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曼猜想即將解開?別開心得太早!或許會帶來史詩級災難

2020-12-13 騰訊網

  本文整理自號:果殼網

  部分內容整理自:量子學派 作者: 17進位

  昨天,一條大新聞炸翻了學術界: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和阿貝爾獎雙料得主阿提亞爵士(Sir Michael Francis Atiyah)宣布要在本月24號(也就是3天後)在海德堡宣講自己對於黎曼猜想的證明。

  數學家們有個笑話:怎樣用世界上最難的方法掙到100萬美元?

  答:去證明黎曼猜想吧!

  這是因為2000年5月的時候,美國克雷數學研究所(Clay Mathematics Institute, CMI)為了呼應1900年希爾伯特提出的23個歷史性數學難題(也稱「希爾伯特難題」)而設立的了一個成為「千禧難題」的數學問題挑戰,一共7個問題,解出一道便可獲得100萬美元的獎金,挑戰時間不限,題解必須發表在國際知名刊物上,並且要通過2年的驗證期和專家小組的審核。

  這7個問題中,以黎曼猜想最為著名,它是數論的分支解析數論的一大研究主題:質數的分布。據說,每年各大研究中心都會收到無數的神秘來信聲稱自己證明了「黎曼猜想」,數學家們躍躍欲試,科學界也一直熱切關注。

  請先看《黎曼猜想,質數陰謀論,以及你不能說的秘密》:

  一、為什麼研究質數

  黎曼猜想是一個數論裡面的重要猜想,幾百年來無人能解。那麼,這麼困難複雜的數學猜想,跟你有關係嗎?請先看我瞎編的這樣一個故事:

  我看到了之後,頓時覺得不妙,趕緊約這個朋友出來談心。果然,他被女友甩了,悲傷絕望,有點想不開。

  終於,在我的勸說下,朋友成功走出了陰霾,找回了面對人生的信心。

  那麼我是怎麼知道這個朋友不開心的呢?因為983040000=219·31·54。這裡面把質數從小到大排序:

  ·第一小的質數(也就是2)出現了19次;

  ·第二小的質數(也就是3)出現了1次;

  ·第三小的質數(也就是5)出現了4次。

  因此如果認為這代表一個單詞,那麼第一個位置上的字母是第19個字母(S),第二個位置上的字母是第1個字母(A),而第三個位置上的字母是第4個字母(D):合起來就是SAD。所以我知道這個朋友一定遇到傷心的事情了。

  當然這個故事是我瞎編的。但是我們的生活中,無論是銀行數據,還是國家機密,還是個人隱私,這些東西的保護都離不了密碼,離不了加密的手段。

  如果我想給你一串信息,又不想讓其他人知道,怎麼辦呢?咱倆可以先商量好幾個特別特別大的質數,比如說p、q和r。如果我想給你發送一個秘密的數字378,那麼我實際上給你發送p3q7r8,一個巨大無比的數字。從我這裡的角度,我可以很輕易的用計算機算出來這個乘法,得到結果發給你。從你的角度,你拿到了這個巨大的數字之後,只需要用p、q和r去除,就可以很快把冪解出來,得到378。

  但是假設某個壞蛋截取了我發的這個秘密信息,那麼想要知道內容,他就必須分解質因數。然而在不知道p、q和r的前提下,分解質因數是一個非常複雜和緩慢的過程,他可能需要好幾百年才能破譯出來。如此,我們的秘密就得到了保護。

  這裡面注意,p、q和r都必須要特別大,這時候分解質因數才會特別慢,甚至幾百幾千年。如果p、q和r分別是2,3和5,那麼分解質因數就非常快了,可能一秒鐘完事。

  所以說,找到大的質數,了解質數都分布在哪裡,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事情。

  二、質數規律

  數學家多年研究,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情:質數分布最大的規律,就是它幾乎完全隨機!

  這裡我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假設我們從0到1之間均勻地隨機挑一個實數。那麼首先,我們知道這個實數的平均值應該是1/2。另一方面,這個隨機的實數當然不一定是1/2,1/2隻是在描述它平均的時候的樣子。實際上它和1/2往往會有一定的正的或者負的偏差。

  一個數學家發現的重大規律就是這個:平均來講,1到n的正整數中一共有

  個質數。當然,這並不是說1到n裡面一定有恰好n/ln(n)個質數。對於有的n來說,1到n裡面的質數比較多一點。而對於有的n來說,1到n裡面的質數比較少一點。但是隨著n越來越大,n/ln(n)個質數的這個估計就必然會越來越準確。

  所以如果有人問你,1到10100裡有多少個質數呀?你大可以拍拍腦袋說,我猜有

  個質數,基本離正確答案不會差太遠。一般來說,如果我們用π(n)來代表1到n裡面的質數個數的話,那麼

  會如下圖所示,逐漸趨於1。

  prime number theorem | wikipedia

  事實上,隨著人們對質數的了解越來越多,我們越來越發現,在宏觀上來講,質數幾乎等於是按照這個n/ln(n)來進行的一種均勻分布。無論是你去數質數的個數,還是計算所有質數的和,還是研究孿生質數,都會發現質數呈現出一種驚人的宏觀均勻性。這就好像有一個操場上有無數多個學生,儘管每個學生都在瞎走一氣,毫無規律可循,但是總體來看,居然發現操場上每個平方米裡都恰好塞了4個學生!這真是很難想像的事情。但是目前來說,幾乎我們對質數的一切了解,都在指向這個方向。

  這也進一步說明了,為什麼質數特別適合做密碼:因為質數本身就幾乎是隨機的,很難找到具體的規律,因此最適合作為加密的手段。

  三、那麼怎麼研究質數

  咱們先別想那麼多。假設我們就想研究三個數字,1,2,3。

  怎麼研究呢?一種研究方法是,我們可以考慮研究這個函數:

  我宣稱,這個函數的性質就包含了1,2,3的一切性質。為什麼呢?

  假設我們取s=10。那麼這時候f(10)=1+1024+59049=60074。大家可以看到,這時候我們的f(10)和310沒差多少。事實上,隨著s越來越大,1s+2s相對於3s來說就越可以忽略不計。所以f(s)的這個s趨於無窮的極限的性質,其實就包含了一切的3的性質。

  反過來,我們取s=-10。那麼這時候f(10)=1+特別特別小+更加小,約等於1。可見,f(s)的這個s趨於負無窮的極限的性質,其實就包含了一切的1的性質。

  那麼怎麼研究放在中間的2呢?這時候我們就要取複數了。考慮

  當然,大家未必知道怎麼計算複數冪,那麼我直接把答案寫出來吧。這時候,1s仍然是1,因為1的任何冪都是1。而2s是某個複數。最後,神奇的是,這個時候恰恰好3s=-1,哇!所以說

  這個時候研究f(s)就等於是在研究2,因為1的部分和3的部分完全抵消掉了。

  更廣義的來說,如果我們想研究所有的正整數,那麼只要我們搞清楚函數

  的一切性質,那麼我們就搞清楚了全部的正整數。通過調整不同的s的值,我們就可以得到各種各樣的抵消。

  四、大神黎曼

  過直線外一點,可作其幾條平行線?

  歐氏幾何說,只能作一條;

  羅氏幾何說,至少可以作兩條(包括一組和無數)。

  黎曼慢悠悠地反問:誰知道平行線相交還是不相交呢?

  「平行線公理」的世紀之爭,最終終結於黎曼。

  黎曼提出:過直線外一點,一條平行線也作不出來。(這是人話嗎?)

  可基於黎曼幾何得出的「無平行線」結論,最終成了廣義相對論的數學幫手。

  廣義相對論最初源於愛因斯坦意識到引力並不是一種力,而是時空幾何彎曲的體現。

  物理直覺超於常人的愛因斯坦一直找不到數學工具來表達他的想法,如果沒有數學支撐,直接說引力是時空彎曲效應,肯定會被吐槽成「物理是體育老師教的」。

  所以,直到他從數學界朋友了解到黎曼的「非歐幾何」,才讓廣義相對論提早問世。當愛因斯坦得意地跟全世界說:如果沒有我,50年內也不會出現廣義相對論。

  這時候,能和愛因斯坦站在一起吹牛的,也只有數學大神黎曼了。

  五、黎曼猜想

  黎曼定義了一個ζ函數(念zeta):

  這基本上和我們之前定義的差不多,只是差了一個負號。(黎曼定義這個負號,是因為希望s越大收斂性質越好。)這裡面s可以去各種各樣的複數,而對應的這個函數的值可能是無窮,可能是0,也可能是某個其他的複數。

  黎曼猜想宣稱,如果ζ(s)=0,那麼s的實數部分一定是1/2。換句話說,s一定是1/2+b·i 的樣子。

  但是為什麼我們要在乎ζ(s)=0的值呢?

  一般來說,我們調整各種各樣的s的值的時候,ζ(s)裡面合數的部分往往隨隨便便就被質數的部分「吸收」了,而質數和質數的冪相對來說就很卻難被消掉,往往會殘留下來。那麼如果你恰好發現,對於某個s,ζ(s)居然等於0,也就是說質數也都消光了。這就說明質數裡面必然存在的某種針對這個s的結構。可以這樣想,一般來說,我們每找到ζ(s)的一個根,就等於找到了一個質數裡面的規律。

  而一般來說,不妨這樣認為:一個根s的實數部分是1/2時,這對應的往往是最「沒用」的規律。一個根s的實數部分離1/2如果很遙遠,就意味著質數存在某種驚人的巨大的結構性。(按照陶哲軒的話說,說明所有的質數們都一起針對這個s的值存在著某種驚天的陰謀!)所以黎曼猜想等於是在說,質數最大的規律,就是沒有什麼突出的規律。這樣看來,黎曼猜想是一種悲觀論調。

  那麼,如果黎曼猜想是正確的,那麼說明質數是沒有驚天的結構的,是幾乎均勻的隨機的。這等於說,我們進一步驗證了「質數其實是按照n/ln(n)來進行隨機均勻分布的」這個數學直覺。學過概率統計的同學可能知道,隨機數往往符合大數定理。黎曼猜想正確的一個明顯的後果就是,質數不僅僅似乎是按照n/ln(n)的概率均勻分布,而且還符合大數定理!而大數定理對於隨機數的研究是至關重要的。同理,黎曼猜想對於質數的研究也是至關重要的。

  因此,不出意外的,如果黎曼猜想是正確的,那麼無數個我們對數論的猜想和直覺都會得到驗證。

  六、黎曼猜想錯了,天會不會塌?

  如果能夠找到黎曼猜想的反例,那麼反而是一個天大的喜事!為什麼?因為一旦我們找到了一個ζ(s)=0的根,且s的實數部分遠離了1/2,這就說明我們找到了一個關於質數的極其重要的規律!(發現了質數們的驚天陰謀!)這個規律很可能會我們對數的研究和認識帶來驚天動地的飛躍。

  恰恰是,如果黎曼猜想被證明了,反而無關緊要。大家早就猜測黎曼猜想是正確的了,很多數學家早就已經在假設黎曼猜想正確的前提下,繼續往前研究了。所以如果有人證明黎曼猜想是正確的,這只不過是驗證了我們一直以來都沒錯而已,卻並不能夠帶來進步。

  事實上,這有一個更有趣的現象。有很多的數學定理,比如說Littlewood定理,居然是這樣證明的:

  1)假設黎曼猜想是正確的。那麼質數具有非常美好的宏觀均勻性。那麼運用美好的宏觀均勻性,證明了Littlewood定理。(Littlewood定理在這部分大概用了12頁。)

  2)假設黎曼猜想是錯誤的。那麼黎曼猜想的反例就會給出一種質數之間的驚人的結構。這種結構甚至可以讓你一步登天,直接證明Littlewood定理。(Littlewood定理在這部分大概只用了半頁。)

  3)所以說,無論黎曼定理是對的還是錯的,反正Littlewood定理都是對的。證明完畢。

  另外,大家可以看到,黎曼定理錯誤的時候,往往是證明更簡潔更方便的時候!

  總結一下,哪怕我們永遠也不會知道黎曼猜想的對錯,僅僅是黎曼猜想這個概念,就已經對數學產生了很大的推進作用。這就好像夢想一樣,無論能否實現,都能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

  現在大家都在等待9月24號「黎曼猜想」證明,卻不知道它後面隱藏的危險

  七、黎曼猜想與裸奔的網際網路

  「幾何」一直是黎曼的主業,這又是一座深不可測的數學殿堂。

  但今天聊的不是他的主業,而是他在1859年「閒暇之餘」隨手丟下的一個猜想。

  這個猜想說的是:存在一個對素數分布規律有著決定性影響的黎曼ζ函數①非平凡零點②。

  關於這些點,容易證明它們都分布在一個帶狀區域上,黎曼認為它們的分布要比這個容易證明的結果齊整得多,他猜測它們全都位於該帶狀區域正中央的一條直線上。而這條被猜測為包含黎曼ζ函數所有非平凡零點的直線則被稱為臨界線。就這樣,黎曼猜想正式被提出。

  講人話,我們來看黎曼猜想到底長什麼樣紙!

  首先定義一個函數叫黎曼函數:

  ζ(s)= 1 + 1 / 2^s+ 1 / 3^s+ 1 / 4^s+……

  黎曼猜想指的是:黎曼函數所有非平凡零點的實部都是1/2。更通俗的數學表達式如下:

  ζ(s)= 1 + 1 / 2^s+ 1 / 3^s+ 1 / 4^s+……=0的所有非平凡解都在直線x=1/2上。

  怎麼樣!看懂了吧,如果還有疑問……那我也沒輒了,我的智商有限。

  黎曼自己肯定沒有想到,他所提出的這個猜想,足足折騰了數學家們159年。

  如果黎曼知道直到2018年我們還在糾結,一定會花點時間把證明寫出來的。

  這件事情還得怪他的老師高斯,高斯的座右銘是「寧肯少些,但要成熟」的低調作風,這一點影響到黎曼,讓他成為一個惜字如金的大神。

  他一生僅發表過10篇論文,但每篇論文都橫跨各領域,是多領域的先鋒開拓者,雖然不到40歲就去世,但仍然顯示出不可一世的才華。

  1859年黎曼拋出的這個不朽謎題,就是想解決素數之秘。

  一旦素數之秘被解開,那麼現在幾乎所有網際網路的加密方式將不再安全,變成一個裸奔的世界,因為我們主要的非對稱加密包括RSA密鑰加密等等,都是基於大數的分解。

  不僅僅是網際網路,只要證明方法被公布,無需量子計算機,根據其原理甚至能破解現代銀行的安全密碼體系,看你還開心不開心!

  八、非對稱加密算法和素數的關係

  那些擔心自己的錢包和黎曼猜想的朋友們,我們再複習一下小學數學:

  小於20的素數有多少個?答案是有8個:2、3、5、7、11、13、17和19。小於1000的素數有多少個?小於100萬呢?小於10億的呢?

  觀察素數表,你會發現素數數目是下降的,它們越來越稀疏。1和100之間有25個素數,401和500之間有17個,而901和1000之間只有14個。如果把素數列到100萬,最後一個百數段(就是從999901到1000000)中只有8個素數。如果列到10 000億,最後一個百數段中將只有4個素數。它們是,999 999 999 937,999 999 999 959 ,999 999 999 961,999 999 999 989。

  越到後面,素數的尋找越發艱難。

  這樣,聰明的數學家們將素數應用在密碼學上,因為人類還沒有發現素數的規律,以它作密鑰進行加密的話,破解者必須要進行大量運算,即使用最快的電子計算機,也會因求素數的過程時間太長而失去了破解的意義。

  現在普遍使用於各大銀行的是RSA公鑰加密算法 ,基於一個十分簡單的素數事實:將兩個大質數相乘十分容易,但是想要對其乘積進行因式分解卻極其困難,因此可以將乘積公開作為加密密鑰。

  黎曼猜想得到完全證明,很有可能派生出攻擊RSA公鑰加密算法的規律。

  一旦黎曼猜想得證,那麼基於大素數分解的非對稱加密算法可能就走到了盡頭,私鑰加密、籤名也就失去了意義。

  當我們在為數學家開心的時候,也得小心那些尋找漏洞的黑客。

  九、黎曼ζ函數證明和量子幽靈有關嗎?

  自20世紀以來,已有部分科學家注意到素數與量子物理之間存在聯繫。

  黎曼猜想中的素數行為,酷似量子力學中的「測不準原理」,雖然你可能不知道單個分子確切位置,但是你可以確定這個房間大致的分子分布,素數這難以捉摸的行為特別像量子幽靈掌握的微觀世界。

  阿蒂亞若是藉助量子力學這一工具來解決黎曼猜想也不是不可能。畢竟,數學中很多重大問題,都是建立在與其他數學分支跨界聯繫的基礎上才被解決,比如費馬大定理。

  而由量子理論所衍生而出的量子計算機,也早已被數學家證明能快速對大數進行質因數分解,基於「平行世界」的運算可輕而易舉破解素數並顛覆密碼系統。

  量子力學與素數的戀情,也許將在這一次揭開情人面紗。

  十、猜想將動搖數學大廈嗎?

  各大行長躲在銀行保險柜前瑟瑟發抖,不少黑客則潛伏敲著鍵盤蓄勢待發。

  一旦證明方法得證無誤,密碼夾持著的無盡秘密有多少會不復存在。

  然而,黎曼猜想帶來的危險不僅僅影響銀行,更不僅僅是網際網路,甚至可能動搖到一些數學根基。

  數學文獻中已有超過一千條數學命題以黎曼猜想的成立為前提。如果黎曼猜想被證明,所有那些數學命題就全都可以榮升為定理;反之,如果黎曼猜想被否證,則那些數學命題中起碼有一部分將成為陪葬品。

  那些建立在黎曼猜想上的推論,可謂是一座根基不穩、搖搖欲墜、令人惶恐不安的大廈。

  一個數學猜想與為數如此眾多的數學命題有著密切關聯,這是世上極為罕有的,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關係,黎曼猜想的名氣和光環變得更加顯著,也越發讓人著迷。

  因而,此次黎曼猜想是否成功證明,將牽一髮而動全身,直接影響以黎曼猜想作為前提的數學體系。

相關焦點

  • 黎曼猜想將揭謎底 黎曼猜想是什麼 黎曼猜想揭開後是史詩級災難?
    159年前,德國數學家黎曼在題為《論小於給定數值的素數個數》的論文中提出的「黎曼猜想」 ,一直以來被視作「純數學領域最重要的問題之一」,是一千多條數學命題成立的前提條件。麥可⋅阿蒂亞阿蒂亞此前宣布,將於9月24號在海德堡獲獎者論壇的演講中公布他對黎曼猜想的證明。他表示,自己基於馮⋅諾依曼、希策布魯赫和狄拉克等人的成果,使用一種「簡單而全新」的方法證明了黎曼猜想。
  • 如何讓全球銀行都破產,你只需要攻克黎曼猜想
    關於第三個命題,即使是黎曼自己也不敢確定。即使到現在,也依然沒有人能夠給出答案。若黎曼猜想證明為真,則該函數的所有非平凡零點,即兩圖像的交點均會出現在該直線上。有一個數學研究所叫克雷研究所,2000年的時候他們給七道數學未解之謎分別給出了100萬美元的懸賞,其中一道題就是證明黎曼猜想。如今18年過去了,7道題只有1道解決,黎曼猜想還是沒能攻克。
  • 黎曼猜想會威脅網絡安全嗎
    前一陣大熱,近來被傳可能影響加密方式黎曼猜想會威脅網絡安全嗎實習記者 於紫月不久前,來自愛丁堡大學的名譽教授麥可·阿蒂亞宣稱自己證明了黎曼猜想,此事在數學界掀起了一陣颶風該文稱,黎曼猜想若被證實將會對網際網路的加密方式造成影響,可能會威脅網絡安全。那麼,黎曼猜想與密碼之間存在什麼樣的聯繫?一旦被證實,它真會威脅到網絡安全嗎?帶著這些問題,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 黎曼猜想被證明以後會影響區塊鏈和加密貨幣嗎?
    最近聽了很多黎曼猜想被證明的消息,還伴隨著各種拗口名詞。最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是這明明是一個數學問題,網上卻傳言說黎曼猜想一旦被證明將會影響區塊鏈,甚至會給加密貨幣帶來滅頂之災。那麼這困擾人類100多年的數學問題是不是真的會毀滅區塊鏈和加密貨幣呢?
  • 黎曼猜想即將解開?一文看懂這個「純數學領域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答:去證明黎曼猜想吧! 這7個問題中,以黎曼猜想最為著名,它是數論的分支解析數論的一大研究主題:質數的分布。據說,每年各大研究中心都會收到無數的神秘來信聲稱自己證明了「黎曼猜想」,數學家們躍躍欲試,科學界也一直熱切關注。 所以備受矚目的「黎曼猜想」究竟是個啥?跟我們有關係嗎?
  • 黎曼猜想即將解開?一篇文章講清楚這個「純數學領域最重要的問題之...
    這7個問題中,以黎曼猜想最為著名,它是數論的分支解析數論的一大研究主題:質數的分布。據說,每年各大研究中心都會收到無數的神秘來信聲稱自己證明了「黎曼猜想」,數學家們躍躍欲試,科學界也一直熱切關注。所以備受矚目的「黎曼猜想」究竟是個啥?跟我們有關係嗎?
  • 黎曼猜想被證明了嗎?
    剛剛公布的德國海德堡獲獎者論壇日程中,9 月 24 日著名數學家 Michael Atiyah 將會做一場關於 「證明黎曼猜想」 的報告。消息傳出,數學物理計算機各路豪傑,紛紛炸了鍋。(論壇官網一直到今天下午才能訪問,可能是全球數學愛好者聽說消息紛紛趕來圍觀,伺服器都被拖垮了)翻譯一下摘要:「黎曼猜想是 1859 年提出的著名問題,至今懸而未決。我會基於馮諾依曼(1936)、希策布魯克(1954)和狄拉克(1928)的相關工作,給出一個使用全新方法的簡潔證明。」
  • 黎曼猜想
    黎曼猜想究竟有何神奇之處,竟讓如此多的數學家為此痴迷和魂牽夢繞?在它那裡,又藏著怎樣驚世駭俗的秘密?破譯這樣一個難題,真的會給數學和世界帶來激動人心的改變嗎?在自然數序列中,質數就是那些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整數,比如2,3,5,7,11等等都是質數。4,6,8,9等等都不是質數。
  • 黎曼猜想被證明了!
    160年未解之謎被宣布證實根據他事先提供的演講摘要:「黎曼猜想是1859年提出的著名問題,至今懸而未決。我會基於馮·諾依曼(1936)、希策布魯克(1954)和狄拉克(1928)的相關工作,給出一個使用全新方法的簡潔證明。」
  • 黎曼猜想將揭謎底 使用一種「簡單而全新」方法證明
    「黎曼猜想」的證明到底有何重要性?為什麼最接近證明黎曼猜想的人是阿蒂亞爵士?「最難賺到100萬美元的方式」,這是世界範圍內的數學家們對證明「黎曼猜想」的戲稱,100萬美元則是美國克雷數學研究所在2000年為解出問題者開出的獎金價碼。
  • 100萬美元獎金、159年難題 「黎曼猜想」或將揭開謎底
    「黎曼猜想」的證明到底有何重要性?為什麼最接近證明黎曼猜想的人是阿蒂亞爵士?「最難賺到100萬美元的方式」,這是世界範圍內的數學家們對證明「黎曼猜想」的戲稱,100萬美元則是美國克雷數學研究所在2000年為解出問題者開出的獎金價碼。
  • 一文讀懂「黎曼猜想」
    黎曼猜想究竟有何神奇之處,竟讓如此多的數學家為此痴迷和魂牽夢繞?在它那裡,又藏著怎樣驚世駭俗的秘密?破譯這樣一個難題,真的會給數學和世界帶來激動人心的改變嗎? 儘管黎曼猜想成立與否不得而知,數學家們還是傾向於它的正確性。一個半世紀以來,人們在假設黎曼猜想成立的情況下,以它作為基石,已經建立了一千多條定理,並且打造了無比輝煌的數論大廈。然而一旦黎曼猜想找到反例被證偽,這些精美的大樓就會如空中樓閣一樣曇花一現,最終崩塌,給數論帶來災難性的結果。
  • 證明黎曼猜想到底有多難?如果說難度是10,哥德巴赫猜想就是6!
    前幾日,菲爾茲獎和阿貝爾獎的雙料得主atiyah,宣稱他證明了黎曼猜想,並於9月24日公布證明過程。至於atiyah是否真的證明了黎曼猜想,目前下結論還太早,也讓我們拭目以待吧!在結果出來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黎曼猜想到底有多難?1859年,德國大數學家黎曼(1826~1866),在他的的論文《論小於給定數的素數個數》中,提到了一個假設,並以此假設為基礎,得到了很多關於素數分布的重要性質。
  • 黎曼猜想被證實?質數原來如此神奇!
    黎曼在阿迪亞爵士40多分鐘的講解過後。阿蒂亞爵士作為吃瓜群眾的我們。且不說證實的過程是否合理,只是聽說一旦這個猜想被證實,將會有100萬美元的獎金到手。可以想像這個猜想究竟有多重要,據說有1000多個公式是建立在黎曼猜想是正確的前提之下的,如果一旦猜想被證明是錯誤的,那麼無疑將是數學乃至科學界的一場災難!那麼問題來了,黎曼猜想到底是什麼?小編查閱了大量的資料以及報導,也只能弄清大概意思,下面就將黎曼猜想涉及的一小部分分享出來,大家一起探討。
  • 100萬美元獎金、159年難題,「黎曼猜想」今天或將揭開謎底
    「最難賺到100萬美元的方式」,這是世界範圍內的數學家們對證明「黎曼猜想」的戲稱,100萬美元則是美國克雷數學研究所在2000年為解出問題者開出的獎金價碼。黎曼猜想如果被證明,那麼數學上幾乎一夜之間就可以增添一千多條定理——因為那些原來是有條件成立的命題,就全都變成定理了。而另一方面,一旦證明黎曼猜想是偽命題,同樣也有大量的數學命題面臨危機。不過對於有觀點認為黎曼猜想被證明,會使現有的所有網際網路加密方式存在風險,盧昌海表示,並沒有哪一種網際網路加密方式是以「黎曼猜想的不成立」為前提的。
  • 世紀難題「黎曼猜想」被證明了?它究竟說了個啥?
    ↑麥可·阿提亞就黎曼猜想發表論述。但素數分布的奧秘,數學家們迄今未能徹底解開。黎曼發現,素數分布的奧秘蘊藏在一個特殊的函數之中,這個函數後來便被稱作黎曼Zeta函數,黎曼猜想所「猜」的是:黎曼Zeta函數的所有非平凡零點都分布在複平面上一條被稱為「臨界線」的特殊直線上。證明黎曼猜想,是一個世紀難題。159年來,一代代數學家為之前赴後繼,但都沒有成功。
  • 160年難題,黎曼猜想被他證明了?
    因此,3天前,2018年的德國海德堡獲獎者論壇日程公布,阿蒂亞將會做一場關於 「證明黎曼猜想」的報告的消息便迅速傳遍世界,無論是數學、物理還是計算機,甚至完全不相干的各路吃瓜群眾,全都開始關注這一焦點。值得注意的是,有傳聞稱,黎曼猜想被證明對網際網路的安全加密方式將造成相當的影響,故而備受關注。
  • 一頁PPT證明黎曼猜想?正式演講炸了鍋
    黎曼猜想與數論中的素數分布問題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數論是數學的重要分支,在數論中,素數分布問題又是一個重要研究課題。也就是說,黎曼猜想的證實對數論也有很重要的影響。此外,人們還發現黎曼猜想與某些物理現象存在關聯,這也增加了黎曼猜想在物理學界的影響力。 黎曼猜想及推廣形式的成立是現有很多數學命題的前提。
  • 黎曼猜想的重要意義
    1859年黎曼發表一篇關於素數分布的論文,這篇論文中他研究了黎曼ζ函數,提出了著名的黎曼猜想。我們無法完全用初等的數學來描述黎曼猜想的內容,概略地講,它是關於對一個名叫黎曼ζ函數的復變量函數(也就是變量和函數值均在複數域中取值的函數)的猜想。與其他很多函數一樣,黎曼ζ函數在某些點上的取值為0,這些點被稱之為黎曼ζ函數的0點。在這些0點當中,特別重要的一部分稱為黎曼 ζ函數的非平凡0點。
  • 黎曼猜想or Coin猜想 哪個更牛X
    很難想像,這幾天的社交媒體,一條數學界知名難題「黎曼猜想被證實「被吃瓜群眾群起熱議刷屏!事情是這樣開始的。9月20日下午,關於黎曼猜想可能被證明的文章開始出現在網絡上,緣起是因為,89歲高齡的著名數學家 很難想像,這幾天的社交媒體,一條數學界知名難題「黎曼猜想被證實「被吃瓜群眾群起熱議刷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