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四不盡,用盡人敗亡」,老祖宗的告誡:這四樣東西不要用盡

2021-01-09 言石頭

一個人的成長會有很多彎路,在我們二十歲的時候,意氣風發,覺得自己無所不能,什麼都不怕;到了三十多歲的時候開始變得沉穩;到了四十歲以後,更加內斂;50歲之後,開始對一切心生敬畏。這就是成長成熟的過程,其中必然會經受不少的苦頭和磨礪。有沒有辦法讓我們少走彎路呢?

俗語「人有四不盡,用盡人敗亡」,就是教我們避免失敗的經驗之談。每個人都有四樣東西:運勢、福分、利益、智慧。如果把它們用光了、用盡了,人就會徹底失敗。

馮夢龍在《警世通言》裡對這個俗語作了總結: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便宜不可佔盡,聰明不可用盡。

01、

▲運勢

運勢是不可以用盡花光的,這個勢,會讓人覺得順風順水,沒有什麼幹不成,會讓人變得狂妄,目中無人,這就叫把自己的勢用盡了。

項羽就是這樣一個例子,他勇猛過人、百戰百勝,但是卻有一個明顯的缺點,就是做事情太過狠絕。

他攻克襄城後,殺掉了守城的全體軍民,後來又坑殺秦軍二十餘萬俘虜,火燒鹹陽城、挖了秦始皇的墳墓等,項羽的所作所為為他日後的敗亡埋下了禍根。

02、

▲福氣

中國人一直有一個觀念,福氣是上輩子積德積累下來的,福氣是有限度的;我們在享福的同時,也要積福。有句話叫禍福本相依。

比如口福,貪多就是禍患。曾經在網上看到報導,有的人體重嚴重超標,這些肉也不是平白無故長出來的,都是憑本事吃出來的。

很多人喜歡宵夜,喝啤酒、吃龍蝦,大飽口福。殊不知病從口入,啤酒和龍蝦都含有大量嘌呤成分,其誘發痛風的風險最高。

03、

▲便宜

「便宜」說的就是「利益」。「十三香」的創始人王守義,在1984年,拿出所有的積蓄100塊錢,靠著貨真價實的態度,贏得了口碑。

到了1998年,生產經營的規模不斷擴大,王守義的公司正式成立。雖然每包調料的利潤只有八分錢,但是調料品幾乎是每個家庭都需要的,因此銷量火爆,年利潤竟然高達三個億。

很多企業的老闆為什麼要把股份分給員工呢?就是一個人不能把所有的便宜給佔了。自己吃肉,別人湯都沒得喝,這個人就會變得很孤立,誰也不想跟他合作。一個人要懂得利益分享,學會讓利於人。

04、

▲智慧

《水滸傳》裡有一首詩,講述了這個道理。

十分惺惺使五分,留取五分與兒孫。

若是十分都使盡,後代兒孫不如人。

「惺惺」意思是「聰明」。宋太公怕宋江在江湖上結交強人,讓宋清寫了一封書信,謊稱自己死了,好讓宋江趕緊回來。

宋江回家後,萬萬沒想到的是,當天晚上,突然來了一百多號官兵,把莊子給圍了。宋江眼見躲不過去,只好出來自首。宋太公見了,後悔不迭,哭著說:

是我苦了孩兒!

這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一個人太聰明了,反而不是什麼好事,不但會耽誤了自己,還很有可能給兒孫留下後患。也就是說,中國人崇尚的是智慧,而不是聰明。

總結

這四句話包含著很深的哲理,意在警示我們,凡事皆不可太過極端。應當學會適可而止,留點空間給自己,也留點空間給別人,這樣自己的人生才會過得如意自在。

朋友們覺得有道理嗎?歡迎留言!

(圖片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俗語:人有四不盡,用盡人敗亡,謹記這4樣東西不要用盡
    俗語:人有四不盡,用盡人敗亡,謹記這4樣東西不要用盡 2020-10-09 11:47 來源:有畫說藝術
  • 俗話說「人有四不盡,盡了人敗亡」,要謹記這四樣東西不可用盡!
    所以古人總結出了一句俗語叫:「人有四不盡,盡了人敗亡」,到底是哪四件事不可做盡呢?一起來看看吧!事不可做盡我們常常說:「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其實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都不要做的太絕,要學會給自己留有餘地。
  • 「人有四不盡,盡了人敗亡」,要謹記這四樣東西不可用盡!
    所以古人總結出了一句俗語叫:「人有四不盡,盡了人敗亡」,到底是哪四件事不可做盡呢?一起來看看吧!
  • 農村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是哪4樣?為何不能借?
    文/當年一木農村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是哪4樣?為何不能借?相反,城裡人往往感情冷淡,很多人在同一個樓層生活了幾十年,甚至都沒跟鄰居來往過。農村鄰居之間,平時經常串門,誰家有個困難,其他人都會熱情幫忙,相互之間借借東西,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古人卻留下了一句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
  • 過去老人說:「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是哪四樣東西?
    在過去農村老人常說:「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為什麼有這種說法呢?原來過去農村人日子過得很緊吧,沒有掙錢的道,只能「面朝黃土背朝天」種地靠天吃飯,一年到頭來能餵飽肚子就不錯了,因此家裡也置不上什麼家當。
  • 俗語:「人有四不盡,盡了人敗亡」,要謹記這四樣東西不可用盡!
    所以古人總結出了一句俗語叫:「人有四不盡,盡了人敗亡」,到底是哪四件事不可做盡呢?一起來看看吧!我們常常說:「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其實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都不要做的太絕,要學會給自己留有餘地。都說:「失道者寡助」,如果你要是把事情做絕、做盡了,那麼到最後自己也是必敗無疑。
  • 農村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哪四樣?為啥不能借?
    農村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哪四樣?為啥不能借?在農村生活過的都知道,家家戶戶相互借點東西用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大到機動車小到針線板凳都可能被借。其實這也是鄰裡之間增進聯繫和感情的一種方式,只有大家相互依靠才能更加團結。
  • 農村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到底是哪四樣?為什麼
    例如,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這句話顧名思義就是說家裡有四件東西不能外借,不然可能會讓你家破人亡。1、小孩「坐床」小孩的「坐床」都是以前民間的木匠師傅做的嬰兒搖籃,代表著主家的人丁興旺問題。如果借出去的話就代表著不吉利,怕以後人丁稀薄,後代不旺。2、殺豬刀其實不僅僅是殺豬刀,而是所有鋒利的刀具,它們象徵著兇器。
  • 老話說:「東西四不借,借了家敗亡」,你知道哪四樣嗎?要牢記
    當一家急需某樣東西的時候,鄰裡之間也會伸出援手。也正是這種互幫互助的淳樸風俗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成為一種美德受人傳誦。但有的東西是不能夠外借的,古時候流傳過這麼一個俗語:東西四不借,借了家敗亡。那麼究竟是哪四樣東西呢,借了就會家破人亡,這在現代人看來是難以理解的,但它存在就一定有它存在的道理,在深究之下你就會發現,它的存在和流傳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這四樣東西就是:坐床、殺豬刀、拐杖、藥罐子。
  • 「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古人這句俗語說的哪四樣東西?
    如今那裡有振興的幼苗在茁壯成長,曾經那裡有最淳樸的民風縈繞在青山綠水之間。而更早以前,早到五湖四海的大事都還由天子決斷的時候,在中國的農村還有一個有趣的說法——"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
  • 「家敗有四,身敗有四」,分別是哪四樣?曾國藩的解釋句句在理
    農村有句俗語叫「家道有四象,家敗人也亡」,這四種跡象分別是:兄弟不會,父親不和,子女不孝,沾染惡習。其實,曾國藩在日記中也總結的一個「家敗有四,身敗有四」的俗語,而且句句說的有理。到底是哪四樣呢?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看!
  • 俗語「東西四不借,借了家敗亡」中,指的是哪4樣?你借過嗎?
    但你可知,曾國藩這一身文韜武略,離不開一位好老師:千古謀略第一書—— 《智囊全集》。每當夜深人靜時,他都會反覆品讀這本書,從中去汲取入仕以及處世之道。久而久之,他方才開始平步青雲,最終成就了「千古一完人」的稱號。
  • 「家有四樣,不敗也亡」,是哪四樣?
    俗話說,「家有四樣,不敗也亡」,那麼家有四樣,是哪四樣?所以,作為父母,要給予孩子正確的教導,不要過分寵溺孩子。正所謂,家和萬事興,一個家,最重要的是和諧,家人們之間相親相愛,和諧相處,這樣家,家才會越來越好。『如果一家人,只會吵架,只會爭吵不斷,那麼,這一個家,只會越來越壞,家人之間,只會矛盾越來越多,到最後,家庭必定支離破碎。
  • 「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是哪四樣呢?關注這些訂閱號,帶你...
    ,有的東西則不能外借。「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是哪四樣呢?坐床不能借、殺豬刀不能借、拐杖不能借、藥罐不能借,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幾個高質量訂閱號,帶你探索老一輩的經驗!  ,有最豐富的情感交流,喜歡文字的人都在這兒。
  • 話說:「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你知道具體是指什麼嗎?
    「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話在農村人身上發揮到了極致。鄰居之間互相借東西那是非常普遍的事,幹農活的農具、出行的自行車、還有紅白喜事的時候去借個鍋碗瓢盆、桌子凳子等等,這些都是常有的事情。但是並不是什麼東西都能改,有些東西不能向人家借,也不能借給別人,就像這句話所說的「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到底是哪4樣東西不能借呢,為什麼這麼說?
  • 老祖宗告誡:「人貪4樣,不敗也亡」,避開這4樣,好運擋也擋不住
    老祖宗的智囊,說的句句在理這些《易經》中的智慧,已經讓很多讀者有醍醐灌頂的感覺,更是能夠讓我們在生活中掌握智慧,「不白忙」!易經忠告:「人貪四樣,不敗也亡」,如何理解呢?這四件事,要懂得提前規避!所以說,貪財也要有限度,更要有底線,不能讓自己的良心不安。貪「酒色」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還有句話講的是「色字頭上一把刀」。不管是酒還是色,都不可取。
  • 不瞞你說:老祖宗常說:「家有四樣,不敗也亡」,究竟是指哪四樣?
    他們也會覺得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因此。但也依然阻止不了小編清洗的習慣。這個習慣也是我無意間養成的。:「家有四樣,不敗也亡」,究竟是指哪四樣呢?有蘿蔔皮的蘿蔔乾。他們也會覺得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因此。
  • 俗語「家有四樣,不破也亡」,是哪4樣?竟能讓一個家庭支離破碎
    別著急,老祖宗早就把答案告知了我們。要知道,老祖宗曾說,「家有四樣,不破也亡」。若是我們能搞懂這四樣具體指的是啥,並努力避諱它們,豈不就能輕易達到將自己的家經營得好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老祖宗所說的能導致我們家破人亡的「四樣」到底是啥吧!竟能讓一個家庭支離破碎。
  • 俗話說:「東西三不借,借了家敗亡」,你知道是哪三樣嗎?
    我們都知道古時候的人們都是非常迷信和封建的,一旦是認準了的死理,那麼便任誰說都無濟於事了,所以說從古至今還是流傳下來了很多奇奇怪怪的風俗習慣的,就比如我們送人禮物不能夠送「鐘錶」,這是不吉利的,吃梨子不能分開吃,這意味著「分離」,情人之間最好不要送鞋子,這意味著「送走」,還有許多類似的大眾所默認的
  • 「家有四樣,不敗也亡」,是哪四樣?老祖宗的智慧,要警惕了!
    這本書也是一本關於人類生活中存在的問題的「解答書」:這本全面的神書實際上回答了你將要遇到的大部分問題。「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禍」《易經》說。家,是溫暖的港灣,是身心放鬆的天地,是充滿溫暖的小屋。外面布滿了荊棘,到處高坑低洼,進了家,便踏實無憂。擁有家庭,生活再艱難,臉上總會掛著快樂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