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華為而陷入窘境?臺積電申請出口豁免懸而未決

2021-01-11 騰訊網

新智元報導

來源:路透社

編輯:殊婷

【新智元導讀】自美國禁令發布,臺積電與華為的合作關係便牽動著人們的心。2020年6月9日,臺積電股東大會如期舉行。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會上稱,是否為華為申請出口豁免還是一件「懸而未決」的事情。

2020年6月9日,臺積電股東大會如期舉行。

而5月15日的美國禁令,讓這家成立了三十餘年的晶片老牌公司的處境舉步維艱。接下來還要面臨一連串問題:

臺積電的市值是否會因為失去華為而大幅縮水?臺積電是否會為華為申請出口豁免?在美國的工廠興建是否意味著臺積電的市場逐步轉移?

因為美國禁令影響營收?臺積電:不擔心

沒有了華為這個大客戶的臺積電,接下來兩個季度的營收不被人看好。於是臺積電是否會在7月15日之前為華為申請出口豁免也備受關注。

據路透社6月9日報導,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年度股東會上稱,是否為華為申請出口豁免還是一件「懸而未決」的事情,因為不知道美國禁令的實施尺度。

同時,劉德音稱許多企業也面臨著與臺積電類似的處境,因此大家都還在抉擇的過程中。

而談及下兩個季度的營收,劉德音則表示不曾擔心,相信有其他客戶的訂單可以彌補華為留下的空缺。同時,全年資本支出和營收目標不會做更改。至於何時補全華為旗下海思的市場空缺的市場,則取決於產業的聯動性和敏捷力。

我們希望不要發生。但如果發生,我們會在儘快短的時間內補上營收空缺。」劉德音強調。

劉德音的自信不無道理。市場具有自行的平衡機制,如果沒有海思的大訂單,其他客戶會補上空缺的產能。

這個過程的時間長短不可預計,但是根據劉的回覆,臺積電絕不會因此事發生巨大變革。

昨天,臺灣《工商時報》還放出消息,臺積電決定將原來華為海思預定的第四季度產能開放給其他客戶,包括蘋果、高通、聯發科、超微等公司已向臺積電大幅追加第四季度7nm訂單。

根據供應鏈消息,蘋果下半年iPhone 12相關晶片已在臺積電投片,A14應用處理器第四季度將吃下臺積電5nm約12~13萬片產能,並有意再取得原本華為海思預訂的5nm產能。

蘋果近期亦計劃擴大iPhone 11及iPhone SE產能來搶攻華為手機市佔,所以第四季度追加了A13/A12應用處理器產能約7~8萬片,第四季度對臺積電7nm總投片量拉高至17~18萬片規模。

對於臺積電來說,在美國投資120億美元積極建廠並和美國政府商議工廠補貼也可以看做美國禁令後的「自救措施」。畢竟禁令發布後,與華為南研合作的臺積電南京廠的存活或許生死未卜。增建工廠並擴大市場對於這家老牌半導體企業來講便更像自救的行為。

總體來說,儘管臺積電和華為的關係仍處於撲朔迷離之態,臺積電在發展路上積極尋求轉型,因此對之後的盈利依舊充滿信心。

前情回顧:美國政府無差別傷害,電子行業身陷囹圄

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5月15日美國工業與安全局的禁令。

此次修改的外國產品規則,將影響所有使用「美國設備」在外國工廠生產的晶片。換句話說,任何國家生產晶片時,只要涉及到任何美國的軟體或者美國設備,都要獲得美國政府的許可證。

如此一來,華為的所有晶片,無論是手機晶片、伺服器晶片、電源管理晶片、機頂盒晶片都將受到美國管制。

最狠的是,這條禁令是無差別攻擊,打擊面遍及全世界。不僅華為,所有需要美國軟體、技術、設備的晶片製造商,無論是中國、日本、韓國……,都有機會「享受」美國管制。

因為全世界沒有一顆晶片是可以完全不使用美國設備或軟體技術而被生產製造出來。

華為該何去何從?臺積電能為其申請出口豁免嗎?

對於華為而言,最糟糕的情況,是禁令強制實施,無法購買臺積電的晶片。

因此,早在今年1月份,華為旗下海思半導體公司即向中芯國際下單,以尋找臺積電晶片的替代品。

但這種未雨綢繆對於華為依舊不是樂觀的事情。

一方面,中芯的技術無法滿足華為的需求,還不具備10nm及更先進位程晶片的成熟工藝。

另一方面,華為的自研晶片仍舊需要臺積電的代工,因為華為的麒麟970晶片所需的10nm工藝、Mate30的麒麟990所需的7nm+EUV工藝,只有臺積電可以滿足要求。

除此以外,臺積電技術上的提升也有目共睹。4月,臺積電首先發言,稱其5nm製造工藝目前正處於所謂的「風險生產」階段,該公司認為已經完成了這一過程,但最初的客戶正在嘗試這種工藝能否用在自家產品上。

5nm晶片對於生產智慧型手機和5G基礎設施方面至關重要。因此,對於華為來說,最好的情形莫過於接下來一個月內臺積電為華為申請出口豁免,依舊能維持與老東家的合作。

在美國禁令板上釘釘的情況下,過渡期內應時而變確實是這家老牌企業的最佳選擇。畢竟,美國的業務在臺積電營業額中也高達60%,申請出口豁免對此部分業務是否影響依舊不得而知。

參考連結: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tsmc-agm-usa/tsmc-says-could-fill-order-gap-if-unable-to-sell-chips-to-huawei-idUSKBN23G07J

相關焦點

  • 「懸而未決」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歡迎來的餅哥英語的頻道,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懸而未決, 這個短語的英文表達是:up in the air 懸而未決Our travel plans are still up
  • "懸而未決"用英語怎麼說?
    「懸而未決」,例句:他們正在著手解決所有懸而未決的問題。They were in the process of resolving all the unsettled issues.我們接受了調查結果,並沒有使懸而未決的領海問題進一步惡化。
  • 一課譯詞:懸而未決
    [Photo/Pexels]「懸而未決」,漢語成語,意思是一直拖在那裡,沒有得到解決(the decision is still hanging),可以翻譯為「be in suspense;not yet decided;unsettled
  • 一課譯詞:懸而未決
    [Photo/Pexels]「懸而未決」,漢語成語,意思是一直拖在那裡,沒有得到解決(the decision is still hanging),可以翻譯為「be in suspense;not yet decided;unsettled」
  • 一課譯詞:懸而未決 - Chinadaily.com.cn
    一課譯詞:懸而未決 chinadaily.com.cn 2020-08-27 16:00
  • ...美國商務部申請出貨華為;傳海思將從臺灣運回所有麒麟等相關晶片
    據悉,英國研究公司OMIDA的董事Akira Minamikawa預估,日本、中國臺灣地區和韓國公司每年向華為提供2兆8000億日元(264億美元)的零部件。如果華為的生產中斷,這項業務將陷入困境。該報導稱,日本因供應華為將近30%的零件,衝擊最大。例如索尼每年賣給華為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智慧型手機圖像傳感器。因此索尼正考慮向美國政府申請傳感器的出貨許可。
  • 失去華為晶片訂單後,臺積電並沒什麼影響
    雖然三星拿下了高通的大單,但是在市場份額上和臺積電仍然有不小的差距,臺積電的圓晶代工廠,拿下了全球超過一半以上的晶片訂單,所有的晶片企業基本上都跟臺積電有合作,而蘋果就是臺積電的最大客戶,每年為其提供超過23%的營收,而曾經華為也是臺積電的第二大客戶,每年也能為其提供超過14%營收,可見在斷供華為之後,對臺積電的影響有多大了。
  • Libra董事會成員:Libra仍然懸而未決
    根據Libra董事會成員Patrick Ellis的說法,Facebook的加密貨幣項目Libra仍然懸而未決。Libra原定於2020年發布,但是根據Ellis的說法,這可能不會發生。「在這個階段,對於市場或產品,或者它將如何實際推出,還沒有確定的戰略。」
  • 俚語It's up in the air其實不是說在空中,而是指懸而未決
    與中文詞語「懸而未決、舉起不定」有著一樣的意思,懸在半空沒有著落的事情,說明還沒有定論,尚未成定局,有待商榷。看看老外聊天時怎麼用up in the air:A Where are you going for the vacation?
  • 臺積電「大氣」漲薪20%!但是這卻是失去華為的連鎖反應?
    不管是在今年的Mate40系列的全球發布會上還是國內發布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都講述了目前華為的情況。現在華為正在面臨第三輪美方的禁令,通過餘承東無奈的口吻大家不難發現,華為當下並不好過。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晶片短缺的問題,雖然在臺積電斷供之前,臺積電幫華為生產大概1000萬顆晶片,但是充其量只能支撐華為半年的用量,也是因為晶片緊張,華為最終決定將榮耀剝離。
  • 中國臺灣臺積電為何會斷供華為,倒戈老美?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隨著華為的越來越強大,老美開始害怕了。使出各種陰狠毒辣的怪招打壓著華為。前有禁止華為設備對美國出口,後有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女兒孟晚舟被抓。然而,這一切都不及斷供晶片、禁用ARM架構來的致命。
  • 失去華為的連鎖反應來了!臺積電正式宣布:全體員工漲薪20%
    如今臺積電、三星、索尼甚至位於我國的中芯國際都無法為華為代工,雖然華為公司趕在晶片禁令實行之前,儘可能多的囤積晶片,但是如果晶片禁令無法解除,囤積再多的晶片也無法解決真正的困難,業內人士表示,如果華為始終無法擺脫困境,其三大核心業務之一的消費者終端業務很有可能被迫完全停擺。
  • 中科院正式宣布,荷蘭和臺積電都急了
    光刻設備帶來的「危」與「機」臺積電、荷蘭的ASML都被美國限制出口,這導致華為自己設計的晶片沒法造,高端光刻機也沒法買,一時陷入了「危機」之中。我國有著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消費市場,一旦完成自主,最受打擊的是此前長期出口給我們產品的海外半導體公司。
  • 臺積電再放狠話!不怕失去華為訂單:先進晶片工藝獲大批客戶青睞
    ,所以一直都在為華為代工生產海思晶片的臺積電、中芯國際等等,向華為供應晶片產品的聯發科、高通等等,都將無法繼續為華為供應晶片產品,尤其是作為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廠商—臺積電,不僅僅掌握著全球最先進的晶片製造工藝,同時還掌握著全球超過50%以上的晶片代工市場份額,但如今臺積電也無法繼續向華為提供晶片代工技術;對此有不少機構預測,臺積電營收也將會受到不小的衝擊,畢竟華為作為臺積電的第二大客戶
  • 臺積電公布一組數據,營收達289億卻與華為無瓜葛
    由於華為在世界領域之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不斷發展,導致美國方面的打壓,美國將所有的矛頭都指向了華為,於是晶片禁令在9月15日正式開始實施。一時間,全世界幾乎所有的晶片企業都陷入一種非常恐慌的狀態。美國在剛剛修改規則的時候,規則是美國技術佔比不得高於30%,隨後又降低了10%,而最後直接表示只要採用美國技術,就不能夠與華為進行合作。而臺積電方面很顯然就已經採用了美國的技術,所以在沒有許可的情況下,根本就不能與華為進行合作,這便導致了臺積電失去了華為360億元的訂單,佔據其全年營收的14%。
  • 臺積電正式發布新規,全體員工漲薪20%,失去華為連鎖反應來了?
    掙了大錢後,臺積電考慮了職員的薪酬待遇。據大眾經濟日報報導,臺積電將於明年1月1日調整工資結構,固定工資上調20%。將部分報酬轉換為固定工資,臺積電錶示,這是為了照顧年輕的基層職員,確保穩定的現金流,提高安全感。臺積電正式制定了這項新規定,相當於說全體職員的工資提高了20%。真的是賺錢後安慰員工嗎?可能不是。
  • 臺灣企業臺積電、中國企業中芯國際,為華為代工都需要申請許可?
    臺積電是一家土生土長的臺灣企業,其中臺積電控股最高,超過了20%的股份,而中芯國際是我們中國大陸企業,要說臺積電和美國有點關係,那麼中芯國際總沒有了吧,那為什麼中芯國際也無法為華為代工呢?,失去華為這個大客戶對這兩家晶片廠商會有不小的打擊。
  • 臺積電未計劃繼續供貨,華為完了?外媒:臺積電百位工程師跳槽
    眾所周知,美國對華為的制裁已經達到了一個最高節點:斷供晶片。當然,我們不知道之後還會不會有新的節點,至少目前華為已經步履維艱了。而就在這種情況下,國內還是有很多針對華為的不好的聲音傳出。在華為高層明確表示麒麟晶片將可能絕版時,評論中竟然還有「叫好」的聲音,不免讓人心寒。
  • 突發:華為確定被臺積電斷供!中科院合肥一研究所90多人集體離職!
    今天台積電正式宣布斷供華為,華為海思晶片很可能淪為一紙空文!再加上最近雲南的小學生論文造假事件,我們不禁陷入深思:這些事件之間是否存在某種內在的關聯呢?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小編也不方便發表太多評論,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 臺積電:第四季度不向華為供貨,不評論許可證狀態
    「我們注意到,有報導稱臺積電已取得對華為供貨的許可,我們不評論毫無根據的傳聞,也不想評論我們目前(許可證)的狀態。」對於臺積電獲得對華為供貨許可證的傳聞,該公司總裁兼副董事長魏哲家10月15日在財報會上作了上述表態,稱臺積電遵守所有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