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軒20秋拍·錢幣丨一種貨幣百種樣貌:清代、民國銀錠亮點

2020-12-15 騰訊網

預展時間

錢幣

12月12日

上午12:00至晚8:00

12月13日

上午9:00至晚8:00

拍賣時間

機制幣第一部分

12月14日(星期一)上午10:00

機制幣第二部分

12月15日(星期二)上午10:00

古錢 金銀錠

12月16日(星期三)上午10:00

紙幣

12月16日(星期三)下午3:00

地點

北京崑崙飯店

北京市朝陽區新源南路2號

清代以後,白銀的本位貨幣地位進一步確立,銀錠作為貨幣載體,得到了更加廣泛的應用,鑄造和流通達到歷史鼎盛。同時,各省獨立鑄幣的金融貨幣制度,使得各地所鑄銀錠不能相互通行。本省銀錠進入外省,需經當地銀爐重新熔鑄,因此,清代以後的銀錠造型,便因其鑄造各行其是而具有了明顯的地域特點。從遺留下來的銀錠實物,我們不難看到,有四川的圓形碗錠、江西的方寶、雲南的牌坊錠、貴州的茶花錠、陝西的槽錠以及兩廣的砝碼錠等等,不一而足。因此造就了中國歷史銀錠如此紛雜的器形樣貌,也為後世收藏留下了無比豐富的遺產。

近年來,清代、民國時期銀錠行情有了大幅上升,收藏群體不斷壯大,而且,藏家在追求藏品珍罕性的同時,對品相的要求越來越高。隨著銀錠鑑定評級的普及,高評分的原色原光好品,將會體現出更大的價值空間。是次秋拍,清代至民國時期各省官商鑄錠陣容強大,數量之多,品種之繁,為近年少有,多枚珍品首次面世。

Lot 1189

清代湖南「同治拾年 十一月 長沙縣 張秉文」五十兩龜寶/GBCA MS64+

Lot1190

清代湖南「同治十年 三月 劉陽縣 錢公慎」五十兩龜寶/GBCA AU58

出版:《麗莊藏中國銀錠》,頁90,圖265,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

Lot 1191

清代湖南「光緒六年 六月 星沙省 洪泰興」五十兩龜寶/GBCA MS62+

湖南五十兩大寶為各府州縣解送省庫的稅銀,其造型獨特,民間習稱「龜寶」,存世稀少,在五十兩大寶中具有很高的人氣。本場拍賣,同光之際鑄造的「長沙縣」「劉陽縣」「星沙省」三枚龜寶同臺亮相,前所未有。其中,「長沙縣」品相佼佼不凡,「劉陽縣」源於麗莊舊藏,「星沙縣」則地名極為罕見。

Lot 1197

清代湖北「光緒十二年 八月 天門縣 官錢局」五十兩銀錠/GBCA MS65+

打有「官錢局」戳記的湖北五十兩大寶,所見年份大多為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之後,即在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湖北官錢局成立以後鑄造。此錠紀年為「光緒十二年」(1886年),時間早於湖北官錢局成立十年。通過查閱湖北官辦錢局、銀號的相關資料,有學者研究指出,清初的康雍時期就已萌生官辦性質的金融機構,初期稱作「官錢局」「官銀鋪」,後稱「官銀錢局」或「官銀號」。

據民國二十五年湖北省銀行編印《湖北省金融》一書記載,同治末年,湖北境內頻發戰亂,金融苦竭,商民交困,地方政府招商設立官銀錢號,撥放庫存銀兩作為基金,準其發行銀票、錢票,流通市面,並在武昌設立「公濟益官銀錢號」,在漢口設立「協成官銀號」和「有成官銀號」。這些官銀錢號、官銀號在發行銀票、錢票的同時,還兼營銀爐業,為湖北稅課機關及州縣地方政府銷鑄上解稅錠,直到光緒二十二年湖北官錢局成立為止。

迄今,由上述湖北官銀錢號、官銀號發行的銀兩票或制錢票,均未發現有實物存世,但是,卻給民間遺留了為數不少的銀質貨幣——銀錠。當時所鑄銀錠多為五十兩大寶,鑄造機構除了打常見的「公濟益」「有成號」「協成號」戳記之外,另有以「官錢局」為記的官錠,如「同治八年 十二月 湖北釐金 官錢局」及此枚「光緒十二年 八月 天門縣 官錢局」。此類由地方官銀錢局、官銀號銷鑄的大寶,鑄造年份遠早於湖北官錢局成立之日,且遺存數量極其稀少。

Lot 1203

清代江西「南昌府 足色地丁」雙戳十兩圓錠/GBCA AU55+

江西省所鑄圓形碗錠所見極稀,打有「南昌府」名的地丁銀,迄今僅發現二枚,另枚見載於臺灣陳鴻彬編著《樹蔭堂收藏元寶千種圖錄》一書第208頁。此錠銘文字口峻挺,通體帶銀光,氣孔均勻亮麗,是集罕少品種與上好品相於一身的江西官鑄稅錠珍品。

Lot 1205

清代江西「鹹豐年月 萬年縣 匠永茂」元寶形五十兩銀錠/GBCA MS61

鹹豐一朝深陷太平天國戰爭,江西境內五十餘縣一度被太平軍攻佔,地方財稅收入銳減。因此,這一時期的江西官鑄稅錠遺存甚少,而且,錠型多為方寶,元寶形制所見極罕。此枚萬年縣上解藩庫稅銀的造型為元寶形,寶面光澤瑩潤,錠身包裹均勻醇厚的巧克力包漿,狀態極佳,品種於江西五十兩大寶最為罕見。

Lot 1207

清代江西「鹹豐拾年肆月 安福縣 伍拾兩 匠元福」方寶/GBCA MS65+

出版:《銀的歷程——從銀兩到銀元》,頁145,圖1,浙江省博物館編,文物出版社,2015年

展覽:「中國錢幣學會金銀貨幣專業委員會會員藏品精粹展」,浙江省博物館,2016年1月15日

Lot 1208

民國時期「江西足寶」五十兩方寶/GBCA MS62

清代江西各府州縣上解戶部的稅課銀錠,形制與其他省份迥異,採用獨特的方形,俗稱「方寶」,深受藏家喜愛。乾隆晚期至鹹豐一朝,方寶的鑄造地點多而分散,幾乎遍布全省各府州縣。形制與光緒年份鑄錠略有差異,坯體扁薄,寶面寬闊,字戳稍小,存世數量遠少於後期方寶,品相保存完美已價值不菲。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江西官銀號成立後,官錠的鑄造人名戳記由官銀匠改為江西官銀號。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民國政府改組了江西官銀號,之後鑄造的方寶銘文更改為「江西足寶」,鑄額無多。隨著機制銀元、紙幣的廣泛流通,銀兩迅速退出金融流通,「江西足寶」也成為了歷史上最後一種帶有官方色彩的銀錠。

Lot 1210

清代廣東「道光十二年 天寶 二月興記」十兩砝碼錠/GBCA XF45

廣州十三行是清政府特許經營對外貿易的專業商行,又稱「洋行」或「洋貨行」,受粵海關管轄。彼時十三行行商在擔任洋商業務代理,經營對外貿易業務的同時,還肩負著一項重要職責,即代理粵海關向與之往來的洋商徵收關稅。

「天寶」行是《粵海關志》(卷二十五·行商)中有明確記載的十三行行商之一,嘉慶十三年(1808年)由廣東番禺商人梁經國創辦,主要經營茶葉、棉花、毛織品等大宗商品,至嘉慶末年達到鼎盛,地位躍升至十三行行商的砥柱中流。道光初年,英商在廣州大肆從事鴉片走私貿易,使正常通關貨物量銳減,加上英國在印度和錫蘭大量種植茶葉,又使廣州的茶葉出口遭受嚴重打擊。隨之,十三行商貿活力日趨衰退。道光七年(1827年),梁經國年老告病,稟呈粵海關核准,諉其子梁綸樞接辦行務。鴉片戰爭後,天寶行業務日薄西山,由洋行轉變為茶行,一直經營到光緒三年(1877年)梁綸樞病卒。

由於十三行行商身份特殊,屬當時的「官商」,故所鑄銀錠的規格形制與官錠無異,存世品種與數量皆十分罕少,是廣東砝碼銀錠中最為珍稀的品種。目前所見,由天寶行代徵的洋商關稅折銀,僅有銘文「道光十二年 二月興記」的本件拍品,以及另枚「道光十五年 十月康和」,且二枚國內外相關文獻目錄均未見記載,首度見諸於公開拍賣。

Lot 1233

清代四川「爐關茶課」單戳十兩圓錠/GBCA MS61

康熙四十年(1701年),西陲重鎮打箭爐(今康定縣)設打箭爐關,簡稱「爐關」。打箭爐是連接四川與西藏的重要貿易樞紐,爐關肩負管理該地區漢藏貿易、抽收百貨雜物商稅的重任。爐關內部業務分常關和茶關二個部分,常關稅銀歸打箭爐同知兼收,用作糧臺經費。茶關稅收舊解四川藩庫,光緒七年(1881年)丁寶楨改革茶稅制度之後,茶稅劃出另解。明清二朝,均視茶葉為羈縻西藏的重要戰略物資。因此,實行茶葉專賣制,仿鹽引而設茶引。茶商繳納茶稅後,由政府發給專賣憑證,然後憑證購茶,運送至打箭爐與藏民交易。清末爐關每年額定正稅為二萬兩,其中絕大部分來自茶稅。此錠即為打箭爐茶關徵收進藏邊茶之茶稅折銀,存世稀少。

Lot 1234

清代「四川夔關 四川夔關」雙戳十兩圓錠/GBCA AU58

夔關位於四川省夔州府(今重慶市奉節縣)境內,是鴉片戰爭前中國境內最大的商稅常關,也是長江上遊的重要榷關,對過往川江的商船徵收商稅,其通關釐稅是四川省及戶部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目前發現的夔關十兩銀錠,以造型渾圓樸拙的早期鑄錠較為常見,晚期圓形碗錠則相對少見。

Lot 1274

清代四川「瀘州 玖年針夾」雙戳十兩圓錠/中乾評級 近未使用

清政府對各省鑄錠的成色並無明確規定,各地平色不一,加之稱量貨幣的自身缺陷,交易過程中,缺斤短兩或成色不足的情況時有發生,甚至有不良商家鑄造偽劣銀錠從中牟利。為避免因成色參差而引起的糾紛,少數銀鋪將「當面打針」「當面針剪」「當面過針」等戳記直接打在銀錠之上,意為可當面鑑定驗色。

此錠銘文「針夾」,也是當面驗色之意。所謂「針」,就是在銀錠上鑽出一個小洞,檢驗內部是否夾心或含有雜質,「夾」則是指銀錠銷鑄和流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夾剪。夾剪在爐房傾銷銀錠時,主要用來切割銀料。驗色時,通常用其剪開銀錠,觀察切口狀態,以判定成色,又稱「查口」,「針夾」以戳記形式出現於銀錠之上,與「打針」「針剪」「過針」等意思相同,十分罕見,且地名、年份俱全,極其難得。目前國內外相關文獻目錄尚未見記載,公開拍賣首次出現。

Lot 1282

清代安徽「光緒年月日 淮南鹽課吉記」五十兩銀錠/GBCA AU55

鹽課是鹽稅中的主要稅種。淮南生產的鹽,行銷到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五個省份,此錠為各地所徵收的鹽課,全部上解到江蘇兩淮鹽運使司之後,重新銷鑄的鹽課稅錠,是安徽官鑄稅錠的稀少品種。目前存世的淮南鹽課稅錠,有元寶形五十兩大寶及圓形五兩小錠二種,紀年則從鹹豐到光緒時期都有發現。光緒以後,淮南鹽課五十兩銀錠的造型開始趨向於山西大寶,從這種造型上的變化可以推測,山西票號的業務範圍已擴展到淮南鹽課的匯兌,並影響了其課錠的熔鑄。

Lot 1283

清代安徽「光緒六年弍月 督銷總局 皖岸鹽課 和豐銀爐」五十兩銀錠/GBCA AU58

清代鹽法實行官督商銷制,鹽商須先向政府繳納引稅,才能前往掌管鹽務的鹽運使司請領鹽引,然後,再憑鹽引到鹽廠購鹽,並將所購之鹽貯存在「岸」,即鹽的運銷地。政府於各岸設立督銷總局,負責監督和管理食鹽的經銷,並徵收鹽課。

清代安徽主要行銷淮鹽。「皖岸」即安徽行銷淮鹽的區域,共有二十八個縣地,所徵鹽課全額上解江蘇兩淮鹽運使司。大通鎮是清代長江流域最大的食鹽進出口港、享譽中外的皖南「大鹽倉」。同治五年(1866年),李鴻章為進一步發展鹽務營運,強化安徽的鹽務監督職能,特設立大通鹽務督銷總局,簡稱「大通督銷總局」或「督銷總局」,負責監督鹽務、疏銷鹽引,並徵收安徽沿江一帶的淮南綱鹽鹽課。之後又分別在長江沿岸的蕪湖與和悅洲二地增設兩個分局,直屬大通督銷總局管轄。

大通督銷總局上解的鹽課稅錠,迄今僅發現二個品種,均為五十兩形制,戳記分別為「督銷總局 皖岸鹽課」以及「蕪湖分局 皖岸鹽課」,存世皆屈指可數。

Lot 1286

清代貴州「貴陽 貴陽 貴陽」五兩茶花錠/GBCA MS63

茶花錠是貴州特有的品種,因外圍褶皺猶如茶花的花瓣而得名,造型別致,姿態優美,有一兩、五兩、五十兩三種規格,無論有無銘文,均傳世極少。此枚茶花錠口沿呈現十一個花瓣,片片相連,嬌俏可愛。通常茶花錠面僅打孑孑一戳,此枚「貴陽」一戳三打,十分罕見。

Lot 1289

清代雲南「嘉慶十七年 景東廳 銀匠徐應貴」十兩大長槽錠/中乾評級 極美

大長槽錠是早期雲南迤西地區所徵收的稅銀,在雲南諸多銀錠類型中,存世數量最少。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景東府降府置為景東廳,直屬雲南省,下轄今雲南省景東彝族自治縣,1913年廢廳改為景東縣。景東廳地名錠出現於雲南大槽之上極其罕見,同時打有紀年,則更是所見寥寥。中部加蓋「課銀」戳記,表明是由景東廳固定徵收的稅銀銷鑄,而且,打戳方式為少見的一橫二直,於眾多雲南官鑄大槽中,拔乎其萃。

相關焦點

  • 探秘錢幣拍賣行情:誠軒秋拍錢幣專場
    正好誠軒2017年秋季拍賣會,古錢、銀錠、機制幣專場,在前幾天時結束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次誠軒秋拍錢幣專場的情況。「鹹豐重寶」當五十,成交價:1,150民國十八年廣東省造孫中山像貳毫銀幣,成交價:1,380可以看出,最便宜的成交價才575元人民幣,所以拍賣會,尤其是錢幣拍賣會,並不全是那麼高端的,所謂幫助你出手家中的錢幣,估價上百萬,還上拍賣會,就是抓住了人們心中拍賣會都是大價錢的先入為主的印象,哄騙你上當。
  • 《馨悟堂藏中國紙幣》孤品首次亮相誠軒秋拍
    《馨悟堂藏中國紙幣》孤品首次亮相誠軒秋拍 來源:新華網 2009年11月04日09:45   新華網北京11月4日專電(記者嶽瑞芳)記者從北京誠軒拍賣公司獲悉,將於11月22日至24日在京舉行的北京誠軒秋季拍賣會上
  • 【2020年秋拍回顧】特殊時期錢幣項目再登新高
    創2010至2011年市場高峰以後本公司錢幣項目總成交最高金額,同時誕生多項中國錢幣公開拍賣最高價格紀錄。再一次以誠軒的品牌影響力,為處於特殊時期的錢幣收藏市場帶來巨大推動力。拍賣現場人氣火爆,座無虛席,連同網絡競投、電話委託、代拍平臺等多種拍賣形式,線上線下競投踴躍,盛況空前。中高檔幣種的成交價格普遍超出市場行情,較上一年度有明顯攀升。重點拍品爭奪激烈,悉數成交的同時連創價格新高。
  • 銀錠收藏價值逐漸上漲2020年成交價格再創新高
    清代以後,白銀的本位貨幣地位進一步確立,銀錠作為貨幣載體,得到了更加廣泛的應用,鑄造和流通達到歷史鼎盛。銀錠品種非常多,從重量分,一般分為一兩錠、五兩錠、十兩錠、五十兩錠。清代以後的銀錠造型,便因其鑄造各行其是而具有了明顯的地域特點。從遺留下來的銀錠實物,有四川的圓形碗錠、江西的方寶、雲南的牌坊錠、貴州的茶花錠、陝西的槽錠以及兩廣的砝碼錠等等。因此造就了中國歷史銀錠如此紛雜的器形樣貌,也為後世收藏留下了無比豐富的遺產。
  • 【2020年春拍回顧】錢幣項目點燃20誠軒收官之戰,成績亮眼
    在疫情影響、海外徵集受阻、拍品數量銳減的情況下,逆風翻盤,創2011年市場高峰以後本公司錢幣項目總成交最高金額,誕生多項中國錢幣公開拍賣最高價格紀錄,再一次彰顯出錢幣項目良好的收藏前景和誠軒的品牌影響力,並樹立特殊時期的最新市場行情。
  • 北京誠軒2018年秋季拍賣會開拍在即
    北京誠軒2018年秋季拍賣會將於十一月中下旬在北京崑崙飯店舉行,推出中國書畫、現當代藝術、瓷器工藝品、錢幣四個項目,共計七個專場。   人民網北京11月19日電(記者 董子龍)北京誠軒2018年秋季拍賣會將於十一月中下旬在北京崑崙飯店舉行,推出中國書畫、現當代藝術、瓷器工藝品、錢幣四個項目,共計七個專場。
  • 一枚錢幣拍出3680000元!這26種中國錢幣之最,快翻翻你家有沒有
    中國嘉德2011年秋拍成交價:   RMB 414000公元前119年,漢武帝作為一種貨幣改革的嘗試,鑄造發行了「白金三品」,它是我國最早含白銀的貨幣。   北京誠軒2014年秋拍成交價:完全可以考慮一下斯柯達明銳。。在價格上二手豪車會便宜不少。首先第1件事就應該是打開所有的車窗讓車內形成空氣對流。還會想起之前的甜蜜。而在未來5天中。有利於提高光合作用。
  • 一枚錢幣拍出3680000元!
    1中國最原始的貨幣一種一邊有開槽齒的海生貝殼,也被稱為齒殼,在夏朝時期使用。古人稱之為「貨殼」,貨幣主義者稱之為中國貨幣的始祖。袁世凱喜歡民國三年的一元籤名pcgSP582014年秋拍成交價格:元人民幣7475009中國最早的銀元券1895
  • 紹興地名的銀錠、各式「花錢」200枚錢幣珍品將亮相紹興
    「這次展覽將盡選錢幣之大珍,展示中國錢幣文化的藝術魅力,並以錢幣學最新的研究成果,用實物再現錢幣演進的軌跡。」據戴志強透露,這場展覽非常有看點,特別是其中的幾個特色專題,如「雕母」「母錢」「鐵母」和「樣錢」;「浙爐」與「蘇爐」;記有紹興地名的銀錠等,都是錢幣學研究成果在各個領域的反映。
  • 錢幣收藏必讀!
    現在,玩錢幣收藏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但是收藏不能盲目的收,看到老的就收。藏品值不值錢,不但是由新老決定,還跟它的稀缺程度以及當時的特殊歷史和文化有關。 所以玩錢幣收藏,首先得了解錢幣的歷史,以及不同時代的變革,喜歡錢幣,家有古錢的,今天這篇文章就必須看一下。
  • 近年漲幅最大的九種錢幣——你怎麼看?
    民國八年袁世凱像壹圓銀幣缺口「造」版PCGS MS64  北京誠軒241500元九年精發近三年內九年精發大頭一直在漲,頂級九年精發大頭的身價已經不輸名譽品了。包漿醇厚的(PCGS MS63)精發大頭已經突破3萬元,圓光五彩包漿者在4萬元以上。
  • 專家提醒:一枚錢幣拍出3680000元!中國最具收藏價值的錢幣,快翻翻你家有沒有
    1中國最原始的貨幣一種一邊有開槽齒的海生貝殼,也被稱為齒殼,在夏朝時期使用。古人稱之為「貨殼」,貨幣主義者稱之為中國貨幣的始祖。袁世凱喜歡民國三年的一元籤名pcgSP582014年秋拍成交價格:元人民幣7475009中國最早的銀元券1895
  • 19春拍·錢幣丨劉改造:皓首汲汲三十載,銀光熠熠一品藏
    1985年,世界錢幣收藏大師伊文·古德曼(Irving Goodman)應邀赴臺參與泉友聚會,劉改造便位列席中,席上每位均藏有「三兩銀」,即上海一兩、北洋一兩、戶部一兩。機制金銀幣是時下錢幣市場熱情最高,買氣最盛,收藏群體擴大最快的板塊,藏界如雷貫耳的劉改造之名,更為本就無比珍稀的錢幣增添了價值。此次誠軒有幸再度呈現劉改造集藏舊物,計機制銀幣六枚,以饗藏家。
  • 元代50兩銀錠如今非常稀少
    在很多古裝影視劇裡,經常會出現上面的對話,在中國古代相當長時期內,銀兩都是主要的流通貨幣。   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往日裡必須隨身攜帶的銀兩已經喪失了作為貨幣的功能,轉而成了眾多收藏愛好者追捧的藏品了。   日前,井研縣收藏愛好者張先生向三江都市報記者展示了他收藏的一枚50兩的元代銀錠。
  • [誠軒16春 · 錢幣]幣間威風:清代各省龍銀擷英
    錢幣正面中間是漢文和滿文的「光緒元寶」四字,背面是蟠龍和「廣東省造」、「庫平七錢三分」字樣,正面外圈刻上英文以便與洋人交易。據悉此文字為光緒十二年底時任廣東巡撫,也是著名的金石家、書畫家的吳大澂所書。由英國伯明罕造幣廠制模,著名雕刻師艾倫·韋恩(Allan Wyon)設計雕刻,刻妥後由喜敦廠轉交廣東錢局鑄造,屬中國近代機制銀幣的開山之作。
  • 2020年錢幣推薦-民國三年袁大頭
    一百多年前中國的貨幣發展逐漸近代化,經歷了民國的「袁大頭」、「孫小頭」、法幣和金圓券,最後步入人民幣時代。在該幣中,民國3年、9年、10年一元幣較為常見,民國八年的則較少些。 袁大頭之所以被人們所追捧,是由於它的成色,分量、含銀的分量都十分穩定。真的袁大頭長度在37.5-39.5毫米之間,分量在26.5到26.9克之間,最純的可以達到90%的含銀量,但是隨著貨幣的流通中伴隨著損耗,重量減輕也是很正常的現象!
  • 民國時期的錢幣如何換算的?
    民國初年,雲南東川鑄行民國通寶小平錢,民國二年(1913年)二月六日,官商合辦的東川礦業公司在雲南東川又鑄行「民國通寶」當十銅錢(圖六)。自公元前336年「初行錢」鑄行秦國半兩錢時起,這種天圓地方的貨幣形制,流通了兩千多年之後,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在雲南麗江等少數民族地區仍在流通使用。直到人民幣佔領了雲南全省市場之後,才最終退出流通領域。一元等於十二角(仿英制)。(假的!根本是一元等於十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