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奢侈品電商亂局 | 多莫瑜意瀋陽奢侈品

2020-12-17 騰訊網

2020年要在奢侈品電商發展史上留下重重一筆。

根據諮詢公司貝恩上周發布的報告,2020年在線奢侈品銷售額為580億美元,而2019年為390億美元,該行業在全球奢侈品銷售市場的份額從12%增加到23%幾乎翻了一番。

長期關注電商行業的人士必然已經敏感地意識到,線上奢侈品市場份額因疫情的關係,終於突破了20%,這是行業對線上市場的普遍預期,也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Farfetch創始人兼CEO José Neves 2018年曾對微信公眾號LADYMAX表示,「目前行業有90%銷售在實體渠道,未來可能縮小至70%,這對線上零售平臺是很大的發展機會。」

今年以來,Farfetch股價已經驚人地上漲了3.9倍,市值突破185億美元。這個創立於2007年,後於2018年上市的英國奢侈品電商在股價沉浮兩年後,等來了一個歷史機遇。

疫情發生後,越來越多消費者逐漸習慣於線上購物,促使Farfetch業績進入加速增長軌道。José Neves為了消費者線上購物習慣成熟的這一天,至少等待了十年。

11月5日,阿里巴巴和歷峰集團正式宣布建立全球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二者將各自出資3億美元,共同購買Farfetch發行的價值6億美元的私募可轉換債券,還將向Farfetch中國各投資2.5億美元,共同持有一家新合資企業25%的股份,該合資公司將運營Farfetch在中國市場的業務。

今年以來,Farfetch股價已經驚人地上漲了3.9倍

這一戰略合作的行業意義早已不僅關乎Farfetch一家,而是將奢侈品電商放在了更大的戰場上。

在過去至少十年中,奢侈品電商作為電商市場的垂直分類,由Net-a-Porter和Farfetch主導。這一階段的兩極鬥爭本質上是兩種模式的競爭,Net-a-Porter採用傳統的買貨制,優點在於嚴格把握產品調性與風格,內容時尚度高,缺點在於自持庫存的風險。Farfetch則為全球買手店搭建了平臺,類似於淘寶,優點在於沒有庫存風險,貨源廣,產品多,缺點在於對品質和價格的把控難度高。

除了兩大領導者,還有更多採用Net-a-Porter相同模式的中型奢侈品電商,如Mytheresa、Matchesfashion等。

借奢侈品電商上揚的東風,德國奢侈時尚零售商Mytheresa日前也宣布將在美國進行首次公開募股,估值在10億至15億美元之間。Mytheresa於2006年在德國慕尼黑成立,並於2014年被美國百貨商店運營商Neiman Marcus收購,交易總價達2.53億美元,其中包括與公司業績相關的額外付款。2018年,Neiman Marcus將Mytheresa出售給了Ares Management和Canada Pension Plan Investment。

想像一下,如果奢侈品電商僅僅是線上版的買手制百貨或品牌集合店,那麼每一個電商只要保持在小而美的規模下,瞄準各不相同的消費群體即可很好地生存下去。

然而這僅僅是一種理想狀態。

當Net-a-Porter這樣的精品奢侈品電商開始對「規模化」感興趣時,事情就變得複雜了起來。對平臺規模化的追逐必然會衝淡小眾的精緻品味。時尚編輯出身的Net-a-Porter創始人Natalie Massenet最初在2000年或許只是希望創立一個可供即看即買的線上時尚雜誌,然而在2010年她將重要股份賣給歷峰集團後,這艘船就駛向了另一個方向。

2009年,Net-a-Porter推出了「線上奧特萊斯」The Outnet,2011年又推出男士奢侈品電商Mr Porter。到了2013年,該電商平臺上的品牌就已經超過350個,遠遠超過了一本傳統時尚雜誌所曝光和露出的品牌。

Net-a-Porter是在與資本的合流中一步步走向平臺化的,而Farfetch從始至終就只想成為平臺。

平臺意味著規模。只有達到了一定規模的平臺才能在當前的市場活下去。因為這個市場不是封閉的,如今奢侈品電商已經引起了來自更大市場的關注,它們是阿里巴巴、亞馬遜、Facebook等。面對巨頭,只有變得足夠強大才能獲得與之合作的資格,或更好的談判條件,否則也只會成為炮灰。這就是為什麼Farfetch要不斷融資、擴張和收購。

或許時至今日,小部分時尚愛好者依然會挑剔Farfetch的頁面設計和造型品味,而更偏好經過精心編排和產品篩選的買手制平臺。但是對於殘酷的規模化市場比拼而言,這根本不是重點。

José Neves早前承認,亞馬遜是他在奢侈品電商霸主地位競爭中的主要競爭對手,因此人們認為他與亞馬遜最大的國際競爭對手阿里巴巴的合作也在情理之中。

亞馬遜從至少三年前開始布局時尚。

無論是之前推出自有時尚品牌,還是服裝訂閱盒子,都體現了該巨頭對該領域的野心。不過,亞馬遜和中國的京東一樣,缺乏「賣衣服」的基因。而以「賣衣服」起家的阿里巴巴卻在這條路上順風順水,不僅徹徹底底改變了中國人的服飾消費習慣,還通過天貓的嚴格正品管控籠絡了大部分奢侈品牌,完成了亞馬遜沒有攻克的任務。

奢侈品牌對於Net-a-Porter、Farfetch這類平臺的普遍擔憂,在於這類標準化的商業平臺完全違背了奢侈品追求的稀缺性和體驗感,而對於亞馬遜和淘寶,還要再加上打假的需求。因此這類巨頭想做奢侈品時尚沒有那麼容易。

今年亞馬遜有了兩項新舉措。首先,它於5月至10月期間在美國和歐洲推出了特別店面。這兩個店面是由亞馬遜與Vogue和當地的時尚委員會聯合創建,旨在展示獨立設計師的作品,這些設計師在百貨商店取消訂單後沒有處理庫存的渠道。

第二,亞馬遜推出了一個新的名為Luxury Stores的奢侈品電商App,面向亞馬遜的1.5億Prime用戶,可以被視為美國版的天貓和天貓奢品Luxury Pavilion。

亞馬遜針對Prime會員推出了奢侈品電商應用程式Luxury Stores

儘管亞馬遜如今在時尚業務上的表現依然不夠突出,但是Farfetch們在險峻的商業市場中早已學會未雨綢繆,提前與阿里巴巴結盟。此舉之後,Farfetch與Net-a-Porter的競爭關係不再是二元對立,而是更加錯綜複雜,站在了一條船上。

擁有Yoox Net-a-Porter的歷峰集團與阿里巴巴一起對Farfetch進行戰略投資,更像是對Yoox Net-a-Porter業務的風險對衝。

2015年,在歷峰集團的牽頭下Net-a-Porter與另一時尚電商Yoox合併為Yoox Net-a-Porter。2018年,歷峰集團決定以28億歐元收購Yoox Net-a-Porter剩餘全部股份,交易完成後其持股比例上升至95%,Yoox Net-a-Porter也從米蘭退市,不再公布財報。

Yoox Net-a-Porter近年來的業績表現一直萎靡。Yoox在失去了自有品牌消費者之後也被認為成為了業績負擔。去年至今耗資數億美元的技術和物流平臺遷移也使得The Outnet更加難以使用,目前平臺遷移尚未完成。去年底,Mr Porter在義大利的一個新的物流中心也遭到破壞。

有消息人士披露,Yoox Net-a-Porter在截至今年3月的財報中報告了十多年來最弱的利潤率,錄得虧損,也沒有達到40億歐元的收入目標。在截至去年9月的六個月中,歷峰集團包括YNAP和Watchfinder在內的在線分銷商部門曾損失了1.94億歐元。

在平臺最重要的用戶增長和用戶結構上,Yoox Net-a-Porter正在暴露問題。有外媒報導,2017年集團旗下包括Net-a-Porter在內的時尚電商高達40%的銷售額來自約3%的顧客,意味著擁有超過300萬用戶的Yoox Net-a-Porter近半成銷售額或來自不到10萬名顧客。

雖然Yoox Net-a-Porter已經在2018年10月與阿里巴巴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並開設NET-A-PORTER天貓官方旗艦店,試圖押注中國市場,但是歷峰集團顯然不認為這足以扭轉局面。

在一系列棘手的問題面前,Yoox Net-a-Porter執行長Federico Marchetti宣布即將卸任,由數字發行總監Geoffroy Lefebvre接管,任命將於1月4日生效,Federico Marchetti會繼續擔任董事長,以確保業務能夠順利交接。正是Federico Marchetti在2000年創立了曾被視為「時尚界亞馬遜」的Yoox。

與此同時,Matchesfashion還挖走了Yoox Net-a-Porter的全球採購總監Elizabeth von der Goltz,擔任新設立的首席商務官一職。

在外部入侵和內部競爭的雙重壓力下,奢侈品電商市場可謂一片混亂。

在阿里巴巴和Farfetch的結盟中,歷峰集團入局,開雲集團家族投資工具Artemis也入資5000萬美元,唯獨LVMH缺席。LVMH此前公開拒絕了與亞馬遜合作的想法,並於2017年創立了集團自己的奢侈品電商24 Sèvres,該平臺於去年5月改名為24S,至今依舊虧損。LVMH還在2018年對Lyst進行了數百萬美元的投資。

有趣的是,幾乎在阿里巴巴與Farfetch結盟的同時,24S正式推出中文版網站,加入了業已膠著的戰局。

LVMH的奢侈品電商業務還未見起色,核心人物已經離開。

昨日,LVMH首席數字官Ian Rogers突然離職,跳槽至法國比特幣科技初創公司Ledger,意味著Ian Rogers在奢侈品行業的短暫生涯正式結束。Ian Rogers此前是Apple公司音樂業務Apple Music的高級總監,推出Apple Music和在線廣播服務,於2015年9月被任命為LVMH首位首席數字官。

他曾預言全球奢侈品電商格局會被顛覆,24 Sèvres正是在他的主導下推出。他在離職聲明中表示,「當我加入LVMH時,關於在線銷售的策略存在分歧,後來這些策略被合理化,達成一致,並開始付諸行動。」

24S日前推出中文版網站,加入中國奢侈品電商戰局

混亂之中,Farfetch與阿里巴巴的結盟,已經預示著資源整合的第一步。麥肯錫奢侈品全球負責人Antonio Achille表示,「我不確定這將是一個贏家通吃的局面,但毫無疑問,亞馬遜將加入這場遊戲,或者會有進一步的整合。」

下一步,Farfetch是否能夠因為阿里巴巴和歷峰集團的關係,最終與Yoox Net-a-Porter合併,這一問題已經極具想像力。

不過,平臺與資源的整合將伴隨著海量問題。例如Farfetch與阿里巴巴有可能重蹈京東的覆轍,在合作期間難以產生實質的協同效應。另有業內人士擔心,阿里巴巴的合資企業有可能會蠶食和榨取Farfetch的現有業務,在提升其自有業務後被丟棄。

還有一些觀察者對科技巨頭能否做好奢侈品電商收購持懷疑態度。Bernstein分析師Luca Solca認為,這樣的網際網路巨頭收購一家多品牌電商平臺的問題是,它可能只是購買一個空殼,因為品牌可能會驚慌逃離。

對於科技巨頭而言,弱肉強食,不斷開設新業務、建立聯盟又隨時拋售是常態。但是對於脆弱、需要被精心呵護的奢侈品文化而言,它的價值觀依然崩裂。

一方面,單打獨鬥站不住腳,它要迎合消費者線上購物的習慣,但另一方面,它也意識到雖然奢侈品電商的增長彌補了線下的損失,但它更需要時刻警惕,長期來看,其獨特的文化和利潤空間可能正在被平臺掠取。

更重要的是,那些被抽走的利潤可能隨平臺一夜坍塌,而奢侈時尚品牌再也回不去沒有電商的「公元前」。紐約大學市場營銷學教授Scott Galloway表示,「平臺」這個詞乍一看令人陶醉,但再一看,它是一個在你看到任何回報之前豪擲數百億美元的許可證。

相關焦點

  • 全球奢侈品的新時代|多莫瑜意瀋陽中古店
    全球最大的100家奢侈品公司錄得總銷售額2,810億美元可持續性將對後疫情時代中尋求復甦的時裝與奢侈品公司發揮關鍵作用最新發布的《2020全球奢侈品力量》報告(僅提供英文版)顯示,2019財年全球最大的100
  • 香奈兒不可告人的秘密|多莫瑜意瀋陽奢侈品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香奈兒漲價3次,而在2019年漲了2次,2018年也漲了3次。在今年5月初次漲價後,香奈兒2.55中號的價格為48900元。在那個年代,女士們通常都把包用手拿著或夾在手臂中,因為當時的奢侈品包包都沒有肩帶,肩帶通常只和勞動階級的工人聯繫在一起。可可從士兵背包的背帶上受到啟發,設計了第一款有背帶的包包,也可以說是某種意義上的「解放了女性的雙手」。
  • 戴上奢侈品口罩,呼吸都有錢味|多莫瑜意瀋陽奢侈品
    疫情是2020年的全球共同話題,時尚界雖遭受重創,但是也紛紛投入到對抗疫情的戰役中。Louis Vuttion 2008春夏系列2020年下半年,Louis Vuitton更是在生產「口罩」上一騎絕塵,產出了很多讓人嘆為觀止(實際P用都沒有)的作品。
  • 國內最權威奢侈品鑑定師培訓課程11月登陸瀋陽
    隨著《電商法》的出臺,售假方將面臨更嚴厲的處罰,平臺也將承擔連帶責任,但重點在「侵權售假」這四個字,如何鑑定商家出售的商品是假貨?尤其是在奢侈品領域,品牌方不會參與鑑定,平臺方並不具備相應的鑑定評估能力和資質的大環境下,權威的奢侈品第三方鑑定機構將成為消費者維護自身利益的堅實護盾。
  • 閒魚奢侈品電商版圖漸明 重塑二手奢侈品交易任重道遠
    如今其再度聚焦奢侈品等領域,並輔以社區及線下店推動高端品類發展,使得其二手奢侈品電商版圖逐步清晰。在業內人士看來,閒魚近年來多措並舉提昇平臺的信任度,有助於其開拓高端品類、實現用戶圈層的突破;不過閒魚也是扛著「信任」的大旗衝進奢侈品領域,與其他平臺相比並無太大優勢,若想重塑二手奢侈品交易還是有些任重道遠。
  • 中檢奢侈品鑑定師培訓 疫情寒冬下 奢侈品電商是如何逆勢生長
    疫情寒冬下 奢侈品電商是如何逆勢生長還2020年是註定不平凡的一年,一場肆虐全國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讓大多數線下商業一夜之間歇業,國內奢侈品行業也無一倖免。受此影響,Burberry決定撤回對截至今年3月的2020財年業績增長預測,並表示疫情對銷售的打擊已經超過香港零售低迷的影響。美國奢侈品Coach母公司Tapestry集團在中國內地的大部分門店已暫時關閉,或將對集團下半財年造成約2億至2.5億美元的損失。
  • 奢侈品電商第五大道探路O2O
    國內奢侈品市場持續承壓,創新的商業模式有助於企業突破困境。第五大道奢侈品網日前宣布獲得來自源石資本、環流資本的數千萬元A輪融資,並已積累500萬優質註冊會員。
  • 奢侈品電商先行者走秀網:暫停營業,撐不過2020?
    (原標題:奢侈品電商先行者走秀網:暫停營業,撐不過2020?)在以web端為核心的第一代電商平臺中,走秀網主要從事奢侈品跨境交易,也是國內較早從事奢侈品電商的平臺。不過,在2008年金融危機過後,嗅到奢侈品消費市場商機的,不止走秀網一個平臺,同時期還有優眾網、呼哈網、第五大道、珍品網、唯品會、尚品網、寺庫、魅力惠、新浪奢品、佳品網、尊享網等奢侈品電商平臺相繼成立,規模多達數十家。
  • 切奢侈品蛋糕,萬裡目能在電商「修羅場」趟出血路嗎?
    文/科技雜智2020年的春天,沒有人會想到新冠疫情會讓全球陷入陰霾,許多行業受到了沉重打擊。特別引人注目的是,3月份趣店羅敏推出了跨境奢侈品電商「萬裡目」,作為第一家把百億補貼帶入奢侈品市場的跨境電商平臺,萬裡目在行業內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 服裝主播試水奢侈品拿下百萬GMV,快手電商成奢侈品商家新選擇
    2018年抱著試水的心態,ViVi入駐快手,從第一場直播五、六百件衣服的銷量到當年雙十一期間一晚賣出四、五千件衣服,團隊真正感受到快手電商的強大潛力。考慮未來直播電商的發展前景,ViVi團隊果斷捨棄了原有實體業務,將業務重心徹底轉移到了線上。不僅如此,為了便於業務開展,ViVi於今年4月將大本營從哈爾濱遷至廣州。
  • 瞄準奢侈品電商化 京東推全新電商平臺TOPLIFE
    在電商巨頭們都瞄準奢侈品電商化背景下,相關負責人表示,京東致力於將打造為中國奢侈品電商的旗艦品牌。奢侈品電商化 電商巨頭皆「入席」「TOPLIFE」在英語裡是好生活的意思,而奢侈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生活質量。日前,麥肯錫發布的《2017中國奢侈品消費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消費者對全球奢侈品市場的貢獻已經佔到32%。中國的消費者們仍舊是全球奢侈品的主力。
  • 奢侈品鑑定摻水,二手電商藏貓膩
    二手奢侈品電商平臺的出現,仿佛給初入職場的人找到了低價購買奢侈品的渠道。然而,在平臺運營中,「你」買入的二手奢侈品可能會有上千元的價格下調空間。消費者劉女士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今年7月,她在紅布林平臺關注的一款LV單肩包,在猶豫是否下單的十幾天時間裡,該款包陸續降價兩次,前後價差約600元。這讓劉女士懷疑,再多「考慮」幾日,包的價格是否會繼續下降。
  • GUCCI、LV中國官網銷售相繼上線 奢侈品大牌為何紛紛自建電商?
    不過,目前開放的物流城市僅限於北京、上海重慶、成都、廣州、深圳、杭州、南京、瀋陽、大連、哈爾濱和武漢在內的12個城市,其餘城市會在以後陸續跟上。      今年開始,LVMH集團陸續推出酒類電商平臺Clos 19和擁有150多個奢侈品品牌的電商網站24 Sèvres,在電商領域持續發力。   伴隨著Burberry、Michael Kors、Gucci、LV等相繼開放電商,自建電商顯然成為奢侈品的一大趨勢。
  • KDA課達丨阿里投資奢侈品電商,奢侈品管理成熱門專業?
    實行工作室導師合伙人事務制,擁有N +藝術導師工作室,線下教學+多維度合伙人入駐,杭州、東京均有設立分中心 PART 1 阿里巴巴投資發發奇 11月6日,天貓、淘寶母公司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將與卡地亞母公司歷峰集團各自斥資3億美元,共同投資奢侈品電商平臺
  • 奢侈品業開啟線上直播+閃送新模式
    如果2020年秋冬時裝的生產因為工廠的長期關閉而推遲,服裝業的挑戰可能會持續全年。」 Angelito Tan說道。 上海交通大學行業研究院指出,此次疫情可能讓中國消費者在2020年第一季度的奢侈品消費減少20%,讓路威酩軒集團2020財年收益減少3%。疫情的影響可以部分參考2003年非典暴發對中國重疫區的重創——2003年,奢侈品銷售下降了約 40%。
  • 奢侈品電商能趕上 跨境電商瘋狂生長的浪潮嗎
    摘要 【奢侈品電商能趕上 跨境電商瘋狂生長的浪潮嗎】有著多年外企高管工作經驗的尚品網創始人兼CEO趙世誠是電商行業裡面為數不多熱衷寫文章、談行業的那一批創業者之一。
  • 瀋陽正形成四大奢侈品集中地 逐步邁向鍍金時代
    如同姜小姐一樣,許多瀋陽人正以「令人吃驚」的熱情消費著逐漸走進瀋陽的「奢侈品」。從二十幾萬元一部天價手機、近百萬元一套發燒音響的上櫃,到保時捷瀋陽銷售中心的登陸,再到新世界、西武、卓展等知名高檔百貨店在瀋陽的「攻城略地」,瀋陽正在成為繼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一線」城市之後,國內重要的奢侈品消費地。
  • 又一波裁員,奢侈品電商興於2011,會死於2015?
    一邊是中國奢侈品行業市場規模連年擴大,一邊卻是奢侈品電商紛紛倒下。投資界總結道:2010年是國內奢侈品電商的萌芽階段,投資者蠢蠢欲動;2011年被看作奢侈品電商的「中國元年」,一時風雲四起,國內奢侈品電商網站紛紛上線;2012年算是奢侈品電商的洗牌之年,盲目跟風者,大都折戟沉沙,市場前景晦暗不明;2013年,大浪淘沙之後的平靜,幸運存活的奢侈品電商網站都在重新尋找突破重圍的機會,寄望能走出困局。
  • 奢侈品電商困局:無法保證正品 可能栽在價格上
    奢侈品電商困局  中國奢侈品市場正呈現一種詭異局面——網購奢侈品的需求越來越大,但奢侈品電商卻越來越難做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王元元/北京報導  甘小明2012年入職寺庫網負責線上營銷時,中國的奢侈品電商行業正處於瘋狂擴張階段
  • 中檢集團開設奢侈品鑑定培訓班
    原標題:國內首推「國字頭」權威奢侈品鑑定培訓 填補行業空白  近日,中檢集團奢侈品鑑定中心第一期奢侈品鑑定培訓班正式開班,學員們今後無需再花費重金遠赴國外培訓,在國內就能學習到頂級、權威的奢侈品鑑定課程,國內奢侈品鑑定培訓散、亂、雜的行業現狀有望得到顯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