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雙流區勝利鎮建設牧馬山古蜀蠶叢文化公園

2020-12-19 蝦想進行曲

璧山城173城獲悉,牧馬山古蜀蠶叢文化公園一期工程設計已由成都市雙流區發展和改革局批准,項目業主為成都空港科創投資集團。準備啟動設計工作。

牧馬山古蜀蠶叢文化公園佔地面積約678畝,計劃總投資約為26150萬元,建設成為蠶叢文化IP主題旅遊、公園城市雙流表達、人城境業等融合於一體的產城項目。計劃設計周期30日曆天。

要求具備設計建築行業(建築工程)甲級及以上資質、風景園林(風景園林工程設計)甲級及以上資質。

雙流機場西南側,總面積約26.82平方公裡,牧馬山森林公園目標定位是國內首個古蜀文化主題森林公園。牧馬山文化遺址可追溯至4800年前,是古蜀文化、漢文化、三國文化等豐富文化聚集地。 蜀漢時期劉備、諸葛亮屯兵牧馬於此,意欲強盛蜀漢,後人敬仰,留名「牧馬山」。

瞿上文化、漢代崖墓文化、佛教文化、三國文化底蘊豐厚,包含古蜀瞿上城遺址、漢代墓葬群、應天寺等20餘處遺蹟。瞿上文化圈:深度挖掘和開發瞿上文化,打造以蠶叢文化和古蜀農耕文化為主題的文化體驗式博物館,同時復原重建白塔和蠶叢祠。除了親子騎行、樹屋體驗、登山競賽等各種精彩活動可以體驗,每個季度還會有一個主題,採用重大節事活動渲染主題,推廣項目;其餘每月有節事策劃,持續帶動人氣。

相關焦點

  • 成都雙流:開啟創建最美街道新徵程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劉世光):自成都雙流廣都大道東段、金河路北段成功獲評2018年上半年「成都市最美街道」後,目前,成都雙流東升街道銀河路北段、勝利鎮宜城路又開啟了2018年下半年「成都市最美街道」創建新徵程。
  • 創建最美街道 成都雙流兩條道路又踏新徵程
    此外,牧馬山蘊含的古蜀農耕文化元素也為宜城路「加分」不少:在道路西頭,古蜀王蠶叢石像昂首而立,農人耕種雕塑栩栩如生,仿佛在向世人展現當時的農耕場景、講述古蜀故事;路兩旁的步行道以蠶叢教民農桑和介紹二十四節氣、勝利特色農產品的浮雕同樣移步換景;沿街,一棟棟川西民居小樓鱗次櫛比,讓古樸典雅的文化味與宜居樂活的時代感相得益彰。
  • 雙流這裡藏著一個桃花源~簡直是吃貨的天堂!
    >雙流勝利——牧馬山作為古蜀農耕文化重要發源地之一的雙流區勝利牧馬山,是蜀王蠶叢的發祥地。勝利牧馬山舊名「宜城山」,元明時期史稱曾家店,上世紀80年代取名勝利。相傳諸葛亮曾在此屯兵牧馬,他還利用牧馬山上的青木製作了木牛流馬,馬匹眾多,金鼓齊鳴,旌旗獵獵,場面十分壯觀。
  • 60年,他在雙流專注一件事……
    ,2016年3月18日,陳偉芳在棠湖中學新校區舉辦了「『問道槐軒』儒林劉止唐弟兄讀書處詩碑拓本暨《槐軒全書》善本特展」,吸引了省、市、區的文史專家及高校學者們,圍繞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展開了熱烈討論,並就促進傳統文化與校園文化建設相互融合等內容進行了深入探討。
  • 成都「最美街道」30強雙流入選!找個時間,我想和你去這裡散散步……
    2018年完成了人行道改造提升和車行道「白加黑」建設。打造「小遊園、微綠地」景觀2處,街道綠化品質大大提升。   銀河路緊鄰雙流白河公園、中心公園、運動公園等約15000畝的亞洲最大城市溼地公園群,屬於雙流區「五湖四海」核心交通走廊,道路環湖而建,兩邊綠樹成蔭,自然環境優越。
  • 揚雄《蜀王本紀》與古蜀傳說探析
    內容提要:古蜀時代,傳說有五個王朝,揚雄《蜀王本紀》就有關於蠶叢、柏灌、魚鳧、杜宇、開明的記載。這些記載雖然簡略,卻為了解和探討古蜀歷史提供了重要的線索。自上個世紀以來,隨著成都平原諸多古城址、三星堆與金沙遺址等重要考古發現,揭示了古蜀文明的燦爛輝煌,可知傳說的古蜀王朝並非子虛烏有。
  • 巴蜀文化之「蜀人的起源」(下)
    接上篇,古蜀人在經歷「營盤山文化」、「寶墩文化」、「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以後(基本上和華夏文化同步進行),就和華夏文化的商、周時期產生了碰撞。蜀地的古羌人後來分化成了很多支:羌族、冉族、氐族等。羌族強大的時候,華夏部落的「黃帝」曾娶羌女為妃(黃帝並不是指姬軒轅一人,它是華夏黃帝部落的首領代稱),這位羌女生下一子,此子天生雙瞳,長大後因教民養蠶有功,而被族人稱為「蠶叢」。
  • 天府牧馬山國際商旅區揭牌 成都新津打造「成渝數字商旅新名片」
    每經編輯:楊歡活動現場 圖片來源:張強 攝影坐擁牧馬山、楊柳河,緊鄰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內嵌通航基地、複合地鐵高鐵、接駁國道高速,布局三所大學和多家名校……7月7日,成都新津區又一產業發展承載地——天府牧馬山國際商旅區
  • 成都雙流:臨空經濟示範區 國際一流空港城
    因此,確立雙流城市定位,關鍵要緊扣增強成都「五中心一樞紐」支撐功能,著力在發揮「空港」優勢上謀篇布局。  在城市規劃中,雙流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大提出的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堅持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理念,聚焦「中優」、融入「南拓」,規劃建設「臨空經濟示範區、國際一流空港城」,努力為成都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國家中心城市作出雙流貢獻。
  • 走進古蜀:古蜀王蠶從氏與嫘祖,誰才是真正的養蠶始祖?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太白詩中的蠶叢及魚鳧,是歷史上的古蜀王,經三星堆和金沙遺址考古驗證,確有其人。蠶叢只活躍在蜀國的神話傳說中,但他們似乎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同時出現兩位養蠶專家,選擇上似乎使人很矛盾。蠶叢氏為岷江羌族,而古蜀能與嫘祖軒轅家族拉上親緣關係的是蜀山氏冉族,蠶叢的技藝是巧合天成呢,還是起源於冉族傳承,或者蠶叢本是軒轅後裔?這是一個謎。
  • 26個字母看懂雙流,看完你會更愛這座城
    至今已有2300多年建置史 擁有蠶叢文化、古蜀農耕文化、槐軒文化 I International(國際化) 這座城,在慢慢的走向國際化 雙流國際機場、成都雙流自貿試驗區 ......
  • 新津第四個產業功能區天府牧馬山國際商旅區昨日揭牌
    撤縣設區後,新津區全面進入了產業轉型升級、城市擴能提質的歷史新階段。昨日,新津區第四個產業功能區——天府牧馬山國際商旅區揭牌,標誌著新津正式啟動「第四功能區」建設,將補齊人城境業全域融合的「最後一塊拼圖」。
  • 成都新建100座公園!雙流有……
    從老舊時光裡走來,以人民公園為代表的百花潭公園、望江公園、塔子山公園、文化公園……這些歷經歲月的老公園,承載了一代代成都人的記憶。
  • 成都地鐵3號線二三期車站正式亮相
    成都地鐵建設管理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響應成都市政府打造世界文化名城的號召,成都軌道建設管理公司(簡稱「建設公司」)在3號線二三期建設中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脈絡,在延續一期整體裝修風格的基礎上進行了優化、整合,以「通達南北」作為整體線路主題,北接古蜀道,南承茶馬古道,完整演繹了成都作為古絲綢之路地理、歷史節點的輝煌篇章和對新絲綢之路發展的美好嚮往。
  • 成都第六個中心城區浮出水面 雙流舊貌換新顏
    雙流6個「鎮」增掛「街道辦事處」牌子「以後彭鎮叫柳河街道辦事處?還是叫楊柳河街道辦事處?」這幾天,這個問題不但是雙流區彭鎮政府工作人員糾結的問題,也是老百姓茶餘飯後熱議的談資。就在3月底,成都市政府批覆了雙流區 《關於永安鎮等6個鎮增掛街道辦事處的請示》,同意永安鎮、黃水鎮、彭鎮、金橋鎮、黃龍溪鎮、勝利鎮增掛街道辦事處牌子。
  • 除三星堆以外古蜀文化的第二個證明——金沙遺址
    浪漫主義詩人李白這樣描述古蜀國的歷史:「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而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在三星堆未被發掘之前,虛無縹緲的歷史傳說一直就是古蜀國歷史的全部。2001年2月8日,在成都市區西北部金沙村的施工中大量發現了象牙、銅器、玉器、石器等,將古蜀文明都帶入到了新的篇章——金沙文明被發現了。在遺址的中部,有面積約為1萬平方米的人工卵石設施。
  • 成都雙流新城公園項目啟動 將建全球最大城市公園
    成都雙流新城公園項目啟動 將建全球最大城市公園 成都雙流新城公園合作各方出席新聞發布會張浪 攝    中節能四川工程項目部、中愛聯四川工程項目部25日揭牌,標誌著全球最大的城市公園——雙流新城公園項目正式啟動。 張浪 攝   中新網成都1月25日電 (記者 張浪)25日,成都雙流新城公園建設項目正式啟動,打造後的新城公園將成為全球面積最大的城市公園。
  • 「一港三心四組團」 成都雙流構建公園城市新格局
    央廣網成都9月3日消息(記者 賈宜超)「天府·怡心湖B區11條市政道路土石方完成約90%……」近日,在天府·怡心湖項目建設現場,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說。目前,成都雙流區正堅持規劃先行、品質提升,構建中心帶動、組團發展、功能完備的城市空間。
  • 成都雙流區:用場景營造重新定義城市生活
    而在雙流,怡心湖並不是個例。天府國際生物城、成都芯谷……為了提升門戶城區規劃品質,雙流堅持「先策劃、再規劃、後設計」,以「一場兩翼、東西互濟」形態布局城市空間,編制天府新區公園城市雙流示範區、楊柳湖等重點區域城市設計。
  • 成都幼兒園名單—雙流區
    辦園等級 幼兒園諮詢電話 雙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