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錢的8大變革!錢幣收藏必讀!

2020-12-23 騰訊網

現在,玩錢幣收藏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但是收藏不能盲目的收,看到老的就收。藏品值不值錢,不但是由新老決定,還跟它的稀缺程度以及當時的特殊歷史和文化有關。

所以玩錢幣收藏,首先得了解錢幣的歷史,以及不同時代的變革,喜歡錢幣,家有古錢的,今天這篇文章就必須看一下。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使用歷史長達五千年之久。中國古代貨幣在發展的過程中經歷了數次重大的變革,幾次變革都有利於各地物資交流和貿易的發展,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其中有八次變革意義深遠!

1

由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的演變

貝是中國最早的貨幣,商朝以貝作為貨幣。

在中國的漢字中,凡與價值有關的字,大都從「貝」。隨著商品交換的發展,貨幣需求量越來越大,海貝已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商朝人們開始用銅仿製海貝。

銅幣的出現,是中國古代貨幣史上由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的一次重大演變。

商·貝幣一組五十枚

貝幣是早期中國實物貨幣之一,早在原始社會,貝即成為交換媒介,常見的是一種齒貝,背面往往磨平,或鑽一穿孔,以便於攜帶,其學名為「貨貝」。

由於真貝的數量不夠,又用仿製貝代替,有石貝、玉貝、蚌制貝、骨貝、銅貝、鎏金貝、金貝等。

隨著人工鑄幣的大量使用,海貝這種自然貨幣便慢慢退出了中國的貨幣舞臺。

戰國 銅貝

春秋 鎏金貝一組四枚

2

由雜亂形狀向規範形狀的演變

從商朝銅貝出現後到戰國時期,我國的貨幣逐漸形成了以諸侯稱雄割據為特色的四大體系,即:鏟幣、刀幣、環錢、楚幣(爰金、蟻鼻錢)。

春秋·晉 中型聳肩尖足空首布(通長:130.3mm)

戰國 明刀、尖首刀、針首刀、直刀展板兩塊

戰國 圜錢

戰國·楚 蟻鼻錢一組八枚

秦統一中國後,頒布了中國最早的貨幣法「以秦幣同天下之幣」,規定在全國範圍內通行秦國圓形方孔的半兩錢。

秦·半兩

圓形方孔的秦半兩錢在全國的通行,結束了我國古代貨幣形狀各異、重量懸殊的雜亂狀態,是我國古代貨幣史上由雜亂形狀向規範形狀的一次重大演變。秦半兩錢確定下來的這種圓形方孔的形制,一直沿續到民國初期。

3

由地方鑄幣向中央鑄幣的演變

據《漢書·食貨志》記載,劉邦建漢後,允民私鑄錢幣。豪紳富商和地方勢力乘機大鑄惡錢而牟利。文帝時「鄧通大夫也,以鑄錢財過王者。」

漢 「半兩」石質錢範

元鼎四年(前一一五年),漢武帝收回了郡國鑄幣權,由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從此確定了由中央政府對錢幣鑄造、發行的統一管理,這是中國古代貨幣史上由地方鑄幣向中央鑄幣的一次重大演變。

此後,歷代鑄幣皆由中央直接經管。鑄幣權收歸中央,對穩定各朝的政局和經濟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4

由文書重量向通寶、元寶的演變

秦漢以來所鑄的錢幣,通常在錢文中都明確標明錢的重量,如「半兩」、「五銖」、「四銖」等等(二十四銖為一兩)。

唐高祖武德四年(六二一年),李淵決心改革幣制,廢輕重不一的歷代古錢,取「開闢新紀元」之意,統一鑄造「開元通寶」錢。開元通寶一反秦漢舊制,錢文不書重量,是我國古代貨幣由文書重量向通寶、元寶的演變。

唐 「開元通寶」背祥雲紋錢

開元通寶錢是我國最早的通寶錢。此後我國銅錢不再用錢文標重量,都以通寶、元寶相稱,它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後的「民國通寶」。

5

銀兩進入了貨幣領域

銀兩,指中國舊時以銀錠為主要形式的一種秤量貨幣。以兩為單位,故稱銀子為銀兩。

以銀錠為主要形式的稱量貨幣,始於兩漢,盛於明清,清又見有實、虛銀兩之分。實銀兩指實際流通的白銀,如銀錠等,其成色重量各地不同。虛銀兩則是一種記帳貨幣,雖有一定含銀量,但並無實物,如近代上海的「規元」、天津的「行元」、漢口的「洋例」等。虛銀兩隻用於記帳,實際支付時則需折算成錢元。

1933年國民黨政府實行廢兩改元後,銀兩停止使用。

唐船型銀鋌二枚

明廣東五十兩銀錠一枚

清五十兩銀錠

6

鑄錢工藝的重大變革——母錢翻砂鑄錢工藝的運用

先秦鑄錢的工具,主要是泥範和石範。泥範是用泥製成坯後焙燒成的,所以泥範也可叫陶範。秦漢前期仍使用泥範、石範,以後出現了模盒翻制泥範的技術。王莽時期,疊鑄範已發展成熟,因此王莽錢幣鑄工極精。

戰國·齊 三字刀正背陶範

漢 「半兩」石質錢範

漢 五銖銅母範

母錢翻砂鑄錢工藝的運用:

隋唐以來,廢除母範鑄錢的方法,改用母錢翻砂鑄造,從而進入了母錢翻砂鑄錢階段。每逢新錢發行,首先向宮廷進呈樣錢,再以祖錢為藍本翻制母錢,最後用母錢制砂模鑄造流通子錢。

由於採用母錢鑄錢法而取消了母範,節省了鑄錢成本,工藝流程更趨合理,可謂事半功倍,堪稱鑄幣史上的裡程碑,為以後兩宋時期的雕母鑄錢法奠定了基礎。母錢翻砂鑄造工藝在清代發展到了極致。

北宋 「崇寧通寶」鐵母

清「嘉慶通寶」寶泉局雕母

清 「鹹豐重寶寶泉當十」珍寶鐵母

7

世界上最早的紙幣產生

北宋時,由於鑄錢的銅料緊缺,政府為彌補銅錢的不足,在一些地區大量地鑄造鐵錢。據《宋史》記載,當時四川所鑄鐵錢一貫就重達二十五斤八兩。在四川買一匹羅(絲織品),要付一百三十斤重的鐵錢。鐵錢如此笨重不便,紙幣交子就在四川地區應運而生。交子的出現,是我國古代貨幣史上由金屬貨幣向紙幣的一次重要演變。

交子不但是我國最早的紙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紙幣——「交子」(圖樣,非真品)

8

由手工鑄幣向機制、紙幣的演變

清朝後期,隨著國外先進科學技術的逐漸傳入,光緒年間已開始在國外購買造幣機器,用於製造銀元、銅元。後來,廣東開始用機器製造無孔當十銅元。因製造者獲利豐厚,各省紛紛仿效。

清末機制貨幣的出現,是我國古代貨幣史上由手工鑄幣向機制貨幣的重林演變。從此,不但鑄造貨幣的工藝發生了重大變化,而且使流通了二千多年的圓形方孔錢壽終正寢。

中國紙幣欣賞:

大明通行寶鈔壹貫

大清寶鈔

以上是我的小常識,歡迎大家來留言討論,謝謝。

相關焦點

  • 兩錢幣發燒友收藏古錢上萬枚 出資創辦錢幣博物館
    「幣痴」聶廣鴻  為古錢幣建立博物館  鐵錢作為中國鑄幣史上一個材質特殊的品種,雖說流通使用有特定的區域範圍,但對貨幣經濟的影響意義深遠。  跟隨《走讀江南》欄目組,記者走進聶廣鴻的錢幣博物館。不算寬敞的展廳裡擺滿了藏品,桌上擺著好幾本查閱古錢的工具書、稱量計具,聶廣鴻從箱子裡捧出一盒盒古錢幣。  「目前,我收藏的最古老的古錢幣是最原始的貝幣,距今已有4000多年。」聶廣鴻介紹,他的收藏從數千年前最原始的貝幣到後來各個歷史時期的銅、鐵、銀幣,及近代中國紙幣,總數高達一萬四千多枚,四千多個品種,其中以鐵錢品種最多,近五百種。只要探知某枚古錢所在,傾其所有也在所不惜。
  • 收藏:小錢幣,大文化,圖4難得一見!
    五帝錢是中國歷史上五位帝王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和嘉慶在位時所鑄造古錢,也稱"帝王錢"。五帝錢分「大五帝錢」和「小五帝錢」。大五帝錢指的是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和明成祖五位帝王在位期間所鑄造的古錢,也稱為「中華五帝錢」。
  • 評選中國古錢的「形象大使」
    中國古錢的價格非常穩定,其中許多品種呈現慢牛行情。在亞洲中國古錢最受青睞,這種態勢已經向歐美國家蔓延。中國古錢品種繁多,數量巨大,其中一些錢幣享譽泉界,甚至普通民眾都有所耳聞。這些知名度極高的錢幣完全可以作為中國古錢的代表性錢幣,並且可以作為中國古錢的形象大使,這些古錢代表著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和歷史。
  • 【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唐朝錢幣
    唐朝時萬國來朝,疆域空前遼闊,極盛時東起日本海、南據安南、西抵鹹海、北逾貝加爾湖,是中國自秦以來第一個未修據胡長城的大一統王朝。 又有哪些入選「中國古錢五十名珍」? 1、乾封泉寶 乾封泉寶是中國古代錢幣之一。唐代稀見錢幣之中的「乾封泉寶」,該錢為唐高宗李治乾封年間所鑄,鑄時僅八個月。唐朝政府速將其回籠銷熔改鑄開元通寶,這就是乾封泉寶存世不多的緣由。該錢之所以鑄時僅八個月,有其特殊的歷史原因。
  • 民國時的錢幣收藏
    馬定祥(1919-1991),著名錢幣學家,中國錢幣學社創始人之一。本文中,作家宋路霞通過撰寫馬定祥的傳記,再現了他們那個年代的收藏家的精神風貌。    玩兒古錢和金銀幣的人都知道,我國最好的錢幣,最稀罕的錢幣,大都出自北方,尤其是平津地區。
  • 1角錢幣收藏價格表
    錢幣的收藏方法 1、珍貴的錢幣,都應單枚包裝。金銀幣,質地比較柔軟,相互磨擦,也會受損傷,浮雕最突出的部位是最容易擦傷的,因此金銀幣最好是單枚包裝。珍貴的古錢當然更應該如此。包裝要注意通氣。 2、貴金屬錢幣掉到地下,或是碰著堅硬的器物,都會磕傷,古錢大都通體鏽透,掉到地下,便會粉身碎骨。
  • 錢幣收藏:有人不愛「新錢」愛「老錢」
    其中五帝錢是指「清代五帝錢」,即清朝最興盛的五位帝王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和嘉慶在位期間所鑄造的古錢;「袁大頭」在貨幣收藏界被稱為銀元之寶,它是我國近千種近代銀幣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銀元品種,一直是銀幣中價格相對最穩定的投資品。在錢幣收藏的店鋪內,幾乎都能看到五帝錢的身影,有的被精美織線編製成掛件,有的被裝在精緻的收藏盒內。
  • 「泉幣達人」魯迅之古錢收藏二三事
    魯迅日記記載,1913年8月18日,「往琉璃廠廣文齋買古泉二十一品,銀二圓六角。又赴直隸官書局買《古今泉略》一部十六冊,十二圓,《古今待訪(問)錄》一部一冊,四角。」以當時一名住家保姆半年工資購買的這部《古今泉略》可以說是魯迅錢幣收藏的知識地圖。
  • 【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南唐時期錢幣
    又有哪些入選「中國古錢五十名珍」? 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國時期李昪在江南地區建立的王朝,定都江寧(今江蘇南京),傳三世歷一帝二主,享國三十八年,是十國中版圖最大的政權。 南唐是五代十國時期經濟文化繁榮、科技進步、對外開放程度最高的國家,對後世宋朝的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農民起義時期的錢幣
    因此,中國古代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四個字——官逼民反。這是專制朝廷和民間社會矛盾的反映,也是農民階級反對地主階級的鬥爭。 兩極世界理論從根本原因、過程和結果等維度分析了農民起義的特點,認為農民起義是中國封建社會形態變革的直接動力。 不少農民起義曾建立政權,並發現貨幣。
  • 中國最值錢的10大錢幣,個個都價值百萬,快來看看你家有沒有
    在中國嘉德2009年秋季拍賣會中拍出196萬人民幣的高價。 NO.9秦銀質半兩大錢 秦銀質半兩大錢是一枚放大了的文景四銖半兩錢,這枚錢錢形規整,地張浩淨,緣穿修磨整齊,是一枚十分精緻周正的大型"權錢",該錢是西漢文景時期的大珍品。在保利2011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上以207萬人民幣的價格成交。
  • 他在彌留之際為國家捐獻了上千件珍貴的孤品錢幣收藏!您認識他嗎?
    這其中,就有必要簡單講述一下「中國泉幣學社」,作為我國最早的錢幣收藏研究與交流的學術團體,這裡面誕生了太多的收藏大家,有一位後來為我國錢幣領域相關博物館捐獻74箱珍貴孤品錢幣的我國當代錢幣學家——馬定祥先生,值得後人去銘記!
  • 圓形方孔錢幣中的小平錢、大樣、雕母
    從對古錢收藏和研究的角度出發,認識古錢的全貌,了解古錢的歷史,展望錢幣的未來,無疑會涉及到古錢的類別和歸屬問題。這就是分類。今天就和大家說一說,在圓形方孔錢幣中的小平錢、大樣、雕母等是什麼意思。小平錢:對古代方孔錢形體大小的一種稱謂,以宋代錢幣為標準。中國古錢幣自宋代以後,形制趨於複雜。
  • 新手怎樣系統性的學習錢幣投資?讓無數想出手的藏家吃了大虧!
    因為他們或者當時都不懂得收藏錢幣這麼回事,或者即算是已經開始集幣但缺乏一雙識珠的慧眼,從而坐視機遇從眼前溜走。正因為如此,許多人都認為已經錯過機遇了,現在才開始收藏和投資錢幣為時已晚了。這種說法的意思是,值錢的錢幣大部分已被人家收購了,即算進入市場,價位也已經很高了,現在來投資收購,有錢賺嗎?乍聽起來,似乎不無道理,但是我說,不是這樣的。對於錢幣收藏和投資來說,並沒有早晚之分。
  • 重金回收:中國最值錢的10大錢幣,個個都價值百萬,快來看看你家有沒有
    錢幣是人類社會流通的衡量價值的主要工具,古錢幣因其貨幣價值和歷史價值一直受到廣大收藏者的青睞,這裡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中國最值錢的十大古錢幣,個個價值百萬,快來看看你家裡有沒有:NO.10鹹豐通寶大清壹百清代鹹豐通寶背面為"大清壹百",此錢為鹹豐錢中之最為罕貴者,為目前已知存世孤品,流傳有序,為清鹹豐年間所鑄。
  • 極特殊的高儲值古錢——新疆紅錢
    新疆紅錢眾所周知,擁有特殊歷史背景的物品,它的收藏價值就比較高。在錢幣收藏市場上,有一種凝聚著特殊歷史的錢幣叫「新疆紅錢」,它的收藏價值是極高的。在各大收藏投資市場上,在錢幣拍賣會上,新疆紅錢都是寵兒。那麼,在這新疆紅錢身上到底蘊藏著什麼樣的背景呢?現在我們去尋找那一段歷史足跡吧。
  • 錢幣收藏:鹹豐重寶,竟價值100萬,到底是真是假
    鹹豐朝所鑄大錢非常有名,是中國古錢幣的一朵奇葩,精美絕倫,被泉學名家孫仲匯先生譽為「清錢之王」,極具欣賞價值。且對研究中國乃至世界鑄幣史和金融史具有非常特殊的意義。銅錢:古代銅質輔幣,俗稱銅錢,是指秦漢以後的各類方孔圓錢,方孔圓錢的鑄期一直延伸到清末民國初年。
  • 新手怎樣系統性的學習錢幣投資?看前輩們總結的經驗
    非常可惜的是,絕大多數初入門的錢幣愛好者和收藏者都沒有這個福氣。因為他們或者當時都不懂得收藏錢幣這麼回事,或者即算是已經開始集幣但缺乏一雙識珠的慧眼,從而坐視機遇從眼前溜走。正因為如此,許多人都認為已經錯過機遇了,現在才開始收藏和投資錢幣為時已晚了。這種說法的意思是,值錢的錢幣大部分已被人家收購了,即算進入市場,價位也已經很高了,現在來投資收購,有錢賺嗎?
  • 火爆的清代熱門古錢2019將何去何從?
    清錢的良好表現主要歸功於清代熱門錢幣。其中熱度最高的幣種是鹹豐大錢,其次是雍正制錢,清代大樣、順治制錢、康熙制錢的熱度也在持續升溫。這些熱門古錢在2019年將何去何從?   本文重點評述並預測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熱門清代古錢。
  • 五代十國錢幣之保大元寶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貨幣在長達五千年的使用過程,經歷了從不同朝代不同試樣金屬貨幣向當今紙幣的演變。雖然古代貨幣在當今市場無法兌換商品體現貨幣該有屬性,但隨著收藏市場的崛起,部分古代貨幣附加值遠遠超越了貨幣本身價值,它們屬有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是當今貨幣無法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