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IP改編層出不窮 為何改編作品總是難以讓書粉信服

2020-12-25 南早網

由網絡文學IP改編而成的影視作品幾乎佔據了熱播劇的半壁江山,還成為中國向海外輸出影視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種背景下,如何在社會價值和藝術品質兩個關鍵方面實現進一步提升,成為未來網絡文學IP改編的關鍵問題。12月10日,由中國電影家協會指導,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編劇研究院、中國影協編劇教育工作委員會主辦的「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論壇」亮相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與會專家圍繞這個話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從關注現實到想像未來,類型邊界應不斷拓寬

從《親愛的,熱愛的》到《大江大河》再到《橙紅年代》《歡樂頌》,近年來,在電視螢屏和網絡視聽平臺誕生的多部爆款現實題材好劇,無不是網絡小說改編而成。可以說,網絡文學IP已成為現實故事的「天然富礦」,為電視劇、網劇的生產創作提供了豐富內容。

當然,網絡文學和影視創作都不應局限在對現實生活的描摹。表現人們對未來的想像,也是題中應有之義。一直以來,文藝市場科幻作品匱乏。在電影《流浪地球》走紅之後,觀眾對科幻作品的熱情高漲。為了滿足這種訴求,一些創作者嘗試在都市劇中加入異能、幻想等科幻元素。對這種模式,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教師孫婉儀評價道:「創作不能就科幻寫科幻,很多時候編劇刻意營造視覺懸念,生硬地融入一些科幻元素,反而容易陷入形式主義的旋渦,使作品徒有充滿現代感的軀殼。無論是科幻題材還是現實題材,真正引人入勝的內核仍應該是引發觀眾情感共鳴的人物和故事。」

觀眾和影視創作領域對科幻題材的熱情,也激發了網文作家對未來世界的想像與探索。一批講述未來故事的作品已在網絡文學領域擁有眾多擁躉,具備了影視改編的基本條件。在網絡小說、影視評論專欄作家周蓉看來,隨著創作邊界的不斷拓寬,網絡文學領域已實現了從現實到未來的跨越。但要落實從文本到影視的轉換,則需要將更多先進技術應用於影視生產當中。此類型作品的影視化開發呼喚著中國影視重工業的發展。

應跳脫過於個性化書寫的慣性,轉向大眾化表達

網絡文學往往具有鮮明的個人書寫特點,作品更多的是表達作者的個性訴求和所思所想,涉及現實社會的內容相對少一些。而影視劇作為大眾化程度更高的文藝作品,承載著反映現實問題、引發深度思考的社會責任,這就需要編劇在影視化改編中發揮能動性,去挖掘原著中潛藏的社會價值,將其展現出來。中國電影編劇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影協編劇教育工作委員會副會長、秘書長孟中認為,「能否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同時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是決定網絡文學改編作品是否具有生命力的主要標準」。當前,現實題材影視作品深受觀眾的喜愛,網絡文學在影視化改編的過程中也需要被賦予更多的現實意義。編劇需要充分調動自己在過去工作中積累起來的經驗,發揮自己善於把握生活細節、注重挖掘社會價值的優勢,才能從故事和內涵兩個層面打造出一部真正的精品之作,這既是行業市場的需求,也是廣大觀眾的期待。

中國戲曲學院影視導演專業主任、著名導演楊超認為,編劇對待網絡文學的態度其實是決定改編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編劇如果對IP不夠尊重,把其當作是吸引流量的偏方或是平臺提供的原始素材,在改編時就很可能丟掉該網文受到受眾喜愛最核心的內容。想做好改編工作,就要看編劇是不是真的能找到網文的脈絡和屬性,然後在此基礎上再發揮他作為影視從業者的精神準備和知識儲備,進行二度創作」。

中國電影編劇研究院辦公室主任谷一盈表示,未來的合作一定是甲乙雙方達到充分的信任,傳統編劇不能對網絡作品帶有偏見,熟悉網絡環境的責編也要對編劇充分信任。

從故事講述到文化表達,讓精品得以破圈傳播

網絡文學和視聽平臺成立之初,呈現出野蠻生長的狀態。網絡文學在影視化過程中也存在不少粗製濫造的現象。有的作品雖然依靠原有的故事框架和IP強大的粉絲基礎吸引了觀眾的目光,佔據了一定的市場,卻因原著大量值得優化的核心內容被「水土不服」的改編所淹沒,而遭到原著讀者的質疑甚至抵制。

近年來,國家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不僅加大了對網絡視聽內容的把關力度,邀請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參與網絡視聽平臺主流內容的規劃、審核環節,還於2020年2月建立了「重大題材網絡影視劇項目庫」,並公布了首批入選項目。在國家相關政策引導與精品內容生產扶持下,網絡視聽行業一改原來野蠻生長的狀態,開始逐步進入有序發展的階段。

2019年,火爆全網的《長安十二時辰》以匠心製作,為觀眾呈現出一個恢宏的大唐盛世景象,讓觀眾在劇中了解中華文化、感受中國精神。除了在國內平臺廣受好評,該劇還實現了文化出海,在海外視頻網站以付費形式上線,將國劇的海外傳播提升到了新的高度。《長安十二時辰》的成功不僅是一個「品質IP影視化改編跟平臺互相成就」的標杆案例,更是一個影視改編從故事層面向文化層面躍遷的典型例子。以改革開放為大背景的當代題材電視劇《大江大河》成功保留了原著中鮮明質樸的年代感,講述了變革浪潮中先行者們不斷探索和突圍的浮沉故事,真實而從容地展現當代中國的時代風貌,彰顯中國人獨特的時代情懷,大力弘揚改革開放的時代價值。此外,近年來大受歡迎的女性題材影視作品也有不少來源於網絡文學。這些作品不僅圍繞著愛情、婚姻、情感等傳統女性話題展開討論,更彰顯了現實生活中更加立體化的女性形象,挖掘出了當下「她」文化豐富而深刻的價值內涵。

無論是網絡文學還是影視作品,其根本是要以精彩故事映射現實生活,以文藝形式承載時代精神。影視從業者要正視網絡文學IP改編的熱潮,立足講好中國故事,傳遞時代價值,促進高質量影視作品誕生,不僅要讓原著讀者滿意和肯定,更要打破受眾圈層的限制,用能夠引發廣泛心理共鳴的內容吸引更多觀眾,形成健康的、良性的網絡文學影視化生態環境。

相關焦點

  • 文學IP作品改編電影,華夏星光文學與電影系列活動舉行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杜翔翔近日,南國書香節暨第二屆深圳書展華夏星光文學與電影系列活動談文學IP作品改編電影主題沙龍在華夏星光影城舉行。文化學者胡野秋、影評家王樽及影視編劇孫海帆出席活動並分享交流。▲主持人與嘉賓交流活動首先播放了由經典文學IP改編而成的電影片段,片段欣賞完畢後,胡野秋點評道:「這些年的熱門文學IP改編嘗試,大多屬於網絡文學改編,本身具有一定的熱度,在大流量加持下,已經逐漸變成了『粉絲影視』,路人並不買帳,甚至有時粉絲也不滿意。」
  • 文學經典改編的影視劇為何日漸式微?
    在其前後開播的《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名著改編劇,都成為了難以逾越的經典,一再被提及和重溫。30年後,文學經典改編的影視劇已屈指可數,經典之作更是寥寥無幾。其中影響力較大的作品,只有2014年的《紅高粱》和2015年的《平凡的世界》。即使是這兩部電視劇,收視率和網播量也難以與網絡小說改編的《錦繡未央》、《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相媲美。
  • 文學經典改編的影視劇為何日漸式微?-虎嗅網
    在其前後開播的《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名著改編劇,都成為了難以逾越的經典,一再被提及和重溫。 30年後,文學經典改編的影視劇已屈指可數,經典之作更是寥寥無幾。其中影響力較大的作品,只有2014年的《紅高粱》和2015年的《平凡的世界》。即使是這兩部電視劇,收視率和網播量也難以與網絡小說改編的《錦繡未央》、《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相媲美。
  • 建立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的評估體系——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
    隨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網絡文學成為一種重要的文化資源,網絡文學IP改編形成影視劇創作新的潮流。這些熱播網劇一方面製作上越來越精良,另一方面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一部好的作品,應該是經得起人民評價、專家評價、市場檢驗的作品。」
  • 改編IP作品如何避免「水土不服」
    在這種背景下,如何在社會價值和藝術品質兩個關鍵方面實現進一步提升,成為未來網絡文學IP改編的關鍵問題。12月10日,由中國電影家協會指導,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編劇研究院、中國影協編劇教育工作委員會主辦的「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論壇」亮相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與會專家圍繞這個話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 為何如此多的網絡小說被改編成為電視劇呢?
    近年來網絡小說發展迅速,而部分網絡小說被改編成為電視劇也獲得了較高的收視率,但為何如此多的網絡小說被改編成為電視劇呢?可以從以下三方面進行分析:01文學語言與視聽語言的血緣基礎文學改編影視劇的傳統由來已久,國內外由文學作品改編成影視劇的案例數不勝數
  • 原著粉劇粉屢屢「開撕」 影視化改編怎樣才能不被噴?
    《全職高手》是蝴蝶藍2011年開始連載、2014年完成的網絡小說,也是網絡文學中第一部「千盟」級作品(有一千位讀者在這部作品上消費累計超過千元),可謂電競題材的大IP,後來,它相繼被開發出漫畫、廣播劇、電影、電視劇等多個類型。但是在電視劇版《全職高手》開播後,很多原著粉在微博上表達了不滿。
  • 網絡小說改編泛ip化逐漸冷卻,ip全版權何去何從?
    那就是幾年前泛ip化的大熱,使得許多所謂的ip點沒有得到應有的開發。越是在潮水退去的時候,越可以看到誰在裸泳。近兩年,隨著《花千骨》《琅琊榜》等由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大火,許多影視公司都陷入了IP在影視行業以網絡小說居多)即將搶空,再晚就買不到了的恐慌,大IP因此成了影視行業的熱詞。
  • 文學作品改編電影今年將上映 能否如原著一樣暢銷?
    近日,多部改編自名家文學作品的電影紛紛宣布將在今年上映,如改編自嚴歌苓同名小說的《媽閣是座城》、改編自海巖小說的《長安道》、改編自八月長安小說的青春校園電影《最好的我們》,以及改編自於曉丹長篇小說《北京1980》的《戀曲1980》等,可謂類型多樣,引起諸多期待。這些電影能否如原著一樣暢銷,還是未知數。
  • 改編IP作品如何避免「水土不服」_新聞中心_中國網
    【文藝觀潮】由網絡文學IP改編而成的影視作品幾乎佔據了熱播劇的半壁江山,還成為中國向海外輸出影視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種背景下,如何在社會價值和藝術品質兩個關鍵方面實現進一步提升,成為未來網絡文學IP改編的關鍵問題。
  • 從五部歐美熱播劇中看影視作品如何成功改編經典文學
    擺渡在文字和影像間    從五部歐美熱播劇中看影視作品如何成功改編經典文學  改編經典文學一直是歐美電視劇重要的製作選擇。在最近出現的一批口碑不俗的劇集中,有多部是改編自文學著作。表現的主題無論是友誼、成長、家庭、救贖還是內省,最終都回歸到人性的探討中,與當下社會人們遇到的個人的、集體的、世界的問題都密不可分,其經驗對於當前中國文學作品的影視化改編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編者  英美影視劇一向有文學改編的傳統,尤其是近年來,兩國的影視工業已進入了書改劇集的「黃金時代」。
  • 閱文2019TOP影遊改編價值書單:四大類型藍海,引領IP改編新風尚
    貓膩同名小說改編的《慶餘年》、國王陛下同名小說改編的《從前有座靈劍山》都在播出期間同時收穫原著粉與劇粉的點讚,口碑熱度雙豐收;《都挺好》《親愛的,熱愛的》《小歡喜》等當代題材小說改編引發了對社會話題的熱烈討論; 2019年以來的文學IP改編劇可謂是多點開花,全面豐收。IP改編的長尾效應,全產業鏈開發的價值藍海,在這波IP改編大潮中湧現。
  • 從《大江大河》到《慶餘年》,網絡文學IP改編的「退」與「不退」
    2019年,電視劇《大江大河》(根據阿耐所著小說《大江東去》改編)、網絡劇《慶餘年》(根據貓膩同名小說改編)、《陳情令》(根據墨香銅臭所著小說《無羈》改編)、電影《少年的你》(根據玖月晞所著小說《少年的你,如此美麗》改編)等現象級網絡文學IP影視改編作品的出現,意味著網絡文學IP的影視改編已經有能力產出價值觀積極正向、製作精良、水準出眾的高質量大眾文化產品。
  • 莫言名著將拍成網劇,解析文學作品影視改編五大新趨勢
    傳媒內參導讀:近年來,文學名著的從零改編少之又少,影視劇出品基本是幾年才出現一部,大部分影視名著作品都是二度翻拍。當前文學名著影視改編又出現了一些新變化和新趨勢:網劇化、系列化、國際化、高頻化、時代化。
  • 從《班傑明·巴頓奇事》改編,談電影對文學作品的內容取捨與再創作
    受創作力疲軟、電影市場宣發時限等等因素影響,將已有的文學作品改編成電影的再創作成了較為普遍的選擇。但事實上,讀者的想像與思悟是建立在作品敘述本身的,第三方無從通曉每一位讀者閱讀作品後在頭腦中浮現的畫面,故而1:1還原小說的角色與情節本身缺乏可操作性和高接受度。
  • 2017,這些文學作品被改編成電影(中國篇)
    國產電影這幾年追求大IP,然而故事的原創力不足,文學作品(大部分是網絡文學作品)改編的電影又甚少在口碑和票房上獲得成功。借鑑日韓的原創作品,如何更好的本土化又成了難題。2017年剛剛過去,我們盤點了全年院線公映的影片,會發現文學作品改編的電影不少,但一年過去能記住的沒幾部。
  • 2019年有哪些文學作品被改編成電影
    2019年的中國電影,以改編自劉慈欣同名小說的《流浪地球》開啟高票房,讓人看到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希望。可惜,這個希望很快就被同樣改編自文學作品的《上海堡壘》給熄滅了。真是成也改編,敗也改編。電影與文學,一直以來都是相輔相成,也相愛相殺。
  • 古希臘文學,一種文學的電影改編
    做文學作品電影改編的合集,純屬個人喜好。電影屬於一門獨立的藝術,無可厚非。但不應,局限在自己的圈子。本次主題是希臘古典文學改編的電影,收錄荷馬史詩、古希臘悲喜劇、希臘田園詩。影片改編自歐裡庇得斯的同名悲劇作品,本片提名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是導演哈利斯·卡科伊亞尼斯的希臘悲劇三部曲的首部。故事講述迦門農作為希臘軍團的統帥凱旋而歸,卻被妻子和她的情夫用一把利斧密謀殺害於浴缸之中。
  • 大IP改編為何女頻文較火爆?是男頻沒有優秀作品嗎?
    其實網絡文學最初只有男頻,很久之後才有女頻文的出現。男頻文發展至今,佳作不斷但是能夠轉為影視的,比例就小的多了。有限的一些改編成功的,題材也比較集中單一。以歷史網文為例,基本上沒有被改編的。反而是女頻裡面一大堆披著歷史外衣的大女主瑪麗蘇這種掛羊頭賣狗肉作品,被紛紛改編。男頻作品則或賣不出版權,逼得白金大神瘋狂轉型而不成,或拍攝出來多年無法上映。實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 《慶餘年》:男頻IP作品改編精品作 傳統詩詞魅力盡得彰顯
    近年來,以IP為首的男頻改編劇大多不溫不火,而近日的一部網絡劇《慶餘年》卻成功出圈。目前,該劇在網絡上被熱議,且收穫了諸多原著粉的肯定,成為當前市場男頻IP劇的一匹「黑馬」。  一般來說,男頻IP劇的創作關鍵在於小說合理化的影視改編、演員由內到外的氣質合理化、劇集敘事要引人入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