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曉梅媽媽聊育兒
寶寶是父母的心頭肉,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夠健康快樂的茁壯成長,在寶寶的成長階段也需要父母不斷的去發現寶寶的成長印記,一步一個腳印,每天都會注重寶寶的變化,所以當寶寶有了新的發現,或者學會了新的「機能」,父母就會極其的開心,用心記錄下來。
案例:
小李有個2歲的寶寶,每天寶寶都會跟小李要親親,平時小李的丈夫會很忙,但是只要在家的時間就會陪伴著寶寶,不想錯過寶寶任何的成長瞬間,最近爸爸發現寶寶的身高長高了2釐米,就會在家裡面的牆上畫個印記,這樣以後寶寶長大了就會回顧一下自己身高長高的歷程,也算是一個美好的回憶。
這一天小李又發現寶寶開始喜歡穿媽媽的鞋子,尤其喜歡穿媽媽的拖鞋,小小的腳套上大大的鞋,走起路來一步一晃,看得爸爸忍俊不禁,其實這就是寶寶成長的快樂,可以自己一點一點的看著寶寶每一天都在發生不同的變化,這是做父母的最大的樂趣,寶寶開始喜歡大人的東西或者喜歡大人的衣物,這說明寶寶到了一定的時間,會進入一定的成長時期,開始進入學習的時期,這個時期家長一定要把握住,讓孩子的學習能力有一定的提升。
寶寶在一定的時期會喜歡模仿身邊的人言行舉止,尤其家長的行為舉止對寶寶來說尤為重要,在不知不覺中寶寶就會被家長的一些行為潛移默化,也會擁有很強的學習能力,像穿家長的鞋子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家長應該在寶寶學習能力強的時期,把握好機會,讓孩子越來越能夠學習更多正能量的東西。
1. 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家長要在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行為舉止,不要在孩子面前說一些消極的負能量的話,要說一些積極地正能量的話,這樣會讓孩子學習到陽光健康的一面,慢慢的孩子也會成為一個心裡充滿陽光正能量的人,所以在孩子學習能力強的時期,一定要將好的一面教會孩子。
2. 多與孩子進行溝通
父母要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及時的與孩子進行溝通,了解孩子的內心狀態,這樣會更加懂得孩子的行為軌跡,進一步正確的引導孩子,學習正能量的積極的東西,給孩子多一些愛與關心,這樣孩子才能夠更加的體會到愛與責任。
3. 多與孩子玩遊戲
可以與孩子多進行遊戲,這樣會增進與孩子的親子感情,加深孩子與家人的了解,在互動中了解彼此,認知彼此,這樣也會讓家長與孩子交朋友,更有利於以後對孩子的教育,所以多與孩子交流互動是有好處的。
4. 注意教育孩子的態度
有的時候孩子犯了錯誤,要注意對待孩子的態度,不要過於嚴厲的批評,要穩定情緒後,冷靜分析孩子的錯誤錯在哪,一步一步引導孩子對錯誤的正確認識,所以一定要好好的讓孩子有個認錯的過程,有的時候家長過於激動就會造成孩子的手足無措,這樣也不是正確的選擇。當孩子做好一件事的時候要及時的給予孩子鼓勵,這樣孩子就會更加的想要把接下來的每件事情做好。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有的時候父母也要自己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方式方法有錯誤,造成孩子對父母的教育方法有意見,不利於孩子與父母搞好關係。
今日話題:認為孩子進入「敏感期」需要注意一些什麼問題?歡迎評論區留言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