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訊(特派記者王偉宏)什麼樣的天是娃娃的臉,說變就變?在這個星球上已經生活了38年,到目前為止,小記的答案是:札幌的天。它甚至比娃娃的臉變得還快,短短十數分鐘就從大晴天變成大風雪。也多虧了這突然而至的大風雪,讓小記看到了肅然起敬的一幕。
    
    2月20日,小記到北海道立真駒內公園室內競技場採訪短道速滑,期間需要步行約半個小時。途中的天,是醬紫滴——藍天,白雲,蒼山,叢林掩映下的皚皚白雪,好一派北海道冬日風光。負重雪上行,那叫一個累,好在欣賞著這無邊美景,疲勞指數只是緩慢增ing。
    
    隨手拍下沿途這白雪覆蓋下的日式民居時,陽光也使勁鑽進了鏡頭。不過太陽公公或許不知道自己笑不了多久,就要被烏雲和風雪給遮住了,而且時間只有短短的十多分鐘……
    
    臨近北海道立真駒內公園室內競技場時,烏雲突然碾壓了過來,大雪像沙子一般從天上被撒了下來。
    
    兩位說著粵語的同行,也在風雪中奮然前行。或許,是憤然前行吧……
    這雪不是雪片,也不是微粒,而是一團一團地落下,好像冰雹一般,權且稱其為「雪雹」吧。大風之下,這「雪雹」砸在衝鋒衣帽子上,咔咔作響。走在這樣的風雪之中,想要正常睜著眼,那叫妄想。眯著縫走吧……
    
    此時間,轉角看到賽場,那感覺別提有多有多溫暖了。怎麼說,就好比雪中看到了炭火,餓時瞧見了烤鴨。
    不過,更溫暖的一幕還在後頭。且看。
    
    入口處,志願者們頂著大風雪,在引導觀眾和記者入場。幾位「引導員」都是上了年紀的人,每見一人都先輕鞠一躬,然後開口說話。當然,都是聽不懂的日語~~~~~
    
    更感人的是,老人家看過記者證件,用簡單的英語單詞,連說帶比劃地告訴記者,這是觀眾入口,記者入口還在前頭。更更感人的是,不等記者起步,老人家拉著記者的胳膊就帶起了路……
    此時此刻,感動到「香菇」。但小記肯定不能「菇」,這大風,這低溫,一「菇」,就怕臉上給結冰了。
    
    終於進入賽場內,熟悉場地後抵達看臺,卸下背包,竟發現包上還有未化的雪粒。這就是讓無數滑雪愛好者痴迷的天然「粉雪」。
    
    最後賣個關子,滑冰比賽每告一段落,總會有這麼一輛車開進來修補被劃傷的冰面。這您知道它是如何讓滿是劃痕的冰面在一瞬間變得光滑如新的嗎?
    這問題乍想起來技術含量很高,車看起來也非常高大上,但其實原理非常簡單。這種車叫整冰車,其工作原理就好比您拿一塊抹布蘸上水,在這冰面上擦一下。
    怎麼樣,so easy吧?其實有些事,別把它想得那麼難,也別被它高大上的外表迷惑,剝開外表單刀直入,或許您會發現它其實再簡單不過。
    哈哈,獻醜獻醜,就不在這心靈雞湯了,繼續爬格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