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春雨事件暴露的是我們的極端功利主義科學觀—新聞—科學網

2020-12-15 科學網

 

8月31日晚間,河北科技大學——這所因韓春雨而知名的大學,在其官網首頁貼出題為「學校公布韓春雨團隊撤稿論文的調查和處理結果」的報導;第二天上午,該校及其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官網貼出了「韓春雨就公布撤稿論文調查處理結果表態」的信息。至此,一年前河北科技大學聲明稱「學校決定啟動對韓春雨該項研究成果的學術評議及相關程序」,終於有了「調查和處理結果」。

選擇這個人們即將進入夢鄉的時刻和休息日公布「調查處理結果」和韓春雨的表態,河北科技大學可謂用心良苦,顯然就是要將此事的反應儘可能降低。當晚官網貼出的報導在新聞欄目內的標題甚至簡化為「學校公布學術調查處理結果」,沒有提及韓春雨的名字。剛到第二天午間,這兩條新聞在該校官網已經下沉難尋。

然而,即便如此操作,河北科技大學和韓春雨「藉助」網絡的力量,即刻再度成為科技、教育界的熱門話題。

按照河北科技大學的報導,學校對韓春雨撤稿事件進行了學術和行政兩條線進行了核查。在學術方面,「校學術委員會成立調查組,本著「依法依規、嚴謹規範、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原則,認真核查了該論文涉及的全部原始實驗資料,並委託第三方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展重複驗證實驗」,結論是:「認為撤稿論文已不再具備重新發表的基礎,未發現韓春雨團隊有主觀造假情況。」這個調查結論,立即引起人們新一輪的強烈質疑,種種批評鋪天蓋地而來。事實上,早在去年河北科技大學啟動調查之前,經過一年多的驗證和討論,韓春雨這一成果的性質早已水落石出,其個人的學術信譽在應對質疑危機的過程中已經破產。現在河北科技大學「未發現韓春雨團隊有主觀造假情況」的調查結論,只會激起人們的強烈不滿。可以預期,至少在輿論層面,河北科技大學「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期望落空了。

對於行政方面調查的結果,該校報導稱:「該論文發表後,韓春雨的個人住房、職稱、工資待遇等均未發生變化。在調查過程中,韓春雨主動要求退回基於撤稿論文所獲得的科研項目、績效獎勵、榮譽稱號、社會任職等。有關方面按照規定已取消了韓春雨所獲得的榮譽稱號,終止了韓春雨團隊承擔的科研項目並收回了科研經費,收回了韓春雨團隊所獲校科研績效獎勵。個別社會任職正在按法定程序辦理。」也就是說,除了個別社會任職還在按程序辦理撤銷之外,其它的諸如「科研項目、績效獎勵、榮譽稱號、社會任職等」均已取消或收回。這可視為對韓春雨的行政處理或處分,韓春雨似乎可以平穩回歸到了發表撤稿論文之前的普通教師行列。

回想兩年前,韓春雨的「諾獎級」撤稿論文問世、聲譽鵲起不久,即發現實驗無法重複等問題,遭到學術界的廣泛質疑,然而各種榮譽依然紛至沓來。僅2016年5月至9月,據中國科技網整理的至少有:

5月24日,某部領導接見韓春雨,高度評價其成果與精神。

7月7日,韓春雨被河北科技大學推薦為「長江學者」候選人。

7月13日,韓春雨被推舉為河北省科協第九屆委員會副主席。

8月9日,河北科技大學基因編輯技術研究中心建設工程項目獲批覆,項目估算計劃總投資2.24億元。

9月7日,河北科技大學的生物工程(基因編輯)被納入河北省高校「雙一流」建設中的「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項目」。

9月30日,韓春雨被河北科技大學推薦為國家「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候選人。

……

韓春雨的榮譽晉級之速,令人嘆為觀止。這方面的推手,當然不是韓春雨個人,韓春雨不過隨波逐流、樂於配合而已。在人們質疑韓春雨個人的學術道德的時候,似乎對這方面的問題關注不多,討論不深。而恰恰是這一方面所展現的科學與政治、與地方或部門利益、與單位利益的高度緊密結合,是當代中國科學發展中的一個突出現象。任何可能有一定重要性的科技成果,不管相關不相干,總是要上升到民族、國家利益的高度,誇大其詞包裝宣傳;有關部門和有關單位,立即藉機打造政績,攫取經費,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個人揚名,領導有方,利益均沾,皆大歡喜,不亦樂乎?!這種模式的科研成果宣傳,至今仍充斥於種種媒體,大家已經習以為常,見慣不怪了。而一旦出了問題,總是捂蓋子,實在捂不住,那也要想方設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科學與政治無小事,部門和單位利益不容損害等等堂而皇之的理由,免除了推手們的責任。這一次如果焦點不是韓春雨這樣科學界的小人物,也許針對這一事件的種種聲音早就消弭於無形了。學術規則在權力和利益面前毫無招架之力。結果損害的不僅是學術,也讓權力部門和有關單位甚至更高的政治利益承受了不應有的代價。這種體制性的問題由來已久,其根源或在於我們所秉持的極端功利主義科學觀,扭曲了科學精神,誤導了相關政策。

從一百七八十年前魏源、林則徐倡導「師夷之長技以制夷」,到上世紀末科技體制改革中一度片面強調科學技術的生產力屬性,功利主義科技觀在我國根深蒂固。如果說在開眼看世界的時候和改革開放初期這種科技觀具有一些積極意義的話,其實早在清末就被其實踐者李鴻章們自認屬於「裱糊匠」級別,不足以救中國,稍後蔡元培、陳獨秀等先賢將賽先生與德先生並舉,引領中國走向現代社會。到了21世紀,我們實在不需要讓科技擔負其可不承受之重。讓「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減少權力對學術的過度幹預,讓學術共同體在學術事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是我國學術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

這次河北科技大學刻意低調公布了「調查處理結果」,而沒有按照學術調查的通常做法,公布調查的細節或調查報告的全文。這難免引起人們的不滿,事件是否到此為止仍有待觀察。不過,學術界的批評質疑畢竟沒有完全落空,這或許是韓春雨事件帶給科技界的積極信號。在科學事務中,我國科學家和學術共同體應當更加主動地發揮積極作用,從而促進科技體制的深化改革和學術生態的重塑。

(王揚宗)

註:文章為編者所加,原題目為「『韓春雨事件』餘波未了,重塑學術生態任重道遠」

 

更多閱讀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韓春雨事件再調查:河北科大避談學術評議,被曝曾組織論文買賣
    在過去的這19個月裡,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輾轉石家莊、北京、杭州等地,持續關注韓春雨事件,試圖梳理韓春雨重要論文出籠和重複證實的過程,以及韓春雨的學術成長背景,以期看到一個事關中國學術界名聲(也是13名中國科學家實名呼籲啟動學術調查的直接原因)事件,能夠在科學和理性的軌道上,得到回應與處理。
  • 韓春雨事件調查結果公布:未發現主觀造假
    《調查和處理結果》還稱, 2016年5月2日,韓春雨作為通訊作者在《自然·生物技術》發表了《NgAgo-gDNA為導向的基因編輯技術》論文。2017年8月3日,韓春雨團隊主動撤回該論文。學校對此事件高度重視,按照學術、行政兩條線進行了全面核查。該論文發表後,韓春雨的個人住房、職稱、工資待遇等均未發生變化。
  • 韓春雨團隊三年後再度發文:尚未經同行評審,仍在職河北科大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在bioRxiv預印本網站上看到,韓春雨為通訊作者的這篇論文(Background free tracking of single RNA in living cells using catalytically inactive CasE)首次發布時間為今年的5月13日。
  • 韓春雨造假事件再曝猛料:竟然組織學生集體學術造假
    近日,上海澎湃新聞曝光了一份2014年形成的錄音資料。其中,當時已是河北科大教員的韓春雨自稱曾通過代寫學位論文牟利,意圖組織學生進行學位論文買賣活動,並欲以版面費為條件換取其妻子在他人論文中的署名。韓春雨還曝出代寫「一個博士論文收費7000元,一個碩士論文收費是4000元至5000元」,到高校工作後「還有人找」。
  • 塵埃落定韓春雨? 河北科技大學調查結果公布!
    》,認為撤稿論文已不再具備重新發表的基礎,未發現韓春雨團隊有主觀造假情況,持續兩年多的韓春雨論文事件終於塵埃落定。從一鳴驚人到一波三折再到一聲嘆息,這兩年多,中國學術界和韓春雨走過來了什麼樣的歷程?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NgAgo事件的主要發展過程與關鍵時間節點。
  • 【重磅】Nature正式報導「韓春雨事件」——附獨家採訪評論
    」聯繫了該雜誌並報告他們並不能重複韓春雨的實驗結果,「該雜誌隨即表示將按照既定流程調查此事」。一位發言人拒絕就調查性質和持續時間發表評論(《自然.生物技術》由Nature集團出版,但是Nature 新聞評論團隊是獨立於出版商的研究編輯團隊。)。
  • 北半球複合極端高溫事件呈上升趨勢 |《自然-通訊》
  • 韓春雨事件塵埃落定,河北科大:韓春雨團隊不存在主觀造假
    8 月 31 晚,河北科技大學官網刊發了《學校公布韓春雨團隊撤稿論文的調查和處理結果》的通告,稱撤稿論文已不再具備重新發表的基礎,未發現韓春雨團隊有主觀造假情況。校方表示,「在調查過程中,韓春雨主動要求退回基於撤稿論文所獲得的科研項目、績效獎勵、榮譽稱號、社會任職等。
  • 韓春雨NgAgo基因編輯論文不存在主觀造假,持續兩年多的事件就此落幕?
    BIOON/---2018年8月31日,河北科技大學發布了《學校公布韓春雨團隊撤稿論文的調查和處理結果》,認為撤稿論文已不再具備重新發表的基礎,未發現韓春雨團隊有主觀造假情況。為此,這個持續兩年多的韓春雨論文事件最終落下帷幕。2018年9月1日,韓春雨就河北科技大學公布撤稿論文調查處理結果表示接受,並且表示在國際前沿的基因編輯技術研究領域,存在許多不可預知的問題。
  • 功利主義人權觀的三個理論缺失
    功利主義人權觀的三個理論缺失 2017年11月08日 08:5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董駿 字號 內容摘要:功利主義在思想史上淵源流長,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的哲學家伊壁鳩魯
  • 【社論】韓春雨又組織「買論文」了!不能再打馬虎眼
    【社論】韓春雨又組織「買論文」了!不能再打馬虎眼 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的問題並不止於那一篇論文。
  • 央視:對導致論文結果無法重複的原因,韓春雨正進行實驗研究
    最先採訪並極力讚揚過韓春雨科研成果的饒毅、邵峰兩位教授,以「推動科學共同體認真對待中國學術生態節點性事件」為由,於2016年10月12日公開了他們此前一個月,致河北科技大學校長的信件和收到的回函,希望認真仔細的核實韓春雨的實驗結果。但是,對於收到的回函,饒毅認為「回複比較籠統,不清楚將有什麼措施」。而網絡上對則不斷地有聲音稱,「無法理解」。
  • 《自然》:影響2020年科學事件的十位人物—新聞—科學網
    12月16日,《自然》發表了2020年度十大人物,這十人由《自然》從每年的重大科學事件中選出。
  • 河北科大回應韓春雨事件:已有機構實現基因編輯
    針對一些國內外實驗室提出無法重複韓春雨NgAgo技術實驗結果一事,10月14日,河北科技大學向媒體提供一份題為《關於輿論質疑韓春雨成果情況的回應》的書面材料。全文如下:感謝社會各界對河北科技大學的關心、支持和愛護!
  • 科學網—一個頓悟與一次科學觀的革命
    ——紀念《科學革命的結構》出版50周年暨庫恩誕辰90周年
  • 韓春雨詳解新版實驗方法要點 稱新舊實驗方法無本質區別—新聞...
    韓春雨對南都記者表示,其他科學家無法重複的原因,他也在探究,但目前不能隨便下定論,「重複性到底是由什麼決定的,比如我們認為是細胞汙染,那我們必須有科學的結論才行,要拿出證據,不能隨口一說。」 韓春雨認為,這些研究工作並不是他一個人的責任,所有的科學家都可以做的,「這一個東西提出來之後,其實就是提供給全世界了,讓全世界科學家一起去解決這裡面的問題。」
  • 韓春雨正進行實驗研究 尋找論文結果無法重複原因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河北省政府、河北省科技廳也前往河北科技大學,對韓春雨取得的成果進行了考察。  從生物學界的「一鳴驚人」到媒體和業內都熱捧的「諾獎級」科學家。韓春雨和他的NgAgo得到了無比熾熱的讚美之聲。但是,這瘋狂地讚譽卻在僅僅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就出現了巨大反轉。  2016年12月27日,韓春雨接受《新聞調查》採訪時,講述了過去半年來他的經歷。
  • 堅持唯物主義科學觀
    這些批評對於把科學加以神話和迷信的做法是有積極意義的,但其中突顯的歷史唯物主義與歷史唯心主義科學觀的差異則有必要進一步加以分析,以澄清其本質區別。雖然歷史唯心主義可以對於科學的創新和發展持肯定態度,但與歷史唯物主義相對照,二者隱含的邏輯有著本質區別。這個區別集中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科學技術從何而來?二是科學技術與人民大眾有何關係?這兩個區別從本質上區分了評價者的不同立場。
  • 韓春雨被曝曾買賣論文,「未主觀造假」還站得住腳嗎?|新京報快評
    ▲2016年8月,韓春雨位於河北科技大學的實驗室內,工作人員正在操作儀器。圖/視覺中國河北科技大學8月31日公布對韓春雨團隊撤稿論文相關情況的處理結果——明確「未發現韓春雨團隊有主觀造假情況」,但收回了其科研經費和所獲校科研績效獎勵。
  • 河北科大:未發現韓春雨團隊主觀造假
    IT之家9月1日消息 此前因為《自然·生物技術》雜誌一篇被認為是「諾獎級」基因編輯技術論文發表,韓春雨團隊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但卻遭學術界質疑。昨天,河北科技大學官網公布韓春雨團隊撤稿論文的調查和處理結果,稱撤稿文章不具備重新發表基礎,並未發現造假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