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喜歡打媽媽,是長大「白眼狼」的象徵嗎?科學的解釋你要知道

2020-12-11 騰訊網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母慈子孝大概是每個家庭都希望看到的,但是孩子將來是不是孝順,卻很難從小時候看出來。前段時間,在網上有一種說法,叫做「學齡前孩子愛打媽媽,是白眼狼的徵兆」。這樣的說法,很快就在各種家長群裡流傳開來,寶媽小劉更是對這種說法深信不疑。

小劉的兒子已經兩歲半了,還沒有上幼兒園。不知從何時開始,小劉發現自己孩子在生氣的時候,會用小拳頭打自己。雖然說孩子的拳頭並沒有多大力氣,但是小劉想到網上流傳的這個說法,頓時就感到心涼,覺得自己孩子以後多半是「白眼狼」。

但是小劉很快又發現,和她有同樣經歷的媽媽並不在少數。很多媽媽都被自己寶寶打過,可是這些孩子平時都很乖巧。那麼,孩子究竟為什麼會在生氣的時候打媽媽呢?學齡前孩子愛打媽媽,就是「白眼狼」的徵兆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當大人生氣的時候,多半都可以自我消化,最多也就罵罵人,很少出現打人的情況。但是學齡前的兒童太小,他們並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而他們的發洩手段十分的原始,那就是打人。這種現象非常普遍,本質來講只是孩子發洩鬱悶情緒的一種方式。這種行為只要加以改正,就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而消失,更扯不上成為「白眼狼」,媽媽們無需自己嚇自己。

但是不管出於什麼原因,打人就是不對的,媽媽們要明確這一點。在孩子打媽媽的時候可以按照下面這樣做,可以正確改正孩子的這種壞毛病。

第一,家長的態度要端正,明確告訴孩子打人是不對的。當孩子動手打媽媽的時候,媽媽一定要第一時間制止。可以佯裝出一副生氣的樣子,但是內心不能急躁,要保持冷靜。孩子看到媽媽嚴肅的表情,自然會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下次孩子還想打人的時候,就會想起媽媽的表情,儘可能克制住自己。

第二,跟孩子分析問題所在。孩子生氣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媽媽們可以思考一下,是什麼事情導致孩子出現負面的情緒。心平氣和地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生氣的點,和孩子一起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也是在平復孩子的心情,讓孩子從生氣的氛圍中跳脫出來。

第三,鼓勵孩子用其他方式發洩情緒。發生這種情況,家長不能一昧地罵孩子,這樣對孩子的自尊心也是一種打擊。家長們可以安慰孩子,告訴孩子:「媽媽不是生你的氣,媽媽只是難過,因為你打的媽媽很疼。」讓孩子內疚的時候,順便告訴孩子發洩情緒的其他方式,讓孩子找到一個正確的發洩口。

其實孩子生氣的時候,非常需要父母的引導和陪伴。因為年紀小的孩子還不會處理自己的情緒,如果不加以引導,很可能讓孩子以後變得更加暴躁易怒。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不想把孩子養成「白眼狼」,再忙也要看看,值得家長深思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好多家長對於孩子的要求是有求必應,要啥買啥,只要孩子開心就好。孩子根本不知道他所要的東西,都是家長辛辛苦苦工作換來的。這當然不能怪孩子,因為家長從來沒有跟孩子說過這些東西來之不易。所以,在孩子眼裡父母所給予他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孩子根本不懂得感恩父母。其實孩子的教育都會受到日常生活中一件件小事潛移默化的影響。
  • 想要孩子有孝心,長大不是「白眼狼」,家長需要注意三個方面
    如果孩子吃東西只顧著自己,從來沒有給過父母吃,那麼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成「白眼狼」的機率很大。因為,在孩子的眼裡根本沒有父母,他的意識中只有自己。出現這個問題,真的不是孩子的錯。作為家長應該意識到自己的教育出現了問題。在孩子幼兒時期,當孩子一次次和你分享美食的時候,你是不是因為心疼孩子,一次又一次的拒絕了呢?隨著你拒絕的次數的增多,你就會發現孩子吃東西的時候再也不會給你吃了。
  • 打小愛說這3類話的娃,長大多是忘恩的「白眼狼」,家長趕緊糾正
    羅大爺看到這種情況,拿出放了一段時間的點心讓孫子先吃些墊肚子,沒想到孩子卻說:「不要你管,我才不吃這些東西」。媽媽聽了兒子的話十分生氣,對公公說:「不要慣他,就讓他等著,不然孩子長大了會成為『白眼狼』」。媽媽之所以說孩子容易成為「白眼狼」是有原因的,首先孩子不懂得體諒父母,其次出言不遜,對老人不尊重,這些都是不孝的典型表現。
  • 打小愛說這3類話的娃,長大多是忘恩的「白眼狼」,家長趕緊糾正
    羅大爺看到這種情況,拿出放了一段時間的點心讓孫子先吃些墊肚子,沒想到孩子卻說:「不要你管,我才不吃這些東西」。媽媽聽了兒子的話十分生氣,對公公說:「不要慣他,就讓他等著,不然孩子長大了會成為『白眼狼』」。
  • 「3歲看大6歲看老」,這3句話常掛嘴邊的娃,長大多半是白眼狼
    一位男子直接當街拿著一根皮筋在抽自己的媽媽,而這一位老母親則是疼得忍不住的大聲哭泣。之後有很多人看不下去了阻止這位男子,但是誰知道這位男子卻開口就是一句:「這是我媽不用你們管,他不聽話,我想打就能打!」這段視頻很快就在網上收穫了非常高的熱度,之後這一位男子也是第一時間被警察給帶走了。
  • 孩子若有這三個情況,長大後很容易成為「白眼狼」,家長們要注意
    敏敏對孩子說:「寶貝,一會兒你表弟來了分一個月餅給他好不好啊?」本來以為孩子會說「好的」,但孩子卻直接說:「不好!這是我的!誰也不能給!」敏敏當即就說:「連媽媽也不能給嗎?」「是的!誰也不給!」 當時敏敏就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如果此時不好好教育教育孩子,孩子以後恐怕就要成為一個「白眼狼」了!
  • 孩子小時候有這3句口頭禪,長大後可能是「白眼狼」,父母要重視
    一定要幫他糾正過來,長大了可還行!「白眼狼」。如在宣誓主權時,寶寶總會說「媽媽,你不許吃我的東西」,父母要嚴格看待這個問題。心理學家認為,在孩子早期教育中,學齡前階段不懂得與人分享很正常,但到了3歲以上還不會分享,父母再放任不管孩子日後會變得目中無人,不孝順的概率要比會分享的孩子更大。
  • 10歲男孩暴揍媽媽,究竟是誰把孩子養成了白眼狼?
    什麼樣的孩子會去打媽媽?你以為是開玩笑?你以為是小打小鬧?錯!大錯特錯!孩子用盡全身力氣揮起拳頭,打到媽媽的身上,拳拳到肉,毫不留情啊!這個孩子無疑已經成為一個白眼狼,面對自己的媽媽,居然這樣下此狠手!你說是孩子的天性暴烈,不知感恩嗎?我覺得不是。後天畸形的教育,才是把孩子變成這般忘恩負義的根本原因。
  • 母親是這種性格,很容易把孩子養成白眼狼,希望你不是
    太氣憤了,這不就是現實中的白眼狼嗎?養兒育女,最大的悲哀就是養出一個白眼狼,到晚年的時候,別說享福了,還要被啃老。我就想著,孩子跟我們有緣,投胎來到我們家就是緣分,基本上他要什麼我都會給他,酸奶一喝就是四五盒,從來不捨得為難他,誰知道成這樣了呢!那就是了,那些內心總是內疚、總是覺得對不起孩子的母親,很難養出懂事的孩子,相反,還很容易把孩子養成白眼狼。
  • 如果不想孩子長大以後變成「白眼狼」,父母就不要總說這幾句話
    相信在平時的生活中,有的家長不管做什麼都喜歡對孩子說,我這樣做都是為了你好,所以你一定要懂得感恩。很多父母很喜歡用為了孩子好的旗號包辦孩子的生活,或者整天的說教,其實這樣做並不是正確的教育,孩子並不會為父母的所有言行買單,而且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些很不好的行為,幾乎都是因為受到了父母言行的影響。
  • 從小這3句話掛嘴邊的娃,長大可能是「白眼狼」,爸媽別不在意
    夫妻倆晚上認真的思考了一下兒子為什麼會這樣對自己說話,樂樂媽媽突然想到一點,對丈夫說:「平時樂樂爺爺一說你幾句,你就會頂嘴而且也會對老人家說滾,別管我,兒子這是不是在學你的行為呢。」樂樂爸爸想了想,自己平時脾氣確實很暴躁,對父母也缺乏耐心,但沒想到自己的言行會對兒子產生這麼負面的影響,很是自責。
  • 將來是「白眼狼」的兒女,結婚後一定會有這三個變化,藏不住
    這位大娘說,先前她聽人說,父母對兒女再好都沒用,長大多半會變成「白眼狼」, 自己還不信。現在看來,可能是非常有道理的……我趕緊勸這位大娘,兒女結婚後,面臨的瑣事變多,一時間顧不上父母也正常。千萬別把事情往壞了想。不然可能會傷了親子間的感情。其實,如果想要知道兒女將來會不會變成「白眼狼」,是有辦法的。一般將來是「白眼狼」的兒女,結婚後一定會有這三個變化,藏不住。
  • 孩子總喜歡說這「三句話」,長大可能是「白眼狼」,家長趁早糾正
    在孩子小時候,自己視孩子如珍寶,給予孩子寵愛和關心,但是孩子在長大後,卻視父母如草芥,對父母充滿嫌棄,活脫脫一副「白眼狼」模樣,更不要說孝順父母了。孩子總喜歡說這「三句話」,長大可能是「白眼狼」,家長趁早糾正小宇是家裡焦點,全家人對小宇都是十分地寵愛,尤其是爺爺奶奶對小宇更是「含在嘴裡怕化了,
  • 孩子小時候有這3種表現,就是白眼狼的徵兆,家長別不知道
    我們知道家長們總是愛孩子的,自己過節儉一點沒什麼,可不能苦了自己的孩子,他們總是想把最好的一切給孩子。而有些孩子就會非常感恩父母,長大以後也會更加孝順父母。而有些孩子呢,就會覺得家長給孩子,是理所應當,長大以後不但不報恩。還會去向家長索取更多。所以,「白眼狼」「啃老族」,就是這一類孩子的代名詞。那麼孩子為什麼會被家長養成白眼狼呢?
  • 「不孝子女」從小就有徵兆,「白眼狼」的這2信號,你家娃有嗎?
    文/荔枝媽媽育兒經我們之所以對孩子好,就是希望孩子長大以後能夠對我們好,畢竟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是孝順的。但是現如今在生活當中,的確有很多不孝順的孩子,惹得父母生氣,他們根本不知道父母是如何愛自己的,以致於總會用一種暴力的手段來對待自己的父母。
  • 不想養出"白眼狼",要留神娃的啃老趨勢,愛說這些話的趁早糾正
    如果不想養出白眼狼,就要留意孩子小時候的言行舉止了,如果你家孩子也喜歡這樣說話,一定要早早糾正過來!1、都是我的,你不準動孩子開始有意識地維護自己的物品是好事,說明他不願意承受莫名的損失,懂得反抗的孩子長大不容易受人欺負。
  • 26歲「拾荒媽媽」收養30名棄嬰長大,終生未嫁,一半孩子成「白眼狼」
    曾經有人採訪過郭麒麟:「你更愛哪個媽媽?」郭麒麟笑著說:「兩個媽媽我都愛」。他的生母給了他生命,養母撫養他長大,兩個都是他最愛的女人不分高下,正如古人常說:「生育之恩大於人,養育之恩大於天」。命運突變的開始張菲是一名棄嬰,她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只知道自己還在襁褓時期就被養母撿了回去悉心照料長大,不是親生卻勝似親生,在母親的疼愛下,她度過了一段快樂的童年時光。直到她8歲那年,養母因病離世,張菲只能獨自一人靠撿垃圾為生,有好心的鄰居見一個孩子生活不易,偶爾也會照看一下,就這樣,張菲跌跌撞撞的長大了。
  • 「白眼狼」子女為什麼越來越多?父母先找原因,有以下兩點要小心
    導讀:「白眼狼」子女為什麼越來越多?父母先找原因,有以下兩點要小心小編前幾天工作不忙回到家,聽到我母親在發嘆息:以前年輕的時遭了很大罪一把屎一把尿把孩子拉扯大,受了很多苦。當孩子們長大後不知道感恩,他們反而變成了「白眼狼」,他們不在意自己的父母。這不是罪過嗎?
  • 孩子被打,要打回去嗎?
    小靜從媽媽的懷裡掙開,一屁股又坐回了地上,大聲哭了起來……我們喜歡用成人世界的規則,去對待孩子們的矛盾。可是,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其實很大程度上卻取決於我們教他們怎麼來看待。他們的情緒來得快也去得快,經常前一秒還相互推搡打來打去,下一秒就已經擦乾眼淚重新手拉手去追來追去。莉莉和小靜,也許只是一次好朋友之間再正常不過的鬧情緒,可是在小靜媽媽看來,卻是自己的孩子受到了欺負。
  • 想寵娃,又怕孩子長成白眼狼?你也有這樣的糾結嗎?
    如果你家孩子也總是說這句話,一定要儘早糾正過來,否則形成慣性思維就晚了2、不準碰我的東西我們常常提倡家長要讓孩子學會分享的精神,但是也有不少家長喜歡強行讓孩子分享自己最珍貴的東西,這種錯誤的教育觀念並沒有尊重孩子的感受,會導致孩子積怨頗深,最終對所有的人都使用"不準碰我的東西"這樣的命令式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