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元報導
來源:路透社
編輯:殊婷
【新智元導讀】自美國禁令發布,臺積電與華為的合作關係便牽動著人們的心。2020年6月9日,臺積電股東大會如期舉行。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會上稱,是否為華為申請出口豁免還是一件「懸而未決」的事情。
2020年6月9日,臺積電股東大會如期舉行。
而5月15日的美國禁令,讓這家成立了三十餘年的晶片老牌公司的處境舉步維艱。接下來還要面臨一連串問題:
臺積電的市值是否會因為失去華為而大幅縮水?臺積電是否會為華為申請出口豁免?在美國的工廠興建是否意味著臺積電的市場逐步轉移?
因為美國禁令影響營收?臺積電:不擔心
沒有了華為這個大客戶的臺積電,接下來兩個季度的營收不被人看好。於是臺積電是否會在7月15日之前為華為申請出口豁免也備受關注。
據路透社6月9日報導,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年度股東會上稱,是否為華為申請出口豁免還是一件「懸而未決」的事情,因為不知道美國禁令的實施尺度。
同時,劉德音稱許多企業也面臨著與臺積電類似的處境,因此大家都還在抉擇的過程中。
而談及下兩個季度的營收,劉德音則表示不曾擔心,相信有其他客戶的訂單可以彌補華為留下的空缺。同時,全年資本支出和營收目標不會做更改。至於何時補全華為旗下海思的市場空缺的市場,則取決於產業的聯動性和敏捷力。
「我們希望不要發生。但如果發生,我們會在儘快短的時間內補上營收空缺。」劉德音強調。
劉德音的自信不無道理。市場具有自行的平衡機制,如果沒有海思的大訂單,其他客戶會補上空缺的產能。
這個過程的時間長短不可預計,但是根據劉的回覆,臺積電絕不會因此事發生巨大變革。
昨天,臺灣《工商時報》還放出消息,臺積電決定將原來華為海思預定的第四季度產能開放給其他客戶,包括蘋果、高通、聯發科、超微等公司已向臺積電大幅追加第四季度7nm訂單。
根據供應鏈消息,蘋果下半年iPhone 12相關晶片已在臺積電投片,A14應用處理器第四季度將吃下臺積電5nm約12~13萬片產能,並有意再取得原本華為海思預訂的5nm產能。
蘋果近期亦計劃擴大iPhone 11及iPhone SE產能來搶攻華為手機市佔,所以第四季度追加了A13/A12應用處理器產能約7~8萬片,第四季度對臺積電7nm總投片量拉高至17~18萬片規模。
對於臺積電來說,在美國投資120億美元積極建廠並和美國政府商議工廠補貼也可以看做美國禁令後的「自救措施」。畢竟禁令發布後,與華為南研合作的臺積電南京廠的存活或許生死未卜。增建工廠並擴大市場對於這家老牌半導體企業來講便更像自救的行為。
總體來說,儘管臺積電和華為的關係仍處於撲朔迷離之態,臺積電在發展路上積極尋求轉型,因此對之後的盈利依舊充滿信心。
前情回顧:美國政府無差別傷害,電子行業身陷囹圄
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5月15日美國工業與安全局的禁令。
此次修改的外國產品規則,將影響所有使用「美國設備」在外國工廠生產的晶片。換句話說,任何國家生產晶片時,只要涉及到任何美國的軟體或者美國設備,都要獲得美國政府的許可證。
如此一來,華為的所有晶片,無論是手機晶片、伺服器晶片、電源管理晶片、機頂盒晶片都將受到美國管制。
最狠的是,這條禁令是無差別攻擊,打擊面遍及全世界。不僅華為,所有需要美國軟體、技術、設備的晶片製造商,無論是中國、日本、韓國……,都有機會「享受」美國管制。
因為全世界沒有一顆晶片是可以完全不使用美國設備或軟體技術而被生產製造出來。
華為該何去何從?臺積電能為其申請出口豁免嗎?
對於華為而言,最糟糕的情況,是禁令強制實施,無法購買臺積電的晶片。
因此,早在今年1月份,華為旗下海思半導體公司即向中芯國際下單,以尋找臺積電晶片的替代品。
但這種未雨綢繆對於華為依舊不是樂觀的事情。
一方面,中芯的技術無法滿足華為的需求,還不具備10nm及更先進位程晶片的成熟工藝。
另一方面,華為的自研晶片仍舊需要臺積電的代工,因為華為的麒麟970晶片所需的10nm工藝、Mate30的麒麟990所需的7nm+EUV工藝,只有臺積電可以滿足要求。
除此以外,臺積電技術上的提升也有目共睹。4月,臺積電首先發言,稱其5nm製造工藝目前正處於所謂的「風險生產」階段,該公司認為已經完成了這一過程,但最初的客戶正在嘗試這種工藝能否用在自家產品上。
5nm晶片對於生產智慧型手機和5G基礎設施方面至關重要。因此,對於華為來說,最好的情形莫過於接下來一個月內臺積電為華為申請出口豁免,依舊能維持與老東家的合作。
在美國禁令板上釘釘的情況下,過渡期內應時而變確實是這家老牌企業的最佳選擇。畢竟,美國的業務在臺積電營業額中也高達60%,申請出口豁免對此部分業務是否影響依舊不得而知。
參考連結: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tsmc-agm-usa/tsmc-says-could-fill-order-gap-if-unable-to-sell-chips-to-huawei-idUSKBN23G07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