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孩子會學習嗎?

2020-09-11 陸陸老師

許多家長很疑惑,為什麼我給孩子報了那麼多的輔導班,孩子的成績還是不理想?為什麼我讓孩子一天恨不得24小時都學習,孩子的成績還是上不來?為什麼孩子的成績總是上不去?您有沒有想過,或許只是因為孩子不會學習。

我經常和大孩子們說的一句話:就算把全世界最好的老師找來給你們上課,如果自己不學或者不會學習,也是枉然。你們可能收穫的只是:哇,這個老師講的真的太好了!那是老師的收穫,但你自己的收穫呢?

真正拉開孩子學習成績的不僅僅是老師,而更多的是非課程時間時他們的行為與狀態。真正給孩子能量的是「會學習」,而不只是去上課和無效、低效的很努力。我們要控制的不是孩子去不去上課,努力不努力,其實,我們更多的應該去控制過程,關注會學習這個能力。這樣才會影響孩子最終的學習結果!

之所以孩子需要去學校學習,需要課堂,除了老師的系統授課幫助之外,其實學校給孩子們創造了一個學習的環境,並且在這個學習的環境中有要求,有制約。人很容易在沒有要求自我管理的情況下隨遇而安的幸福快樂去了!這個環境和機制幫助了我們的孩子持續的堅持,但是否只依靠學校這些時間就可以了呢?

採訪過很多的孩子,有的孩子和我說:我必須上輔導班,那個老師講的特別好!我真的分數提高了!這時,我祝賀他,鼓勵他!但我也讓他同時思考一下:

1)我們的進步,單純是老師講的好嗎?你也確實多付出了很多學習勞動和學習思考了!你的成績也來自於你自身的不斷學習和努力對不對?

2)我還想讓你想一想,在仍是這個老師的前提下,你如何可以學的更好,收穫更大呢?

孩子們也會因此陷入沉思!是呀,我是可以變得更好的,可我該怎麼做呢?這也是我今天想和大家嘮叨的主要話題和觀點,就是:先幫孩子學會學習,再談學好的問題。

提到學習,就類似著名的俄國作家列夫·託爾斯泰說的:「幸福的家庭都一樣,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一樣,成績好的學霸們,都是會學習的,他們可能會具體學習方法因人而異,但學霸們一定在學習的大原則上是相同的。

寫到這,突然想起女兒曾經和小學妹的一次偶遇時的聊天內容,她滔滔不絕的在介紹如何適應初中學習,每個學科怎麼學更好,講到最後,她突然從專家的畫風突轉,無奈的語氣總結出了一句:哎,其實學習好最主要的就是一句話:上課好好聽講,課後好好複習!自己努力!我聽完就笑了,其實學習就是如此簡單:好的學習,就是好的態度加上好的方法,即可!

關注孩子的學習,我們也最該關注這兩個方向:態度和方法。我帶過的孩子們都知道兩個詞:will和skill.

l Will:意願。也就是一個人的態度,要不要學,想不想學好。

l Skill:技能。孩子的學習技能與方法。

兩者缺一不可,並且WILL更為重要。縱使我們有100個優秀的學習方法可以提供給孩子,但孩子沒有動力,沒有目標也是枉然。孩子要通過WILL,建立學習目標,激發學習熱情,堅信自己可以成功的「成長心態」。

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裡面有這樣一句話,我很喜歡:努力指的是主動且有目的的活動。所以我們期待孩子的努力,一定要關注孩子的「內心」動作,需要關注為其建造內驅力,而非僅僅是表象的努力。他們的努力有目標終能將讓他們更加積極主動,他們有目的的努力讓他們的堅持更會有高績效。所以,可以問問我們的孩子:

l 請問你們努力的目的是什麼?它清晰具體嗎?

l 請問你們每天的努力是自願自發嗎?

請孩子們一定記得,有目的的努力,可能多數不夠有趣,它要求努力者調動大量的身體和精神資源,全力投入。而被逼迫的努力行動,雖然在做,但卻稱不上自己的努力,那只是努力讓別人開心,而不是為了自己。

這篇文章,我想先繞過態度和努力這個維度,後面我再具體和大家分享,本篇只想先和大家談談SKILL這個話題。現實中,很多家長也都習慣跨越對孩子WILL的引導而直接進入到學習方法論,那我們就來看看到底什麼是好的學習?如何才是會學習?

會學習,我的觀點,至少應該做到、做好以下3個維度:

1、學習有習慣

1)聽課習慣

孩子學習主要是在課堂上,不過孩子卻很容易在聽課的時候開小差,聽課效率低,這樣錯過了的知識點,要在課下花更多時間去理解,勢必影響成績。所以。課上會聽課就很重要。

聽課時做到:

l 抓重點:老師所講的重點內容,重點結論,來對應自己的重點問題。

l 會記錄:聽課的過程中有筆記習慣,並知道記什麼,什麼時候記,如何記。我曾經跟蹤過孩子們的筆記,比如,很多孩子的筆記都是最基礎的標題框架,沒有內容和重點。比如,有結論時,又只有結論,沒有推導過程。比如,數學筆記,沒有圖形。再比如,就是記到哪裡的都有,本子一邊筆記一邊畫畫……這些小事情,其實都是孩子頂頂重要的聽課習慣的一環!

筆記記什麼呢?

(1) 基礎的定義、定理、性質(一定要理解記憶)

(2) 自己課上的靈感

(3) 自己有疑問的地方

(4) 老師的歸納與總結

看似簡單的會聽課,其實也是個系統問題,一個孩子如果可以對每天學習的內容有準備,有思考,便可以更容易做到會聽課。老師輸出的內容和時長相同,但接收人的接收質量卻參差不齊,不要求孩子百分百做到全會全懂,但至少要和老師要同頻,並做好筆記,不然再優質的信de號輸出,你接受的波段和裝置有問題也是無效。

2)作業習慣

很多孩子習慣照貓畫虎的做作業,他們很聰明,他們知道,今天的作業套用今天的學習內容就OK,所以他們有時因為聰明便不思考,作業時,數學忘了公式看一眼資料;英語忘了語法看一眼資料……總是要對著書上的知識點才能把題做出來,做出來的作業,不一定是真的懂了,真的記住了,真的會了!不知不覺就養成了依賴資料,不獨立思考的壞習慣。

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先複習,後作業。把該記的知識點記在腦子裡,這樣做起題來才會思路清晰。這樣做,或許前期會被孩子們認為浪費時間,但其實不然,他們不是在浪費時間,反而他們是高效的利用了時間,並高質量的完成了學習效果的檢查。

3)預習習慣

每個孩子的成績不同,接受新內容的快慢程度也不同,課上老師在講授新內容的時候,每個孩子都會因為自己知識的原始積累和自身接受能力的原因理解接受程度不同:有的孩子可能一次就聽懂了,有的孩子可能聽了個半懂,有的孩子可能根本就沒有聽明白。這個時候,預習便可以幫助我們提前規避這些問題。每個孩子都可以在預習過後,帶著自己的理解和問題去聽課。不過,預習又是一個大的話題,到底該如何預習,預習到什麼程度才有效果呢?

開學第一周的時候,一個孩子給我展示他預習語文的速度,已經到第三單元的第一課了。孩子特別自豪、特別開心的給我看,於是表揚他的堅持過後,我對他的預習成果做了一次檢驗。我讓他把其中一課古詩的內容給我讀和講了一遍,其實很多字不認識,很多字典沒有查,很多內容沒理解……他才發現自己的預習只能算是看了一下,深入的學習內容都還沒有思考過。我對孩子說:這樣的預習只是代表你看過了,但沒有目標和思考。於是那節課我帶著他一起完成了一次預習的演練,過後,孩子說:我知道了,語文預習至少要做到查到、認到、理解到。

4)複習習慣

學而時習之,不斷的練習,是掌握一個技能的法寶。

好朋友和我聊天:我前兩個月跟你說過我女兒顛球很好吧?中考滿分的個數,一口氣48個沒問題!不過,你知道嗎?前兩天我又問她,她和我說:媽媽,快別說顛球了,我昨天竟然一口氣顛200個都沒斷,累死我了!

好朋友感嘆:你看,這樣堅持練習都會好的!這個暑假,她一直打籃球,開學了體育課,別的孩子都說腿疼,體育老師說你們那是乳酸堆積過多!她和我說:媽媽,我腿就不疼。我暑假都疼過了!

很多的收穫都是在不經意的重複過後,忽然某一天發生了,你根本想不到,原來小小的重複能有如此大的成就!

記得以前上班時公司的一個翻譯,她不是英語專業畢業,她和我講她喜歡英語,所以很長一段時間每天早上堅持聽英語新聞,很多很多天都聽不懂,突然有一天她就都能聽懂了!

我自己也一樣,和師傅一起練習踢腿壓肩,最初每一個動作都會配著大聲的吱哇亂叫,不過1個月後突然有一天,師傅說:你壓肩時腰平了,而且有一點塌腰了,有腰窩了!我激動的又開始叫:真的嗎?我都沒感覺,我其實只是每天跟著你們壓了那麼幾下!

你們看,這些都是堅持的力量,堅持的成就!所以,不斷的複習,有節奏的複習,對於孩子的學習至關重要。

5)計劃習慣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有計劃,更容易讓孩子更好的自我管理,更清楚自己在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中該做什麼,什麼更重要。對於小孩子,可以先從習慣列LIST開始,大些的孩子,就要引導他們根據目標來完成自己的學習計劃。

計劃的可視化進展記錄,還會帶給孩子們更強烈的成就感,看著自己列的滿滿的事項都完成了,在孩子的內心完成了一個心理確認的功能,本身就是對他們最好的激勵。這也是真正讓孩子們堅持下去的內在動力。

6)錯題習慣

整理錯題的重要性很多老師都在談,但真正在做的孩子可就不多了。時代不同了,現在整理錯題不一定靠自己抄,比如拍照,比如剪下來都是方法,錯題放在那裡,便是一個好的開始。至於如何記錄整理、標註和定期複習就是每個孩子要針對自己的問題系統去完成的了!尤其是數學類的理科,請盡力幫助我們的孩子養成這個習慣!

很多學科的考核都是對知識點的運用,只有徹底理解這些知識點,再去解題,才能鞏固知識。因此在錯題整理時,要教會孩子去發現和分析這個題是在考哪個知識點,每個題之間有什麼聯繫和異同點。正、反兩個方向的思考知識點與問題的解決應用,融會貫通。思考得多了,印象就會深刻,從而逐漸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和解題邏輯。

7)思考習慣

孩子對「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估計耳熟能詳,這句話其實也在啟示孩子:在學習過程中要養成邊學邊思考的好習慣。學習不是固定模式機械的完成的一項工作,單純記憶和經過思考過程的知識,在孩子心中留下的印象可大不一樣。

鼓勵孩子給自己留點時間,思考學過的內容,不僅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識,而且能與下個階段的學習更好的銜接起來,養成溫故知新的好習慣。

複習時也需要孩子們不斷的深入思考學習的內容,擴充學習的寬度與深度,找到自己的優勢與問題,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8)時間習慣

合理的管理時間和高效的利用時間是我們要交給孩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能。安排好自己的學習和娛樂時間,管理好自己各科的黃金學習時間,分配好每個學科內容的時間分配,都能幫助孩子更好的進行日常的學習。

2、學習有方法

1)各科方法

每個學科其實都有自己不同的學習方法。

很多孩子覺得政治不愛背,歷史不愛背,怎麼背也背不會。其實背這個詞就是有問題的,反覆記憶是一種方法,但如何背?難道就是簡單的大聲重複?當然不是。

對於記憶的東西,我們一定要把他們先轉化成自己的理解,然後自己重新建構的去記憶。這樣,會大大提高我們記憶的速度和質量。我在陪女兒記憶政治的時候和她PK過,我讀一遍腦子裡就完成理解,第二遍我就可以重複了,再到第三遍,我就完全可以把核心知識點準確完整的說出來。其實我只想讓她知道,記憶不是死記硬背。

歷史學科更是如此,那麼多的歷史年代和人物事件,想著就讓人頭大,如何串聯和並聯,孩子們都需要花些心思思考方法才行,磨刀不誤砍柴工。

2)問題方法

如何發現和解決各科學習問題,避免未來可能發生的學習問題,孩子們思考過嗎?

比如錯題,比如總也學不會做不對的內容,比如效率低的問題,比如努力了沒效果的問題,這些都是問題,都需要不斷的發現與解決。

3)整理方法

小學還好,到了初中高中,如此多的知識點碎片,如何把它們幻化成完整的邏輯內容與知識結構?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對某個學科沒學好,就是因為我們的知識不夠系統,不成體系,散的知識點,僅僅是知識,它只能解決點的問題。

而系統的整理過後,我們更容易發現這個學科的意義,理解這個學科的內容設置背後的邏輯,理解解題時的融會貫通,完成書本上的系統的學習和理解每一個學習內容。

4)閱讀方法

語文越來越重要,閱讀越來越重要。如何閱讀呢?我想至少閱讀的書籍上要有批註,有觀點。

會學習,才會真的幫助孩子更好的學習,提高學習成績。請家長們不要再一味的逼著孩子努力,我們要關注如何幫助孩子實現會學習的技能,這樣才是在學習上真正的幫助我們的孩子!

相關焦點

  • 關於健康學習 您的孩子「坐」對了嗎?
    每天都是課內作業、課外作業扎堆,現在孩子的學習壓力簡直是巨大。正是因此,孩子每天接觸學習桌椅的時間非常長。為此,許多父母除了給孩子購買各種營養品外,也會為孩子挑選一款舒適的學習桌椅。那麼問題來了,除了營養品、除了坐的舒服外,您注重孩子的健康學習了嗎
  • 微課傳奇:您的孩子會自主學習嗎?
    因此要學會給人生做減法,一次專注於一件事,才能實現高效學習和生活。成功的特使之一是專注。為什麼我們的孩子沒有培養出自學能力來呢?第一,家長不相信孩子有自學能力;第二,沒有給孩子提供自學的時間。為了讓孩子在未來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作為家長,如何提升我們孩子的自學能力?我們看看微課傳奇家庭教育導師是怎麼說的吧!
  • 如果有這樣的情況,您陪伴了孩子,孩子會感激您一生
    會增加您和孩子的親密關係,具體是哪些情況呢?容易增加您和孩子的親密程度,讓您和孩子關係更加融合呢?可能您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1、 在遇到打雷的天氣其實打雷是一種天氣現象,但是因為打雷的雷聲過響,容易讓人造成心理的恐懼。這種恐懼不僅僅是孩子有,相信個別的家長在遇到打雷的天氣也會有恐懼的情況。
  • 無處不在的人工智慧已經到來,您的孩子會編程嗎?
    無處不在的人工智慧已經到來,您的孩子會編程嗎?學編程了嗎?」萬物互聯和萬物智能的時代來臨,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縮寫為AI,能將融入我們的生活,而且是無所不在。人工智慧時代的來臨,將是一個人類社會結構、經濟秩序重新調整的機會,隨著人工智慧可替代的人類工種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擔心,AI會取代大部分人類工作?
  • 您的孩子會正確地說"不"嗎?
    會拒絕,真是一門不小的學問呢?大家不要小瞧這個&34;字,有的人因為不會說,活著活著就丟了自我。生活中我們也常常遇到這種情況:&34;&34;&34;&34;&34;&34;……即使是他們喜歡做的事情,也會隨口就是一個&34;!遇到這種情況,大人千萬不要訓斥孩子,罵孩子&34;!那樣,對孩子會形成非常大的打擊,剛剛萌生的自我意識立馬枯萎,影響孩子一生的健康。
  • 您想抓住孩子成長的關鍵期嗎?您想讓孩子感受到您的真愛嗎?
    您想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理孩子嗎?您想抓住孩子成長的關鍵期嗎?您想讓孩子感受到您的真愛嗎?今天讓我們一起閱讀《正面管教》第七章《有效地運用鼓勵》之《時機》、《相互尊重》、《改善,而不是完美》、《著眼於優點而不是缺點》、《將不良行為轉向積極的方面》。【佳句摘抄】 1.如果一個孩子走向你,天真無邪地對你說:「我是一個孩子,我只想有所歸屬。」
  • 您想讓孩子感受到您的真愛嗎?
    您想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理孩子嗎?您想抓住孩子成長的關鍵期嗎?您想讓孩子感受到您的真愛嗎?今天讓我們一起閱讀《正面管教》第七章《有效地運用鼓勵》之《時機》、《相互尊重》、《改善,而不是完美》、《著眼於優點而不是缺點》、《將不良行為轉向積極的方面》。【佳句摘抄】 1.如果一個孩子走向你,天真無邪地對你說:「我是一個孩子,我只想有所歸屬。」
  • 別立馬否決孩子,讓孩子再試一次,孩子會給您驚喜
    所謂學習障礙,就是阻礙你學習知識、提高學習成績的各種內在或外在的不利因素。成功的父母既是孩子的家長,更是孩子的朋友;既是孩子的「嚴師」,又是孩子的知己。讓孩子再試一次,給孩子一次機會,相信他能行。孩子是您的驕傲,您也想讓孩子成為您的驕傲,難道不是這樣嗎?所以說,在孩子經歷過失敗之後,多給孩子一次機會,不要立馬否決孩子,教育孩子並告訴孩子失敗是很正常的,給孩子說失敗只是平常事。有很多偉人都是從一次次的失敗中得到最後的勝利。
  • 您的孩子會演說嗎?
    想要在眾人面前泰然自若,大方得體,從青少年開始就要抓緊時間學習技巧,沒有技巧,沒有練習,是不可能做到的。少年天才演說家,未來世界縱橫家,成就孩子就是成就世界的未來!在學校,教學注重的是教導孩子學習知識,注重孩子的升學問題。而在校外,教育機構大多注重的是孩子的興趣愛好。
  • 您還在批評孩子嗎?小心觸犯了批評孩子的大忌
    我們家的小強也是很聰明的,不是這樣嗎?」媽媽的一番話讓小強心裡非常高興。但是媽媽卻沒有這樣做,給小強那是鼓勵和支持。這樣小強更加信心滿滿的決定以後上課的時候一定要好好聽講,認真學習。有很多時候就是這樣,您換一個角度,換一個思路,換一個方向,您給孩子一個正確正確的鼓勵和支持的方向您的孩子會回饋給您一個自己積極的態度。
  • 孩子叛逆,您會送到特訓學校嗎?
    專收18歲以下的問題孩子,當然也有不明性質的家長,單純以為是軍訓會把孩子送進去鍛鍊一下。但大多數家長是明白它的性質,就是以教官武力解決叛逆孩子的問題,然後再做心理疏導,把孩子矯正到正常的生活軌道上來。 聽起來不錯,家長也理解、認可教官的武力,因為他們太知道自己的孩子是怎樣的一種孩子,最吸引家長的就是另一個承諾:心理輔導。以為鋼柔並進,且專業的機構,定能讓孩子成為父母心目中的乖孩子,所以不管在網上看到多少負面消息,還是願意花一年好幾萬的費用把孩子送進去。 真能達到如家長所期望的值嗎?答案是否!
  • 孩子每天戶外活動兩小時 您會跟上嗎?
    2020-08-28 14:33:05 來源:羊城晚報原標題:「要求兒子每天戶外活動兩小時」,您會跟上嗎?這兩天,因為「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活動兩小時」,來自湖南長沙的羅格上了熱搜。羅格的大兒子羅漢今年9歲,上小學三年級。
  • 一線教師告訴您,您的教育理念真的會影響到老師對您孩子的教育
    假如遇到真的很忙,你無法到來,您會以電話和簡訊的形式向我請假。雖然真的沒有必要,但是,我感到心裡很暖。您會把13班當成你孩子的另一個「家」,您會主動為班級做些事情。哪怕是幫助孩子們釘個釘子,幫孩子們出個主意。您會把自己孩子的同學當成他的兄弟姐妹。
  • 這些錯誤備考方式中,有您嗎?這樣的學習您和孩子都喜歡!
    費曼學習法可以從根本上解決無意識學習的狀態。牛丫頭給大家講解「觸景生情」,藉助場景聯想記憶,這就是牛丫頭一直講的「身臨其境」學習方法;相信聽過這節課的朋友受益的不僅僅是您自己,對教育孩子有著更加深刻的影響;歡迎您加牛老師微信13793306770,交流心得;
  • 在學習時聽音樂可以使您的孩子更聰明
    如今,大多數孩子喜歡聽的歌曲對許多父母來說都是毫無意義的。著名的流行歌曲經常大喊「我們喜歡聚會」的信息(當然伴隨著挑釁的舞蹈動作)。但是,現代音樂可以帶給您一些好處。是的,你看得沒錯!在您聽到孩子正在跳躍的狀態時,在嘆為觀止的這些天之前,我們告訴您為什麼在學習時聽音樂可以增強學習和專注力
  • 您還在拿孩子和其他家孩子比嗎?別再一錯再錯了,您傷害了孩子
    總是習慣或者不經意間喜歡拿自己家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比,不管是從學習成績上,還是從平時的生活習慣上,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習慣。總是會時不時的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比一比。不管家長是刻意的還是說在習慣下慢慢養成的,總是刻意的去比和別人家孩子進行對比自己孩子。
  • 您真的懂孩子嗎?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您真的懂孩子嗎?在孩子想吃冰淇淋的時候,她會怎麼表現呢?有的孩子看到別人吃冰淇淋,她的眼珠子會一直看著那個人,而拉著孩子的媽媽缺嘴裡不停地說,這麼熱,快點,太曬了!走快點。我們回家!媽媽心裡想至少回家會有風扇或者空調吹,比在外面舒服多了!而孩子此刻眼裡只有別人手上的冰淇淋,她不會管太陽曬得熱,她也不會聽到媽媽的話,她內心並沒有那麼渴望回家。
  • 新學期來了,​你會用攝像頭監控孩子學習嗎?
    要開學了,家長最操心的無外乎是孩子的學習,特別是放學回家,孩子學習的自覺性能讓家長放心嗎對此,網友們觀點不一,您會給孩子安裝攝像頭嗎?作為孩子,你能接受父母這種行為嗎?  今天(8月30日),記者走訪發現,和初中生相比,小學生被盯得更緊。
  • 您能驗出孩子的「快樂心電圖」嗎?
    那是因為您太認真努力了!孩子有很多的類型,他們並不是只有性別男女的區別。在喜好,性格,人格,教育,環境上對他們有著很大的驅動力。您面前的「小怪物」有著獨一無二的您的基因和您的教導。但是您知道嗎,物理聲波共振實驗是這樣說的:如果一個音叉震動,在有效距離範圍內,只有同頻率的另一個音叉能夠一起震動發聲。換言說,您的孩子如果喜歡您,是因為,您和他們有著一樣「頻率」的價值觀在震動。您準備好了嗎?
  • 馬上六一了,零食您會給孩子安排上嗎?
    馬上六一了,零食您會給孩子安排上嗎?可當我們長大,當上爸爸媽媽後,逐漸了解到零食中的弊端後,便都全面封殺了孩子的零食來源,可這樣真的就一勞永逸了嗎?那到底孩子可以吃零食嗎?Q1: 什麼是零食?Q2: 孩子可以吃零食嗎?記得有這麼一個小故事,日本有一個很有名的營養學家,她曾經嚴格控制孩子零食,即一點都不能食用,孩子遵守的很好,她也很引以為豪。但結果在一次無意間,她驚訝地發現自己的孩子,趁她不注意正大快朵頤別人吃剩下的快餐,她突然就愣住了,也開始反思:這樣嚴格的限制零食,會不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