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來源於一名熱心球迷的投稿,針對最近北京電視臺某節目中對於上港和國安比賽中出現的爭議畫面的解釋,該球迷認為引用規則出發點是好的,但是翻譯值得商榷,故作此文投稿至本自媒體,如有不實內容或侵權,請聯繫SIPG鷹眼刪除)
昨天在頭條某媒體上看到了北京電視臺某節目的評論員王速先生引用「國際足聯最新修訂的規則」,表達對8月22日中超第一階段上港、北京比賽中主裁判馬寧取消點球判罰「未能吃透規則」的不同意見。
能夠在解說、評論中直接引用規則條文說事而不是泛泛而談,在我的印象裡是很少見的,可算是中國足球的一大進步,值得讚揚和推廣。但是按王評論員的建議細細品味了這條規則的原文和中文翻譯後,不免覺得有些異樣——在生活中這樣翻譯倒大差不差,但是作為嚴謹的「法律條文」也如此翻譯也未免有點過於寫意了吧?
首先,holding是拉扯、抓抱的意思,日常翻譯成「阻攔」問題不大,但是作為足球術語還翻譯成「阻攔」就不合適了。
其次,在英語裡continue和continues雖然中文都可以譯為「繼續」,但是其實是有區別的:continue側重於停止之後的繼續、continues則側重於連續不斷的作為,用中文準確翻譯應當是「持續」比較好。
既然條款裡hold用的是進行時holding,並且使用了continues,那麼很明確——這個條款很明確針對的是持續不斷的拉扯抓抱行為。
在國際足球協會理事會IFAB(https://www.theifab.com/)官網上查詢後,找到了王速先生引用的規則出處:
IFAB2019-2020版球例
/第十二章(Fouls and Misconduct犯規及不當行為)
/第三款(Disciplinary action紀律行動)
/(Advantage得利)一節
/最後一段。
原文如下:
If a defender starts holding an attacker outside the penalty area and continues holding inside the penalty area, the referee must award a penalty kick.(P109)
與王速先生給出的原文一致,對此條款王先生的給出翻譯是:「如果防守隊員開始在禁區外阻攔進攻隊員並犯規,並繼續在禁區內攔住進攻隊員,裁判員必須判罰點球。」
未知王速先生的翻譯出自何處,似乎這位翻譯英語不是太好,或者不是太懂足球;至少是不太明白翻譯規則文本這種類法律條文時,應該嚴謹無差別才行。
其實,IFAB網站上IFAB2019-2020版球例是給出了官方中文譯本的。對應英文版的章節位置,官方譯文為:
如防守球員在點球區域外拉扯進攻球員,直至進入點球區域後仍繼續作出拉扯動作,裁判員應判罰點球。(P108第一段)
請注意【拉扯】、【直至……仍繼續】這兩個關鍵點,以此對照王速先生的譯文,可見:
原來明確的犯規行為指向—拉扯,被擴大化、模糊化了;
並沒有能夠準確翻譯出動作的連續性、持久性這個關鍵點;
原條款其實也沒有要求在點球區域外的動作必須是犯規動作。
可見王評論員版譯文顯然和規則原意大相逕庭。
具體到爭議犯規,陳彬彬的犯規過程很明顯是一次性完成,雖然自身失去平衡後手部打到了王剛,但是這完全不合適歸為「continues holding」——持續的抓抱拉扯,生搬硬套硬套這款規則豈非「牛頭不對馬嘴」?
其實沒有這條規則,裁判也會考量這個球在陳彬彬禁區外撞人後,王剛踩上禁區線時的陳彬彬手部動作是否足以讓王剛摔倒……
換句話說,王剛摔倒到底是因為陳彬彬的撞人?
還是因為被陳彬彬的手打到?
抑或是因為他「自身原因」?
那麼在這個球的判斷裡,裁判最終是通過VAR認定是因為陳彬彬的犯規擠撞動作,導致了王剛的摔倒。應該說,在整個犯規過程中,這其實算是一個相對合理的判斷。
球輸了,擁躉心裡不痛快很可以理解;但是既然講規則就應該遵循規則的原意,可不能憑自身意願生拉硬靠、隨意解釋,搞出自己過於隨意的解釋規則還要別人來「吃透」規則的笑話。
最後,提幾個期望吧:
希望以此為開端,規則意識在中國大地上興起,這不僅對中國足球大有益處,對整個中國的現代化也是必須的。
希望王速先生以後以身作則,繼續直接引用規則來評論足球。但是在引用規則的時候還是要以官方譯本為準,別再自己隨意解釋了。中國足球圈整體規則知識普及程度本就不高,一個隨意而不負責任的解釋很容易造成謬種流傳。
希望媒體、自媒體、大號從業人員提高自身修養,雖然本身不是裁判,但是既然評球,至少得把規則學習好;在報導、轉載時,考慮到自身的影響力,對於超出自己知識範圍的也要有核對一下的意識,這是做新聞、評論的基礎和修養。
希望廣大球迷有空也稍微學習、更新一下對規則的理解,要求不高,對越位、手球、違規得利這些常見違例行為有個正確的理解就行。足球是個發展變化很快的運動,最近幾年判罰的指針變動還是很頻繁的,去年對的今年就未必對。
希望足協、足球相關媒體也要做好為球迷及時普及足球規則、規則變化的工作。球迷是中國足球的基礎,球迷雖然不能上場比賽,但是觀看比賽、認識比賽的規則認識水平提高,也是能提高中國足球整體水平的。
………………………………………………………………
引用百度百科相關內容(https://baike.baidu.com/item/國際足球協會理事會)做個名詞解釋。
國際足球協會理事會(International Football Association Board,縮寫IFAB)成立於1886年,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等四家英國足球協會和國際足球聯合會(註:即我們常說的國際足聯)組成,是討論和決定修改足球規則的國際團體。
國際足球協會理事會共有八名成員,其中四名分別代表現代足球發源地英國的四個足球協會——英格蘭足球總會、蘇格蘭足球總會、威爾斯足球總會和北愛爾蘭足球協會,另外四名是國際足球聯合會的代表。
理事會通常每年在英國舉行一次普通年會,討論和決定規則的變化,並發布有關其他足球事務的正式法令。
要更改一個規則必須有四分之三(即六名)以上國際足球協會理事會成員投票贊同才可以,而且國際足聯規定其四名代表必須投出相同立場的票(即全部同意或者全部不同意)
IFAB官方網站上有每年執行的判罰規則的各語種官方文本下載。有興趣的可以去下載查閱!
(文:散淡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