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高效的完成家庭作業?

2020-08-29 醫療內參



1、不要盯著孩子寫作業

有的家長喜歡盯著孩子寫作業,一旦發現有問題,或字寫錯、寫歪了,一邊幫孩子塗擦,一邊批評、埋怨、責怪孩子:「怎麼搞的,又做錯了,總是改不掉。」「說過多少遍,就是記不住,氣死人的!」

其實,在這種緊張、焦慮的氛圍中,孩子的學習興趣和能量之門很難打開。這個時候,家長再怎麼說教他是聽不進去的,也是改不過來的。

首先過問一下有多少家庭作業,然後叫孩子自己去做,我們輕手輕腳地做自己的事,不輕意打擾孩子,等他做完了再按以下方法檢查:

(1)孩子低年級時,重點檢查字跡是否寫端正

做完作業時發現有不正確的地方,首先不要指出具體錯誤之處,而是說出大體範圍,如「做得不錯,但這個題有些不對,你再看看」或在有問題的地方畫上一個小圓圈,讓孩子自己找出不正確的地方改之。若孩子找出來了,就及時稱讚和鼓勵。

(2)孩子讀高年級時,重點檢查孩子做題思路

算式的列法是否正確,而計算的結果一般不檢查由孩子自己確認。這樣就能培養孩子對自己負責、認真仔細的學習品質。

2、如何培養孩子專心寫作業的習慣

有許多家長擇時,孩子寫作業不專心、愛拖拉,只幾道題也做半天,怎麼辦?

(1)「限時法」糾正

先了解一下孩子的作業量,自己估計一個完成時間,然後徵詢孩子,如「語文40分鐘能做完嗎?數學30分鐘能做完嗎?」

若發現孩子寫作業時有不專心做的表現,只要不是太過分,就讓他動一動就好,畢竟家是歇息的地方,比學校要自由得多。如果孩子注意力不大集中,有拖拉的行為,父母可在旁邊提醒一下,如「已經做了15分鐘了,加油!」

(2)「中途安撫法」糾正

舉例說明:發現孩子做作業拖拉,家長感到必須制止時,可以走到孩子身邊,用手撫摸他的頭,問「是不是遇到了難題做不下去了,要不要爸爸/媽媽幫你一下?」

這樣可以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回到學習上。通常情況下,孩子會說沒有難題,這時父母要表現出一種平靜的神情:「相信你很快會做完的,爸爸/媽媽等著你好嗎?」這種方法,實際上首先中止了孩子的拖拉行為,然後讓孩子明白:父母在關注他,希望他快一點完成作業。

越是責罵、數落孩子,越會加重他的壞習慣。

(3)「直接要求法」糾正

如果上述兩種方法都不管用,那麼換這種方法試試:事先了解孩子的作業量,然後直接提出完成的時間,如今天的語文作業不多,用20分鐘可以做完,數學稍多點兒,用35分鐘時間可以做完。

那麼,父母要說到做到,在執行這一規定時,情緒要平靜,不能發火。讓孩子明白:父母說話是算數的,不是鬧著玩的。這種方法是不得已而為之,帶有強迫性,事先與老師取得聯繫,請老師做好配合,以免老師認為家長不檢查作業,把教育孩子的責任都推給了老師。

3、如何點撥孩子做習題

有的孩子確實需要父母點撥那些「爬坡」難題,父母作出相應的輔導和點撥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只是在輔導、點撥時要講究技巧:

(1)讓孩子反覆讀題

許多題目不難,只是孩子缺乏耐心閱讀原題,往往只看了一遍感到不會做,很難,這是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如果父母總是遷就孩子,立即告訴他如何做,甚至將版式列好,就會使孩子養成遇到問題不思考、依賴他人解決的壞習慣。

正確的方法是:「媽媽相信你,只要多讀幾遍原題,你會做出來的。」當孩子做出來以後,父母要高興地稱讚:「我說過吧,仔細讀題就會做了。」這時孩子也一定會高興起來,孩子不會做的題,父母堅持讓他「再讀一遍」「再讀一遍」,不輕意告訴他,這種鼓勵式的讀題法能夠「逼」出孩子主動學習的興趣,從而獲得自信。

(2)用例題作輔導

對於孩子經過思考也沒做出的題目,父母也不要直接告訴他原題的解法,最好是根據原題編一個相似的例題,與孩子一起分析、討論,弄懂弄通例題,再讓孩子去做原題。

一般弄懂了例題,孩子多半會做原題,如果仍不會做原題,那麼要再回到例題的討論與計算上。經過幾個來回,只要父母耐心引導,孩子一定會做原題的。這種做法雖然父母要麻煩一些,但能夠訓練孩子舉一反三的遷移能力。否則,孩子總是就題解題的被動思維定式中,很難建立學習的思維遷移模式。

(3)只講關鍵點

對於有些難題,父母一時也編不好例題,那麼,可以就這個原題分析它的關鍵點在哪裡,找到什麼條件就好解題了,讓孩子根據父母的提示去思考、列式計算。

而不能將算式直接列出來,或高科技孩子第一步做什麼、第二步做什麼……如果這樣輔導孩子,那麼他的解題思路不容易打開。

當然,孩子逐漸長大後,許多爬坡題父母也無能為力,需要請家教輔導,那麼還是建議父母要求家教按上述方法輔導孩子,不要一來就直接告訴孩子怎麼列算式,怎麼做題,如果這樣看似難題解決了,其實孩子思路沒有打開。

相關焦點

  • 如何幫助孩子高效完成作業?
    孩子寫作業難,是很多家長都特別頭疼的問題。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那有沒有科學高效的方法能夠幫助孩子更好完成作業呢?然後孩子逐項完成。孩子清空了腦子,減小了壓力,每次專注一項任務,效率就會高很多。3、打勾法完成每項作業後,孩子還需要及時反饋。有的家長可能說:快寫完就可以看電視了,就可以去玩了。這樣其實在暗示作業是負擔,玩才是孩子喜歡的。
  • 孩子上小學作業難管理,家長如何高效解決?
    當我們的孩子結束了一天的學習後,學校還會布置一定的作業給孩子,讓孩子回家自己完成或者和父母一起完成。 但讓各位家長頭疼的是,孩子5歲左右的年齡正是貪玩的時候,對作業的熱情並不高,該如何高效的管理孩子的作業而且不讓他產生厭煩情緒呢?
  • 孩子終於做到高效完成作業了——做好家庭教育,要學會閉嘴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看來孩子還是覺得自由空間不夠,我同意了孩子的請求。他自己制定了一份新的計劃表。我沒有再參與也沒有要求他分享給我看。接下來的時間他一直在玩,語文作業、數學作業、閱讀任務統統一點都不做,有點末日狂歡的樣子。
  • 人民日報:8招教你如何幫孩子快速高效寫作業
    新學期,如何讓孩子心甘情願地做家庭作業是家長一大難題。孩子做作業慢,注意力不集中?一寫作業就故意磨蹭,出現抗拒心態?孩子好的學習習慣養成,可以從高質量完成作業開始。8招教你如何幫孩子快速高效寫作業,轉給身邊的家長! ​​​
  • 家庭作業太多,孩子苦不堪言,所有的作業都要完成嗎
    對於家庭作業,孩子是怎樣看待的呢1 、大部分孩子不理解家庭作業的意義家庭作業能幫助孩子回家後,複習在學校裡學過的知識,鞏固印象,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在學習的過程中,是一個必要手段。我們要幫助剛入學開始寫作業的孩子理解家庭作業的意義。2、過多的家庭作業造成孩子的厭學和抗拒心理過於沉重的課業壓力和作業,不但不能幫助孩子鞏固學習,還讓孩子產生了對學習的抗拒心理。
  • 不打不罵,如何讓孩子好且快完成家庭作業?
    不打不罵,如何讓孩子好且快完成家庭作業?,每天讓他順利完成作業?周逸珠:在回到這個問題之前,我會請你想一下自己為什麼想要孩子完成作業? 是希望這樣老師就不會在班級群裡點名你,讓你覺得沒面子了?還是在研究過孩子現在的學科內容之後,覺得任何一項作業不做,孩子以後都無法適應社會生活了?或是其他什麼原因等等。
  • 如何讓孩子自覺主動完成作業?這是我見過的最好做法
    關注我,每日更新各科學習、記憶方法,讓孩子高效學習,輕鬆拿高分!現在孩子厭學、不喜歡學習,或不做作業的現象非常普遍。孩子缺少學習的主動性,需要家長三催四請,作業的問題一直困惱著眾多家長,也破壞了很多家庭的和諧。教孩子要講方法,講策略才有好結果。
  • 孩子高效完成暑假作業,這幾大雷區要避開
    這個假期是孩子放鬆身心的好時機。但對於家長來說,督促孩子高效、主動、保質保量地完成假期作業,常讓他們感到頭疼。 培養學生自我規劃、認真完成作業的學習習慣,家長一定要在避開這幾個「雷區」。家長過問一下有多少家庭作業,然後叫孩子自己去做,父母輕手輕腳地做自己的事,不打擾孩子,等他做完了再按以下方法檢查:低年級:重點檢查字跡是否端正做完作業時發現有不正確的地方,首先不要指出具體錯誤,而是說出大體範圍,如「做得不錯,但這個題有些不對,你再看看。」
  • 孩子寫作業,陪還是不陪?3個方面做好了,孩子獨立高效完成作業
    ……陪娃寫作業的你,一定也說過上面這些話吧。在很多家庭,不寫作業的時候,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平常看到孩子,覺得他是上天送給我們最好的禮物,但是,一到寫作業的時候,就恨不得送人。有一次,因為工作忙要加班,就沒有陪他寫作業,結果孩子一直玩到晚上我回家時,還沒開始寫作業。我忽然意識到不能再這樣陪他寫作業了,得讓他獨立完成作業。但是沒有人在身邊監督的,又怕孩子寫作業不專心。怎麼辦好呢?
  • 大力智能家教機智能輔導孩子高效完成暑假作業
    高溫時期,暑期來臨,對於許多家長而言,除了忙碌的工作之外,最頭疼的就是如何在假期輔導孩子。一些家長會選擇親自教導孩子完成假期作業,以保孩子跟上學習進度,但這種方式弊端非常明顯,不僅孩子的學習效率低,而且家長會非常痛苦。同時還有一些家長用手機或平板來輔導孩子,看似可行性高,實則不僅傷害眼睛,還容易讓孩子沉迷、分心。
  • 作業類APP 如何為家庭作業「減負」?
    近年來,在學生、老師群體中日漸興起的作業類APP,因為智能化、便捷性等受到家長青睞。該類APP的廣泛使用是否能為家庭作業「減負」?如何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與質量?現狀 作業類APP成傳統教學補充在基礎教育階段,知識的學習在一定程度上依賴於作業。
  • 對待孩子的家庭作業,你最好這麼做
    在督促孩子們做家庭作業時要找到正確的平衡是很困難的。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能成功。從長遠來看,如果家長過於監督家庭作業,孩子們將無法學習他們需要的組織技能。那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做呢?讓孩子主導家庭作業所教的技能之一是如何處理不愉快的任務。不要打開孩子的背包,拿出作業本,閱讀作業,檢查所有需要的材料是否都回家了。
  • 「敢考狀元」如何正確陪孩子寫作業,養成高效作業習慣
    今天分享的主題是如何正確陪孩子寫作業,讓孩子養成高效作業習慣。網上謠傳有個媽媽33歲,因為陪孩子寫作業,氣得腦梗塞住院。這位媽媽平時身體還非常健康,也沒有特殊的病史,就是因為看孩子寫作業,最後腦梗塞了。看來陪孩子寫作業還真不是鬧著玩的,真的是要了很多爹媽的命呀。
  • 如何陪伴孩子高效的完成家庭作業
    在這些工作過程中遇到很多類型的家長和孩子。而在這些從教經歷中,深深的體會到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會需要老師搭把手,因為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家長大多數是權威型的家長。而爸媽也有時沒辦法真正的理解孩子內心的需求。所以會讓孩子在平時生活中會形成叛逆心理。也許是家長不明白孩子的內心感受,也許孩子不希望爸媽給自己一個強烈要求。也不能自然接受。
  • 如何讓孩子愉快又高效地完成暑假作業?這裡有最好的方法!
    對策:讓孩子適當運動,釋放活力年齡小的孩子本身注意力集中時間有限,可能坐個15分鐘就需要活動活動,遇到這種情況,爸爸媽媽其實不用太擔心,可以讓孩子隔段時間適當活動,幫助更好地集中精神。另外有些孩子,本身精力比較旺盛,坐不住,這時候,爸爸媽媽可以讓孩子在做作業前充分運動,釋放能量,再回到書桌前完成自己的作業。
  • 又到了寫作業頭疼的時候。如何快速而又高效的完成作業?
    開學了,孩子們又開始和作業鬥爭了。一提到寫作業,母慈子孝就給忘的乾乾淨淨了。如何高效的完成作業?1.有一個乾淨的書桌。有些同學的書桌擺滿了玩具,寫作業的時候這裡玩一下那裡玩一下。就很容易分神。所以在寫作業之前把課桌整理的乾乾淨淨。2.安靜的環境。有些同學寫作業不是在書房或者單獨的環境裡,而是在家裡的客廳裡。
  • 作業類APP成傳統教學補充 如何為家庭作業「減負」?
    作業類APP 如何為家庭作業「減負」?  3月16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的記者會上,教育部長陳寶生在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指出,要從學校、校外、考試、老師教學、家長社會五個方面「減負」。近年來,在學生、老師群體中日漸興起的作業類APP,因為智能化、便捷性等受到家長青睞。
  • 孩子家庭作業讓家長批改 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你怎麼看
    有益孩子就安排。  支持意見  家長監督孩子做作業  可讓孩子養成好習慣  市區一名二年級小學生的家長說,孩子入學後,他和妻子每天必做的工作包括檢查閱讀、背誦和默寫,周末和節假日可能還有製作手抄報、完成手工製作等作業。
  • 學生完成家庭作業的理想狀態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不完成作業呢?有的家長不懂得讓孩子休息,做完了作業,還要安排別的學習任務。久而久之,有的孩子就選擇磨洋工,不配合,做作業的效率低。我們應該讓孩子形成這樣一種思想:每天放學回家我就高效率的寫作業,如果9:00寫完作業,大概還能有一個小時的放鬆時間。可以看看課外書或者其他放鬆性的活動,總之能讓他們體會到生活的樂趣。這樣,他們每天都會高效率的寫作業。
  • 學習生涯的攔路虎:「家庭作業」
    今天只想就家庭作業對孩子的學習影響,作出一些分享,也希望能夠幫助到「迷茫」教育的家長。什麼「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只是商家洗家長大腦的廣告語;什麼「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沒有三代人不間斷的設計奮鬥,只會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 學習是人進步、成長的有效、高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