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錢幣發燒友收藏古錢上萬枚 出資創辦錢幣博物館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走讀江南》在高郵錢幣博物館拍攝

  「鐵錢,是中國貨幣文化的一朵奇葩。在上世紀80年代,高郵疏浚大運河時,就發現了大批歷代古錢幣,其中以鐵錢居多。高郵的聶廣鴻和呂紹奇酷愛收藏古錢幣,兩人收藏的古鐵錢、銅錢均超過萬枚……」近日,江蘇衛視《走讀江南》欄目組再次來到揚州,聚焦高郵古錢幣,拍攝專題片。

  此前,《走讀江南》已經推出過「揚州美食」、「夜揚州」等多檔揚州主題節目,引起強烈反響。本期節目預計將在月底播出。

  「幣痴」聶廣鴻

  為古錢幣建立博物館

  鐵錢作為中國鑄幣史上一個材質特殊的品種,雖說流通使用有特定的區域範圍,但對貨幣經濟的影響意義深遠。

  跟隨《走讀江南》欄目組,記者走進聶廣鴻的錢幣博物館。不算寬敞的展廳裡擺滿了藏品,桌上擺著好幾本查閱古錢的工具書、稱量計具,聶廣鴻從箱子裡捧出一盒盒古錢幣。

  「目前,我收藏的最古老的古錢幣是最原始的貝幣,距今已有4000多年。」聶廣鴻介紹,他的收藏從數千年前最原始的貝幣到後來各個歷史時期的銅、鐵、銀幣,及近代中國紙幣,總數高達一萬四千多枚,四千多個品種,其中以鐵錢品種最多,近五百種。只要探知某枚古錢所在,傾其所有也在所不惜。

  「唐代史思明叛亂時鑄造的『得壹元寶』錢非常珍貴,向有『順天易得,得壹難求』之說,」當聶廣鴻打聽到揚州有人藏有一枚「得壹」錢時,用家傳的唐宋時期的鐵鑄「雙獅」把它換了回來。隨著古錢幣收藏數量的日益增加,2003年8月,聶廣鴻自己投資在高郵市創辦了全市首家私人藏館——錢幣博物館。

  藏家呂紹奇

  所藏古幣拍出40多萬高價

  在古錢幣收藏家呂紹奇家裡,記者看到了先秦的刀幣、魚形幣、貝幣以及南宋的鐵錢,還有不同時期的紙幣。他收藏的「純熙元寶背同(背面有『同』字)小平鐵錢」,因數量極少,曾在中國嘉德2008春拍古錢幣專場中拍出高價。

  據史料記載,南宋孝宗皇帝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冬至,改明年年號為純熙,僅僅六天之後改元為淳熙,因此,「純熙元寶背同小平鐵錢」實際上只流通了6天。

  「它之所以引人矚目,是因為前人譜錄中從未見過著述,直到上世紀80年代高郵疏浚大運河時首次面世。」呂紹奇今年59歲,1985年開始就迷上了古幣收藏。這枚古錢幣是呂紹奇在民間花幾十元淘到的,在2008年一次拍賣會上,竟拍賣出40多萬元的高價。

  「此前,鐵錢並不受人重視,歷來被視作劣質貨幣,容易鏽蝕,遺留下來的少之又少。」呂紹奇分析,自高郵南宋鐵錢大量出土、填補了中國貨幣史空白後,我國各地鐵錢的收藏也日益升溫。 通訊員 馬恆福 記者 車林

  【專家評價】

  高郵出土鐵錢填補揚州考古空白

  《走讀江南》欄目組還來到中國江蘇錢幣學會會員、揚州錢幣學會常務副秘書長陳曉友家中,聽他講述高郵鐵錢的收藏意義。

  陳曉友介紹,上世紀80年代高郵疏浚大運河河道時,出土了大批錢幣,絕大部分為鐵錢,「此次出土的鐵錢,或是首次面世,或是已經失傳,時間跨度兩千多年,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和學術價值,填補了我市考古史的空白」。

  陳曉友表示,從這些出土的鐵錢中,可以窺見北宋時人們對書法的重視,「在當時像蘇軾等很多名人都在錢幣上留下墨寶。」過去人們普遍認為,錢幣書法到了北宋,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地,其實不然,由於鐵錢保存不易,傳世較少,因而人們忽略了南宋兩淮鐵錢上文字的書法藝術。「兩淮流通鐵錢,不僅挽救了南宋政府的經濟危機,也為我國留下了極其寶貴的書法遺產。」

  此外,這些鐵錢還有另一特點,即將簡單的書畫同時並鑄於錢幣中,形成書畫並美的局面。

相關焦點

  • 民國時的錢幣收藏
    王希賢眼看他的鄰居「瑞府」一天天沒落了,把家裡的東西不斷往外賣,王希賢就專門挑選他們家的錢幣。他對付「瑞府」很有辦法,他們要是拿出五枚金幣,他就給六兩黃金;要是拿出十枚金幣,他就給十三兩黃金,加三成。久而久之,「瑞府」裡的金銀幣及其他珍貴古錢,都成了他的櫃中之物了。    王希賢頭一次從「瑞府」買了十枚大清金幣,花了十三兩黃金,其中有「丙午年造」的,也有「丁未年造」的。
  • 中國古錢的8大變革!錢幣收藏必讀!
    現在,玩錢幣收藏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但是收藏不能盲目的收,看到老的就收。藏品值不值錢,不但是由新老決定,還跟它的稀缺程度以及當時的特殊歷史和文化有關。 所以玩錢幣收藏,首先得了解錢幣的歷史,以及不同時代的變革,喜歡錢幣,家有古錢的,今天這篇文章就必須看一下。
  • 1角錢幣收藏價格表
    錢幣的收藏方法 1、珍貴的錢幣,都應單枚包裝。金銀幣,質地比較柔軟,相互磨擦,也會受損傷,浮雕最突出的部位是最容易擦傷的,因此金銀幣最好是單枚包裝。珍貴的古錢當然更應該如此。包裝要注意通氣。 2、貴金屬錢幣掉到地下,或是碰著堅硬的器物,都會磕傷,古錢大都通體鏽透,掉到地下,便會粉身碎骨。
  • 天津博物館藏錢幣述略
    #中國古代錢幣大致經歷了殷商西周春秋戰國 ——金屬鑄幣誕生時期;秦、漢、魏晉、晉、南北朝至隋 ——「兩」「銖」貨幣時期;唐、宋、元、明、清 ——稱「寶」貨幣時期。天津博物館藏曆代錢幣 2.4 萬餘件,數量多,種類全,且精品薈萃,是研究中國錢幣產生與發展的珍貴資料。本將選取部分館藏錢幣精品進行介紹賞析,對天津博物館藏錢幣及我國錢幣發展史的大致脈絡進行簡要梳理。一、金屬鑄幣誕生時期在新石器時代晚期,便出現了「物物交換」現象。商代中晚期已經有青銅仿製海貝這一原始金屬鑄幣。
  • 他在彌留之際為國家捐獻了上千件珍貴的孤品錢幣收藏!您認識他嗎?
    錢幣收藏是一項風雅的愛好活動,最早可以追溯至民國時期,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在我國上海、北京、天津等大城市逐漸興起。這其中,就有必要簡單講述一下「中國泉幣學社」,作為我國最早的錢幣收藏研究與交流的學術團體,這裡面誕生了太多的收藏大家,有一位後來為我國錢幣領域相關博物館捐獻74箱珍貴孤品錢幣的我國當代錢幣學家——馬定祥先生,值得後人去銘記!
  • 錢幣收藏:有人不愛「新錢」愛「老錢」
    前段時間,全國首枚異形紀念幣「泰山幣」掀起了搶購熱潮,預約、銷售都非常火爆,錢幣收藏又進入公眾視野。實際上,在眾多錢幣收藏愛好者心中,這些從銀行兌換到的紀念鈔幣,僅僅是入門級別的。那些資深藏友痴迷於用可以花的錢去換「不能花的錢」——— 古錢幣收藏。
  • 紹興地名的銀錠、各式「花錢」200枚錢幣珍品將亮相紹興
    錢幣文化的研究,通常被雅稱為「泉學」。在中國泉學界,有兩位宗師級的人物,被譽為「南戴北駱」。這「南戴」,指的就是紹興的戴葆庭。10月18日,以戴葆庭名字命名的錢幣文化博物館將在鑑湖水街壹號開館。與此同時,將有200多枚代表著國內錢幣收藏界頂尖水平的藏品在此亮相。這個館為何會落戶紹興?
  • 杜月笙後人捐千枚古絲路錢幣 只因一句「我是中國人」
    舊朝錢幣傳萬古,千載文明嘆沉浮。昔日繁榮的絲綢之路,如今再度成為的全球文明對話溝通,合作共贏的舞臺。 而在上海博物館的錢幣館內,一枚枚斑駁的古絲綢之路錢幣,仿佛還在訴說著那段激昂的歷史。它們承載的是國家的興衰與榮辱,更是文明的發展與交融。今天,東方網·縱相新聞將帶你領略貨幣上的古絲綢之路。追憶絲路往事,分享幕後故事。
  • 【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唐朝錢幣
    又有哪些入選「中國古錢五十名珍」? 1、乾封泉寶 乾封泉寶是中國古代錢幣之一。唐代稀見錢幣之中的「乾封泉寶」,該錢為唐高宗李治乾封年間所鑄,鑄時僅八個月。唐朝政府速將其回籠銷熔改鑄開元通寶,這就是乾封泉寶存世不多的緣由。該錢之所以鑄時僅八個月,有其特殊的歷史原因。
  • 收藏:小錢幣,大文化,圖4難得一見!
    五帝錢是中國歷史上五位帝王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和嘉慶在位時所鑄造古錢,也稱"帝王錢"。五帝錢分「大五帝錢」和「小五帝錢」。大五帝錢指的是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和明成祖五位帝王在位期間所鑄造的古錢,也稱為「中華五帝錢」。
  • 錢幣收藏:鹹豐重寶,竟價值100萬,到底是真是假
    鹹豐重寶當十銅元,直徑3.9cm,總重21.9g,是圓形方孔銅質錢幣,為難得一見的珍品古錢。 古錢幣專用名詞,指古代錢幣面額的一種制式,意為折合十個錢幣最小計量單位。一枚當十錢幣的價值相當於十枚小平錢的價值,清朝「鹹豐元寶」有此種版式。
  • 五代十國錢幣之保大元寶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貨幣在長達五千年的使用過程,經歷了從不同朝代不同試樣金屬貨幣向當今紙幣的演變。雖然古代貨幣在當今市場無法兌換商品體現貨幣該有屬性,但隨著收藏市場的崛起,部分古代貨幣附加值遠遠超越了貨幣本身價值,它們屬有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是當今貨幣無法比擬的。
  • 新手怎樣系統性的學習錢幣投資?看前輩們總結的經驗
    對於錢幣收藏和投資來說,並沒有早晚之分。例如1枚南北宋之交的「靖康通寶」錢,10年以前的價值在50000元左右,5年以前達到100000元左右,現在則已直逼1000000元。實踐證明,高檔珍稀的古錢,每年都以不同的幅度增值。10年前購進,5年前購進和現在購進同樣都可增值賺錢。這裡最主要的原因是:古錢幣是不可再生的商品,而收藏愛好者隊伍則每年都在大幅度地增加。
  • 新手怎樣系統性的學習錢幣投資?讓無數想出手的藏家吃了大虧!
    例如1枚南北宋之交的「靖康通寶」錢,10年以前的價值在50000元左右,5年以前達到100000元左右,現在則已直逼1000000元。實踐證明,高檔珍稀的古錢,每年都以不同的幅度增值。10年前購進,5年前購進和現在購進同樣都可增值賺錢。這裡最主要的原因是:古錢幣是不可再生的商品,而收藏愛好者隊伍則每年都在大幅度地增加。可以預料,現在市場上常見的價位不十分高的古錢,數年之後也將成為罕見品。
  • 承前啟後:北宋的「崇寧重寶」錢幣
    崇寧重寶背穿左上小星北宋時期錢幣鑄造曾出現許多創新,例如:「中國第一枚御書錢幣」、「多種錢文書體相匹配的對錢」、「由權臣書法家書寫錢文的錢幣」等等。崇寧重寶背穿左星在北宋167年的歷史,以及錢幣鑄造行用期間,鑄造在北宋各種年號錢幣上的星、月紋飾符號更是屢見不鮮,幾乎每種年號錢幣上都能見到星月紋。
  • 中國最值錢的10大錢幣,個個都價值百萬,快來看看你家有沒有
    在中國嘉德2009年秋季拍賣會中拍出196萬人民幣的高價。 NO.9秦銀質半兩大錢 秦銀質半兩大錢是一枚放大了的文景四銖半兩錢,這枚錢錢形規整,地張浩淨,緣穿修磨整齊,是一枚十分精緻周正的大型"權錢",該錢是西漢文景時期的大珍品。在保利2011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上以207萬人民幣的價格成交。
  • 怎麼給錢幣去鏽? 錢幣去鏽的小技巧與你分享
    怎麼給錢幣去鏽? 錢幣去鏽的小技巧與你分享時間:2020-12-15 16:5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怎麼給錢幣去鏽? 錢幣去鏽的小技巧與你分享 錢幣去鏽方法 今天分享生活小知識:錢幣去鏽方法,接下來就是全面介紹。 1、醋泡法。
  • 【2020年秋拍回顧】特殊時期錢幣項目再登新高
    北京誠軒2020年秋季拍賣會錢幣項目於昨日圓滿收官。在新老藏家的鼎力支持下,《機制幣》、《古錢 金銀錠 紙幣》兩個專場斬獲總成交率94%,總成交金額人民幣8100餘萬元的佳績。
  • 世上最美的書法,都在古代錢幣上|篆書|錢幣|書法|開元通寶|書法家|...
    自古以來,帝王對錢幣上的書法都十分講究,許多錢幣上的文字,都是由皇帝卸筆親書,或由著名的書法家撰寫。古錢文的書法美,是用文字鑄記地、記重、記年、記幹支、記年號。其中篆、隸、楷書主要表現為靜態美,但篆書筆畫迴環曲折,隸、楷書的磔、折、鉤、挑,又有一種動態的美感。
  • 說說古代錢幣中的小知識
    青銅貝幣在收藏中,古錢幣是一為小件,但其中的學問很深,古錢發展源遠流長,品種紛繁,從商代的貝幣、戰國的刀、布幣,秦代的方孔圓錢,到清末的機制幣,數以萬種千姿百態的錢幣構成了當今錢幣收藏領域中最為龐大的收藏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