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說教室消毒後馬上複課,一邊搬空了公司財物、突然發布破產通告。北京一家巧虎KIDS早教中心瞞天過海的手法,不僅欺騙了眾多家長,連早教中心所在的商場都被蒙在鼓裡。
大門緊鎖的早教中心
去年,彭女士花了2萬多元,在豐臺區大紅門一家商場3層的巧虎KIDS早教中心,給孩子買了144節幼教課,才上了40節就停了。「年初因為疫情,線下課程轉到了線上,後來連線上課程也停了。7月29日還說正在消毒馬上複課,8月10日就發布了一則破產通告。」彭女士向記者展示的通告顯示,因多種原因導致現金流無法支撐運營,公司已提出破產申請,請有關債權人在90天內到公司清算組申報債權及辦理債權登記手續。
第二天一早,當彭女士按照通告上的地址找到巧虎KIDS早教中心,卻發現這裡早已大門緊鎖,門上貼著封條,裡面的電腦都已不見了,電話始終無人接聽。與彭女士遭遇相同的還有400多名家長,涉及學費總額高達數百萬元。
記者查詢到,這家公司於7月16日進行了工商變更,其企業名稱、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經理、監事都換了,註冊資本也從500萬元減持到10萬元。該早教中心一名老師透露:「從6月開始,就有老師陸續離職了,但單位警告威脅我們不允許跟任何人說。」
面對入駐商家的突然失蹤,商場管理方也是一臉懵。「這家早教機構與商場是租賃關係,租期到2022年。但我們也是8月10日才得知該公司破產清算的消息!」商場管理員說,該公司未妥善處理會員退費事宜,已對商場造成了不小影響,商場管理方也一直在通過各種途徑聯繫該公司的負責人,但一直聯繫不上。據了解,該公司為巧虎KIDS品牌的一個加盟商。目前,商場方正積極與巧虎KIDS總部溝通協調,同時建議家長們通過法律程序來解決問題。
「有關預付式消費安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以及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公布的《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均有『原則性』的規定,但在實踐中仍有漏洞。」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經營者的資質、信譽、經營狀況、租約等信息,消費者無從獲悉,往往在優惠的「利誘」下作出衝動選擇;由於信用體系建設尚不完善,懲戒力度不大,一些違法經營者有恃無恐,跑路後改頭換面重來者也不鮮見。經營者失信成本不高是商家頻頻跑路的原因之一。朱巍建議說,監管部門應提升資質門檻、建立黑名單制度,讓失信企業付出高昂的成本和代價,讓惡意失信企業無路可走。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褚英碩 曲經緯
編輯:高珊珊
流程編輯:王夢瑩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