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腦癱兒獲愛心資助治好「芭蕾足」 爺爺稱不放棄

2020-12-17 環球網

法庫3歲「芭蕾足」腦癱患兒得救了

「小兒腦癱專項手術基金」助他圓夢

六旬爺爺懷抱小孫子稱「不會放棄!」

小洋洋今年3歲了,還不會翻身,更不會坐,雙手不會拿東西,身體容易扭曲、打挺,頭經常歪向一側,從嘴中淌出口水,一雙腳呈現「芭蕾足」無法放平……洋洋的父母因變故不在孩子身旁,六旬的爺爺奶奶寸步不離守護在小孫子身旁。「不能放棄!不會放棄!」老夫妻說。1月10日,在遼寧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病房,一個剛剛接受完手術的腦癱兒被爺爺緊緊抱在懷中。他的命運,令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

智障母親生下胖兒子

「這孩子命太苦啦!」郭宏偉低頭嘆息著說,他今年60歲,來自法庫農村。「我兒子身體有殘疾,再加上家境不好,就娶了一個智障姑娘。」他回憶,兒媳懷孕了,全家人都欣喜異常。9個月後,兒媳生下一個白胖的男孩,他為孫子起名「洋洋」——是喜氣洋洋的意思。

由於兒媳原本患有智障,郭老漢十分擔心孩子會受到遺傳。為此,兒媳懷孕期間一直由家人陪伴定期去做孕檢,結果顯示:孩子很正常。

「但萬萬沒有料到的是,兒媳生孩子時發生難產,折騰了大半天最終才將孩子生下。」郭老漢回憶,醫生說孩子出生時遭遇長時間缺氧窒息,這正是孩子生病的主要病因。

孩子一歲時診斷為腦癱

孫子滿月後,他還不會笑,2個多月時,只會偶爾「嚶嚶」幾聲,3個月還不會俯臥仰頭。「你別急,這孩子分先長後長!」周圍親戚安慰郭老漢說。

然而,小洋洋長到1周歲時,患了一場重感冒,進而轉化為肺炎。郭老漢和妻子抱著孫子去醫院,經搶救才保住孩子的性命。出院前,一項體檢結果令人震驚:小洋洋患有腦癱!面對萬餘元的治療費用,老兩口望而卻步,只好抱著孫子返回家鄉。他們心存僥倖:萬一醫院診斷錯了呢?

轉眼間,小洋洋已長到3歲,還不會翻身,更不會坐,雙手不會拿東西,一遇到陌生人身體就發生扭曲,頭歪向一側,從嘴中淌出涎水。小洋洋漸漸會說話了:儘管吐字不清,但可以說出「爺」、「奶」、「好」等,老兩口似乎又看到一絲曙光。

免費手術治好「芭蕾足」

去年鬧了旱災,郭老漢家的苞米地歉收了。老兩口東挪西借,最後懷揣著1000多元來到瀋陽。在一家權威醫院,專家為小洋洋做了全面檢查,結果,孩子患的是手足徐動形腦癱。如果不接受手術治療,他的雙足就會繼續扭曲變形,一輩子失去走路能力。

據省醫院神經外科專家李巖峰介紹,小洋洋身體發育只相當於1歲多嬰兒,他膽小,總覺得依賴物體才有安全感,特別是一雙腳由於肌張力導致蜷縮成一團,時間長了易導致孩子畸形發育。他說,如果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孩子有可能恢復正常行走能力。

幸運的是,日前,瀋陽市民政部門與省醫院聯合實施扶貧項目——「小兒腦癱專項手術基金」,這意味著,凡是符合相關條件的腦癱患兒,都可以免費接受康復手術。一周前,小洋洋如願做了手術。

昨日,在神經外二科病房,記者看到了術後的小洋洋:他的哭聲非常微弱,安靜少動。不過,他的一雙「芭蕾足」已經變平。醫生說,之後再經過一段康復治療,孩子有望學會走路。瀋陽晚報、沈報融媒主任記者 唐葵陽 攝影記者 沈生

腦癱患兒與「芭蕾足」

腦癱指的是產前或出生早期(1個月以內),由於腦損傷導致運動發育落後以及運動、姿勢異常的一種症候群。腦癱最主要的表現是運動功能障礙,同時也常常伴有智力低下、癲癇、進食困難、語言障礙、行為異常以及聽力、視力障礙等。因此,對腦癱的治療常常採用多方面的、綜合的措施,包括作業治療、物理治療、運動治療、語言治療、針灸與推拿、外科治療等。腦癱患兒學站時、兩腿併攏,雙腳總是腳尖著地,有的甚至出現交叉,呈剪刀型,又似跳芭蕾舞的足部姿態,被稱作「芭蕾足」。(唐葵陽)

相關焦點

  • 中國600萬腦癱兒家庭之殤:24小時不間斷看護 經濟難以為繼
    從縣醫院、市醫院再到省醫院,跑遍了河南各大醫院後,張小娟得到了一個早能猜到卻不願意面對的現實,「孩子是重度腦損傷,也就是腦癱。」「一看到寶寶咧著嘴對我笑,我的眼淚就止不住的流,我的孩子這麼好怎麼就會是腦癱呢。」從初一開始,張小娟沒睡過一次好覺,情緒幾度崩潰。
  • 2019人生故事 | 「愛心爺爺」有一個小目標
    今天的人生故事,給大家介紹一位普通又不凡的「愛心爺爺」,退休後28年來,募捐善款845.5萬元,幫助上千名學子完成學業。即將到來的2020年,他又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那就是,到2021年資助200名貧困學生完成博士、碩士學業! 肖光盛是湖南省漣源市一位普通的退休幹部。
  • 搖頭爺爺治腦癱?不注意這些表現難怪孩子是腦癱!
    近日,一則網上流傳的關於「搖頭爺爺治腦癱」的視頻引起網友的廣泛關注。視頻中的醫生以康復治療的名義對一名5歲腦部發育遲緩的男童瘋狂搖頭。我身為兩個孩子的媽媽,看到這粗暴的一幕,全身不寒而慄。「如何及時發現寶寶是否腦癱?怎麼治療?」一系列關於腦癱的問題縈繞腦海。今天在此寫下媽媽們想知道的腦癱問題,望我們做家長的多了解一點醫學常識,避免孩子們無辜受苦。
  • 溺斃腦癱兒女子過堂 檢察官求情千人聯名望輕判
    村民稱韓群鳳常帶兒子出來學走路。村民學母子3人練習走路。專題攝影 信息時報記者 閆曉光    「法律之內,應有天理人情在」  韓群鳳過堂 檢察官求情 千餘人聯名求法官輕判  悉心照顧13年,腦癱兒毫無起色反而病情加重,沉重的生活壓力,使得辭職專職照顧腦癱兒的絕望母親韓群鳳,最終失去了生活的勇氣。她溺斃兩個13歲的腦癱兒、隨後自殺。但最終兩個兒子雙雙殞命,她被救活。
  • 「15號」美食展愛心展位,義賣所得全部用於資助腦癱兒童困境家庭
    「15號」美食展愛心展位,義賣所得全部用於資助腦癱兒童困境家庭 2020-12-11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斥資500萬元救助腦癱兒
    凡是在東莞居住且工作、連續繳納社保1年以上,家有0~6歲腦癱兒童的非莞籍困難家庭,均可申請資助。不少患兒因經濟原因放棄治療「腦癱不僅嚴重影響兒童的身體發育,更是造成兒童殘疾的最重要原因之一,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腦癱的治療水平也日益成熟,大部分腦癱患兒經有效治療,可以重返學校和社會。」市慈善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但是大部分腦癱患兒由於家庭經濟等方面的原因而放棄治療」。
  • 姑娘,只要不放棄,未來可期
    日前,為了照顧突患重疾的母親,這位已被暨大錄取的18歲女生斷然表示「我寧可放棄大學,也要給媽媽治病」。目前,楊飄媽媽已經甦醒,病情穩定且沒有留下後遺症。對於不斷湧來的愛心資助,楊飄表示目前不會再接受其他愛心人士的後續捐贈。
  • 安徽嶽西縣腦癱兒用堅毅譜寫人生 高分考取合工大
    原標題:腦癱兒用堅毅譜寫勵志人生他患先天腦癱,三歲勉強走路說話;他長在深山,兩公裡山路阻礙每日求學路;他堅強樂觀,正面迎戰困難不向命運低頭;他非常爭氣,高考以551分考取合肥工業大學。他叫閔登華,一個普通而不平凡的農村孩子。
  • 愛心廈門|助夢起航 52名非廈籍考生獲資助
    獲資助的學子代表與指導單位和主辦單位的人員合影。獲資助的學子參觀路橋集團。成就夢想「新廈門人」為城市奉獻 他們的子女獲資助「這筆獎學金是認可、是幫助,減輕了我的家庭經濟負擔,讓我專注於學業,同時也激勵著我繼續努力學習,將來回報社會!」儀式上,獲獎學子代表趙同學真切表達了對於獎學金的珍惜及感恩。
  • ...70度是腦癱嗎|足背屈角|肌肉痙攣|腦癱兒|屈角|腦癱|寶寶|神經|...
    患者諮詢,「我幫扶著寶寶站立時,寶寶站立不穩,足背屈角有問題,後來到網上查了下,對於寶寶的這種現象,好多說法都說寶寶的這種症狀是腦癱兒,於是我就帶著孩子到當地醫院做了評估檢查,這個過程裡,醫生扶著寶寶的腿伸直,讓寶寶的足背屈向小腿,並且用手掌壓住寶寶的足底,足背和小腿前側形成的角度就是所說的足背屈角,而我的寶寶足背屈角大於70度,並且呈90
  • 九旬「愛心爺爺」奔波29年為貧困學子募捐學費
    新華社客戶端長沙7月31日電(記者謝櫻)「肖爺爺,今年高考我考了568分,感謝您的無私付出,給予我的幫助……」一得知高考分數,湖南省漣源市鬥笠山鎮明鏡井村的貧困學子易光靈,就高興地向幫助他完成高中階段學習的肖光盛爺爺報喜。這兩日,報喜的電話響個不停,樂壞了這位九十高齡的耄耋老人。
  • 腦癱兒申請康復救助專項基金 不限戶籍
    根據日前修訂的《東莞市慈善會「海豚計劃」腦癱兒童康復救助專項基金項目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市慈善會專門設立500萬元專項基金,幫助0-6歲腦癱兒童進行搶救性康復,每人可申請1萬元資助。據了解,跟第一批專項基金只針對非莞籍腦癱兒不同的是,第二批專項基金的申請者將不限戶籍。
  • 父母堅持18年呵護腦癱兒 將其培養成遊泳高手
    文\記者何有貴、姚卓文圖\記者喬軍偉從中醫針灸到西醫探索;從偏方治療到物理治療;從踩單車鍛鍊到雙槓鍛鍊;從水中漂浮到遊泳嘗試;從不識水性,到水中健將……他們一次次的嘗試碰壁,又一次次的在碰壁後嘗到了克服困難後的喜悅,是因為18年的不拋棄不放棄;腦癱兒一般的生存年齡就是10多歲,而他們的兒子現在已經18歲,並且越來越健康,是因為18年的不拋棄不放棄:
  • 偉大母愛創造奇蹟 腦癱兒英語達4級(圖)
    昨日,一名外籍教師專門為重慶16歲的重度腦癱兒李管嚴平測試英語聽力和口語到了2歲時,曾被專家鑑定為重度腦癱。目前,李管嚴平能看懂英文報刊和進行英語對話。  與外籍老師輕鬆對話  昨日下午4時許,外籍老師戴維(音)與頭戴帽子的李管嚴平用英語對話,測試其口語。戴維輕鬆、活潑的語言,讓李管嚴平覺得十分輕鬆,但聊天的速度卻較為緩慢。「你能將你的帽子借給我戴嗎?」「可以!」說著,戴維從李管嚴平的頭上取下帽子戴在自己的頭上。
  • 紫陽鄉村教師餘西霞:放棄好機會 成就「最美的堅守」
    邊遠山村教師奇缺,年僅18歲的餘西霞畢業後毅然放棄了城市裡的工作機會,回到家鄉,成為了紅椿鎮尚壩村尚壩小學的一名鄉村教師。現場同期聲:(上課的同期聲)有人說,做一名鄉村教師,必須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因為缺少教師,除了語文,數學,餘西霞還帶過英語甚至音樂體育等課程。雖然承擔著繁重的教學任務,但是她的教學質量並沒有受到影響。
  • 腦癱考生考出優異高考成績,腦癱兒、唐氏兒、畸形兒區別在哪裡?
    這名在襁褓中就被確診為腦癱的19歲少年,逆風飛翔的人生既勵志又讓人感動,引起了社會上人們的熱議。有四分之一的腦癱兒智力沒有問題,二分之一智力稍稍受影響,只有四分之一的腦癱患者才有明顯的智力障礙。 因此,如果在工作中,遇到有腦癱兒的父母,我們都會鼓勵這些父母們,用勇敢和愛心照顧孩子,這些特殊的孩子會給父母一個回報的。 記得以前我還看過這樣一則新聞,河南一位腦癱的小夥依靠自己的能力,不僅開了公司,買了新房,最終還結婚娶了嬌妻 。 有人疑問,腦癱患者遺傳嗎,可以結婚生子嗎?腦癱本身不是遺傳疾病,不會遺傳給後代的。
  • 愛心人士黃德榮資助獨山多名貧困大學新生
    9月9日,獨山縣愛心人士黃德榮到獨山縣興農中學發放助學金,幫助5名貧困大學新生更好逐夢。當天,在興農中學,黃德榮為5名考取大學的貧困生送上了共計5000元愛心助學金。資助儀式上,黃德榮用自己兒女的求學故事,向同學們講述了「知識是生產力,知識是力量,知識可以改變人生。」
  • 洛陽女孩腳被老鼠咬傷獲愛心人士幫助進行手術
    大夫在檢查手術後妮妮的情況□記者 蔡君彥 文 許俊文 攝影本報訊 13歲洛陽市欒川縣廟子鎮龍王幢村女孩李妮妮,在愛心人士幫助下第一次走出大山,被接到漯河檢查,再到鄭州一家醫院做手術,如今,這位命運多舛的姑娘已經成功進行了腳部矯正手術,正在康復中。
  • 農家小院裡的青少年活動中心 76歲愛心爺爺當「校外輔導員」
    農家小院裡的青少年活動中心 76歲愛心爺爺當「校外輔導員」 來源:現代快報編輯:張愛紅2017-01-27 07:36分享 摘要:村落深處,沿著河邊小道走到盡頭,
  • 母親突患重病 考上暨南大學新生考慮放棄上學!後面的故事太暖心了!姑娘,只要不放棄,未來可期!祝你前程似錦
    楊飄接到暨大校友匿名捐贈現金和書籍 日前,為了照顧突患重疾的母親,這位已被暨大錄取的18歲女生斷然表示「我寧可放棄大學,也要給媽媽治病」。目前,楊飄媽媽已經甦醒,病情穩定且沒有留下後遺症。「我寧可放棄大學,也要給媽媽治病」楊飄只有6歲時,父親突發疾病去世了。母親陳忠蘭在老家隔壁村的魚竿廠打工,每月收入3000元左右。母親自尊心很強,不願意欠債,一個人吃力地維持著家中開銷。楊飄說,媽媽很少跟她講家裡的經濟狀況,不願給她壓力,只想讓她好好學習,但她從生活的細微裡也覺察到家裡經濟狀況的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