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千萬青少年正在承受心理困擾,而父母卻統一歸結為叛逆

2020-08-17 媽心理

閱讀前請先點擊關注,以免錯過每日的內容更新哦~

提到青春期,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叛逆、不好管了。

但根據2018年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17歲以下的青少年中,約有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

這樣的調查結果讓人心驚。

處在青春期的孩子,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會發生劇烈變化:

從生理上說,荷爾蒙突增,大腦結構發生劇烈變化,同時身體發育迅速,性器官趨於成熟.....

從心理上來說,思想變得更獨立,希望脫離父母的控制,渴望獲得更多的夥伴,逐漸走向社會化......

他們渴望成為大人,但是因為大腦發育的不成熟,以及缺乏獨立生存的能力,導致他們雖然渴望擺脫父母,但是又不得不依賴於父母。

基於這樣的現狀,時常讓他們陷入混亂和解決,同時自我認同也會出現偏差,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的痛苦和糾結可想而知。

這個時候,如果父母不能夠很好的引導,那麼這個階段的孩子很容易走向極端:

叛逆、厭學、沉迷遊戲、早戀、抽菸、自閉、拒絕交流,嚴重還會出現自殘、自殺行為。

但是同時,在這個階段,也是家長能夠把握的教育孩子的最後一個機會,具體體現在:

1、能處理從小到大沒有處理好的問題,在這個高速的發展期有機會會處理好,比如隔代育兒留下的後遺症、夫妻關係對孩子的影響、以及修復和彌補孩子童年時期經歷的童年創傷;

2、這個階段形成的東西會決定他一生的成長,比如抗挫折能力、心理強度、思維模式、社交能力等。

總體來說,青春期時一個危機與機遇並存的時期。

02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作為家長,都希望孩子在這個時期能夠專注學習,能夠成為別人眼中的「好孩子」。

畢竟在青春期這一階段,關乎到中考、高考兩次重要的考試,無論在哪一個階段出現問題,勢必會對孩子今後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

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很多家長卻發現,想要解決孩子的問題,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很多家長會說:

孩子已經拒絕跟我溝通了,更別說能聽話了;

一說孩子就暴躁,不但問題沒解決,親子關係也越來越差;

眼看著孩子學習成績一路下滑,孩子卻還是成天沒日沒夜的玩遊戲。

....

之所以家長處在這樣的困境中,一是因為孩子本身處在一個自我意識飛速發展的階段,他們本身對他人的指導和教育感到非常反感;二是因為,很多父母不了解自己不恰當的教育方式對孩子造成了哪些後果。

朋友麗麗,不久前也面臨著相同的難題。

因為疫情,孩子長時間呆在家上網課,親子相處的時間雖然多了,但發生的問題也越來越多。

麗麗嫌棄孩子成天晚睡晚起,嫌棄孩子上網課不積極、課後不複習,還經常打遊戲。

起初麗麗教育孩子,孩子還有所忌憚,但是時間長了,衝突越來越多,到後來,孩子索性把自己的屋門反鎖了,除了吃飯經常是自己在屋裡呆著。

後期雖然疫情有所緩解,但是長時間居家的這段時間,卻讓這對母子生生變成了仇人。

一次麗麗進門給孩子收拾屋子,隨便的翻看了孩子的幾本作業,被孩子看到後,歇斯底裡的讓她滾出去,把媽媽推出房間外以後,還重重的摔上了門。

麗麗委屈與焦慮的心情摻雜在一起,睡眠質量也變的很差,經常半夜的時候聽到孩子還在隔壁玩遊戲的聲音,便焦慮的睡不著覺。

孩子一直這樣怎麼辦?

目前這樣的成績能考上大學嗎?

考不上大學他以後能幹什麼?

這一輩子就要這樣毀了嗎?

帶著這樣的焦慮,麗麗開始嘗試通過學習來改變現狀。

最開始麗麗只是在網上搜集一些知識,買一些心理學的書來看,但是零散的了解到一些知識後,越發覺得系統的學習才能真正的幫助到她,幫助到孩子。

也抱著這樣的目的,麗麗報名學習了默薇老師的《青春期叛逆破解訓練營》。

通過學習,麗麗了解到:

青春期的孩子出現了叛逆、厭學、早戀、沉迷遊戲等問題,根本原因都是家長對孩子內心不了解而採用了錯誤的教育方式導致的。

在課程中,麗麗知道了青春期心理需求有:

1. 情緒包容;

2. 尊重和支持;

3. 需要更多的社交;

4. 釋放攻擊性。

以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需求為基礎,分析各種叛逆行為背後的原因,才能根本的解決問題。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麗麗慢慢學會了跟兒子建立起了心靈的連結,形成了一套跟兒子有效溝通的模式,孩子原先的問題都在逐漸改善,學習成績也慢慢的恢復到了正軌。

曾經麗麗眼中的叛逆少年,正在以令人吃驚的變化,成長為一個積極、陽光、自信的少年。

麗麗的收穫遠遠不止這些。

她說:

最初報這門課程只是想解決孩子的叛逆問題,但是隨著學習的深入,我發現我的成長改變的不僅僅是孩子,還有自己的心態和家庭關係。

現在,孩子和我就像朋友一樣,無話不談,在溫馨的親子關係下,這個家也其樂融融,成了別人眼中羨慕的對象。

而這一切,在幾個月前,麗麗是根本想都不敢想。

無數案例和研究表明:青春期孩子的問題,是父母和孩子問題的集中呈現。

只有看清問題背後的癥結,才能幫助孩子補充童年時期缺失的心理養分,通過修復親子關係,幫助孩子平穩的度過青春期。

然而遺憾的是,很多父母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只是陷入了「改造孩子」的迷途中。

《青春期叛逆破解訓練營》,就是一門幫助家長們走出教育誤區,解決青春期叛逆的種種問題的課程。

03

默薇老師說:青春期,是教育孩子的最後一個機會。

弄清楚孩子各種問題背後的原因,幫助孩子度過這個難關,為孩子順利發展成人奠定基礎,也能夠更加鞏固親子關係。

如果沒有妥善處理這些問題,會給孩子一生埋下難以癒合的傷口,而父母也錯過了教育孩子的最後機會。

在《青春期叛逆破解訓練營》中,默薇老師總結出當代中國父母的現狀:

1. 跟孩子交流少;

2. 在工作、生活、孩子教育等方面壓力大;

3. 受傳統育兒理念影響大;

4. 對孩子心理髮育不太了解。

科學、系統的家庭教育,是新時代的父母急需學習的一門課程。

研發這門課程的默薇老師,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專注青少年學習動力提升將近20年。

默薇老師接觸過幾千個青少年,接待過無數的青少年的父母,幫助數千青少年家庭走出青春期叛逆的漩渦,具有非常豐富的案例諮詢經驗。

她把20多年教育孩子及青少年諮詢的實踐經驗,結合心理學、教育學理論,凝聚成科學的教育技巧,家長能夠獲得的,不僅僅是一套課程,更是一套影響孩子及自己成長的思維模式。

最後我想把這門課程安利給所有正在經歷青春期孩子難題、並且無比焦慮的家長。

孩子的青春是成長的最後一道關口,要麼成為一個健康的大人,要麼在青春期發生不可逆的轉折。

點擊下方進入專欄,可免費試聽哦~

相關焦點

  • 3千萬青少年正在承受心理困擾
    但根據2018年國家衛健委發布數據顯示,我國17歲以下兒童青少年中,約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自我意識與父母期望的衝突,性意識的出現,情緒衝動增強....
  • 海英博士:阿斯伯格青少年的心理困擾及應對
    阿斯伯格綜合症的主要表現為社交障礙、重複刻板的行為以及興趣範圍狹窄,這些與眾不同的特點,在孩子的小學階段可能只是給人感覺是內向膽小、不合群、朋友少,父母往往也以為這只是孩子的性格問題而已,只是學習上還過得去,每天都去上學,就感覺一切還好。
  • 橋恩心理:如何改變「叛逆」的青少年的不良習慣?
    青春期是我們每個人一生都會經歷的一個階段,往往到了青春期很多孩子就會很叛逆,很不聽話,很多父母為此很是苦惱,不知道如何解決是好?孩子的問題,如果解決不好甚至還會影響正常的親子關係,會使自己與孩子的關係更加疏遠。那麼什麼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呢?下面橋恩心理的心理諮詢專家就來為大家進行分享。  為什麼很難改變青少年的不良習慣?
  • 愛到底「養育叛逆青少年」父母訓練營,即將開營!
    以父母之心幫助ADHD孩子以專業之術支持父母和家庭 大家都知道,孩子進入青少年時期,會出現叛逆行為。那麼,怎麼區分哪些叛逆是正常的,哪些超出了正常範圍呢?青少年不遵守父母的指示,想要更多的主導權或影響力,來決定自己人生的走向。
  • 離家出走、夜不歸宿...是孩子叛逆還是「心理問題」?
    對於正常發展的叛逆,家長需要包容,允許孩子在適當的叛逆行為中發展出自主性;而對於孩子的心理問題,家長需要及時地幫助孩子,避免心理問題延續發展變得日趨嚴重。故事的主人公在情緒的困擾下,做了很多她的父母眼中的「叛逆行為」,比如夜不歸宿、離家出走、發生危險的性行為,她的父母非常生氣,每一次抓到她犯錯誤,就狠狠地揍一頓,關在家裡禁足希望她悔改。那時,有人曾經建議她父母帶她去看心理醫生,她父母說:「她就是叛逆,管管就好了。」
  • 青少年叛逆怎麼辦?合肥徽育特色教育解您憂
    青春期叛逆是少年成長的正常現象,叛逆心理對孩子人生觀的形成和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它會導致青少年出現對人對事多疑、偏執、冷漠、不合群等病態性格,使之精神萎靡、學習被動、意志衰退、信念動搖、理想泯滅等。叛逆心理的進一步發展,還可能向病態心理或犯罪心理轉化。
  • 「斷層時代下青少年心理困局」「叛逆」現象變成「疾病」!
    青春期的叛逆已然成為成長路上最大的坎坷。青春叛逆期教育得好,醒悟的早,那麼孩子能快速進入人生正軌。不加教育,放任不管,孩子未來必定路途坎坷。而叛逆期的孩子又最不服家長的管教,尤其對中國父母而言,"建立家長式權威"是個歷史悠久的傳統。家長問孩子要服從和威信,孩子問家長要權利和自由。
  • 心理測試:怎麼對青少年進行心理輔導?
    青少年時期,是一個比較叛逆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很多孩子可能會出現各種心理問題,只是或輕或重,有的可能症狀比較輕,不會被大人發現。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多關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而且,要通過自己的努力,保持孩子有一個健康的心理。以下是博沃小編為您整理的怎麼對青少年進行心理輔導的相關內容。
  • 解我青少年心理教育機構 解決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
    《中國青年發展報告》顯示,中國17歲以下兒童青少年中,約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其中,有30%的兒童青少年出現過抑鬱症狀,有4.76%-10.9%的兒童青少年出現過不同的焦慮障礙,青少年心理健康已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而且校園欺凌、青少年厭學、抑鬱等事件時有發生,讓家長們也開始逐漸意識到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長的重要性,只是青少年心理教育涉及的知識體系是很大的,需要很多專業方面的知識,父母若沒用對方法,只會適得其反,耽誤孩子。
  • 青少年:為人父母的你能判斷孩子是叛逆還是心理出了問題嗎?
    十五六七的青年小友,形成了自己的人格與三觀,能判斷自己面對的是非對錯,為自己的未來人生開始憧憬。這個歲數的小友也開始出現了家長口中的「叛逆」,不聽家長的安排,對家長發脾氣,逃離家長的管理,甚至和家長動手吵罵。
  • 青少年易激惹,難溝通,父母應該這麼做可化解孩子的叛逆行為
    但如果你是一位關愛孩子的父親或母親,你非常想處理好孩子在青春期叛逆的行為,想要幫助孩子成功地度過這段心理發展充滿變數的特殊年齡時期,成為有所作為的父母,那麼你不妨了解以下有關於青春期孩子心理發展的特點:一、重新去認識、理解你的孩子當你覺得看孩子「越來越不順眼」,那你就要有個意識:孩子或許已經進入青春期
  • 青少年叛逆原因知多少?內附對叛逆對策
    許多父母都有這樣的體會:原本乖巧可愛的孩子一到十五六歲,總愛和父母對著幹,家長的話一句也聽不進去,總好和父母或老師「作對",你不讓我幹,我卻非要幹;你讓我這麼幹,我卻非要那麼幹一一這種狀況一持續就是兩年。
  • 解我青少年心理教育機構 專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研究與矯正
    據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團中央國際聯絡部發布的《中國青年發展報告》顯示,中國17歲以下兒童青少年中,約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其中,有30%的兒童青少年出現過抑鬱症狀,有4.76%-10.9%的兒童青少年出現過不同的焦慮障礙,青少年心理健康已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
  • 青少年叛逆怎麼辦?
    青春期到來,就表明,孩子的青少年叛逆期到來。他們或許會不聽話,或許會和你發生爭吵。這時的你,應該如何面對?1、正視孩子的青少年叛逆期和叛逆心理以及叛逆行為。這是正常的現象,是孩子一生中必須經歷的幾個階段,就像他學習爬行、走路一樣再正常不過的事兒了。只要存在就有意義,甚至是積極的意義。幾個反叛期,觀察下來,都是孩子走向獨立和成熟的階梯,所以走好了,就是一個質的飛升。
  • 「青少年心理專題」如何教育青少年,做一名權威型父母
    在精神心理科門診10多年,我發現來醫院就診的青少年患者越來越多,尤其是周末的門診,基本上都是青少年患者,這一現象不只是出現在我們一家醫院,各家醫院的同行們都有此感受。作為精神心理科的醫生,大家還發現,青少年的問題最頭疼,不像成人焦慮抑鬱,經過系統的藥物幹預治療,基本得到不錯的療效。但是青少年的精神心理問題不是幾顆藥丸就能解決的,即使輔助相應的心理治療效果也不理想。
  • 《與青春期和解》:青少年的叛逆,往往取決於我們養育知識的缺乏
    ,我們或許要明白一個事實,很多青少年的叛逆,其實根本取決於我們養育知識的缺乏。而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的一本書是關於《青春期和解,理解青少年思想行為的心理學指南》,在這本書中,你將會收穫到青春期孩子成長的規律是什麼,更會告訴你,孩子在成長中會遇到哪些問題。如果我們在孩子的成長中遇到問題,而不知道該如何做的時候,這本書給我們很大的一個心理指南,幫助我們化解對青少年成長的誤區,讓孩子伴隨著你們有力的愛支持,孩子才會跨越一個又一個障礙。
  • 青少年心理健康你重視了嗎?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世界衛生組織5日聯合發布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大約每五個青少年中就有一人正遭受心理健康問題的困擾。目前全球12億10至19歲青少年群體中,約20%存在心理健康問題;10至19歲青少年群體遭受的疾病和傷害中,約16%由心理健康問題引發;在中低收入國家,10至19歲青少年中約15%曾有過自殺念頭;在15至19歲的青少年群體中,自殺已經成為第二大死亡原因。
  • 青少年的叛逆,是孩子和父母二次成長的契機
    通過網絡完成學業,通過搖號完成升學,我們的孩子正在經歷著我們從未經歷過的時代。看到孩子一天天長大,家長在欣喜之餘,又隱隱地感到了許多無奈:從乖乖女變得叛逆任性;從聽話懂事,變得愛玩遊戲、頂撞父母;學習成績也突然下降。從前想都不敢想的問題相繼出現,不得不讓家長開始思考:孩子們的成長和突破究竟路在何方?
  • 青少年叛逆,都是這些原因
    大多數情況下,父母對青少年的叛逆感到害怕,並不惜一切代價避免這種叛逆。他們在處理叛逆的青少年時感到不安,因為他們不想把他們的關係置於危險之中。他們不想讓他們的孩子從他們身邊逃跑而變得孤僻。少年叛逆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並不是一個新概念,尤其是對父母來說。自從孩子們在地球上居住以來,它就一直存在。即使你還是個十幾歲的孩子也會表現出挑釁的樣子。還記得不停地大喊大叫或者關上門嗎?
  • 青少年叛逆該怎麼管教?父母做到這五件事,就算是叛逆期也無妨
    弄明白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後,父母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建立一個完整健康的人格,讓他少受傷害。 可能孩子小的時候會被迫屈服,因為無力反抗,但是當孩子稍微大一點,就會表現得有些叛逆,開始頂撞父母甚至是動手。這時因為不知道該如何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