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IP價值官」(ID:IP-Valuer),作者:左小柚 郭小蟈,36氪經授權發布。原標題《2015年-2020年網絡文學IP賦能價值報告》
近年來,依託網際網路我國網絡文學取得了長足發展,逐漸在文學市場佔一席之地,尤其從2011年開始,隨著IP概念的興起,網絡文學IP的全產業鏈開發也蓬勃發展,形成了以IP內容為核心,跨媒介進行多元化版權開發的熱潮,由熱門網絡文學作品改編的作品,如劇集、動漫、電影屢創收視新高,更在後續遊戲、線下實景娛樂、IP衍生產品等方面拓展出多種商業變現模式,網絡文學IP價值得以持續釋放,網絡文學IP運營成為我國文化產業的「新常態」。
由此網絡文學的IP價值賦能現狀和模式的研究,對於未來網絡文學IP產業良性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基於此,IP價值官(IP-Valuer)發布《2015年-2020年網絡文學IP賦能價值報告》,研究近5年以來網絡文學IP價值實現的歷程及現狀。
·網絡文學市場發展進入穩定器
單位:億 數據來源:艾瑞數據
過去20年網絡文學一直保持快速發展態勢,網絡文學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19年網絡文學市場規模達到201.7億,網絡文學發展逐漸進入穩定期。
·網絡文學用戶再創新高
單位:億 數據來源:艾瑞數據
網絡文學發展日趨成熟,用戶規模穩步擴大,2019年,網絡文學用戶已突破4.55億,網民使用率達到53.2%,半年增長率達到5.2%。
·網絡文學題材更加豐富
在內容創新方面,網絡文學的題材類型更加豐富,內容「多元化」表現顯著,如今已經形成都市、歷史、遊戲等二十餘個大類型,二百餘種小分類,還新增了大量的二次元、體育、科幻題材類型作品,加之現實類作品整體崛起,網絡文學題材類型豐富多樣,體現行業創新活力。
·網絡文學作家迭代
單位(萬) 數據來源:艾瑞數據
到2019年,網絡文學註冊作者達1936萬人,籤約作者超過100萬人,其中活躍的籤約作者超過60萬人。更多年輕人進入網絡文學創作隊伍。越來越多的「95後」以至「00後」開始從事網絡文學創作,並取得不俗的實績
·網絡文學作者年輕化
2018-2019閱文集團實名認證新申請作者年齡比例95後為74%,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願意加入寫作行列,呈現出可喜的趨勢。網絡時代的「文學少年」正在崛起,成為未來的文學創作的人才資源。此外,2019年男性與女性的比例為51%、49%,呈現出均衡態勢。
·網絡文學讀者Z世代崛起
2019年網絡文學用戶年齡構成&2019年網絡文學付費年齡用戶構成
數據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
2019年,網絡文學讀者群體表現出更為明顯的迭代性。4.6億網文用戶中,90之後的用戶已超總量的70%,分別是:90後15.56%、95後18.49%和00後36.03%。付費用戶中,90後佔19.73%,95後佔23.87%,00後佔22.54%。三者之和,超過用戶總量的66%。Z世代已成為網絡文學受眾和消費主力軍,將深刻影響著網文容形態和商業模式的發展。
「網生代」對金錢的獲得和支配有自己的想法,樂於為「所愛」買單,在自己的領域裡獲得極大滿足感。77%的00後容易為有自己熟悉/喜歡元素的產品付費。尤需注意的是,絕大部分還屬於在校生的00後們的付費意願和付費習慣已與95後基本持平。未來10年,他們將成為網文消費的核心力量,潛力無限。
·IP商業戶開發從「野蠻生長」到「趨於理性」
1991-2013年 內容積累:1991年開始網絡小說逐漸流行,少量改編為影視作品,這一時期,網絡文學內容不斷擴充積累。2011年盛大文學超過50部小說影視化改編權被售出,網絡小說漸掀起IP改編熱潮。
2014—2016年 野蠻生長:2015年成為IP元年,大量網文改編影視,影遊聯動初見成績。大資本在網絡文學場域頻繁操作,紛紛以收購、控股、整合的方式布局,以IP 為中心和突破口,致力於在網絡文學泛娛樂全產業鏈中搶得先機。
2017—2018年 開始降溫:隨著大IP 製作電視劇頻頻遭遇口碑滑鐵盧,網絡文學IP改編電影票房遠未達到預期,「大IP+ 流量明星」等運作方式開始失效,這種市場的降溫和下沉促進了網絡文學IP 改編精品化的進程。
2019年-至今 趨於理性:在「IP 熱」退燒的大背景下,在國家有關政策的規範下,哄搶、囤積網絡文學IP 等狂熱現象消失,盲目開發、投資等亂象也逐漸減少,2019 年網絡文學市場規模發展速度明顯放緩,且趨於理性。
·網絡文學IP開發的內在驅動力
·網絡文學IP多面衍生
隨著我國文化產業鏈的完善,網絡文學的版權運營有了更豐富的可能性,除佔比最大的影視、遊戲改編外,漫畫、動畫、廣播劇、舞臺劇形式也產生了不少優秀的作品,網絡文學創作-閱讀-全版權運營-深度消費鏈條逐漸建立起來,網絡文學IP價值在多元衍生中得以持續釋放。
(1) 網絡文學IP改編影視(劇集)
數據來源:艾漫數據
從2015年開始,小說改編的劇集數量在不斷增加,網絡文學IP一直都是影視作品重要的內容來源,2020年上半年,就有57部小說IP改編作品。
(2)網絡文學IP改編遊戲
遊戲行業高速發展,大量的網文因為得天獨厚的內容優勢被改編成遊戲。2019年遊戲流水TOP100中IP改編產品的流水佔比有所提升,文學類IP產品增速最快達52.4%(流水過低IP類不計),典型產品《龍族幻想》《鬥羅大陸》,其次為主機、街機類IP。
(3)網文IP改編動漫
代表作品:《吞噬星空》《完美世界》《默讀者》《一念永恆》《狐妖小紅娘》《鬥破蒼穹》《鬥羅大陸》《魔道祖師》
典型IP運作方:閱文集團、有妖氣漫畫
相較於真人化的影視劇而言,網絡文學改編成動漫形式,更易被觀眾接受,二次元文化的碰撞讓文學原著的可看性和文學性均能得到更好、更有效地開發和呈現。在2019年國漫網絡熱播榜中,改編自唐家三少的《鬥羅大陸3》上線,以80.5億的播放量成為國漫榜首作品。
此外,改編動漫呈現出系列化以及互動開發的趨勢,閱文集團《全職高手》IP,在2019年真人版劇集以及院線電影《全職高手之巔峰榮耀》接連上映,從實體圖書、手遊、漫畫、動畫劇集,文學IP的開發正在嘗試一條全產業鏈開發的路徑。
「網文+」動漫形式,幫助網文突破次元壁,實現IP產業鏈無縫融合,真正為網文注入「青春」的基因。並且動畫極易推動周邊變現,不過成本較高,製作水準備受考驗。
(4)網絡文學IP改編舞臺劇
代表作品:《盜墓筆記》《仙劍奇俠傳》《滾蛋吧!腫瘤君》《左耳》《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甄嬛傳》《三體》等舞臺劇開發。
點擊量較大、粉絲較多的網絡小說,一定程度上豐富了舞臺劇的內容;舞臺劇相比電影和電視劇,最大的優勢在於身臨其境視覺感官感受和面對面與場景和演員的互動,近一步增強與粉絲的粘性。
·數量並未減少,IP開發更趨理性
2015年網絡劇Top50中IP改編數量為12部,佔比24%;2016年網絡劇TOP50中IP改編數量為21部。不過與2018年相比,2019年IP改編總體數量有所回落,在全網TOP50劇集中,IP改編劇集從2018年的35部,下降到了2019年的32部。由此可見,網絡文學IP劇集在影視作品中的佔比並未減少,如今已趨於穩定和成熟。
·頭部效應明顯,網絡關注度高
IP影視仍穩佔頭部市場,頭部效應明顯,2019年度臺網聯動劇集TOP10中,文學IP改編劇集佔比為50%左右;在純網劇中,IP改編劇集佔據絕對優勢,排名TOP10中,IP劇集佔比高達80%。
·現實主題題材回歸,男頻IP崛起
從2019年上新劇集整體來看,類型更加多樣化,根據艾漫數據統計,言情類佔比遙遙領先,懸疑、搞笑、都市、軍事、家庭、歷史、古裝等也都佔據一席之地。在IP改編作品中,劇集類型也更加多元化,打破了以往古裝大IP一家獨大的局面,都市、青春、愛情等類型佳作不斷,現實主義題材崛起。
2019年是現實題材網絡文學集中發力的一年。在有關部門的大力引導和扶持下,出現了一批優秀的現實題材網絡文學作品。在網絡文學IP影視改編方面,電視劇《大江大河》和《都挺好》都從不同側面呈現了當代中國的社會現實,積極關注現實問題,憑藉現實主義的品格贏得了廣大觀眾的認可。
此外,從受眾喜好角度來看,2019年男頻IP崛起成為一大亮點。從《長安十二時辰》《全職高手》到《鶴唳華亭》《從前有座靈劍山》《慶餘年》,「大男主」實力崛起,不僅收穫了不少女性觀眾的「少女心」,也贏得了男性觀眾的青睞。
·輕體量甜寵、懸疑IP炙手可熱
2020年上半年,劇集市場上活躍的更多是輕體量的非頭部IP作品。其中甜寵和懸疑兩大類IP表現尤為突出。統計顯示,上半年上新IP劇中,甜寵愛情類劇集佔比高達40%,且垂類多元。
·口碑與熱度正相關趨勢明顯
數據來源:豆瓣
2019年,122部IP改編作品豆瓣平均分達到6.15分,高於劇集行業整體表現,其中8分以上達到4部(含8分);7-8分劇集作品達到21部(含7分);6-7分劇集作品達到32部;拋開沒有評分的34部IP劇集,6分及以上的IP改編作品佔比高達64.77%。
《陳情令》首播豆瓣開分只有4.8分,隨著劇情的推進,改編不僅獲得了原著粉絲的認可,還吸引了一票路人粉,評分一路飆升到8.3,低開高走,熱度持續暴漲的同時,口碑也持續上升。出徵海外,收割了不少觀眾的心,熱度居高不下。
2020上半年共有48部IP作品豆瓣評分越過及格線,及格率達到59%;與去年同期約42%的及格率相比,可以說2020年IP劇整體口碑進步神速,豆瓣評分破8分的劇集達到5部,而2019年全年破8分的IP劇集僅有4部。
數據來源:豆瓣
IP劇集,口碑與熱度基本呈現正相關關係,內容精品化趨勢越來越明顯。改編自墨香銅臭《魔道祖師》的真人劇集《陳情令》,成為今年IP劇集口碑與熱度的代表。
·2015-2019年IP改編電影佔比
網絡文學IP改編電影,主要以大IP為主,票房成績幾乎都在前列。站在內容的角度上說,中國的電影行業進入了「好內容」「好作品」的理性態勢,這也意味著,IP改編也將進入更好的發展周期。
2019年,IP改編新類型出現,由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流浪地球》打造全新中國式硬核科幻IP,開創國產科幻元年。
此外,電影《少年的你》聚焦校園霸凌這一敏感主題,從家庭、學校、社會等諸層面呈現校園霸凌問題的複雜性與危害,超越了既往國產青春題材電影常見的空洞造作的青春傷痛主題,將主人公的生活與外部世界緊密聯繫起來。
網文IP以其自身故事內容的豐富性活躍著電影行業,擁有大量原著粉和較高知名度的IP不僅能夠節約營銷成本,還兼具風險小、回報高的特點。從市場反饋來看,網文IP改編的電影票房表現比較突出,用戶充滿期待。此外,熱度較高的網文IP還會接二連三的進行創作開發,後續改編電影票房表現同樣不俗。
·單體孤立走向全產業聯動
優質網絡文學IP在技術、設計等手段的加持下,能夠實現在文化產業各領域裂變發展,連接動漫、影視、遊戲、音樂、音頻等多種文創形態,使內容製作、宣傳推廣、發行銷售、衍生品開發等各個環節多維聯動,最大限度展現內容變現的潛力。
·圍繞內容IP,長線價值指向消費
文學全版權運營旨在發揮文學IP價值的持續性,而這主要體現在其帶來的經濟效益價值。網絡文學影視化是放大IP價值的重要方式,在這個過程中,IP相關授權成為內容之外,重要的營收來源。
隨著電影市場的成熟以及電影經典IP形象的深入,我國衍生品行業逐步發展,預計2020年中國電影衍生品市場規模將超100億元。
數據來源:數據產業研究院
·影視與線下文旅聯動更加頻繁
影視對IP具有巨大的放大作用,在此基礎上與文旅的結合更加緊密。馬蜂窩發布的《2019西安旅遊攻略》顯示,自《長安十二時辰》劇集播出一周後,西安旅遊熱度上漲22%。此外,《長安十二時辰》拍攝基地象山影視基地成為了眾多粉絲打卡的旅遊目的地。並且借力這一大火的IP,象山影視城主動出擊,開發《長安十二訣》故事,將唐城布局成大型實景遊戲現場。
衍生市場存在的問題:國產衍生品大多又只是作為內容的依託,隨著內容的播放結束,衍生品也漸漸無疾而終,這也嚴重製約了國產影視衍生品品牌的樹立。另外,IP開發的不徹底、太過粗糙,都導致了一些被大眾喜歡的IP內容被浪費,最終錯失客觀收益,十分可惜。
(1)網絡文學行業存在的問題
·內容質量參差不齊:
近年來,以免費閱讀為代表的流量變現模式日漸興盛,成為網絡文學市場運營的一大變化。在該模式下,閱讀免費,運營者通過大量獲取免費讀者,以形成流量規模,進而以流量換取廣告收益。免費模式有可能造成片面注重吸引眼球而出現內容低俗的問題。
·盜版抄襲嚴重:
儘管從上至下的版權保護工作推進了十餘年之久,到2019年,中國網絡文學總體盜版損失規模仍然高達56.4億元,2019年中國移動端網絡文學盜版損失規模為39.3億元,同比2018年上升10.4%,出現明顯反彈。
(2)網絡文學IP開發存在的問題
·評價體系尚不完善:
網絡文學評論研究面對體量龐大的「流文本」,以及龐雜的網絡文學生態,沿襲研究傳統文學的方法存在很多局限和不足。尤其在以後續衍生開發為目的的評估體系,還處於探索階段
·版權管理混亂:
相比較好萊塢在IP開發過程中成熟產業鏈和多輪變現的清晰思路,國產以網絡文學IP版權為核心的全產業鏈開發,還處於一個相對混沌的時期。
·IP開發滯後:
在對網絡文學IP影視化以及開發過程中,對於全產業布局和聯動存在滯後性,往往是在影視作品獲得流量之後,才布局下遊,如衍生品、文旅等方向的授權開發,這樣往往會錯過最佳IP價值開發時機。
趨勢一:內容IP開發更加精細化
展望未來趨勢,在政策引領下,行業將繼續朝向高質量發展。內容精耕細作,不斷拓寬作品題材類型。頭部IP減少,垂直領域開發滿足差異化需求,除經典IP繼續受到資本追逐外,新銳人氣IP和垂直領域的IP作品,將會起到填補市場空缺,滿足受眾個性化的需求。
隨著IP產業的不斷發展,如何進行有效的IP運作,經營好一個IP成為業界思考的重中之重。綜合近年來網文IP開發的發展歷程來看,網文IP的運作從內容、製作和運營等層面都要更為精細化,憑著對原著劇情的高度還原、IP開發全流程的精細化運作及改編產品的品質至上,全維度助攻IP價值最大化,形成品牌效應。
趨勢二:網絡文學全產業鏈開發成大勢
IP改編收益的持續增長,改變了過去網絡文學作品單純靠點擊付費和實體書出版獲得收益的模式,使作品贏利能力大大提高,引起各文學網站的重視。
目前,IP的各個環節,均在發揮資源優勢的前提下,啟動IP一體化開發,建立IP垂直生態體系。網絡核心版權產業的題材從以往玄幻為主導的單一類型向多元化發展,逐漸形成以網絡文學為基礎的泛娛樂IP開發模式,並向新文創生態轉化。IP開發與網文創作相互作用,使網絡文學IP價值得以不斷釋放和存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