

人們的焦慮大多來自於和他人的攀比。

兒童時期,有「別人家的孩子」的壓力。

長大之後,有周圍人的「同輩壓力」,

這種現象在英文中甚至有一個專門的術語,叫

「Peer pressure(同儕壓力)」。

但換一個角度思考,

只要和自己相比,你進步了,

那就是確確實實的進步。

人生和學習一樣,也需要循序漸進,

不妨給它一點時間。

你怎麼看待「寒門學子」呢?

歡迎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貧困家庭孩子167張獎狀貼滿牆:努力拼搏,不負年少不負己
    近日,廣東佛岡縣黃錦良家的內牆成為了當地居民津津樂道的對象。因為,他們家的牆上,整整貼了167張獎狀!據悉,今年54歲的黃錦良育有兩女一子,分別讀初三、初二和六年級。讓他欣慰的是,儘管沒能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但是三個孩子都很懂事,姐弟三人的成績都在年級裡位居前列,獎狀貼滿了家裡的牆。
  • 貧困家庭孩子167張獎狀貼滿牆:努力拼搏,不負年少不負己!
    近日,廣東佛岡縣黃錦良家的內牆成為了當地居民津津樂道的對象。因為,他們家的牆上,整整貼了167張獎狀!讓他欣慰的是,儘管沒能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但是三個孩子都很懂事,姐弟三人的成績都在年級裡位居前列,獎狀貼滿了家裡的牆。黃錦良表示,這些獎狀,每一張都很有分量。生在貧困人家,平時只能吃青菜豆腐,但這並不能阻擋三個孩子的求學夢。
  • 167張獎狀貼滿牆:努力拼搏,不負年少不負己!
    恐怕平常學子和家長們都很難想到。那麼換個更具象的問題,一戶普通人家的內牆上能貼多少張獎狀?答案是167張!廣東佛岡縣黃錦良家是當地的貧困戶,可他家的內牆成了當地居民紛紛觀摩的經典。儘管沒能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但黃錦良的欣慰在於三個孩子都很懂事,姐弟三人愛學習,成績也都十分優秀,獎狀貼滿了家裡的牆。這些獎狀,每一張都很有分量。生在貧困人家,平時只能吃青菜豆腐,這樣艱苦的環境沒能阻擋三個孩子的向上之志。
  • 孩子的獎狀貼滿牆,父母卻開心不起來,網友:只有經歷過才會理解
    文/琴親媽媽獎狀相信很多人上學的時候都得過,這是一種對學生好壞的評判,尤其是到了期末考試的時候,學校就會給成績優異的學生發獎狀作為獎勵。孩子的獎狀貼滿牆,父母卻開心不起來,網友:只有經歷過才會理解王女士自從懷孕後就辭掉了工作,專心在家養胎,老公平時對自己也非常的體貼,基本上承擔了所有的家務活,偶爾還會給妻子準備一點小驚喜。
  • 孩子的獎狀貼滿家裡牆壁,父母卻高興不起來,網友:這誰能高興?
    其實,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天早晨很早起床,準備飯菜,晚上還要輔導孩子做作業。好不容等到了周末,沒想到比平時還忙,各種的補習班、特長班都排滿了,真的是沒有片刻的休息時間。莉莉家裡的牆上貼滿了孩子的各種各樣的獎狀,很多人去了她家,看到後都會對孩子一頓誇獎,可是莉莉自己卻笑不出來。
  • 老廚師說,青菜豆腐保平安,外出遠行的人都吃它
    說起湯的種類我就可以說好久好久,回到家裡最愛的也是媽媽親手燉的湯。關於湯做法最簡單的,那絕對是青菜豆腐湯。雖然做起來非常簡單,但是味道確實絲毫不差。既然能夠拿出來說,自然味道是非常好的。除了做起來方便,味道也好之外,聽說關於青菜豆腐湯,還有一句話非常讓有感情的話叫「青菜豆腐保平安」。這可是人人都愛聽的話,那怎麼怎麼青菜豆腐湯不受人喜愛呢?老廚師說,青菜豆腐保平安,遠行在外的人都吃它。
  • 豆腐青菜
    他說,也不要吃什麼大肉大魚。每天一大碗豆腐青菜,全吃光。蛋白質,維生素,齊了。聽了這話,我內心裡頗不以為然,同時有點憐憫他的清貧。這個同學在一家機械廠做車床工,經濟情況不好。  青菜不能吃的話,還有大白菜等可以替代;而豆腐,我不知道有什麼可以替代。 寺廟裡辦素齋,豆腐可以做出魚肉形狀和風味。但是我沒聽說魚肉可以做出豆腐的形狀和風味。口感也許可以模擬,但豆腐的那種香味,天下獨一,無可取代。
  • 女兒獎狀「貼滿牆」,寶媽卻悶悶不樂,網友:換誰也開心不起來
    所有的家長都希望孩子學習成績好,多才多藝,所以很早就給孩子報了各種補習班興趣班。有一個女孩,獎狀貼滿家裡的牆壁,但寶媽卻鬱鬱寡歡,網友說:含金量很低,換誰也開心不起來。張女士家的孩子今年上小學三年級,為了讓孩子品學兼優,多才多藝,張女士給孩子報了很多補習班和興趣班,每到周末的時候,孩子便奔波於各個課程班之間,十分勞累。而張女士家的牆壁上也貼滿了牆狀,都是孩子在補習班和課外班參加某些比賽所獲得的,每當家裡有人做客,看著這滿牆的獎狀,都會羨慕不已,稱讚孩子優秀。
  • 農村產婦的月子餐,沒錢就只能吃這些,看完很多人「哭」了!
    下文轉載自作者:香哈美食達人農村產婦的月子餐,沒錢就只能吃這些,看完很多人「哭」了!以前沒有生孩子的時候就聽說,女人月子裡的一個月是最難熬的,沒想到竟然是真的,朋友生完孩子以後,就只能虛弱地躺在床上,也不能出門,這個時候除了看孩子什麼都做不了,吃飯就只能婆婆做什麼就吃什麼了,尤其是在農村,不但休息不好,而且還得照顧孩子,吃的東西也是一言難盡,這就是農村產婦的月子餐,沒錢就只能吃這些,看完這些以後,很多人忍不住哭了!
  • 為什麼廣東人對青菜情有獨鍾?
    廣東人愛吃青菜,離不開從小的培養。廣東人對青菜的口味追求,和燒鵝、蒸魚、炒牛河一樣極致,這期就和你娓娓道來廣東人的青菜美學。>「粗料精做」是廣東人烹調青菜的方法,精到什麼程度呢?家裡的青菜長短按季節而變化,有時候5斤菜,摘走了2-3斤,只剩下短短幾把,將蒜瓣拍扁,入油爆得金黃微焦,倒入青菜猛火兜炒,鹽粉蠔油調味,怎麼都吃不膩。
  • 獎狀多到牆上貼不下,這「裝修」太豪華! | 沸話
    家長一定要看管好孩子並加強安全教育。放鞭炮過程中,可能稍不注意孩子就會受傷,所以大人們應隨時看護好孩子,指導他們怎麼玩、在哪裡玩,告訴他們哪些動作不能做,防止事故的發生。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的陪伴與教育尤為重要。廣東東莞的邱女士曬出了家裡滿牆孩子們的獎狀,引得寶爸寶媽們紛紛留言求取經。▲這家太「富有」!
  • 青海扶貧「第一書記」:為貧困山區孩子圓了「上學夢」
    李雋 攝  「原來不論成績怎麼樣學生們都只能在山那頭的文都鄉念高中,那裡的教學條件和城裡差距很大。今年的兩個『第一書記』幫我們的孩子爭取了十個名額,他們可以到城裡念高中,我比學生更激動。」尕楞鄉教育委員會主任李加介紹,尕楞鄉地處偏僻,山高溝深,全鄉1119戶5169人,13所中小學、幼兒園之間距離長,形成點多人少,師資力量分散的現狀。
  • 常德高考629分的貧困女生:四年後還想繼續深造
    得知今天有市慈善總會的人要來,她一早就在門口等待。穿過一條長長的小路,就來到了小娟的家。那是一棟簡陋的樓房,平日裡只住著爺爺一人,小娟只有在學校放月假和寒暑假時才會回來。走進一樓堂屋,記者看到老式電視機頂積了不少灰塵,兩側斑駁的牆面上貼滿了小娟從小學時積攢的獎狀。她的房間在二樓,屋裡水泥地面沒有鋪上地磚,除了一張床、一盞燈之外,沒有任何家具與裝飾。「你平時在哪學習呢?」
  • 這當媽的真「狠」,只給孩子吃青菜豆腐,竟說有講究?你看有理嗎
    看看我家是怎麼吃的吧?有網友看了後說,這當「媽」的真狠,只給孩子吃青菜豆腐。我可不服呀,且聽我慢慢說來,你看有道理不?都說「白露補露」,就是說白露後,天氣轉涼,並且變得乾燥,很多人都會出現皮膚乾燥、大便秘結、咽幹鼻燥的現象,此時的「補」不應該講究大魚大肉,應當多喝些溫暖的粥和湯,飲食以清淡、潤燥為宜。當然,清淡不是真的只能吃青菜、豆腐啦,可以選擇一些優質的瘦肉、魚蝦,用蒸、煮、燉的方式食用。
  • 無論是肉燉豆腐,海帶燉豆腐,還是青菜豆腐湯,豆腐怎麼做都好吃
    我家人都很喜歡吃豆腐,所以經常做豆腐吃。 記得小時候,每年秋收時,家裡收穫回來的黃豆,都會留一些,等賣豆腐的出來叫賣時,就急急忙忙地裝上一盆,用黃豆去「換豆腐」。
  • 貧困碩士畢業生殉情,悲劇是如何造成的?分析貧困家庭的教育問題
    和這些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陳陸洋的獎狀貼滿了一整面牆,給這個破敗的房屋增加了些許生氣。林鋒小時候也是過過苦日子的,他在陳陸洋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小時候,從那以後,他開始持續資助陳陸洋讀書。能給女友三萬五,不能給家裡三五百修修窗戶。但是事實可能不是這樣,我也出身貧困家庭,能想像到這樣一個場景:孩子得了獎學金,高興的想給家裡打錢,分享快樂覺得自己能回饋家裡,改善一下家裡的生活了。父母很高興,但通常不會接受,父母多半會說:「家裡不缺錢,你自己留著吧。生活需要錢,老大不小了,以後還要娶媳婦買房子。」 這種行為是不對的,會讓孩子以為自己不被需要。
  • 婆婆:坐月子不能吃青菜,要多喝酒?這樣做小心孩子大腦受傷
    而孩子的奶奶來家裡照顧產婦,說產婦不能吃太多鹽,要不然會水腫,每天都是吃一些蒸的肉或者是煮成湯後的雞肉。基本上媽媽每天吃不完的肉都是爸爸承包了,每天吃這些淡而無味的肉菜讓平時習慣吃香的喝辣的爸爸有點太不習慣。而孩子的奶奶非常勤快,每天買菜做飯搞衛生倒垃圾什麼事都是奶奶做了。而爸爸主要負責和媽媽一起照顧小寶寶。
  • 豆腐炒雞蛋和青菜蘑菇餃子,色澤金黃,家裡人都愛吃!
    豆腐炒雞蛋和青菜蘑菇餃子,色澤金黃,家裡人都愛吃!我是百家號作者【得美食者最幸福】【豆腐炒雞蛋】一道非常經典的小炒豆腐,用油煎過在配上炒雞蛋成死菜色澤金黃,香氣濃鬱。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吃這道菜,特別是老人和孩子。
  • 媽,我的獎狀貼在哪?
    然後一群人就是一頓閒聊,「這誰誰家孩子就是省心,放學就學習,不用大人管,年年拿獎狀,哪像我家那小子,打著不學,罵著不聽,還砸學校玻璃,別說獎狀,不讓我去學校領人,我就感謝他八輩祖宗了那時候,無論大家的住的是什麼房子,有孩子的人家都有個獎狀牆,要麼貼在堂屋進門左右兩側的偏牆上,更多的人家貼在堂屋神像兩邊的屋山上。歷年的獎狀越貼越多,連成一大片,面積越大,這家人就越高興,它代表一家人的榮譽,更代表著無數孩子努力的童年。淺黃的紙映著紅紅的大紅花的獎狀,貼滿屋山。
  • 祁東榜樣:被清華大學錄取的貧困學子謝湘江這樣說
    看到家庭的困難,懂事的謝湘江比別人家孩子更懂事。「他從不亂花錢,從不要求買新衣服,也很少吃零食。」談起孫子,爺爺謝端眾欣慰地說,看到學校其他孩子吃好的穿好的,謝湘江從不與人攀比。「他知道自己家境條件不好,與別人比吃穿,不如比學習。」謝端眾逢人便誇自己孫子獨特的想法。雖然過的清苦,在謝湘江看來,貧困不算什麼,「這對於我來說是一種歷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