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北向資金淨流入29.15億元,其中滬股通淨流入21.28億元,深股通淨流入7.87億元。
前十大成交股中,淨買入額居前三的是華泰證券、正邦科技、美的集團,分別獲北向資金淨買入8.52億元、2.05億元、1.6億元。
淨賣出額居前三的分別是上海機場、牧原股份、海康威視,淨賣出金額分別為2.73億元、2.25億、2.22億。
分析人士表示,近期滬指成交量萎縮,權重股表現低迷,市場沒有持續熱點引領大盤突破前期高點,市場弱勢震蕩,大盤以下跌尋底為主,2900點整數關口有較強的支撐,股指有望在此區域止跌反彈。
北向資金加倉這些股
Choice數據顯示,北向資金上周前四個交易日連續4個交易日淨流入,18日淨流出12.43億元,上周合計淨流入96.05億元。在上周淨流入近百億元的情況下,北向資金累計淨流入總金額達到了8409.89億元,歷史上首次突破8400億元,其中滬股通淨流入4652.61億元、深股通淨流入3757.28億元。
數據顯示,上周北向資金共增持707隻個股,增持股數最多的分眾傳媒被北向資金增持了9726.58萬股,增持股數最少的風語築被增持了200股。
從上周北向資金的增持數量來看,北向資金增持居前的十隻個股分別為分眾傳媒、中國建築、第一創業、江蘇銀行、中國銀行、東方航空、南鋼股份、萬科A、建設銀行、招商輪船,加倉數量分別為9726.58萬股、4529.27萬股、3904.61萬股、3545.27萬股、3313.05萬股、3202.59萬股、2520.92萬股、2416.75萬股、2402.99萬股、2392.69萬股。可以看到,上周漲勢較好的分眾傳媒獲得北向資金明顯加倉,上周分眾傳媒累計上漲8.91%,北向資金加倉近1億股。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銀行股仍是北向資金心頭好。
從行業偏好上來看,招商證券表示,上周北向資金淨買入規模較高的行業為醫藥生物(28.4億元)、非銀金融(20億元)、銀行(14.2億元),其中,醫藥生物和銀行業連續多周淨買入額居前。
中銀國際證券指出,目前銀行板塊穩健的基本面表現以及較低的估值水平將對股價形成支撐,板塊仍然具備防禦性。隨著A股國際化腳步加快,海外增量資金的持續流入將利好銀行,建議重視板塊長期配置價值。
就長期趨勢而言,分析認為北向資金的淨流入趨勢不會改變。華創證券策略組組長周隆剛表示,2019年A股納入MSCI三步走,綜合入摩入富,2019-2020年的A股外資增量約4500億元,從被動資金角度看目前外資進場約三分之一。當前中國經濟仍保持著全球相對高速增長態勢,從金融層面看中國仍是主要經濟體中少有的仍處於正常貨幣政策狀態的經濟體,中國各項改革開放政策仍在穩步推進,為經濟注入新的動能。隨著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A股資產的相對吸引力也將持續提升,金融改革開放也在持續推進,外資增持A股將會是個長期的趨勢。
機構看好四季度上漲機會
國泰君安認為,技術面上,滬指盤中擊穿半年線支撐,低點位於60日均線附近,臨近前期箱體下沿,指數雖相對弱勢,但從IF當月期指表現上看不必過於悲觀。同時,國家發改委也明確表示沒有任何事實依據質疑中國經濟「嚴重放緩」,發展質量仍在持續提升。操作上,天貓雙十一活動已開始預熱,可逢低布局相關概念個股;另繼續尋找有業績支撐而前期被錯殺的個股機會。
招商證券認為,市場在過去一個月進入整固狀態。經濟金融數據出爐基本符合預期。GDP增速進一步下探,CPI破3,新增社融增速保持低迷。這種宏觀變量組合使得政策進入觀望的狀態。當前市場仍將維持相對低波動的狀態,投資者可以考慮轉換投資思路,布局來年。
東方證券表示,看好A股四季度上漲機會,但上漲不會一蹴而就,仍存在反覆可能,建議倉位較高的投資者請勿丟失手中籌碼,有倉位空間的投資者可以逢低加倉。具體到四季度配置方向方面,看好盈利能力(ROE)更突出、景氣度(業績增速)更穩定的龍頭公司,主要以上證50和滬深300指數公司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