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尿床的原因很多,雖然有一些疾病可使孩子患遺尿症,但對於大多數尿床的孩子而言,尿床是一種功能性的問題,只要父母注意看護並祛除生活中可能造成孩子尿床的因素,孩子尿床是可以糾正的。該情況只限於1-3歲的兒童,三周歲以上就屬於疾病了,與此無關了。
1、遺傳因素:這種情況大多發生在男孩中,孩子的父親小時候也往往尿床,這種情況引起的尿床,有時可到青春期才會逐漸好轉。
2、疾病:蟯蟲症(蟲體對尿道口的刺激)、尿路感染、腎臟疾患、尿道口局部炎症、脊柱裂、脊髓損傷、骶部神經功能障礙、癲癇、大腦發育不全、膀胱容積過小等等,但因病引起的遺尿只佔很小的比例。絕大多數孩子的尿床與精神因素、衛生習慣、環境因素等有關。
3、精神因素:孩子入睡前玩得太累或興奮過度;孩子曾受了驚嚇甚至是害怕尿床受到責罵等。
4、不良衛生習慣:父母照顧不周;沒有給孩子進行及時的排尿訓練如長期使用一次性尿布,孩子對排尿的行為沒有敏感的反應;孩子的內褲太緊、局部沒有清洗尿漬刺激等。
5、環境因素:突然換新環境;氣候變化如寒冷等。此外,孩子入睡前飲水過多;吃了西瓜等含水量多又有利尿作用的水果;父母在孩子夜間有便意時沒有及時把尿等都會造成孩子尿床。
6、孩子睡眠過沉也是原因之一,據有關人士對尿床的孩子進行腦電圖觀察,的確存在著此因素。只要找到原因有針對性地給予糾正,孩子尿床現象必將大大減少並最終不再尿床。
1、精神、心理及行為異常。遺尿可導致患者精神、心理和行為異常,而這些異常又將成為患者尤其是部分年長兒童及成年人持久難治性遺尿的原因。
2、包莖、包皮過長、尿道下裂、尿道狹窄等泌尿系統疾病;長期的便秘或腹瀉、肛裂、腸激惹綜合症等胃腸道的疾病;垂體性或腎性尿崩症;糖尿病;食物等的過敏反應;蟯蟲症等腸道寄生蟲病;心、肝、腎、肺等軀體疾病都可成為遺尿的原因,以上原因約佔遺尿病人的10%。
3、晚上形成的尿量多,不敢喝水,稍微喝點水晚上就會出現症狀,這種情況與大腦腦垂體分泌抗利尿激素不足和腎虛所致,個別的患者出現腰酸腰困,四肢疲乏無力,白天精神差,例假不規律,怕冷,手腳冰涼等。
4、神經功能失調。晚上睡覺做夢找廁所,尿一點能醒或尿過了也醒不了,害怕膽小,對日常事務很敏感,自卑,不愛說話,愛發脾氣,愛激動,這都是植物神經功能和膀胱中樞神經功能失調所致。
5、白天憋尿狀況差,有尿急、尿頻,見到水或摸到水就想小便的情況,憋尿時間長一下,小腹酸脹感明顯。這說明膀胱括約肌功能差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