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業界最有名的夫妻檔之一,是潘石屹和張欣。
1965年,張欣在北京出生,她父母都是翻譯,童年時代,張欣就時常能在家裡聽到最純正的英語,這在那個年代很難得,這也為她後來出國打下了基礎。
張欣5歲的時候,父母離異了,她跟著母親一起生活,從無憂無慮的小公主,到和媽媽相依為命的少女,這個轉變並沒有讓小小的張欣消沉。
1980年,張欣15歲了,因為特殊的機會,張欣和母親一起去了香港,張欣本以為,能去香港就意味著能過上好日子,但現實是殘酷的。
到了香港之後她才發現,在這個花花世界,她們母女倆要想好好生活,成本太高了,別說飛黃騰達,就連飯都吃不飽,更別說讀書深造。
萬般無奈之下,張欣進了服裝廠、電子元件廠,這些勞動密集型企業,需要大量勞動力,15歲到20歲的花季時光,她就這樣在工廠流水線上打了五年工。
張欣並不是那種認命的人,她一邊工作,一邊努力地攢下了每一分錢,五年之後,她帶著自己好不容易存的3000英鎊去了英國求學。
她覺得自己不可能一輩子做女工,只有先讀書,才能有機會改變命運。
據說,當時張欣從香港去英國求學的過程並不順利,還是國內大使館幫她多番斡旋,才終於在1985年如願以償,這時的張欣,20歲了。
她先去的是英國薩塞克斯大學,專業是經濟學,這所大學雖然在中國沒什麼名氣,但在英國排名前十,也是世界名校之一,可見,張欣的學歷還是很有含金量的。
在薩塞克斯大學畢業之後,張欣又去了劍橋,一直到1992年,張欣在劍橋大學畢業了。
27歲的張欣,毅然選擇了投身美國華爾街,去了高盛做分析師。但是,她內心並不希望留在華爾街。
那個年代,改革開放的中國已經開始嶄露頭角,在張欣這樣的精英眼裡,離開國家那麼多年,是時候回去找找發財的機會了。
在高盛工作兩年之後,她來到北京謀求創業。這一趟,她就碰上了未來的丈夫潘石屹。
張欣自己描述過,第一次見到潘石屹,對方一件藕荷色的西裝,一條大花的領帶,一副特大的眼鏡,頭頂還有點兒禿。
這樣的形象,恐怕和"一見鍾情"差太遠,但這兩個人偏偏就看對了眼。
兩人是馮侖介紹認識的,潘石屹說,自己第一次見張欣的時候,就覺得這個女人很不一樣。
那時候,潘石屹已經離過兩次婚了,還有了個兒子,這樣一個其貌不揚、來自甘肅天水的農村人,怎麼就讓張欣看中了呢?
張欣自己的說法是,被潘石屹身上"骨子裡的自信"吸引了。她看慣了華爾街那種西裝革履的精英,倒是對潘石屹這樣不走尋常路的人產生了興趣。
我個人對張欣這個說法持保留態度,如果潘石屹就是個普普通通的農村人,哪怕再"樸素"再"特別",從美國回來的張欣肯定看不上他。之所以能從普通的外表下看出不同,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那時候潘石屹的事業已經做得很成功了。
農村人潘石屹,和企業家潘石屹,這兩個身份在人們眼中有天壤之別。
要知道,早在1987年,潘石屹就辭去了公務員職務,去海南撈金。可以說,他是新中國第一批炒房客,那個年代的海南房價就像坐了火箭一樣,只要膽子大,一夜之間就能賺幾十萬甚至上百萬。
這可是90年代的百萬啊!潘石屹就是那些炒房成功的人之一,也是在海南,他認識了馮侖等人,成立了萬通集團。
更難得的是,潘石屹和馮侖在海南炒房泡沫破裂之前,成功逃頂,帶著錢回到了北京。當時很多人虧得傾家蕩產,甚至把命都留在了海南,和這些人相比,潘石屹自然是有資本自豪的。
所以,哪怕潘石屹並不是什麼帥哥,有過婚史,還帶著孩子,但他還是有那個自信,在認識第四天的時候,就向張欣求婚了。
張欣做了簡單的權衡,果斷答應了求婚。當時,她一個小姐妹特地跑去看,想知道是什麼樣的男人能收服張欣,看到潘石屹之後,這個姑娘用歌詞描述了自己的印象:
沒有花香,沒有樹高,這個姐夫就是一顆無人知道的小草。
雖然旁人並不看好,這兩個人的結合非常迅速,1994年,兩人正式結婚,在潘石屹和老搭檔馮侖鬧掰之後,在1995年一起創建了SOHO中國,夫妻檔創業正式開始。
一開始,兩人一起創業一起工作,但是效果非常不好。兩個人在教育背景、人生經歷上的差異很大。
張欣覺得可以吃魚翅海參,潘石屹覺得和粉絲沒兩樣,不要浪費錢。張欣更希望讓同事們討論得出方案,潘石屹希望由自己決定。張欣講究企業文化,團隊建設,潘石屹覺得專心研究市場就好,別整那些有的沒的。
兩個人誰也說服不了誰,事業上的衝突也影響到了家庭的和諧。最嚴重的一次,張欣直接開車去機場,一個人跑去歐洲度假。
本來去歐洲之前,她想著回來就離婚,沒想到,一個人度假的過程中,她突然發現,西方的這種生活對自己已經沒什麼吸引力了。
她後來提到,當時最強烈的想法是覺得"不值":我都花了這麼長時間在這個男人身上去磨合了,要是現在放棄了,以前的時間豈不是浪費了。他不肯讓步,那就我來吧。
從這個想法就能明顯看出,張欣雖然一直接受著西式教育,但她骨子裡,還是個傳統的中國女性。她是認可婚姻和伴侶的重要性的,也願意為了家庭選擇犧牲。
於是,張欣和潘石屹打了國際長途,說了兩點,第一,我不離婚,第二,我生個孩子,企業你來幹吧。
說放權就放權,張欣緊接著就回家備孕了,很快,他們的第一個兒子潘少,在香港出生了。當時,潘石屹雖然已經是第二回當爹,但還是興奮得不行,全程拿著攝像機在產房拍了視頻。
沒過多久,張欣又給潘石屹生了一個兒子,取名潘讓。這兩個孩子的名字挺特別,據說寄託了潘石屹"懂得讓,要得少"的想法,他希望孩子做個厚道謙讓的人。
很長一段時間內,張欣都安心做潘石屹背後的女人,還信誓旦旦地說,決定"下崗"生子,是這輩子做過的最理性、最正確的決定。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潘張婚姻並不是沒有過"危機"的,兩個人都鬧過"出軌風波"。
先是2012年,網友爆料稱潘石屹有婚外情,女兒已7歲,好事者還把"緋聞女友"的名字和照片扒了出來。
對此,張欣在微博上表示,"每一次的考驗都讓我們的婚姻更穩固"。而潘石屹隨後轉發並評論了張欣的發言:"在我摔倒的時候,張欣總是把我扶起"。
當事人說得雲裡霧裡,不知道張欣所說的"考驗",到底是網友議論,還是事實上的出軌?也不知道潘石屹說的"摔倒",只是打個比方,還是真的在婚姻路上摔了跟頭?
不過,張欣也不是沒鬧過緋聞。前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風度翩翩,溫文爾雅,也是潘張夫婦共同的好友,結果,網上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駱家輝和妻子離婚,竟然與兩位中國女名人有關。
傳聞中的主人公,一個是張欣,一個是楊瀾。從照片上來看,楊瀾和潘張夫婦,的確也是有交情的。
流言愈演愈烈時,2017年5月12日,張欣選擇公開回應。發微博稱:"一個無中生有的謠言,本想一笑置之,不料越傳越邪乎。是時候對網絡謠言說不!"她還特地配了一張自己和楊瀾的合照。
潘石屹在同一天發布消息稱,"不要因為謠言耽誤了我們做有意義的事情。不要因為謠言給關心我們的朋友增添擔憂。"
一轉眼,潘石屹和張欣一起走過了很多年。說起來很奇怪,當當網李國慶和俞渝,這兩個人和潘張夫婦其實很像,女方都來自華爾街,都是閃婚,為什麼李國慶和俞渝就鬧得不可開交呢?
在我看來,最關鍵的原因是,潘張兩個人,本質上是一類人。因為在價值觀、人生觀上的高度契合,所以這兩人才能把這段婚姻能維持這麼長時間。
還記得2014年,潘石屹和張欣先後向哈佛捐贈1500萬美元、耶魯捐贈1000萬美元。
當時,金星的節目還沒停播,她直接質疑"有這麼多錢為什麼不捐給國內學校",潘石屹夫婦回應,是為了讓更多在世界一流高校求學的中國貧困學生得到幫助。
玻璃大王曹德旺對此有個很精妙的評價,他說潘石屹夫婦都是"鬼精鬼精"的。
這兩個人,大概就是我們所說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清楚地知道,只有兩個人在一起,才能讓利益最大化,這麼多年,早就在一條船上了,還鬧什麼呢?
不過,這對夫婦未來會如何,我們還真不好說。關注潘石屹的人會發現,他現在在微博上,不是做木工活,就是下廚榨果汁、做蔥花餅,過著與世無爭的日子。
這背後是因為,夫妻倆一心想要把SOHO中國套現,張欣本身是美國籍,所以SOHO中國所有股權都在老婆名下。
這些年,王者歸來的張欣,早就不知不覺重新掌握了主動權,57歲的潘石屹,既沒有股份,在家族信託基金中也沒有相關利益,自然只能自娛自樂了。
回頭看,我們很難說,這場華爾街精英和中國土老闆之間的婚姻,到底算不算成功,但張欣這樣的女人,顯然是成功的。
她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明確地做出了自己的決定,並有本事對決定負責,不論是閃婚,一起創業,還是回家生娃,最後重掌大權,她每一步,都走得很穩。
四十年前,她還在流水線上做工人,四十年後,坐擁幾百億身家。對自己狠得下心的女人,運氣都不會太差。
作者:居瀟瀟,觀人間百態,品麻辣江湖,更多精彩文章,歡迎關注@我是居瀟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