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HO創始人張欣:流水線工作五年,拿炒菜鍋和英文字典留學

2020-12-13 小渡講故事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何為大丈夫?在孟子看來,富貴時能使自己節制而不揮霍;貧賤時能不輕易改變自己的意志;威武時能不做理虧的事情,這便謂之大丈夫也!

俗話說,大丈夫不與小女子一般見識,自古以來雖有男尊女卑的陋習,卻也有男士謙讓女子的優良風度。

社會統一的紳士要求,是否真的只要求和實踐在了男子身上呢?我以為的大丈夫雖是以男子做標準,實則卻是在警示每個人的處世之道,不分男女之別。

然而,在中國繁榮昌盛的現代,有一位女子卻似乎"反其道而行之",她每年在中國撈金16億,買一億美國豪宅加入美國國籍,還給哈佛捐了6億!

再看她對中國慈善的幫助,卻沒有這麼好看和令人佩服的了。她是否做到了富不淫、貧不移、威不屈呢?

孟子

北京女孩,打工五年

這位豪賺豪捐的女士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她是中國鼎鼎大名的SOHO創始人之一,也是潘石屹背後的強勢女人,她就是張欣。

1965年,張欣出生北京。上世紀的北京,被譽為是寸土寸金的國之大城,五湖四海的人都想往北京跑,想趕上所謂的"趕海熱潮",就算是如今,北漂的年輕人依舊熱情不減。

所以,這北京遍地都是有錢人嗎?並不是的,至少一開始的張欣一家不是。

張欣

她出生之際,父母還都是奮鬥在北京的基層人士,在工廠流水線做日復一日枯燥乏味的活計,每個月,父母兩人的薪水加起來也僅夠維持家庭日常開銷。

不過,孩童並不因為錢多錢少而惆悵,有一胡同夠玩鬧,有一幹朋友作陪,那就足夠無憂無慮了。

在北京的快樂生活應該是張欣大半輩子中為數不多的輕鬆時間。

14歲那年,張欣的父親欠下債務,且無力償還,面對隔三差五兇神惡煞的要債人,張欣父母根本無法應對。

於是,他們一家跟著人潮逃到香港。

原以為香港遍地是黃金,來了香港一定能找到一門好差事,可他們不曾想,香港這塊"大蛋糕"早就被人群瓜分得只剩渣滓!

張欣的父母並沒有找到高薪的工作,生活的壓力反倒比以前更甚。並且因為張欣的戶口問題以及學費問題,她上不了學。

既然輟學在家無所事事,張欣想,還不如去掙著錢減輕父母的負擔。

想掙錢,卻沒多少實力,14歲的張欣被定義為童工,沒學歷提供專業知識,也沒有體力做男人的活路。

找來找去,最後只有工廠流水線的計時工願意要她。

什麼叫計時工?也就是按做工的小時付費,如今許多兼職工作單位付給員工一個小時10-20元的工資不等,已是非常低的了,1979年的計時工能拿多少工資可想而知。

計時工的工資低,提供的也是最廉價的勞動力,不需要任何腦力成本,放在如今的張欣身上,想必她是不屑一顧,嗤之以鼻的。

可是放在14歲的張欣身上,她覺得很滿足也很幸運。

不僅在工廠中幹活,張欣還儘可能高效利用時間,見縫插針的找兼職做,比如餐廳的洗碗工、街頭的傳銷員,張欣都有過任職的經歷。

如此五年時光,張欣任勞任怨,也吃了不少苦頭,好在她熬了過來,還存下一筆錢。

存錢留學,榮譽回國

對於一個小姑娘來講,五年的青春就是一去不復返般彌足珍貴,張欣用了五年時間成長和蟄伏,為的是往後涅槃重生、破繭成蝶。

雖然當計時工很累,但張欣也沒有因此放棄自己的學業,她挑燈夜讀,利用片刻的空閒時間補上功課,還對於金融方面格外關注。

當然,或許正是在香港過了太久的苦日子,張欣早就有發大財的夢想,想要發財就得創業,就得有出類拔萃的專業知識。

於是,張欣拿著自己打工五年存下的3000英鎊,以及一口炒菜鍋、一本英漢字典,意氣風發的去了英國薩塞克斯大學,學習經濟學。

很難想像,一個剛過18歲的少女,英語說得不流利,日常交流還得靠詞典來翻閱,沒有多餘的生活費需要自己炒菜負擔一日三餐,且沒有長輩陪伴身邊……異國他鄉,張欣的毅力和韌性實在讓人佩服。

有人一生都在退怯,也有人一生都在逆流而上。

張欣並沒有因為眼前的窘迫而灰溜溜回國,她不僅順利拿到本科學歷,還在英國劍橋大學攻讀了碩士學位,專攻發展經濟學。

從始至終,張欣的目標就堅定不移,1992年碩士畢業的她曾在高盛集團以及美國華爾街投資銀行中任職,負責的是中國直接投資的項目。

3年的任職經驗讓張欣在投資與金融行業打下基礎,摸到門道,也突顯出自己的鋒芒。

1994年,張欣回國創業。不過她回國以後她迎來的第一個驚喜並不是創業成功,而是愛情的豐收。

剛剛飄洋過海回國的張欣,是那個時代不可多得的海歸女精英,這類女性獨立自主且雷厲風行,最受成功人士的青睞。

四天閃婚,創辦SOHO

與優質的成功男士結合,那就是強強聯手,事半功倍,可張欣偏偏不這樣,反而對農村出身的潘石屹青眼有加。

沒錯,如今SOHO的掌門人潘石屹在年輕的時候也不過是個農村出身的窮小子罷了,沒有豪門背景,也沒有好看的學歷,各方面看上去都資質平平。

然而,在朋友們介紹的一眾人裡面,張欣唯獨欣賞潘石屹。

張欣談起以前的相親講,不知為何總覺得潘石屹日後能成大器,不是池中之物。現在我們站在上帝視角來看,張欣的眼光屬實不差。

潘石屹、張欣

"土鱉"與海歸的戀情,跌破了觀眾的眼鏡,卻驚豔了兩個人的光陰。潘石屹對張欣也是驚鴻一瞥、一見鍾情,兩個人從相識到相戀再到步入婚姻的殿堂,僅僅用了四天時間!

四天,妥妥屬於的閃婚類型了,看來在當年張欣和潘石屹也是屬於比較前衛、開放的年輕人。

29歲結婚,婚後生活也一直甜蜜,潘石屹雖然沒有什麼背景和本錢,卻勝在有一顆雄心和一份勇氣。

1995年,夫妻二人商議決定共同創業,他們在北京創辦了如今SOHO中國的前身——北京紅石實業有限公司。

企業創辦初期,一直是由夫妻兩個人共同打理,在商業擴展和業務拓張上面都是採取兩人的意見。

然而漸漸的,兩個人也出現了意見不能磨合的時候。張欣走的是新式的險中求勝路線,並且在行政管理上更欣賞民主,但是潘石屹卻更追求穩重,希望步步打好基礎。

就這樣兩個人在管理上面莫衷一是,爭吵也多了起來。

張欣是個聰明人,她心知婚姻需要小心經營,所以並沒有執拗這個問題和潘石屹較真,男人在事業上面有熱情有主見不是壞事。

為了給兩個人更多的空間,也為了讓兩個人重回戀愛的輕鬆氛圍,張欣決定暫時退居幕後,專心輔佐潘石屹。

只是說,張欣的退讓反倒讓潘石屹十分的不自在。張欣既是讓他心動的妻子,也是讓他欣賞和佩服的女強人,在經營公司上面,潘石屹不能沒有張欣的幫助。

於是張欣回歸SOHO中國,現任SOHO公司的CEO兼執行董事。

2007年,在張欣的一手運作之下,SOHO中國成功在香港融資上市,創造了亞洲最大的商業地產企業IPO。

迄今為止,中國的女投資家中,張欣都是屈指可數的可貴之才。

據不完全統計,SOHO中國每年在中國市場上的盈利就高達16億元,是個讓人望其項背的天文數字。

可是伴隨著事業和愛情的雙豐收,張欣的人品卻遭到了質疑和攻擊,都說她是個中國的資本家,卻不是個體面的中國人,這是為何?

SOHO

豪捐6億,改換國籍

原來張欣事業有成之後一直樂於慈善,可是慈善的對象卻不是自己的祖國,而是美國!

從2014年起,張欣陸續為國外知名大學捐款近億元,甚至一次性為美國哈佛大學捐款6億!6億元的巨款,放在中國的自然災害愛心捐款活動中,也是極少的個例,張欣居然能一口氣拿出這麼多資金做教育慈善,真的是熱心社會教育嗎?

其實,給哈佛豪捐的新聞放出之後,讀者們就十分不滿意,既然是為社會教育做貢獻為何不捐給國內的大學,在中國也是有非常多的名流大學的,沒必要非得捐給哈佛!

張欣是不是崇洋媚外?

這個事件已經為張欣造成很多負面影響,不想之後的新聞更加讓人對她質疑和不屑。

張欣成立基金會

就在張欣為哈佛捐了6億後一年,張欣的兒子居然在哈佛入學了!兩件事情前後聯繫起來,不免讓人猜忌,張欣的6億雖然美名其曰做慈善,實則為兒子鋪好世界頂尖大學的花路罷了!

各類不好的報導鋪天蓋地,張欣也沒有幾次正面回應,她之說自己的捐款只為教育。中國雖然經濟發展起來了,可貧富差距仍舊嚴峻,許多窮苦人家的孩子想要出國留學沒有機會,她回想自己的經歷,只是想為這批境遇相同的年輕人提供機會而已。

張欣的這番解釋聯繫她19歲奔赴英國求學的經歷,是完全說得過去的。可是張欣偏偏在風波沒有完全過去的時候選擇加入美國國籍,引發群憤。

加入美國國籍,張欣身上的"汙點"算是徹底洗不清了。中國人講究投桃報李,講究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祖國更是不容背叛的。

所以張欣在中國賺錢,卻在美國捐錢的事情僅是導火索,真正讓她失了民心的還是改變國籍一事。

關於張欣和潘石屹的最新消息是,2020年他們以87.5億人民幣的財富值榮登富人榜358位。

孟子說的大丈夫之準則,張欣做到了富不淫、貧不移,可威不屈是否做到了,我想還需要社會的評判。

一直以來,每每想起祖國是如何守住我們的大好河山、是如何挺過艱難歲月,就難免熱淚盈眶,心中也會悄然升起自豪之情。

祖國,從宏觀來看太宏大了些,好似偌大個祖國憑一己之力根本改變不了多少,也做不了太多貢獻,索性就過好自己,不想太多。

然而,千千萬萬個普通的我們,凝聚起來何嘗不是一份大力量,只要把祖國永遠存在心中,那就是對祖國最好的報答。6

相關焦點

  • 張欣:看一個紡織女工的怎麼過精彩人生
    當時從香港出國比較容易,張欣就打算出國留學。她順利考上了英國薩塞克斯大學。5年工作,張欣沒捨得花錢,而是把打工的錢大多數都攢起來,兌換成英鎊,足足有3千英鎊。她還帶著一口炒菜鍋,一本英漢字典,只身前往英國讀經濟學。時時翻看,背誦英語字典。憑著毅力她適應了海外的生活。
  • 女強人張欣加入美國,每年從中國中獲利元
    做一個家庭主婦不是張欣的理想,也不能釋放張欣的所有能量。就在他兒子開始去幼兒園的時候,張欣返回了SOHO中國。為了避免之前和丈夫一起工作的矛盾,兩人協商充分發揮各自主管的作用,共同工作。我丈夫主要從事商務談判、銷售和與政府打交道。這一次,張欣真正融入了SOHO,SOHO中國已經成為商業建築的典範。
  • 她是初中學歷,祖國助她去國外留學,她卻入美籍還捐6億給美國
    1965年,有一位女嬰出生在北京,她的家境並不好,因此不得不輟學去工廠打工,年少五年打工歲月,讓她沒有了學習的機會,可是她並沒有向命運低頭,仍舊有一個讀書夢,每當工作閒暇之餘,她就拿出自己存了好久的工資買了一本英漢字典來學習。
  • 老翁自編英文字典與饅頭搭賣 曾和馬英九列榜
    55歲時,劉雲適「閉關」編字典,前後花了十年的時間搜集資料、自力編排,完成「中英譯寫詞庫」一書。「中英譯寫詞庫」首刷3500本,銷路很好。求好心切,劉雲適繼續修訂字典,五年前改版推出「傳世漢英寶庫」,卻遇上一連串的經銷問題,現代人上網成趨勢,直接在網絡字典查英文單字,市面還有許多翻譯機,出版社不願意替他發行,4000多本付梓的心血堆棧家中。
  • 從流水線工人到中介皇帝,他的「樓盤字典」裡面沒有失敗
    鏈家如同雨中春筍不斷成長,有些城市裡相隔幾十米就有一個鏈家,拼店面數量能與之相比的就只有蘭州拉麵和沙縣小吃了。鏈家的創始人左暉從流水線工人到中介皇帝,創造了自己的中介帝國。1992年大學畢業的左暉被分配到北京的一家工廠做著流水線式的工作,日復一日的重複工作讓他對未來深感無望,作為一顆「螺絲釘」的他一旦被拋棄將會是致命打擊,所以他主動辭掉了這一工作。後來去中關村的一家軟體公司做客服,一做就是3年。
  • 曾是流水線工人,靠自學考上劍橋大學,跟地產大亨認識4天就閃婚
    如今中國非常有名的女富豪張欣,當年也曾經在工廠做過流水線的工人。張欣是潘石屹的老婆,她畢業於劍橋大學,她跟潘石屹一起創辦了SOHO中國。如今夫妻兩個人的身家高達250億元。不過你可能不知道,張欣在成為女富豪之前的奮鬥經歷。
  • 乾貨 淺談字典和「英文思維」
    上大學的時候聽過許多老師對「非紙制」字典的批評,其實在科技如此發達的幾天,「紙質字典」除了買來擺設之外幾乎沒有什麼作用了. 隨著各大字典都已經轉型成「網絡字典」也開發了自己的應用程式,字典app絕對是學英語的最佳利器.
  • 七年 英文字典使用指南
    LZ個人更喜歡的是LDOCE,也就是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目前出到第五版,藍黃色的封面看著比tawdry的紅色Oxford洋氣很多。這本字典過於優秀,以至於LZ的一位人贏學長五年來換過七八任女友卻從沒換過一本字典。
  • 張欣與潘石屹的情愛往事:華爾街高管,二婚中國土老闆,4天閃婚
    張欣5歲的時候,父母離異了,她跟著母親一起生活,從無憂無慮的小公主,到和媽媽相依為命的少女,這個轉變並沒有讓小小的張欣消沉。1980年,張欣15歲了,因為特殊的機會,張欣和母親一起去了香港,張欣本以為,能去香港就意味著能過上好日子,但現實是殘酷的。
  • 79歲老翁自編英文字典 與饅頭搭著賣(圖)
    中新網8月6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79歲老翁劉雲適編纂英漢字典,首刷賣光光,五年前改版卻遭遇網絡字典等衝擊,家中變成「藏經閣」;去年底開始他在臺北信陽街賣饅頭,打出買饅頭送字典或買字典送饅頭的口號,混搭的促銷手法,獨樹一格。
  • 廚房炒菜總是粘鍋?學會這個小妙招,炒菜再也不粘鍋!
    廚房炒菜總是粘鍋?學會這個小妙招,炒菜再也不粘鍋!經常廚房做飯炒菜的朋友,應該都遇到過這個問題,那就是炒菜時已經儘量注意火候,但有時候還是容易粘鍋。粘鍋後不僅影響菜的口感,而且鍋底粘的菜也十分不好清洗。
  • 怎樣讓不鏽鋼鍋炒菜不粘鍋?
    我想大家在買炒菜鍋的時候,都需要不粘鍋,這樣不但炒菜時能把自己的廚藝充分體現出來,同時也解決了炒完菜把鍋洗乾淨的煩惱。但市面上的不粘鍋都是特富龍塗層,這種化學塗層會在使用過程中,尤其是中國式炒菜中慢慢分離出來,不經意就被我們吃進口中,對人的身體健康是有害的。所以如今很多家庭就選擇了相對高端的不鏽鋼鍋具,從而減少烹飪炊具的傷害。但不鏽鋼鍋又不是完全不沾,好的鍋具廠家可以做到物理性不沾,那如何能讓買的不鏽鋼鍋完全不沾呢?小編特此介紹下經驗供您參考。
  • SOHO中國股權收益權 已基本轉至張欣名下
    潘石屹負責下遊的客戶,張欣負責上遊的金融市場投資者;潘石屹負責銷售、推廣與政府關係,張欣負責設計。  SOHO中國(00410.HK)的兩位掌門人,可謂完美「夫妻檔」。  2012年8月16日,香港。
  • 全自動智能炒菜鍋怎樣 全自動智能炒菜鍋優點介紹【詳解】
    隨著現在技術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智能產品開始走進我們的生湖中,全自動智能炒菜鍋就是現在很多人都在使用的一種產品。全自動智能炒菜鍋已經開始逐漸代替傳統的炒菜鍋,使用起來更加的舒適方便,同時比傳統的炒菜方式更加的環保。很多人可能第一次聽這個名字,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我們來看一下全自動智能炒菜鍋都有哪些的優點。
  • 家族信託助張欣將SOHO中國股權收益權轉至名下
    潘石屹負責下遊的客戶,張欣負責上遊的金融市場投資者;潘石屹負責銷售、推廣與政府關係,張欣負責設計。潘石屹說,它是社會對你的認可和回饋。只有給社會創造不一樣的東西,方能獲得更多回報。  誰的SOHO中國?  「現在的潘石屹,管理公司的時間不會很多。」張欣曾說,潘石屹基本是在給某網站打工,經常寫微博。
  • 愛仕達測評,炒菜鍋怎麼選?
    每次提起興趣想要自己做飯的時候,一炒菜就會經常出現糊鍋、粘鍋的情況,令我很是頭疼,而且每次都手忙腳亂,一下打擊了我對做飯的熱情,想來想去肯定不會是我的問題。後來找了很久原因,才知道是鍋的問題,於是我馬上進行各種對比,換了一款愛仕達的炒菜鍋。
  • QTV專訪留學諮詢專家、和創留學聯合創始人曹賢水:如何看待消費...
    近日QTV「財經廣角」特邀擁有12年留學諮詢行業經驗的和創留學聯合創始人、首席諮詢師曹賢水做客直播間,就「消費升級下的新留學該如何來看待」這個問題進行了一次深度訪談。(和創留學聯合創始人、首席諮詢師曹賢水)曹賢水,人稱「水哥」,他是中國高端留學諮詢的先驅,培養了上百名高端留學諮詢的諮詢師,並設計了中國第一套科學的諮詢師等級管理評定製度。
  • 炒菜粘鍋,油煙大,你家的鍋選對了嗎?
    中國燒菜都很講究一個鍋氣,要想炒菜香,鐵鍋是必不可少的了,油鍋一爆炒,那叫一個鍋氣十足!一口好鍋,做菜順,飯菜香,為家庭烹飪健康美味的食物。都說鐵鍋炒菜香,但不是每個人都能hold住鐵鍋。因為普通的鐵鍋愛生鏽,容易粘鍋,清洗起來頭疼。
  • 不粘鍋致癌鐵鍋補血?炒菜時,到底用不粘鍋好還是鐵鍋好?
    過去大家都是用鐵鍋炒菜,用鐵鍋炒菜有個很明顯的缺點,就是稍微不注意,菜就容易糊,會黏在鍋中,使得炒出來的菜一股糊味,還增加了刷鍋的困難。為了解決炒菜粘鍋的問題,不粘鍋應運而生,用不粘鍋炒菜,炒菜時不會粘鍋,也很好清洗,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睞,現在很多家庭炒菜都是用不粘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