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司麵包是一款最基礎的麵包,平時我們吃得最多,常吃的麵包切片便是烤好的吐司,為了方便食用,而切成的薄片,早餐夾上火腿或煎蛋,配一杯熱奶,就是一頓營養的早餐。也是因此,我們自己在家做麵包,也是以吐司麵包為主,和好面,簡單的整形,烤出來便可,是常吃且做著最簡單的麵包。
然而,我們自己做吐司麵包,由於真材實料,無添加,所以很多人做出來,會覺得柔軟度與香味都要差上一些,這個根源,首先來自配料,其次來自做法。
如果麵包配料是最普通的,麵粉、糖、和水還有油,尤其是使用中餐的食用油做出來,那就只有甜了,談不上香,可能也會軟,但不會是柔。所以做出來的不柔不好吃,先要考慮麵包的配料,好吃的吐司麵包,除了水,還要加牛奶和雞蛋,再升級版更好吃的,那就是加奶油,比如「奶油軟吐司」麵包,是除了水和牛奶之外,又加入了奶油的成份,奶油的加入,不但為吐司麵包增加了柔軟度,壓一壓能軟得彎腰,還使吐司麵包的香味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家再做吐司麵包的時候,可以做這個「奶油軟吐司」麵包,軟綿香甜,嚼在嘴裡是一種美味的享受,吃過一次後,您應該對麵包也挑口了。
奶油是我們經常用的裝飾蛋糕的原料,然而很多時候,做完奶油蛋糕,剩餘的奶油需要短時間內用完,由於找不到用法,結果放壞扔掉,導致浪費,好東西糟蹋了實在可惜,有了這個「奶油軟吐司」麵包的出爐,以後用剩的奶油便能很好的利用起來,而且吃習慣了奶油軟吐司,相信您以後再買奶油,不會是因為做奶油蛋糕,而是為了做奶油軟吐司麵包。那麼接下來,軟綿吐司麵包的做法一起來看。
麵包不軟不好吃,首先是配料,其次是做法,這麵包香濃,軟得彎腰!收藏好,想做隨時能找到。
【奶油軟吐司】麵包食材:麵包粉530克,細砂糖50克,酵母6克,鹽6克;水200克,牛奶40克,雀巢淡奶油90克。黃油40克。(2個軟吐司食材用量,做1個所有食材減半)
【具體做法】:
1、將除黃油之外的所有食材,放到廚師機中和面。麵團溼度大,手揉面的朋友,一開始會非常粘手,需要一個相對較長的、考驗耐心的揉搓摔打過程。
關於麵團所用食材,天氣比較熱的時候,牛奶、水最好都是冰箱冷藏過幾個小時的,炎熱的夏天和面要用冷凍過略帶冰渣的冰水。
2、麵團揉到基本成型起筋後,放入黃油繼續揉面。
3、麵團揉到後面,整體光滑後,多注意溼面狀態,扯下一小塊,抻拉成膜,能從一面看到另一面透過的手指紋,也就是說手套膜的狀態,麵團就揉好了。
4、將溼麵團轉移到面墊上,表面整理光滑,蓋上保鮮膜,醒面5分鐘。
5、稱好大麵團總重量,分成六份,計算好每一份的重量,用廚房秤嚴格稱重。
6、所有分割好的小麵團,整理成圓形。
7、接下來做吐司麵包的整形,將每個小麵團擀開成長橢圓形,從上到下捲起,依次做好每一個,蓋保鮮膜鬆弛兩三分鐘,再將卷好的麵團豎起來,擀開成長條狀,寬度比吐司模具稍窄一些就可以,擀好後從上到下捲起成卷。
8、卷好的麵包卷三個一組,放到吐司模具中。將收尾處壓在底部。
9、吐司麵包送入烤箱中發酵,沒有發酵功能的烤箱,烤箱中放兩碗熱水,關門密閉,創造溼熱環境,做簡單的發酵。如果有發酵箱或烤箱帶發酵功能,直接發酵更方便。
10、吐司發酵到八分滿的時候,從烤箱或發酵箱中取出,蓋上蓋子,沒有蓋子的,表面刷雞蛋液即可。
11、烤箱預熱5分鐘後,將吐司放入烤箱中下層的位置,這樣整個麵包體便正好在烤箱的中間位置,距離上下加熱管都差不多。上下火180度,烤足30分鐘。如果沒有蓋子,表面刷的蛋液,吐司麵包烤到10分鐘的時候,上面需加蓋一層錫紙,防止表麵糊掉。
12、麵包出爐,需要在桌面上大力地震上幾下,震出裡面的熱氣,並迅速脫模,倒扣到烤架上晾涼。晾涼後裝到保鮮袋中密封,隨吃隨取。
【奶油軟吐司成品展示】
奶油吐司麵包,從裡到外都是軟的,裡面的組織軟綿細膩,能撕出無數的薄片來,非常適合手撕著吃。
近距離看一下內裡的軟白組織,像棉絮一樣,一陣奶油的香氣直撲鼻端,極為香甜。
再看一下軟奶油吐司麵包的柔軟度,用手一捏,像棉花一樣疊在一起,而不是斷裂開來或掉屑。
這款軟吐司麵包做切片,因為太軟,有點不好切,需要切得厚一些才可以,個人感覺,還是撕著吃比較過癮。
【軟奶油吐司麵包注意事項】
有人可能想著把水和牛奶全部換成奶油,這是不行的,奶油的加入是需要控制比例的,如果加得太多,麵團的含油量增多,反而抑制後期發酵。關於麵團的溼度問題,需要強調一下,尤其是手揉面的朋友。麵包的麵團含水量比我們常吃的中式面點含水量會高上很多,但最後也是光滑不粘手,那是因為麵團揉到一定程度,面的筋膜完全將水分子包裹了起來。所以一開始溼粘是很正常的,鑑於不同品牌麵粉吸水程度不一,適當調整一些量是沒有問題的,但不能因為粘手就一加乾麵粉,一定要保證揉好的麵團是無比柔軟的。麵包片如果做多了,覺得三天內吃不完,那就預留出一部分,其它的直接送入冰箱冷凍,再吃的時候直接從冷凍中取出,放到鍋中蒸屜上串一下氣取出,吃的時候跟新做的一樣柔軟好吃,但謹記串氣不能時間太長,避免吸收水分太多成了爛泥。今天的分享就到此,您的「一評、一贊」便是對我最大的支持,如果您覺得有用,請把它分享出去,謝謝!瓢飲取自「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的典故,我崇尚美食即是愛的主旨,深信投入愛才能做出美味,即使同一食物你我的做法相同,如果有愛,你會做得比我好,歡迎您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