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大博士生導師下海養豬,年收入3億,衝刺IPO

2020-12-16 騰訊網

在項目研究,擔任各大院校教授、博導的同時,1998年,魏冬青回鄉創辦了當時駐馬店市泌陽縣第一個種豬養殖場,即楓華種業的前身河南楓華種豬改良有限公司,擔任董事長至今。

由於非洲豬瘟疫情和一些地方盲目限養禁養帶來的產能下滑,受生豬供給偏緊影響,豬肉價格持續上漲。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8月份,豬肉價格同比上漲46.7%。

豬肉價格上漲讓一些生豬養殖企業信心倍增,近日,一家河南駐馬店的「養豬大戶」河南楓華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楓華種業」)向河南證監局提交第九期上市輔導報告,又一次衝刺IPO。早在2014年8月,楓華種業開始IPO衝刺,但一年後終止,並於2016年掛牌新三板。2017年9月,東吳證券與其正式籤訂輔導協議,再次謀劃IPO。

楓華種業的主營業務為種豬遺傳育種,種豬和商品豬的繁育與銷售。其2018年年報表示,2018 年底,公司基礎母豬存欄超過 2 萬頭,年可出欄各類豬只 600,000 頭(其中種豬 200,000 頭)。

上交大博士生導師下海養豬

楓華種業創始人魏冬青,加拿大國籍,有境外永久居留權,他是一個從河南農村走出來的佼佼者,1985年由省政府公派留學美國,1987年在美國獲博士學位,後進入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做博士後研究。

魏冬青在諸多生命科學的交叉領域貢獻較大,曾主持過國家863項目-藥物代謝酶SNPs與藥物的類藥性一體化預測軟體的研究與開發,以及兩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還候選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

除了楓華種業董事長這個頭銜之外,魏冬青還曾在多所大學執教。他曾先後任教於北京大學、蒙特婁理工學院、加拿大康克迪亞大學、天津大學,2006 年 2 月至今,於上海交通大學微生物代謝國家重點實驗室、生命學院生物信息與生物統計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在項目研究,擔任各大院校教授、博導的同時,1998年,魏冬青回鄉創辦了當時駐馬店市泌陽縣第一個種豬養殖場,即楓華種業的前身河南楓華種豬改良有限公司,擔任董事長至今。

得種豬者得未來

種豬是生豬養殖行業快速發展的根本保障,優秀的種豬基因決定了更好的生產性能,也將進一步提高商品豬生長效率。

中國生豬育種體系已經初步建立,但是和養豬強國之間仍有很大的差距,生豬育種體系仍需進一步完善。從育種體系的對比來看,養殖強國對於品種改良有更多的資本投入,美國 50 年養殖業發展過程中有 40%的資本投入用於品種改良,遠高於中國的 10%。

長期以來,中國核心種豬來源依賴進口,且長期處於「引種維持退化再引種」的不良循環,從而導致整個繁育體系受制於其他養豬先進國家。

在引種過程中不僅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還會導致一些疾病的引入,因此需要養殖場對引進的種豬進行不斷的選擇留種,使其保持優秀的生產性能,並按照實際生產的需要進行選育從而提高產品的性能。

楓華種業從世界第一大種豬改良公司(PIC)引進並以此為基礎自繁自養用於生產的種豬原種豬,並利用 PIC 原種豬及目前市場廣泛繁育的杜長大種豬資源與中國地方品種---確山黑豬進行雜交,生產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楓華」牌配套系種豬,適時對其進行淘汰,目前公司成新率逐漸下降,但公司 PIC 種豬性能高仔豬成活率良好的適應性。

楓華種業表示,PIC豬擁有生產成本低、育成率高、瘦肉率高、飼料消耗少等特點。

PIC種豬為多種疾病源為陰性的種豬,在生產過程中減少了疾病治療投入,出欄每頭豬平均獸藥疫苗和保健用藥等耗費的行業標準約為 70 元,楓華種業為 50 元,節約 20 元;全群育成率約為 90%-92%,高於行業先進水平約 1.5-2 個百分點;PIC 母豬生產效率高,每年產仔較行業先進水平高約 0.05 胎,每胎產仔約多1.3 頭,每頭母豬年提供斷奶仔豬高於行業先進水平約 3.5 頭,折合單頭出生成本降低約 40 元;PIC瘦肉率高於其他品種約 3 個百分點,飼料轉化率高,PIC 配套系全期料肉比低於行業先進水平約 0.2,節約飼料消耗約 18.5 公斤左右。

但是楓華種業的業績表現並不算美好,2016年-2018年,楓華種業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68億元、3.27億元、3.05億元,淨利潤分別為7264.43萬元、6005.37萬元、-304.46萬元。2019年上半年,楓華種業的營業收入為1.79億元,同比增長6.63%;淨利潤為-1296.35萬元,同比大跌168.4%。

與養豬第一股雛鷹農牧關聯至深

2016年初,雛鷹農牧發起設立了深圳澤賦農業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夥企業(以下簡稱「深圳澤賦」),以自有資金認繳 9.5億元份額(其後多次追加投資,目前雛鷹農牧及旗下子公司認繳份額超過50億)。

同年10月,「深圳澤賦」)子基金寧波梅山保稅港區澤賦協同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夥)(以下簡稱「寧波協同」)通過受讓劉清蘇和鄭州宇通集團有限公司轉讓持有的楓華種業全部股份,成為楓華種業的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39.1%。

不僅如此,楓華種業2016 年 8 月還同深圳澤賦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聯合發起設立產業投資平臺——寧夏澤楓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寧夏澤楓」),並通過寧夏澤楓出資4900萬元入股深圳澤賦。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楓華種業本應獲得深圳澤賦發放的463.27萬元股利,但是2018年仍未收到,已經全額計提壞帳準備。

2017年,楓華種業發布定增計劃,寧波梅山保稅港區雛鷹農業產業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認購 1600 萬股,入股金額 8000 萬元,對應的持股比例為10.32%。

雛鷹農牧還一度想收購楓華種業。2018年7月,雛鷹農牧擬向楓華生物、汝星投資以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購買其分別持有的楓華種業45.17%、6.45%的股權,合計佔比為51.62%。

彼時,雛鷹農牧表示,楓華種業的定位是與世界最先進的種豬育種公司全面合作,在河南省繁育推廣優良的種豬。通過收購該標的公司,有利於為公司生豬養殖板塊提供穩定的種豬,為主業的擴張提供有力的支撐。

2019年3月,雛鷹農牧因涉嫌違法違規,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曾經的養豬第一股雛鷹農牧現已淪落到即將退市的窘境。

2019年4月,雛鷹農牧宣布終止收購楓華種業。

雖然收購失敗,但雛鷹農牧與楓華種業有著也曾密切的業務往來。2016年,雛鷹農牧為楓華種業的第一大客戶,銷售金額為8578.9萬元,年度銷售佔比為32.04%。2018年,雛鷹農牧為公司的第二大供應商,採購金額為4585.8萬元,年度採購佔比為19.56%。截至2019年上半年末,雛鷹農牧還欠楓華種業814.2萬元的欠款。不知大股東雛鷹農牧的處境是否會給楓華種業ipo帶來影響。

根據同花順 iFinD 數據顯示,我國生豬出欄量持續快速增長,2012 年後至今,出欄總量穩定在 7 億頭上下波動。2018 年的生豬出欄量為 6.94 億頭,較上年降低 1.2%。

據悉,澳大利亞農業銀行公布年中展望報告顯示,預計今年中國豬肉產量降幅將達到30%,相當於1600萬噸豬肉,綜合來看從祖代豬出生到最終商品豬出欄的周期將達到30個月左右,下半年生豬養殖企業的生豬出欄量要及時跟上,才能享受這波紅利周期。

文丨來源:ipo觀察

版權歸原作,若有異議,煩聯繫後臺~!

相關焦點

  • 上交大博士生導師下海養豬,年收入3億、年產40萬頭,衝刺IPO!
    豬肉價格上漲讓一些生豬養殖企業信心倍增,近日,一家河南駐馬店的「養豬大戶」河南楓華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楓華種業」)向河南證監局提交第九期上市輔導報告,又一次衝刺IPO。早在2014年8月,楓華種業開始IPO衝刺,但一年後終止,並於2016年掛牌新三板。2017年9月,東吳證券與其正式籤訂輔導協議,再次謀劃IPO。
  • 上交大博導罵學生 校方通報:言語不當 師德失範
    上交大博導罵學生原標題:上海交大博導被曝壓榨辱罵學生:垃圾一樣的東西,有什麼資格休息近日,有網友爆料上海交大博士生導師倪某,在學術交流群裡要求學生無休工作3月25日,上海交大電子系回應稱,已注意到相關反映,正在了解情況。博導辱罵學生「有什麼資格休息」,上海交大通報處理近日,有網友爆料上海交大博士生導師倪某,在學術交流群辱罵學生「垃圾,白痴,文盲,寫的東西跟屎一樣」,並稱「都是垃圾一樣的東西,等把自己鍛鍊成牛人,再提休息兩字!」
  • 工科博士如何選導師?北航有許多帽子的老師,上交大的普通老師?
    費米所以,到了博士階段,導師比學校要重要。如果大家要研究一下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發現他們是有傳承的,導師也是重量級人物。我單指物理學獎,因為我比較熟悉,其他幾個領域不熟悉,我猜化學是不是也是如此?大家可以討論一下。高水平的導師能指導研究方向,幫助解決困惑。
  • 為何國內高校部分碩士生導師甚至博士生導師的學歷是碩士?
    小西在大學做老師,對於碩士生導師、博生生導師遴選有點了解。本質上,導師的遴選和學歷之間存在聯繫,會有一定的要求和限制。作為青年教師(青椒),近幾年進入高校教學和遴選為碩士導師的,如特聘副教授、特聘教授,都是最優秀的一批博士畢業生。但是,碩士生和博士生導師遴選的條件是有差異的,相對來說,能遴選為博士生導師的,不管什麼學歷,學術能力和地位都不會差。
  • 博士擴招困局:導師搶學生,到底是導師多了還是博士生少了?
    這也是一種當前普遍存在的博士擴招困局:導師搶學生!「中山大學有2266名教授具備博士生導師資格,但博士生每年招生規模只有1700人。在保證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博士生指標後,一般都是2—3名教授去競爭1個博士生招收名額,一批優秀教授不是每年都能招收博士生。」
  • 好的導師帶博士生上天
    好的導師帶博士生上天大學時在社團認識了一位資訊工程的碩士生,他是非常優秀的學生,但是卻淪為導師的廉價勞工到我自己進了碩士班,第一年還沒有真正選擇導師,大家都耳語如果運氣好,能和碩士導師合得來,能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的機率也就大增;而我就是其中一位運氣好的,一路在同一位導師的指導下完成碩士和博士學位。大學時在社團認識了一位資訊工程的碩士生,他是非常優秀的學生,但是卻淪為導師的廉價勞工,每天灰頭土臉,問他難道只能這樣被欺負嗎?
  • 教育部:博士生導師是崗位不是職稱或榮譽稱號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教育部:博士生導師是崗位不是職稱或榮譽稱號目前全國有研究生導師46萬人,他們既是研究生的學業導師,又是人生導師。但近年來,導學關係出現一些問題,今年全國兩會上,有全國政協委員建議加強規範管理,防止高校研究生導師與學生關係異化,保障高校研究生權利不受侵害。教育部網站9月2日公布的兩份對全國政協委員提案答覆的函介紹,下一步,教育部將要求培養單位嚴格導師選聘標準,加強導師團隊建設,明確導師權責,規範導師指導行為,支持導師嚴格學業管理。
  • 教育部明確:博士生導師是崗位,不是職稱或榮譽稱號
    9月2日,教育部網站公布了對《關於規範管理防止高校研究生導師與學生關係異化的提案》 的答覆。答覆函指出,教育部提出下一步將開展3個方面工作,其中包括「培養單位嚴格導師選聘標準」、「不得要求研究生從事與學業、科研、社會服務無關的事務,不得違規隨意拖延研究生畢業時間」、「切實加強博士生導師崗位管理」等。
  • 養豬年薪37萬,還能移民紐西蘭?
    德卡米宅海外小時候大人經常說:不好好讀書就去養豬。而現在養豬的都能成為一個省的首富。對很多人來說,「養豬」就像一個笑話。多年前,北大畢業生陸步軒賣豬肉還被大家拿來調侃。如今,很多與農業毫不相干的企業都開始養豬後,讓不少人開始感嘆「人不如豬」。養豬,真的是門賺錢的生意嗎?
  • 北京大學召開2019年新聘任博士生導師論壇
    12月6—7日,北京大學召開2019年新聘任博士生導師論壇。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副巡視員唐繼衛、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副主任林夢泉,副校長、教務長、研究生院院長龔旗煌出席論壇,新聘任博士生導師、資深博士生導師代表、校內相關職能部門及研究生院工作人員240餘人參加論壇。論壇分為三階段進行,分別由研究生院副院長姜國華、楊立華、王天兵主持。
  • 萬科也要養豬了!剛剛 萬科發文招聘豬場總經理!養豬到底多賺錢...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雲中隼 「跨界」養豬的隊伍日漸龐大,從國際投行到網際網路巨頭紛紛下海。如今,地產商們也意圖殺入戰場「分羹」。在應聘條件上,大多需要2-3年以上的相關工作經驗,學歷要求本科及以上。  2014年底,王健林曾宣布去貴州養豬,萬達提供豬仔和飼料,後續豬肉通過萬達廣場賣到全國。2016年許家印則投資3億,在貴州援建110多個養豬為主的農牧基地。不過,彼時萬達和恆大都將養豬的目的定位於「扶貧」。而地產商們入市之前,早在十年前,國際投行已將眼光瞄向了中國的生豬產業。
  • 中國博士生被開除為啥都是失聯?因為畢業導師說了算
    博士要求是3年,一般都是延期1年,最長可以延期到6年,但是如果時間再延長就基本畢不了業了。在職博士研究生的在校最長學習年限為8年,這個讀了十五年的是怎麼來的,以前怎麼沒開除呢?例如從第二個開始交錢,那麼第2、3、4個學生每年交的錢可能是2400、3600、4800。這麼做的原因一是保證博士生的培養質量,以防止一個老師帶太多學生而沒有精力,二是保證學生的培養經費,讓經費多的老師帶更多的學生。
  • 大學生放棄公職,帶著妻子養豬,堅持了26年,他靠養豬身價491億
    於是在1992年,放棄了公職帶著妻子回到了老家,開始實現理想中的養豬之路。一聽說秦英林要回家養豬,他的父母怎麼也不同意。他父親說,在農村,再沒本事的人都能養豬,你一個大學畢業生去養豬,怎麼能體現你的價值呢?除了父母不同意之外,甚至有些鄉親都在說閒話「不做城裡人要回鄉當農民」!
  • 博士生學術熱情與導師投入「正相關」—新聞—科學網
    筆者的團隊在分析一項對北京市高校博士生的問卷調查數據後發現,導師的三全育人(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有助於提升博士生的學術熱情,有助於增加博士生的科研活動時間和自主學習時間。同時,不管導師的指導風格如何,即師生之間無論是「權威型的指導關係」「互補型的夥伴關係」還是「平等型的合作關係」,都不會導致博士生的學術熱情產生顯著差別,也不會對博士生的科研活動時間造成不同的影響。
  • 年收入超3億,雞籠裡飛出「金鳳凰」
    2014年,金鳳股份投資建設國際畜牧機械產業園,先後與多家國際知名企業在家禽飼養設備、養豬設備、糞汙處理設備等領域達成技術合作,實現歐洲養殖設備的本土化生產,亦幫助中國農場主在國內採購到國際先進設備。2015年8月,金鳳股份正式登陸新三板,成為中國畜禽養殖設備行業首家進入資本市場的企業。
  • 教育部:博士生導師是一個崗位,不是固定層次或榮譽稱號
    日前,教育部印發了《關於加強博士生導師崗位管理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切實加強博士生導師崗位管理。博士生教育是國民教育的最高層次,導師是博士生培養的關鍵力量。據悉,截至2019年,我國博士生導師達11.5萬人,其中50歲以下的佔46.7%,導師隊伍年輕化趨勢明顯。博士生導師一般為教授,但近年來部分培養單位擴大了遴選範圍,一部分副教授和講師也可以招收培養博士生。博士生導師隊伍逐步壯大,加強崗位管理面臨新形勢。
  • 製藥企業2019年收入排名,3家超500億美元
    【製藥網 行業動態】近日,FiercePharma發布了2019年收入前20名的製藥企業排名。就榜單來看,排名靠前的多是在癌症、免疫學和罕見病等領域有所成績。其中,強生以821億美元的收入位居頭位,甩開排名第二的羅氏近200億美元的差距。隨後緊跟著的是輝瑞、諾華、默沙東、葛蘭素史克等。
  • 教育部力挺博導嚴管博士生 師生出現矛盾可換導師
    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相關負責人指出,近年來,隨著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下放了博士生導師評審權,博士生導師隊伍增長迅速,截至2019年,我國博士生導師達11.5萬人,其中50歲以下的佔46.7%,導師隊伍年輕化趨勢明顯。博士生導師一般為教授,但近年來部分培養單位擴大了遴選範圍,一部分副教授和講師也可以招收培養博士生。
  • ——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負責人就《關於加強博士生導師...
    為加強研究生導師和高校教師隊伍建設,近年來教育部先後出臺了《關於全面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意見》《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等文件。但隨著研究生教育的快速發展和博士生導師規模的不斷擴大,有必要進一步加強博士生導師崗位管理,為提高博士生培養質量奠定堅實基礎。  一是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加強導師隊伍建設指明新方向。
  • ...實時雷射通信——訪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博士生導師譚立英教授
    4萬公裡高空布網實現全球實時雷射通信——訪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博士生導師譚立英教授東北網5月21日訊(記者 姜輝 編輯 王豔)十平方米左右的空間裡,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博士生導師譚立英教授。譚立英教授是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博士生導師,空間光通信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衛星雷射通信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