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全球規模最大,營收最多的晶圓體代工廠,臺積電肯定是毋庸置疑的大哥。首先從規模上來說,臺積電不僅在多個地方有分廠,甚至光刻機的數量也是位居行業首位。其次在客戶數量上,臺積電手中掌握的客戶數量相當多,其中大都是行業內的巨頭企業。所以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講,臺積電都是行業內首屈一指的存在。
而國產企業華為自然也是臺積電的忠實客戶之一,去年的時候華為也成了臺積電的第二大客戶,貢獻了近15%的營收業績。如果雙方的合作關係能夠一直持續下去的話,不管是對華為還是對臺積電,都是有利無害的。但事實總是與預想恰恰相反,今年美國突然修改了晶片規則,直接導致華為和臺積電的合作無法繼續,不僅讓臺積電丟了客戶,甚至還讓華為丟了晶片的生產來源。
在沒有華為之後,臺積電也就少了一個大金主,與此同時,三星也開始加速發展的腳步,開始向ASML提出索要EUV光刻機的產能。所以對於臺積電來說,這一次規則的修改,不管是對華為還是對臺積電本身,都沒有好處。
不過在晶片規則剛剛修改的時候,臺積電的負責人劉德音曾表示,失去華為之後臺積電空缺出來的產能將會由其他廠商替代。劉德音的言下之意也就是說儘管失去華為,但是對臺積電本身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營收自然也不會下降。
而事實也確實如此,在臺積電空缺出了大量的產能之後,蘋果選擇主動出擊,開始讓臺積電代工大量的5nm晶片。除了今年發布的A14晶片之外,還有蘋果基於ARM架構方案推出的M1晶片。之前臺積電已經放出消息表示,蘋果已經補足了一部分產能情況。
另一方面,臺積電還表示7nm產能需求上臺積電也已經逐漸被其他廠商填滿,美國著名的晶片企業高通與AMD成了臺積電目前最大的兩家7nm產能客戶,也就是說在臺積電5nm產能滿載的同時,7nm的產能也被吃滿。所以說在失去了華為之後,臺積電並沒有受到影響,劉德音當初的預言並沒有錯誤。
當然,作為世界第一大晶圓體代工巨頭,即便是目前的產能已經被吃滿,自己肯定也不會掉以輕心。因為臺積電在量產5nm晶片的同時,還在研發更加先進的技術,比如說3nm和導入GAA技術的2nm工藝,甚至之前臺積電還表示摩爾定律將會繼續延續下去,1nm晶片在未來問題也並不是很大,因為ASML已經完成了1nm光刻機的設計工作。
從這個行業的發展情況來說,失去華為的影響極其龐大,因為這涉及到了各個企業之間的合作。儘管臺積電已經及時止損,但是未來還是存在著一定的隱患。因為我們知道,我國是晶片需求大國,每年晶片的進口數量都十分龐大。但是如今因為華為一事,我國已經開始了晶片的自研與自己製造,一旦有所成績,那麼臺積電的訂單勢必會有所減少,所以說臺積電的隱患其實並不是三星,而是未來我國未來的晶片企業。
不知道臺積電面對這種情況應該如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