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寫喝茶抗癌論文,被饒毅舉報學術造假的李紅良,主動辭去院長

2020-09-17 花小貓愛學習

說到國內的學術環境,外行人自然是覺得高大上,要知道,從事學術研究,學歷上至少都是博士起步。內行人,尤其是經歷了研究生學習階段的學子們,無盡的試驗,無數次的熬夜通宵,在導師很少現場指導的情況下,稍微做出點成績,還不能獨佔論文的署名。

好不容易熬出了頭,不過因為缺乏頂尖實驗室或者名師的指導,只能想著到國外高校去鍍鍍金,再返回到國內求職,進入了大學之後,還要經歷從助教開始的漫長曆程。即便是走研究崗,從助理走到研究員,這也是一個極其漫長的歷程。

不過,這些都是對一般人而言的,如果你有一個好父親,他本人早已經評為了正高級別,而且還達到了二級教授的水平,在他擔任名校的院所帶頭人之後,還可以指導著你,完成一些他研究專業的邊角料問題,比如——如何喝茶抗癌之類的話題。

今天要說的這位,便是被2007年就擔任了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的饒毅教授,在2019年年底進行實名舉報,稱其十數年學術造假如一日的武漢大學3A實驗室的主任,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前院長的李紅良教授。

其實,對於普通人來說,或者說對於學術圈之外的人來說,這些學術界的頂級大佬之間的問題算得上是神仙打架。不過之所以李紅良教授的問題比較受關注,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李紅良教授還在讀小學的孩子,曾經寫出了喝茶抗癌的論文,而且還因此獲得了全國三等獎的新聞。

媒體盤點發現,從2018年新年開始,李紅良教授就曾經被人質疑學術造假。其實對於一般人來說,學術造假的問題或許不是那麼嚴重,但是讓一個孩子寫出論文,這樣給孩子增加履歷和加金光的做法,最後是否會讓他的孩子和同齡人競爭中,站上了制高點,下一步讀書考大學,是否會比別的人容易一點呢?

李紅良教授本科就讀於廣東醫科大學,此後三年的時間攻讀了暨南大學的碩士學位,2002年碩士畢業之後,便前往我國醫科類院校的頂尖名校——北京協和醫科大學攻讀博士學位。請注意,協和醫科大學雖然只是依託於協和醫院,從面積和規模來說算得上比較袖珍,不過卻是我國頂尖的醫科類名校。

在這麼一所名校裡面,李紅良教授能夠在短短的三年時間獲得博士學位,足以說明其個人的學習能力以及在醫科領域的天賦。2005年博士畢業之後,李紅良院士先後在哈佛醫學院以及多倫多大學從事博士後工作,以及負責相關的項目。

單單從履歷上來說,李紅良教授的學習能力絕對是比一般的人要強很多的,這裡的一般人,是指暨南大學的醫科生碩士,以及協和醫科大學的博士生們。

近日,媒體發現在武漢大學校內的某次會議上,李紅良教授辭去了該校基礎醫學院院長的職務,而在這之前,李紅良教授的職務中已經少了兩個,分別被免職。

事情進展到這一步,實際上對於李紅良教授來說,或許算不得壞事,現年也才46歲,就可以擔任正高級別正教授中的二級教授,而且依託武漢大學豐富的科研資源以及強悍的科研團隊,放下那些功與名,利用自己的學識和見識潛心於研究,年富力強的階段,用心地做好專業的研究,說不定最後還能夠出大成果。

學術,對於一般人太過於陌生,這些人不同於商人或者官員,很少被公眾接觸。其實,如果一個從事學術的人想要走上官員的道路、並不難,想要在自己的科研發展中為個人牟利、也不是什麼難事,但是如果真的將注意力放在了沽名釣譽或者是爭取利益的話,那還不如直接就當一個名副其實的商人或者官員。

科學發展,相對於官員的權利或者商人所掌握的金錢,意義更加的重大。尤其是今年以來發生的疫情問題,更是顯示出了人類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脆弱,科學的確是可以無國界的,因為一項重大的發現可以造福整個人類。不過,如果僅僅只是將視線集中在小名小利上面的話,那麼耽誤的不是個人的精力和能力,更是浪費了國家的相關資源。

最後,希望在外部存在壓力、我國科學技術發展彎道超車的關鍵時刻,廣大科學工作者能夠潛心於研究,用自己的學術成果為國家的發展貢獻不可磨滅的貢獻!

相關焦點

  • 被舉報學術造假、女兒研究遭質疑……李紅良辭去武漢大學職務
    (健康時報記者 李超然)9月16日,梨視頻爆料,李紅良教授被武漢大學免去模式動物研究所所長及模式動物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兩個職務,並且主動辭任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先是被同行舉報學術造假,隨後兩個女兒因《茶多酚的抗腫瘤實驗研究》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引發網友質疑研究代筆。
  • 校方確認李紅良辭去院長職務
    武漢大學教授李紅良先後被武漢大學教授霍文哲、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舉報學術造假;他的兩個女兒則因《茶多酚的抗腫瘤實驗研究》獲第33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引發網友質疑。多次陷入爭議漩渦後,近日,媒體報導,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李紅良已被免去模式動物研究所所長以及模式動物協同創新中心主任職務,並於9月15日主動辭去武大基礎醫學院院長職務。
  • 被舉報學術造假、女兒研究遭質疑……李紅良辭去武漢大學基礎醫學...
    (健康時報記者 李超然)9月16日,梨視頻爆料,李紅良教授被武漢大學免去模式動物研究所所長及模式動物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兩個職務,並且主動辭任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先是被同行舉報學術造假,隨後兩個女兒因《茶多酚的抗腫瘤實驗研究》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引發網友質疑研究代筆。
  • 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陷入學術造假風波,主動辭去院長職務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李紅良辭去武大基礎醫學院院長,述職自稱「清清白白做人」》,大體意思如下:因為前年受到同一個學校同事的舉報,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李紅良陷入了學術造假風波,直到今年才開始陸續辭去多項行政職務,最新消息是,李紅良主動辭去基礎醫學院院長職務
  • 校方確認李紅良辭去武大院長職務,其述職稱「清白做人、坦蕩...
    本文整理自梨視頻、武漢大學新聞網、封面新聞、每日經濟新聞、財新網 武漢大學教授李紅良先後被武漢大學教授霍文哲、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舉報學術造假;他的兩個女兒則因《茶多酚的抗腫瘤實驗研究》獲第33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引發網友質疑。
  • 突發:李紅良教授被武漢大學免去兩職務,並主動辭任基礎醫學院院長...
    此外,在9月15日的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換屆大會,李紅良主動辭任基礎醫學院院長職務,目前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官網尚未更新此信息。2018年1月18日饒毅教授主編的知識分子公眾號發布文章,稱武漢大學李紅良教授發表的 Nature Medicine 論文涉嫌學術不端,引起軒然大波。
  • 武漢大學李紅良被免職接受審計 系研究喝茶抗癌小學生父親
    近日有網傳消息稱,捲入「小學生研究喝茶抗癌獲全國大賽三等獎」風波的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李紅良已被免去模式動物研究所所長以及模式動物協同創新中心主任職務,並於9月15日主動辭去武大基礎醫學院院長職務。李紅良是前述兩名小學生之父。針對網傳職務變動信息,李紅良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需要聯繫黨委宣傳部了解情況;武漢大學黨委宣傳部工作人員稱,需要發公函採訪。
  • 女兒小學拿國獎武大教授,被饒毅質疑學術都沒事,為何4月去3職
    進入2018年,李紅良的麻煩就陸續來了。一篇論文剛在《Nature Medicine》發表,李紅良就遭到本校學者舉報,認為其早前發表的兩篇論文實驗部分存在學術造假問題,由此還波及到其攻讀碩士研究生期間發表的文章,也一併被質疑。武漢大學調查後認為,被舉報的內容不存在學術造假,但論文撰寫過程存在個別疏漏。
  • 明目張胆的造假?首醫校長饒毅實名舉報3位科學家學術...
    饒毅實名舉報3名科學家學術造假堪稱「學術界地震」,而把矛頭指向近日獲批的首款國產阿爾茲海默症藥物GV-971的主要研究者,則更引人關注。饒毅實名舉報3名科學家11月29日,一封署名為饒毅的舉報信截圖打破了午後的寧靜。饒毅實名舉報3名科學家學術造假堪稱「學術界地震」,而把矛頭指向近日獲批的首款國產阿爾茲海默症藥物GV-971的主要研究者,則更引人關注。
  • 小學生研究喝茶抗癌,其父李紅良被武大免去兩職務,並辭任院長
    此外,在9月15日的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換屆大會,李紅良主動辭任基礎醫學院院長職務,目前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官網尚未更新此信息。2018年1月18日,饒毅教授主編的《知識分子》公眾號發布文章,稱武漢大學李紅良教授發表的 Nature Medicine 論文涉嫌學術不端,引起軒然大波。
  • 北大教授舉報武大醫學院院長學術造假?官方回應
    (原標題:北大教授實名舉報武大醫學院院長學術造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正調查核實) 11月29日,一封北大教授饒毅實名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獲舉報武漢大學醫學院李紅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研究員裴鋼等人學術造假的舉報信在網絡流傳。
  • 中南林科大回應兩碩士論文雷同 學術造假何以正本清源
    郭某並不孤單,「神童之父」李紅良的事情更是鬧得沸沸揚揚。李紅良何許人也?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學術精英,光環加身,這樣的一個人,怎麼看都是貨真價實的棟梁之材。
  • 通報曹雪濤、饒毅、李紅良等教授涉嫌學術不端的最新調查結果!
    此外,在調查處理情況通報後,1月21日晚,饒毅教授又正式舉報了裴剛院士,後文附其發布於[饒議科學]的舉報信!以下是科技部發布《有關論文涉嫌造假調查處理情況的通報》的正文:針對網絡反映的南開大學曹雪濤院士、中科院裴鋼院士、中科院上海藥物所耿美玉研究員、首都醫科大學饒毅教授、武漢大學李紅良教授等的相關論文涉嫌造假問題,在21個部門參加的科研誠信建設聯席會議框架下,科技部會同教育部、衛生健康委、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學基金委,建立分工負責、協同配合的聯合工作機制
  • 實名舉報3人學術造假?饒毅:沒有發過,有過草稿
    網上瘋傳的「舉報」竟是「草稿」?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實名舉報學術造假」引發熱議——揭露學術不端,還是侵犯他人名譽權?-本報首席記者許琦敏昨天,饒毅「實名舉報學術造假」一事迅速衝上熱搜榜,一時引發熱議。從網上披露的舉報內容看,被饒毅「點名」的國內學者一共有三位。
  • 科技部、基金委集中公示論文造假,業內人士:該拿造假的學術權威...
    9 月 15 日,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行政領導班子換屆述職測評及推薦大會召開,該院院長李紅良做了述職報告,「主動」提出辭去院長職務。 此前,他已被該校免去動物實驗中心主任和 ABSL-Ⅲ 實驗室主任職務。
  • 教師違規,雷厲風行處理,學術造假,遲遲不見動靜,這是為什麼呢
    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被人實名舉報63篇論文存在問題,校長大人回應了正在核查論文情況,隨後也不了了之。近日曝出的65篇論文集體造假事件,牽涉到了44個機構,77名作者,多名高校領導,其處理結果呢?武漢大學基礎學院院長李紅良,多次被人實名舉報論文造假,學術造假,但依然穩坐官位,且最近風頭很勁的研究茶多酚抗腫瘤獲獎的二名小學生,就是他的女兒。還記得首都醫科大學的校長饒毅嗎?
  • 饒毅正式舉報裴鋼院士學術不端
    )論文涉嫌學術不端1月21日,科技部網站發布《有關論文涉嫌造假調查處理情況的通報》,通報了南開大學曹雪濤院士、中科院裴鋼院士、中科院上海藥物所耿美玉研究員、首都醫科大學饒毅教授、武漢大學李紅良教授等的相關論文涉嫌造假問題調查處理結果
  • 科技部稱曹雪濤等論文存圖片誤用 饒毅再舉報裴鋼
    針對近年來發生的多起「涉嫌學術造假」事件,1月21日晚,科技部發布《有關論文涉嫌造假調查處理情況的通報》(下稱「《通報
  • 沒有美國的命,卻得了美國的病(二):學術造假
    其中,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武漢大學模式動物研究所所長、武漢大學動物實驗中心主任李紅良所涉事件具有典型性。2017年4月,同在武漢大學基礎研究院工作的霍文哲校內舉報李紅良論文涉嫌造假並寫信給《自然-醫學》編輯,歷經9個月無果後,霍文哲以匿名形式通過媒體曝光舉報事件。自2018年1月18日開始,由饒毅等人主編的「知識分子」開始發表對李紅良的調查報導。
  • 小學生研究喝茶抗癌獲全國三等獎,其父請辭學院院長,處境尷尬
    小學生研究喝茶抗癌獲全國三等獎尤其是今年的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湧現出了眾多「天才」,比如小學生也能攻克癌症,初中生也能發表相當於博士生難度的高水平論文等等在眾多讓人驚訝的獲獎名單中,有一項吸引了筆者的關注,那就是一名小學生發表的關於喝茶抗癌的論文,最終獲得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