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寵娃,又怕孩子長成白眼狼?你也有這樣的糾結嗎?

2020-10-15 事如芳草

不論是人還是動物,在幼年時期都是可愛的小傢伙,小孩子們的思維天馬行空,配上一張稚嫩的小臉,就算說出什麼"氣死人"的話,成年人也不會跟他們計較,這就是所謂的"童言無忌"。

不過還有另一種觀念,認為"七歲看老",這個7歲是小孩子的世界觀初步定型的年齡,這個時期的小孩子,基本上就從他從小的生活環境中提煉出了一些觀念,這些觀念就會根深蒂固地影響他的一生。

前些年人們激烈討論的"原生家庭的傷害",也印證了這個"七歲看老"的道理,說明孩子在4-7歲時最容易定性,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若是固執地愛說這3句話,基本上我們可以斷定他將來沒出息,如果太過偏執,更有可能長成一個"白眼狼"。

1、不關我的事,都是XXX的錯

喜歡說這句話的孩子,在家的時候多半是親戚長輩們的"寵兒",這些親戚最喜歡無理由地護著孩子,有任何錯誤都會被一個成年人推給另一個成年人,然後"背黑鍋"的成年人還樂樂呵呵地接受。

這樣就會在孩子面前完整地表演出一套幫助孩子推卸責任的戲碼,這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不利的,也屬於溺愛的一種形式。

孩子如果從小就習慣了被這樣"優待",那麼他們心中就會漸漸失去負罪感,對自己的錯誤不能夠正常地感到羞愧,面對任何問題的時候都會先想著如何推卸責任、嫁禍給別人。

現實中也確實有很多孩子有這樣的毛病,乃至成為高中生、大學生,甚至走向社會工作之後,都不能夠糾正這個心態。這些人一旦犯了大錯,就會想盡一切辦法把錯誤推給別人,甚至不惜走上犯罪的道路。

如果你家孩子也總是說這句話,一定要儘早糾正過來,否則形成慣性思維就晚了,相當於給孩子的人生埋了一顆定時炸彈。

2、不準碰我的東西

我們常常提倡家長要讓孩子學會分享的精神,但是也有不少家長喜歡強行讓孩子分享自己最珍貴的東西,這種錯誤的教育觀念並沒有尊重孩子的感受,會導致孩子積怨頗深,最終對所有的人都使用"不準碰我的東西"這樣的命令式語言。

如果家長發現自家孩子常常說這句話,那就說明孩子很有可能不滿情緒已經很嚴重了,家長需要審視自己的教育方式,改變錯誤的思路。

當然,也有一些孩子,他們的家長沒有犯上述的錯誤,這些孩子會自發地說出這種話來,這就屬於天生自私的性格,有可能是因為家人溺愛導致,也有可能是孩子自身性格的缺陷。

天性自私的孩子,如果一開始就很熟練使用這種命令式語言,對身邊的人頤指氣使。那麼隨著孩子長大,他們會漸漸地不把身邊所有的人放在眼裡,對父母、對朋友都是以利用為主,他們會過分以自我為中心,最終很有可能長成一個愛慕虛榮的人,不會有什麼出息,更嚴重的還有可能長成"白眼狼"。

3、我不會,我不做

這類孩子最大的特點,就是面對任何一件事,無論困難與否,都不願意去做,他們通常會撒嬌似的說"我不會"或者"我不做",眼巴巴地看著別人,希望別人替他們做事。

愛說這些話的孩子,一種解釋是幼兒時期探索外界的時候,被家長過度保護而變得嬌氣,另一種解釋是他們小小年紀就學會了心機,可能是看到成年人的行為而很敏銳地學會的,這類愛撒嬌、喜歡拒絕做事、"賣萌"以期盼別人代勞的心態,最終會讓他們長成一個沒什麼用的"廢人"。

毫不誇張地說,這類孩子很有心計,從小就懂得賣弄可愛來達成目的,長大之後更是會竭盡全力修飾自己的外表,從不想著憑自己的本事來做事。

這樣的孩子如果不早早糾正,長大之後很可能會糾結於周圍混亂的人際關係中,引發一系列複雜的事件,對自己、對他人都是一種傷害。而且這類孩子也很容易早熟,在青春期的時候更是容易走上歧途,三觀扭曲,過度崇拜物質、喜歡攀附別人,最終成為令正常人避之不及、卻讓不懷好意者趨之若鶩的人。

"七歲看老"雖說有些誇張,但它能夠成為廣為流傳的人生經驗,可見有無數人"踩坑",作為家長,就應該理智地對待自家孩子,不要被親情蒙住了眼,把小時候那些能夠扭轉的壞毛病縱容成了大問題。

相關焦點

  • 從小這3句話掛嘴邊的娃,長大可能是「白眼狼」,爸媽別不在意
    夫妻倆晚上認真的思考了一下兒子為什麼會這樣對自己說話,樂樂媽媽突然想到一點,對丈夫說:「平時樂樂爺爺一說你幾句,你就會頂嘴而且也會對老人家說滾,別管我,兒子這是不是在學你的行為呢。」樂樂爸爸想了想,自己平時脾氣確實很暴躁,對父母也缺乏耐心,但沒想到自己的言行會對兒子產生這麼負面的影響,很是自責。
  • 別再罵自家的娃是白眼狼了,這樣做的家長都養出了知道感恩的孩子
    感到困惑的家長們你們不是一個人,我也曾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受過挫折,眼看著昔日那個可愛的小閨女變成心機白眼狼,我沒有無動於衷。趕緊行動了起來,讓自己的行為影響自己的孩子。我是怎麼發現孩子變成了白眼狼的?那次我坐在沙發上,想吃一個米餅,就隨手拿起來吃了,但是突然我的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跑到我的身邊,一把把米餅從我手裡奪過去,還振振有詞:這是我爸爸給我買的!你不能吃!我頓時無語,懵了三秒,我問那你爸爸可以吃嗎?不可以!爸爸給我買的!我自己吃!呦呦,可以,我沒有慌張,也沒有生氣,我就繼續坐在那裡,拿了一本書看著。
  • 常把這些話掛嘴邊的孩子,將來很可能是白眼狼,家長可要及時引導
    文|啞鈴媽媽一位家長給幼兒園老師打電話,想了解下孩子在校表現。結果,幼兒園老師非常坦誠,直白地告訴家長:「這平常說的這些話真的有問題,以後恐怕會不孝順。你們要趁他小的時候,好好教育下。不然的話,等你們兩口子老了,怕是指望不上。」
  • 曾經的你,在娃面前是一座山,現在的你怕了娃,你是怎樣變卑微的
    那天晚自修結束後,我接到一個家長的電話,她用耳語似的聲調跟我說「老師,您能聽見嗎?我這下在外面給你打電話,怕被我女兒聽到。求你一件事,可以嗎?」「不客氣,你說來聽聽,看我能不能幫到您?「。「哦,是這樣的,我女兒天天都帶手機到學校晚自修,你能不能出面幹涉一下,禁止她帶手機去,我擔心她邊做作業邊玩手機。」我很好奇,問她說:「你不讓她帶手機來,不就行了嗎?」「我哪敢啊?
  • 我們付出一切,卻把孩子養成了白眼狼
    而他的媽媽,則跪在屋內,一遍又一遍地求著女兒:媽媽會改的,媽媽已經改了很多,哪天有好東西,我不是寵著你啊?我都說,姐姐有的你也都有的。同樣是10多歲的孩子,同樣是家庭經濟條件窘迫,有的孩子能站出來為父母分憂,有的孩子卻惦記著自己父親的「喪葬費」。作家張佳瑋曾在知乎的回答裡說過這樣一段話:父母把你拉扯大,沒病沒災沒遺傳病,沒脫手從大悅城把你扔下去,也沒在車裡悶死熱死;犧牲自己的生活質量來滿足你,也沒什麼自己遺留問題來連累你,真就夠美了,配得上感恩戴德。
  • 孩子有幾種表現說明將來可能變成白眼狼?
    提著心急忙接通電話,聽見媽媽生氣地說:「你二姨剛從我這離開,跟我說她孫子的事,氣得我直冒火!這個皮皮是徹底成了白眼狼啦!」我問:「什麼事兒啊?把你氣夠嗆。」媽媽大嗓門地說起來:「你二姨說皮皮都上高中了,每天回來把髒衣服往她身邊一丟,讓她趕緊洗。吃飯總是顧著自己,喜歡吃的飯菜直接端到自己眼前,也不問問爺爺奶奶吃了沒有。
  • 再硬核的媽媽也有4大怕,你都經歷過了嗎?
    為了娃,媽媽可以抓蚯蚓逮螞蚱眼都不眨,槓天槓地槓大媽不在話下!但是,我也會說慫就慫,相信媽媽們都跟我有同樣的分裂感吧,能讓一個堅強如鐵的媽媽說慫就慫的幾件事大概就是:一怕老師來電話;二怕隊友要出差;三怕公司又加班;四怕孩子叫媽媽。
  • 母親是這種性格,很容易把孩子養成白眼狼,希望你不是
    太氣憤了,這不就是現實中的白眼狼嗎?養兒育女,最大的悲哀就是養出一個白眼狼,到晚年的時候,別說享福了,還要被啃老。還有一次我們搬家溫鍋,請了好多親戚朋友,就讓他舅舅去接他,結果這孩子在校門口等了一會兒沒人自己走了,給我們急的人仰馬翻。我就想著,孩子跟我們有緣,投胎來到我們家就是緣分,基本上他要什麼我都會給他,酸奶一喝就是四五盒,從來不捨得為難他,誰知道成這樣了呢!那就是了,那些內心總是內疚、總是覺得對不起孩子的母親,很難養出懂事的孩子,相反,還很容易把孩子養成白眼狼。
  • 幼兒喜歡打媽媽,是長大「白眼狼」的象徵嗎?科學的解釋你要知道
    母慈子孝大概是每個家庭都希望看到的,但是孩子將來是不是孝順,卻很難從小時候看出來。前段時間,在網上有一種說法,叫做「學齡前孩子愛打媽媽,是白眼狼的徵兆」。這樣的說法,很快就在各種家長群裡流傳開來,寶媽小劉更是對這種說法深信不疑。小劉的兒子已經兩歲半了,還沒有上幼兒園。不知從何時開始,小劉發現自己孩子在生氣的時候,會用小拳頭打自己。
  • 「娃出生後當沒看見,娃上學後搶著帶」這樣的老人要撇清關係嗎?
    現在孩子上幼兒園了,不用那麼累了,婆婆卻「厚著臉皮」跑過來「截胡」,自己老公還向著婆婆,她替媽媽感到難受,覺得老公就是「白眼狼」。自己生的孩子自己做主,姥姥帶孩子帶了3年應該最具有發言權,可可要是態度強硬一點,拒絕老公和婆婆其實也沒什麼;但是怕就怕因為拒絕婆婆,丈夫生孩子姥姥的氣,對孩子姥姥不滿,再者就是怕婆婆拿孝順來為這件事情開刀,所以可可煩躁的是:「這樣的婆婆要撇清關係嗎?」
  • 「不孝子女」從小就有徵兆,「白眼狼」的這2信號,你家娃有嗎?
    劉先生一直覺得把自己所有的時間全都交給了自己的孩子,因此他總是認為孩子長大以後就會變得特別出色,最起碼能夠好好地照顧自己。可是現如今自己已經年近花甲了,兒子卻做出了一件非常讓人無法理喻的事情,那就是兒子把自己送進了養老院裡。劉先生很是懊惱,為什麼兒子會這麼做呢?沒想到兒子是這麼說的:「我可沒時間照顧你,實在不行你就趕緊去養老院吧,這樣的話大家還能放心一些。」
  • 「3歲看大6歲看老」,這3句話常掛嘴邊的娃,長大多半是白眼狼
    付出了多少的時間和精力在孩子的身上,但是長大之後孩子卻是變成了「白眼狼」。不僅從不懂得感恩父母,甚至於還想「壓榨」父母,實在是令人唏噓!從小總是喜歡把這三句話掛在嘴邊的,娃長大之後很有可能是白眼狼,爸媽可不能不在意:這3句話常掛嘴邊的娃,長大多半是「白眼狼」一、關你什麼事?
  • 每天順路捎同事,卻把他當作司機,職場最怕白眼狼
    每天順路捎同事,卻把他當作司機,職場最怕白眼狼昨天我回答了網友這樣的一個問題,他說他他每天開車上班路過同事家出於順路,就捎著他上班,久而久之他卻當成了理所應當,大家同事一場也還不好拒絕。今天就這個問題,老王來給他支支招,各位讀者有什麼好的意見在評論區說一下。
  • 打小愛說這3類話的娃,長大多是忘恩的「白眼狼」,家長趕緊糾正
    羅大爺看到這種情況,拿出放了一段時間的點心讓孫子先吃些墊肚子,沒想到孩子卻說:「不要你管,我才不吃這些東西」。媽媽聽了兒子的話十分生氣,對公公說:「不要慣他,就讓他等著,不然孩子長大了會成為『白眼狼』」。媽媽之所以說孩子容易成為「白眼狼」是有原因的,首先孩子不懂得體諒父母,其次出言不遜,對老人不尊重,這些都是不孝的典型表現。
  • 打小愛說這3類話的娃,長大多是忘恩的「白眼狼」,家長趕緊糾正
    羅大爺看到這種情況,拿出放了一段時間的點心讓孫子先吃些墊肚子,沒想到孩子卻說:「不要你管,我才不吃這些東西」。媽媽聽了兒子的話十分生氣,對公公說:「不要慣他,就讓他等著,不然孩子長大了會成為『白眼狼』」。
  • 女兒通過攝像頭監控媽媽吃藥,高級的父母,允許孩子做「白眼狼」
    林慧中女士,你中午吃藥了嗎?由此,也有人說,父母把孩子培養成了「白眼狼」,只管自己,卻把老人丟在一邊,甚至老人自己,都開始這樣想。李阿姨從此上了心,但凡有個頭疼腦熱,就跟兒子打電話,非要讓兒子過來看他,時間久了,他就發現兒子好像變得不耐煩了,甚至有一次兒子陪她去醫院拿完藥,就急匆匆要走,你的腿根本沒什麼事,自己溜達著去醫院看看不行嗎?我單位正在談一個重要的合同,你非得打電話把我叫回來,這下好了,我領導怎麼想我?你就不能讓我省省心嗎?李阿姨感覺很委屈,她覺得兒子對丈母娘都比對親媽好,兒子沒良心。
  • 孩子小時候有這3種表現,就是白眼狼的徵兆,家長別不知道
    我們知道家長們總是愛孩子的,自己過節儉一點沒什麼,可不能苦了自己的孩子,他們總是想把最好的一切給孩子。而有些孩子就會非常感恩父母,長大以後也會更加孝順父母。而有些孩子呢,就會覺得家長給孩子,是理所應當,長大以後不但不報恩。還會去向家長索取更多。所以,「白眼狼」「啃老族」,就是這一類孩子的代名詞。那麼孩子為什麼會被家長養成白眼狼呢?
  • 生娃後一年的你是這樣嗎?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你說心疼媽媽嗎?其實不必的,我其實覺得這樣的自己比以前更加溫柔有力量。媽媽從此有了擔當,也開始明白生活不易。一輩子都當小孩子好嗎?答案顯然是不好的,每個人來人間一趟,都有自己的使命,哪裡能躲在別人的懷裡虛度光陰呢!無節制的瘋玩,夜深人靜,就只剩下心靈的空虛,與其說是自己很忙,倒不如說是怕自己閒下來,不知所措。
  • 孫儷,養了一個「白眼狼」,發文要毀了孫儷。如何讓孩子懂得感恩
    公道自在人心,如果是你,你會養這樣的白眼狼嗎?如何杜絕「白眼狼」的形成,培養懂得感恩的孩子。1.爸爸媽媽是最好的老師。爸爸媽媽是孩子的學習榜樣,他們會學著爸爸媽媽的各種行為成長。經常帶孩子去參加各種公益活動,或者家庭內部組織勞動,比如洗碗掃地,活動過後給他說一聲謝謝,辛苦了。讓他體會一下被別人感恩是多麼快樂的事情。更深入的理解感恩的意義。
  • 越來越多的父母養出「白眼狼」,多與孩子從小的教育有關,別怪娃
    為了自己的孩子,她們付出了所有,只希望兒女能夠過得更好;然而又有多少母親在把孩子拉扯大以後,又走上了看不到盡頭的「帶娃路」:照顧孫輩的起居飲食、甚至還要照顧自己孩子全家的事務。難道是因為她們沒能教育好嗎?還是因為這群孩子本就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