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江大河》到《慶餘年》,網絡文學IP改編的「退」與「不退」

2020-12-17 媒介之變

王玉玊 孫佳山

隨著我國文化產業鏈的完善,網絡文學的版權運營有了更豐富的可能性,除佔比最大的影視、遊戲改編外,漫畫、動畫、廣播劇等改編形式也產生了不少優秀的作品。網絡文學作為文化產業鏈重要的創意源頭,不僅源源不斷地為各個類別的文化產業提供著有開發價值的IP,更是在其20年的發展過程中,為文化產業全行業積累了具有良好消費習慣和網絡傳播能力的文化娛樂消費核心用戶。相對完善且運轉良好的網絡文學創作-閱讀-全版權運營-深度消費鏈條的建立,既是網絡文學IP改編中的經濟事實,也為提升網絡文學及其IP改編作品的藝術水準,提供了良性環境。

2019年,電視劇《大江大河》(根據阿耐所著小說《大江東去》改編)、網絡劇《慶餘年》(根據貓膩同名小說改編)、《陳情令》(根據墨香銅臭所著小說《無羈》改編)、電影《少年的你》(根據玖月晞所著小說《少年的你,如此美麗》改編)等現象級網絡文學IP影視改編作品的出現,意味著網絡文學IP的影視改編已經有能力產出價值觀積極正向、製作精良、水準出眾的高質量大眾文化產品。而如《陳情令》這樣遠銷國外、在整個亞洲地區取得廣泛影響力的作品,更是成為以網絡文學、網絡劇等文藝形態講好中國故事、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的生動個案和有益嘗試。

2019年,我國網絡文學的IP影視改編,出現了幾部口碑、收視均表現良好的優質作品。

女頻(主要由女性創作和閱讀的網絡文學作品)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網絡劇《陳情令》。《陳情令》的原著小說《無羈》高居晉江文學城銷量榜首,是2017年最具現象級意義的網絡文學作品之一,改編為網絡劇後僅上線兩天網絡播放量就已過億,微博話題閱讀量高達7億,一時成為熱門話題。

更為難得的是,《無羈》在整個亞洲地區都頗具人氣,甚至徵服了處於文化輸出相對優勢地位的日本、韓國觀眾,一度登頂韓國Twitter熱搜榜。《陳情令》以仙俠劇等「90後」、「00後」喜愛的形式同時又包裹著中華傳統文化符號,講述了關於仁與愛、公平與正義的正能量故事。作品中的兩位主要角色:藍忘機是典型的儒家君子,魏無羨則帶有魏晉風流與瀟灑俠氣,不僅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風骨、氣節被融於人物之中,作品還匹配了「二次元」的審美範式,因此在新的時代氣象中激活了傳統文化的正能量。

男頻(主要由男性創作和閱讀的網絡文學作品)方面,2019年末播出的網絡劇《慶餘年》則取得了壓倒性的成績。貓膩的小說《慶餘年》以多線敘事設置了大開大合的故事架構,勾勒出既宏大又豐富的架空世界,範閒、陳萍萍等一眾人物形象,生動豐滿、各具風骨,對於「人應該怎樣活著」這一問題的思考貫穿始終。

網絡劇《慶餘年》的成功,除一批優秀演員的精心演繹外,更離不開編劇王倦出色的劇本改編。劇版《慶餘年》採用了王倦擅長的正劇加多重反轉、加喜劇元素的創作風格,以快節奏和高信息密度的情節穿插以及生意盎然的喜劇段落,高度匹配當代觀眾的觀劇趣味和節奏。正是王倦和貓膩在精神理念上的相通性,充分保障了網絡劇《慶餘年》以最吻合影視媒介特質的方式呈現了原作的精神內核。

事實上,相比於體量小、更符合影視劇本要求的女頻網絡文學IP,世界觀宏大的男頻超長篇網絡小說IP一直面臨著影視改編上的現實困境。近兩年男頻網絡小說IP改編的影視作品,如《劍王朝》《鬥破蒼穹》《將夜》《擇天記》等,均沒能取得預期的反響,往往不同程度地存在情節拖沓、人物平庸、製作粗糙等問題。《慶餘年》的劇本創作或有一定啟示,劇本在相當程度上稀釋了網絡文學領域一般男頻IP的「爽文」色彩,同時又保留了原作最具情懷的精神內核,並充分考量到性別審美的平衡,避免了男頻IP的局限性。

除這兩部作品外,2019年,關心則亂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馬伯庸同名小說改編的網絡劇《長安十二時辰》、雪滿梁園同名小說改編的網絡劇《鶴唳華亭》、墨寶非寶小說《蜜汁燉魷魚》改編的電視劇《親愛的,熱愛的》也都獲得了不錯的口碑。儘管在網絡文學IP的影視改編中,仍存在粗製濫造的現象,但2019年一系列優秀網絡文學IP影視改編作品的集中出現,還是反映出整個行業向好發展的良好態勢。

2019年也是現實題材網絡文學集中發力的一年。在有關部門的大力引導和扶持下,出現了一批優秀的現實題材網絡文學作品。在網絡文學IP影視改編方面,電影《少年的你》、電視劇《大江大河》和《都挺好》都從不同側面呈現了當代中國的社會現實,積極關注現實問題,憑藉現實主義的品格贏得了廣大觀眾的認可。

電影《少年的你》聚焦校園霸凌這一敏感主題,從家庭、學校、社會等諸層面呈現校園霸凌問題的複雜性與危害,超越了既往國產青春題材電影常見的空洞造作的青春傷痛主題,將主人公的生活與外部世界緊密聯繫起來。2019年,阿耐的長篇小說《大江東去》相繼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網絡文學作品暨2019年優秀網絡文學原創作品,這部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大江大河》則於2018年底起開始在東方衛視、北京衛視播出。

《大江大河》的故事發生於1978到1988年間,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宋運輝、雷東寶、楊巡等改革的先行者,在時代變革的浪潮中不斷探索、突圍。那份「不想辜負這個時代」的壯志豪情,那種對於親手創造自己未來的強烈嚮往,生動地呈現了改革開放初期生機勃勃的大時代底色。對於宋運輝這個角色,觀眾給出的最多的評價就是「真實」。該劇在場景、道具等方面也頗具匠心,力求通過細節還原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風貌、質感,展現出了時代劇應有的考究與細緻。

儘管現實題材網絡文學改編影視作品在2019年有著令人矚目的成就,但從總體來看,玄幻、仙俠、武俠、言情等幻想類題材作品及網絡文學IP、影視改編仍佔多數。幻想類題材作品與現實題材作品的比例失調,確實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時代症候,面向現實情境的長期失語、呈現複雜社會生活的能力缺失,是包括網絡文學在內的一切當代文藝創作所必須警惕的嚴肅問題。特別是對於日新月異的當下中國社會而言,繼續扶持網絡文學深化發展,鼓勵其影視改編的現實題材轉向,具有更加重要的現實意義。

因為移動網際網路的媒介槓桿效應,一步步將我國廣闊的縣級市和農村地區的鄉鎮居民、農民,拉升到主流文化視域內的各個平臺、舞臺之後,我們將必須直面這一整個人類歷史上都未曾處理過的文化經驗。在這一意義上,我國網絡文學行業,也必須在三四線城市「包圍」一二線城市,通俗類型文學「包圍」傳統純文學的基礎之上,進一步調整自身的題材結構,突破城鄉二元格局,深入到我國文化經驗的腹地,探索「新時代」的文化縱深。

網絡劇和電視劇之間的互補,不僅僅表現在播放渠道的多樣化,還體現在作品風格的多元化。相較於必須始終面向大眾的電視劇,網絡劇可以小成本、短周期,製作相對小眾、面向某一特定觀眾群體的作品,並以較低的試錯成本去嘗試一些新的題材和呈現方式。由於「90後」、「00後」青少年是網絡劇最重要的目標受眾,所以網絡劇通常呈現出年輕化的特點,作品風格輕鬆幽默,劇情緊湊、節奏快、人物形象朝氣蓬勃、想像力天馬行空,發展出了一套不同於傳統電視劇的風格鮮明的視聽語言,成功地實現了對相對新近的「二次元網絡文學」的影視化IP改編。

2019年網絡文學IP改編的網絡劇《從前有座靈劍山》《少年江湖物語》,以及前文提及的《陳情令》等,都鮮明體現出這樣的特點,凸顯了我國影視行業網臺深度融合、互補的發展態勢。

在人物關係上,這些網絡劇拋棄了既往偶像劇以男女主人公之間的愛情關係為絕對主線的單一模板,為更豐富的人物關係的呈現探索了新的路徑。《陳情令》以魏無羨、藍忘機的深厚友誼為核心人物關係,《從前有座靈劍山》則側重突出王舞、王陸間的師徒之情,《少年江湖物語》將季川、趙青峰的兄弟親情表現得溫馨且詼諧。

在情節設置與臺詞風格上,網絡文學IP改編的網絡劇常常注重將吐槽、「玩梗」融入情節和對話之中,增加作品的趣味性,而觀眾若能準確識別出作品中的「梗典」出處,便能在收穫快樂的同時,產生更為廣泛的共鳴。《從前有座靈劍山》的同名原著小說,便出自素有「網絡文學第一吐槽大師」之稱的作者國王陛下之手。網絡劇版《從前有座靈劍山》雖大幅調整了情節線索,仍出色地保留了原著小說風趣幽默的吐槽風格,純粹溫暖的少年情懷與賣萌耍寶的歡樂吐槽相得益彰,有效彌補了略顯粗糙的情節短板,提供了頗具「網感」的良好觀看體驗。

縱觀2019年網絡文學IP的影視改編情況,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作品本身的藝術水準而非單純的粉絲基數,正日益成為其商業價值最重要的衡量標準,這也有效促進了網絡文學IP影視改編整體水準的提高,催生出了像《慶餘年》等劇本出色、製作精良、演繹精彩、價值正向的優秀作品。

與此同時,網絡劇製作模式的成熟,又加強了網絡文學IP影視改編中的「網絡性」這一維度,凸顯了在全球流行文藝交互影響下,我國網絡文學所具有的鮮活而獨特的生命力。由電視臺播出的電視劇則更多吸收了網絡文學現實題材轉向的優秀成果,網臺融合、互補的行業發展態勢還在進一步演進、深化。以2019年我國網絡文學IP的影視改編為切口,上述因素疊加的行業意義已不言而喻,對於我們展望新一代、乃至下一代的文藝形態和文化產業樣貌,營造清朗網絡空間,都將具有繼往開來的啟迪意義。

相關焦點

  • 網絡文學IP如何實現優質影視轉化
    繼電視劇《大江大河》贏得滿堂彩後,它的續集《大江大河2》又成了熱播劇。《大江大河2》的豆瓣評分9.2分,多個話題先後登上微博熱搜榜。這部由網絡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大江大河2》,講述了改革浪潮中拼搏創新的時代精神,再一次證明了優質網文IP的生命力。
  • 文學IP改編層出不窮 為何改編作品總是難以讓書粉信服
    由網絡文學IP改編而成的影視作品幾乎佔據了熱播劇的半壁江山,還成為中國向海外輸出影視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種背景下,如何在社會價值和藝術品質兩個關鍵方面實現進一步提升,成為未來網絡文學IP改編的關鍵問題。
  • 《慶餘年》編劇王倦:IP改編要專注於故事,最重要的是尊重IP
    ——IP作家對話影視編劇」圓桌論壇,探討在新文創生態下,網絡文學IP影視化改編的規律和方法。閱文集團白金作家唐家三少、閱文集團白金作家會說話的肘子、閱文集團著名作家天下歸元以及知名編劇李瀟、秦雯、王倦出席論壇。唐家三少認為,成功的網絡文學IP改編,必須要能儘量保留原著的故事核、主設定,只有這樣才能在延續原著IP人氣同時,不斷破圈,推動IP的持續增值。
  • 《大江大河2》熱播口碑爆棚,原著小說賣斷貨
    《大江大河》的製片人侯鴻亮更是對《大江大河》讚賞有加,「字裡行間都是我們經歷過的時代。我、導演、編劇、演員,直到所有的合作方,讀完小說後,所有人都被打動了。」《人民日報》更是點名稱讚其「跨越時代引起共鳴」。 《大江大河》的成功改編,不僅使同名電視劇吸引了各大影視平臺的注意,更讓原著小說本身成為了不可動搖的經典。
  • 《大江大河》編劇袁克平:創作時幾度痛哭流涕
    ……這是《大江大河》播出後部分年輕觀眾的反饋。上周,侯鴻亮製片,孔笙、黃偉導演,袁克平、唐堯編劇,王凱、楊爍、董子健主演的《大江大河》在北京衛視、東方衛視和三家視頻平臺同時開播。豆瓣評分8.9,觀眾表示誠不我欺。
  • 建立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的評估體系——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
    儘快搭建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的評估體系,促進高質量網絡文學IP改編影視作品的誕生,形成健康的、良性的網絡文學影視化生態環境,迫在眉睫。 據不完全統計,在網絡文學改編成影視作品之後,觀眾對於劇情的討論明顯超過原著。影視劇既是網絡文學IP價值的放大器,但本身也是高風險、高成本的藝術創作門類。 優秀的作品應該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作品 孟中提出了粉絲經濟對網絡文學改編的影響。他認為,今天的IP已成為一種泛化的理解。
  • 改編IP作品如何避免「水土不服」
    電視劇《大江大河》劇照 資料圖片劇集《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資料圖片【文藝觀潮】 由網絡文學IP改編而成的影視作品幾乎佔據了熱播劇的半壁江山從關注現實到想像未來,類型邊界應不斷拓寬從《親愛的,熱愛的》到《大江大河》再到《橙紅年代》《歡樂頌》,近年來,在電視螢屏和網絡視聽平臺誕生的多部爆款現實題材好劇,無不是網絡小說改編而成。可以說,網絡文學IP已成為現實故事的「天然富礦」,為電視劇、網劇的生產創作提供了豐富內容。
  • 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研討會舉行 共探影視內容新...
    主辦方邀請多名文藝評論家、文學改編影視劇理論專家、編劇等共同就即將發布的《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報告》進行研討,探索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的價值和規律,及《慶餘年》等網文影視劇改編的成功經驗;並對新類型網文題材如閱文集團旗下起點中文網的現象級IP《詭秘之主》《第一序列》等進行了重點討論。
  • 《大江大河2》開播在即,或撞檔肖戰新劇,肖戰和王凱誰壓力更大
    ,可是到目前為止,卻沒有出現特別明顯的爆款劇,比如去年的《陳情令》以及《慶餘年》,還有前年的《延禧攻略》以及《知否知否》,所以很多人也都把期待放在了最後一個月。《鬥羅大陸》重量級IP《鬥羅大陸》是根據唐家三少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也是這些年來人氣最高的網絡小說,動漫版本早已開播,而且受到不少人的好評,而當傳出拍真人版的消息時,書粉是既激動又擔心,激動是可以看到真人版的劇情還原,擔心則是怕拍得不好。
  • 四部將上新劇,名齊慶餘年之《孤城閉》,《大江大河2》將映
    近期的螢屏,衛視臺和網絡平臺展現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畫風。衛視臺多為獻禮劇,每年都會有這麼一個月充斥著革命精神。而網絡平臺,依然是百花齊放,穿越劇、時尚劇、青春劇、古裝劇、懸疑劇應有盡有。最近幾年,小說改編的一些古裝電視劇非常受歡迎,不僅自帶熱度,而且觀眾群體也比較的雄厚。比如說近期的《慶餘年》,《錦衣之下》等,都是非常不錯的巨大IP之作。在這春暖花開的四月,就有不少自帶巨額流量的電視劇,下面咱們就來說一說,也給大家追劇提供一些參考。
  • 大江大河2:宋運輝內有嶽父的逼迫,外有馬廠長的妒忌,想退都難
    《大江大河2》熱播劇中王凱飾演的宋運輝,可謂是寒門貴子中的佼佼者,他專注於化工領域,一心想把東海化工提升到先進水平,無奈新思想總是與保守同僚有分歧,同時,宋運輝的家裡也不安寧。程廠長一紙舉報信,雖然能要挾到宋運輝,但並不能讓宋運輝在東海廠中流砥柱的作用減弱,而第二份舉報信就厲害多了,很明顯就是想把宋運輝從東海廠領導班子中趕出去,顯然,宋運輝對馬廠長的地位影響最大。馬廠長表面上講團結,但對宋運輝的獨斷專行還是非常不滿的,馬廠之所以容忍宋運輝,是因為宋運輝的專業能力和人脈大家有目共睹,他只能一面附和,一面想方設法搞垮宋運輝。
  • 網絡文學IP賦能歷程與現狀:網絡文學IP價值得以持續釋放,文化產業...
    2、網絡文學IP商業化歷程 ·IP商業戶開發從「野蠻生長」到「趨於理性」 1991-2013年 內容積累:1991年開始網絡小說逐漸流行,少量改編為影視作品,這一時期,網絡文學內容不斷擴充積累。2011年盛大文學超過50部小說影視化改編權被售出,網絡小說漸掀起IP改編熱潮。
  • 《大江大河》會不會有第二部?宋運輝會跟程開顏離婚嗎?
    《大江大河》會上馬第二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原著,實在太長了。《大江大河》改編自《歡樂頌》作者,阿耐的《大江東去》,這部小說不得了,獲得了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被譽為「描寫改革開放30年的第一小說」,可以說是以網絡小說當中的達到巔峰者之一了。阿耐的《大江東去》也有兩個特點,一是很長,前面本來寫了有三部,已經有一百五十萬字。
  • 《大江大河》大事件?停播了?
    首先,《大江大河》沒有停播,只是第一部劇情暫時講完了。明年還會播放第二部。《大江大河》是根據阿耐的小說《大江大河》改編而成,小說一共四部,而導演孔笙用兩部一百集的劇情將故事講完。《大江大河》第一部講述的是在1992年以前的經歷,第二部則是講1992年的人民經歷。如此的分段,比力感更強,作為慶祝故國更始開放40周年的獻禮,如此的分段是具有很是大的意義的。
  • 下半年待播的劇,《大江大河》《拼圖》上榜,你最期待哪一部?
    2018年也過去了一大半了,很多精彩好看的電視劇都上線播出了,比如《香蜜》,不過下半年也不輸於上半年,待播的電視劇也有很多,或許這些劇中說不定也能出現一匹收視黑馬。下半年待播的劇,《大江大河》《拼圖》上榜,你最期待哪一部?
  • 改編IP作品如何避免「水土不服」_新聞中心_中國網
    【文藝觀潮】由網絡文學IP改編而成的影視作品幾乎佔據了熱播劇的半壁江山,還成為中國向海外輸出影視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種背景下,如何在社會價值和藝術品質兩個關鍵方面實現進一步提升,成為未來網絡文學IP改編的關鍵問題。
  • 無風無雨無晴,大江大河大海
    大江大河奔大海,風流淘盡風波平。清笛暗飛伊人遠,溪流宛轉繞古城。又是一年踏青去,天闊風清心永恆。>百花開盡百芳菲千人千面盡歡顏乘月拄杖風清淺疏影暗香倚欄眠流水落花何須問滄海桑田一揮間杜康酒裡無李白杜甫詩篇慶餘年
  • 《慶餘年》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網絡小說如何改編成好劇?
    白玉蘭獎落幕,由閱文IP改編、騰訊影業、新麗電視、閱文集團等聯合出品的電視劇《慶餘年》獲得五項提名,最終斬獲最佳編劇(改編)、最佳男配角共兩項大獎。劇照劇版《慶餘年》的成功與「尊重原著的核心」和「粉絲認同」的改編概念密不可分。在激烈的角逐中,王倦突出重圍,一舉獲得最佳編劇(改編)獎。
  • 《大江大河2》|電視劇簡介
    該劇以宋運輝、雷東寶等人的際遇和奮鬥歷程,展現中國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經濟領域的改革、社會生活的嬗變、政治領域的變革,刻畫改革實踐者們的掙扎、覺醒和變化。蕭然(孫藝洲 飾)-播出信息播出時間播出日期播出平臺2020年12月20日浙江衛視、東方衛視網絡播放量截至2020年12月20日,《大江大河2》在東方衛視、浙江衛視燃情開播,獲得高度關注,因為劇情上承接前作發展,風格上沿襲第一部的年代質感,《大江大河2》播出後在網絡上也引發了熱議。
  • 大江大河2今天開播!大江大河2今天開播!大江大河2今天開播!
    《大江大河2》以宋運輝離開金州來到東海為故事起點,開啟新的篇章。劇情聚焦上世紀八十九十年代,宋運輝、雷東寶、楊巡等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做出了新的探索。主演之一宋運輝是個不折不扣的學霸,即便走出了象牙塔,也堅持把學習的能力運用到工作中:有新技術、新政策,他都像個海綿一樣,不斷地去吸納、學習。從農民,到知識分子,再到國企領導,宋運輝身份角色變換的跨度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