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關於豫章學院,去年鬧得沸沸揚揚,這類的網癮學校也進入大眾視野。人們開始了解,這些收著高昂學費的,所謂的戒網癮的學校,實則有很多不為人知的事情。所以人們排斥,加強關注。而這也是千名受害者,共同站起來努力的結果。人們都在想,好在這樣的事情曝光了,也避免更多的孩子受到傷害。
但事實告訴我們,還是會有些愚昧的父母親花高價愚昧地把孩子送進這樣的學校。有一個十八歲的孩子,被父母強制送進網癮學校。出來之後,也確實不再打遊戲。因為好好的一個孩子,現在連笑都不會了,大多數時間都是呆坐著,不說話。
看到棍子的時候,會嗷嗷大叫,把自己縮成一團。平時會很聽父母的話,父母指東,孩子不敢往西。這麼聽話,乖巧的孩子,是父母所想嗎?
孩子的父母說,現在很後悔,不該把孩子送進戒網癮的學校。可亡羊補牢,為時已晚。原本一個健康的孩子,現在卻有精神方面的問題。這也提醒其他父母,正確看待上網打遊戲和有網癮的孩子。
打遊戲並非是不務正業
去年夏天,一部電視劇讓很多女性成為「現」女友,這部劇就是《親愛的,熱愛的》。男主的工作是運營電競俱樂部,故事情節也圍繞電競展開。下半年,楊洋主演的《全職高手》,講的也有關於電競。也就是普通人眼裡的,不務正業,打遊戲的閒散人員。
殊不知,電競在目前的市場上,人才缺口很大,學這個的普遍好就業。就目前為止,有高校開設電子競技專業。也就是說,這並不是不務正業,而是一個專業。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個範圍已經很廣泛,不止是死讀書,還包括很多方面。
網癮背後的問題被忽略
在孩子有網癮的時候,父母的第一感覺就是孩子不聽話,不務正業,甚至更覺得這孩子「廢」了,沒希望了。但家長們真的了解嗎?真的了解網癮的孩子嗎?不,他們不了解。
孩子的網癮就像是一座冰山,裸露在海平面以上的,只是冰山一角,海水以下的才是真實的自己。這就是著名的冰山理論,由心理治療大師薩提亞提出。這個理論把人比喻成一座冰山,外在的行為和表現是海平面以上的部分,也就是我們可以看到的一部分。而海平面以下,更深層次的東西,例如他的真實想法、感受、渴望是被隱藏著的。
簡單的說,有網癮的孩子並非只是有簡單的網癮,而是有深層次的東西促使他們做出這樣的事情。父母只簡單地解決網癮是沒有效果的,因為深層次的需求沒有解決。當孩子有網癮的習慣時,父母不要忙著指責孩子,而是想想孩子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因為問題孩子的背後,都有不靠譜的父母。
網友們,你們怎麼看待孩子的網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