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聲音  立刻回應質疑,是韓春雨必須承擔的責任

2021-02-15 科研圈

近日,有網有在知乎上提問:如何看待 7 月 29 日多國科學家表示無法重複韓春雨實驗,建議 Nature Biotech 介入?  對於這個問題,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 waterboy 基於自身經歷,給出了詳細回答。本文由 waterboy 的回答整理而成,由作者授權刊發。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作者觀點


· Nature 規定作者對文章的一切質詢必須立即(promptly)作出回復。這不僅是責任,更是明文規定。

 

· 韓春雨的做法讓他現在處於非常不利的位置。雖然他仍然是 innocent until proven guilty。

 

· NBT 和河北科大按照步驟進行核實處理,並不代表其他人就不該發表自己的看法。無論內行外行的看法,只要合乎邏輯,都會對揭示事情真相起到積極的作用。

 

撰文 waterboy(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我的回答發表後,評論裡有這麼一個評價:「權利和義務,韓春雨只有提交真實有效結果的義務,沒有立即應答解決問題的義務。如果是真的,晾他們幾天又如何?不要給我說什麼學術圈的規則,韓的 funding 中沒有這種要求。沒有就是沒有。」

 

那麼,真的沒有這個義務嗎?

 

對於已經發表的論文,Nature 對通訊作者的責任(responsibility)有明確的說明:

 

Nature:

Authorship : authors & referees @ npg

Corresponding author - responsibilities after publication

The journal regards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as the point of contact for queries about the published paper. It is this author's responsibility to inform all coauthors of matters arising and to ensure such matters are dealt with promptly. The name and e-mail address of this author is published in the paper.

 

Nature 將通訊作者認定為有關所發表文章一切質詢的聯繫人。通訊作者有責任通知其他作者有關文章的質詢,並保證問題得到立即解決。通訊作者的名字和email地址在文章中列出。

 

這清楚地說明,研究人員在自己的成果發表以後,是有責任為 follower 解決問題的。如果他/她覺得技巧絕密,有商業價值,完全可以選擇不公布,絕大部分公司的研究就是這個性質。但是既然你選擇了公開發表,你就有責任解答質疑。責任尚如此界定,又怎麼能說韓春雨沒有相應的義務呢?

 

我曾經跟過一個賓大的神經生物學實驗室的實驗,重複他們的實驗,但是得出來的結論相反。我去信詢問實驗細節,感覺對方比我還著急,直接把手寫的 protocol 掃描了發過來,包括所有的試劑的生產廠家和批號,還給出了十幾條可能出現問題的地方。過了一周,對方又主動發信過來問重複出來沒有,如果沒有的話還有某某某某實驗室重複出來,你可以從他們那裡獲得更客觀的意見,如果需要什麼質粒或者酶我們可以發給你。

 

還有一個例子是 Jennifer Doudna。這裡有兩張 Doudna 在霍普金斯講座的照片。Crispr 不是我的方向,我只是去聽聽臨床方向,以及看她如何提及正在和她打官司的張鋒。現場一屋子滿滿當當連站的地方都沒有,比我晚來的人都被分流到隔壁一個同等大小的演講廳去看視頻直播了(據說也塞滿了)。Doudna 在回答每一個實驗細節相關問題的時候都非常詳細,一旦自己不是特別肯定,就說會後請給我 email ,我把細節材料發給你。




 

有人說賓大這個是極端。但事實上,這只是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 case。極端的情況我見過的有二。

 

一個是自己的。我做實驗需要的一種果蠅抗體,是由瑞士一個實驗室自製。我前後要了三次,第三次人家直接把剩下的 batch 全給我了,200ul。一抗 200ul 是個什麼概念?1:500 我做個幾年都夠了。

 

另外一個例子是生化的一個哥們,老闆沒錢,他就靠著跟一些文章的作者要抗體要菌種,做了五年畢業了。

 

我現在所在的實驗室的老闆是 PD 方面的大牛,他在霍普金斯佔一層樓。老闆對於實驗筆記和實驗記錄要求極其嚴格。我剛來面試的時候還問過這個問題:為什麼如此強調記錄?老闆說,我們的研究基本上在是最前沿的(驕傲臉),被人質疑是常有的事。前一陣還有人質疑我們在2005年發的一篇文章的實驗。雖然當時做實驗的那個人已經離開我們實驗室好幾年,但是我們翻閱過去的實驗記錄,48小時內就提供了答案。

 

為什麼要擔負這個責任(或者說義務)?

 

首先,韓春雨的方法只是層出不窮的基因編輯方法中的一個。想跟已經證明自己的 Crispr 競爭,搶佔陣地,必須拉起自己的隊伍。而這些一開始就跟進的實驗室,花的是自己的經費,花的是自己的時間,具有最強的動機,原本是韓最能團結也最該團結的力量,是最具潛力的盟友。如果這些團隊付出了金錢和精力卻毫無收穫,原作者一聲不吭甚至說你有本事告我去,生生把隊友擠到其他已經出現或者正在出現的新技術那邊去。看看過去倒下的計算機語言,瀏覽器領域,這種支持跟不上導致潛力產品倒下的並不少見。

 

再一點,任何基因編輯方法最終都是為了產品服務,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醫療。基因編輯工具是醫療領域最具潛力的工具之一,有無數病人在等待它的成熟。中國惡性癌症每6秒死1人,心臟病每8秒1人。相應的研究快一點解決問題,直接拯救的就是更多的生命。長時間不做有效回應,是在浪費本來可以投入到其他方法發展上的人力物力。

 

現在,韓春雨的最佳解決方案,應該是趕緊出來詳細解答。提問的人裡面牛人也很多,不少團隊的科研能力也很強。此外,河北科大最好也不要袖手旁觀,最好參照小保方晴子事件中 RIKEN 的做法,給定時間內重複實驗,並全方位監控實驗過程。這種事情不可能由 Nature 的專家組來做,Nature 也根本沒有這個編制,一般都是由 Nature 知會所在單位的倫理委員會處理。然而,這麼做對科學家可能是一種恥辱,說明你的可信度已經很低了。

 

最後借用 Nature 的一段話: When it comes to research misconduct, burying one's head in the sand and pretending it doesn't exist is the worst possible plan. Nature Chemistry. 「They did a bad bad thing, May 2011.

 

當研究出現問題的時候,把頭埋在沙子裡裝作什麼都沒有發生是最糟糕的選擇。

本文由 waterboy 在知乎問題 「如何看待 7 月 29 日多國科學家表示無法重複韓春雨實驗,建議 Nature Biotech 介入?」 下的回答整理而成,已獲作者授權。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內容合作請聯繫

keyanquan@huanqiukexue.com,

或者給010-85321181打電話。

這裡是「科學美國人」中文版《環球科學》服務科研人的微信號「科研圈」。我們:

· 關注科學進展與科研生態

· 推薦重要前沿研究

· 發布科研招聘

· 推送學術講座與會議預告。

歡迎長按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韓春雨試驗重複性風波如何質疑
    據新華網報導,中國學者韓春雨團隊的諾獎級實驗,引起同行質疑。質疑者認為這種新的基因編輯技術不能重複試驗。惡意攻擊也給韓春雨團隊的工作帶來困擾。一些人稱其科研成果造假,為此圍攻韓春雨,甚至還有半夜電話騷擾和謾罵。  諾獎級的實驗成果,到底有沒有可能造假?
  • 韓春雨回應撤稿論文處理結果:實驗研究有缺陷不嚴謹,回應質疑不冷靜,感到歉意並表達感謝
    有關方面按照規定已取消了韓春雨所獲得的榮譽稱號,終止了韓春雨團隊承擔的科研項目並收回了科研經費,收回了韓春雨團隊所獲校科研績效獎勵。個別社會任職正在按法定程序辦理。」 在韓春雨撤回《自然·生物技術》論文的 1 年零 27 天后,這件從學術圈擴散至公眾視野的事件終於等來了當事人所在高校給出的正式處理結果。
  • 韓春雨詳解新版實驗方法要點 稱新舊實驗方法無本質區別—新聞...
    10日,韓春雨獨家回應南方都市報,表示其他科學家無法複製實驗結果的原因,他也在研究,但目前不能隨便下定論,必須有科學的結論才能發聲。目前提交的新實驗方法是在和其它科學家討論之後得出的,其中最有價值的部分是提出了一些注意事項。
  • 韓春雨事件調查結果公布:未發現主觀造假
    在調查過程中,韓春雨主動要求退回基於撤稿論文所獲得的科研項目、績效獎勵、榮譽稱號、社會任職等。有關方面按照規定已取消了韓春雨所獲得的榮譽稱號,終止了韓春雨團隊承擔的科研項目並收回了科研經費,收回了韓春雨團隊所獲校科研績效獎勵。個別社會任職正在按法定程序辦理。
  • 馬上評|韓春雨撤稿的啟示:嚴謹是科研的魂,切不可急功近利
    一項科研成果,當面對外界的質疑拿不出有說服力的證據,撤回無疑是最主動、最積極、最能夠讓人接受的方式。因為,不撤回,不僅會讓質疑的聲音越來越高,對當事人越來越不利,而且有可能造成被質疑的成果無窮擴散和被廣泛引用的現象,從而造成科研界的混亂。也正因為如此,只有迅速撤回,才有可能使事態平息。那麼,應當如何來看待韓春雨及其團隊的此次投稿和撤稿行為呢?
  • 韓春雨事件塵埃落定,河北科大:韓春雨團隊不存在主觀造假
    2018年8月31日,河北科技大學公布了韓春雨團隊撤稿論文的調查和處理結果:未發現主觀造假情況,撤回榮譽稱號及相關科研經費和獎勵。9 月 1 日,韓春雨通過校方對處理結果表態:撤稿論文的實驗設計存在缺陷、研究過程存在著不嚴謹,面對質疑未能冷靜對待,對此致歉。
  • 河北科大回應韓春雨事件:已有機構實現基因編輯
    針對一些國內外實驗室提出無法重複韓春雨NgAgo技術實驗結果一事,10月14日,河北科技大學向媒體提供一份題為《關於輿論質疑韓春雨成果情況的回應》的書面材料。全文如下:感謝社會各界對河北科技大學的關心、支持和愛護!
  • 韓春雨事件暴露的是我們的極端功利主義科學觀—新聞—科學網
    對於行政方面調查的結果,該校報導稱:「該論文發表後,韓春雨的個人住房、職稱、工資待遇等均未發生變化。在調查過程中,韓春雨主動要求退回基於撤稿論文所獲得的科研項目、績效獎勵、榮譽稱號、社會任職等。有關方面按照規定已取消了韓春雨所獲得的榮譽稱號,終止了韓春雨團隊承擔的科研項目並收回了科研經費,收回了韓春雨團隊所獲校科研績效獎勵。個別社會任職正在按法定程序辦理。」
  • 韓春雨向《自然》提交實驗可重複性數據
    韓春雨無疑是2016年最受公眾關注的中國研究者之一。從在《自然-生物技術》雜誌論文發表的一鳴驚人,到被質疑學術造假的聲討筆伐,他所經歷的輿論如過山車一樣跌宕起伏。質疑是否能推進科學?輿論再起風雲,但聲音不再單一。藉口下臺?網友直戳韓春雨支吾遮掩 @沙漠的小狐:這不過是韓春雨再一次拖延時間,國內外業內人士剛開始都迅速投入研究,幾周後大家都無法重複後大規模質疑發生,加上韓春雨的支吾遮掩,以及採訪中的言談和照片中操作的業餘程度,實在讓人震驚。
  • 塵埃落定韓春雨? 河北科技大學調查結果公布!
    對於許多處於中國學術體制邊緣地帶的本土青年學者,韓春雨的成功具有極大的勵志效應,讓很多人看到自己的希望。2016年5月27日,首個聲稱未能重複韓春雨實驗的帖子在未名空間BBS出現,據稱來自中科院上海分院。其後此類質疑在不同平臺不斷湧現。
  • 韓春雨自稱代筆論文收七千 還欲組織學生買賣論文
    2016年5月在《自然-生物技術》雜誌發表「新一代基因編輯技術」NgAgo論文後,「非知名學者」身份、「世界級科學發現」,這一巨大的反差讓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立刻受到了熱捧,一度被視為中國冉冉升起的科學新星。
  • 韓春雨NgAgo基因編輯論文不存在主觀造假,持續兩年多的事件就此落幕?
    2016年5月26日,「未名空間」論壇上出現了「純從科學角度分析韓春雨的文章」的帖子,認為韓春雨的論文從Ago理論上看行不通。此後,在百度貼吧、知乎等論壇上,類似質疑不斷出現。2016年6月30日,方舟子發文質疑韓春雨:「據聽報告的人說,韓春雨在北大和遺傳所的報告上都強調,他目前的NgAgo是初級版、需要高超的實驗技巧、等他推出2.0版和Smart版。
  • 韓春雨事件再調查:河北科大避談學術評議,被曝曾組織論文買賣
    這份5人名單被韓春雨認為或可證明NgAgo實驗可重複。但Cyranoski向澎湃新聞表示,他的報導不能作為韓春雨實驗可重複的證據。而在河北科技大學2016年10月14日的公開書面回應中,成功重複的為「獨立於我校之外的機構」,從回應中的「該機構」措辭來看,應為1家機構。這份被韓春雨用來在質疑風波中自證清白的名單越縮越短。
  • 韓春雨論文共同作者沈嘯:若有問題不會逃避責任—新聞—科學網
    「如果最後證明文章的東西是虛構的,我表示非常遺憾,我參與到裡面了,我不會逃避這個責任。」針對目前各方對於NgAgo技術的質疑,浙江大學醫學院基礎醫學系研究員、韓春雨論文的共同專利申請人、論文的另一合作者沈嘯回應,「這次事件無論結果如何,是個標杆性事件,對各界都有很大的啟迪。
  • 韓春雨正進行實驗研究 尋找論文結果無法重複原因
    作為一個科學界的閉門內部交流會議,韓春雨的科研報告第一次當面遭受到了同行的質疑。同樣,原本兩天的會議,韓春雨也並沒有完成會議全部議程。  2016年5月20日,原清華大學著名結構生物學教授顏寧,在微博上首先提出論文結果可重複性的問題。  5月26日,「未名空間」論壇上出現了「純從科學角度分析韓春雨的文章」的帖子,認為韓春雨的論文從Ago理論上看行不通。
  • 央視:對導致論文結果無法重複的原因,韓春雨正進行實驗研究
    7月31日,來自澳大利亞、美國、西班牙等國的科學家在推特上指出,無法重複韓春雨NgAgo系統的基因編輯結果。這些聲音刊登在由顏寧、文小剛、劉克峰三位國際著名科學家擔任主編的《賽先生》科學新媒體平臺上。國外學者的公開質疑,各大媒體平臺上又一次出現了「韓春雨」的名字。一些中國學者也開始發聲,指出韓春雨論文結果無法重複。
  • 河北科大:未發現韓春雨團隊主觀造假
    IT之家9月1日消息 此前因為《自然·生物技術》雜誌一篇被認為是「諾獎級」基因編輯技術論文發表,韓春雨團隊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但卻遭學術界質疑。昨天,河北科技大學官網公布韓春雨團隊撤稿論文的調查和處理結果,稱撤稿文章不具備重新發表基礎,並未發現造假情況。
  • 河北科大公布韓春雨撤稿論文調查結果:未發現主觀造假
    河北科大公布韓春雨撤稿論文調查結果稱未發現主觀造假情況 韓春雨團隊接受並致歉河北科技大學8月31日在其官方網站刊發《學校公布韓春雨團隊撤稿論文的調查和處理結果《處理結果》稱,該校學術委員會成立調查組,本著「依法依規、嚴謹規範、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原則,認真核查了該論文涉及的全部原始實驗資料,並委託第三方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展重複驗證實驗,認為撤稿論文已不再具備重新發表的基礎,未發現韓春雨團隊有主觀造假情況。
  • 韓春雨被曝曾買賣論文,「未主觀造假」還站得住腳嗎?|新京報快評
    ▲2016年8月,韓春雨位於河北科技大學的實驗室內,工作人員正在操作儀器。圖/視覺中國河北科技大學8月31日公布對韓春雨團隊撤稿論文相關情況的處理結果——明確「未發現韓春雨團隊有主觀造假情況」,但收回了其科研經費和所獲校科研績效獎勵。
  • 拼多多回應特斯拉降價4萬:是正品 特斯拉稱不承擔責任
    拼多多回應特斯拉降價4萬:是正品 特斯拉稱不承擔責任 2020-07-22 11:49:13 來源:東方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拼多多回應特斯拉降價4萬:是正品】7月21日消息,針對特斯拉否認和拼多多合作一事,拼多多回應媒體表示,「已經與商家核實,車子是正品的特斯拉,補貼也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