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敗有四,身敗有四」,分別是哪四樣?曾國藩的解釋句句在理

2020-12-22 琢磨君專欄

文章作者:琢磨君

古語云:「福不察非福,禍不預必禍;福禍先知,事盡濟耳」,即:福運到來不能夠察覺就不算是福氣,災禍來臨前不預防就肯定成為禍害;福與禍能先預測知道,任何事情都可以平安處理完。

所以說,人生的福禍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提前察覺或預防福禍的徵兆,繼而做到有效地避禍就福。

農村有句俗語叫「家道有四象,家敗人也亡」,這四種跡象分別是:兄弟不會,父親不和,子女不孝,沾染惡習。其實,曾國藩在日記中也總結的一個「家敗有四,身敗有四」的俗語,而且句句說的有理。到底是哪四樣呢?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看!

第一:家敗有四

同治三年正月十五,曾國藩在當天日記中寫道:「家敗之道有四,曰:禮儀全廢者敗;兄弟欺詐者敗;婦女淫亂者敗;子弟傲慢者敗。」意思就是說:一個家庭敗落,往往會有四種跡象,即禮儀全廢,兄弟欺詐,婦女淫亂,子弟傲慢。

為什麼這麼說呢?

1、中華民族是個禮儀之邦,大到國家,小到家庭,都存在著各種約定俗成的禮儀或禮節。比如,中國古代有五禮之說 ,祭祀之事為吉禮,冠婚之事為喜禮,賓客之事為賓禮,軍旅之事為軍禮,喪葬之事為兇禮。民俗則認為禮儀包括生、冠、婚、喪這4種人生禮儀 。

禮儀的最大作用就是:讓人們對自己,對他人,對鬼神,對大自然,表示出一種尊重、敬畏和祈求的思想意識。比如說,人類最早的禮儀是祭祀禮儀,它主要是表達對天地鬼神的敬畏和五穀豐登的祈求。

一個家庭有禮儀,尊老愛幼,人人心懷敬畏之心,則會使家族越來興旺;反之,禮儀全廢,家運自然越來越敗落。

2、兄弟和睦,其利斷金,「家和則福自生」,「兄弟和,雖窮氓不戶必興,兄弟不和,雖世家宦族必敗」。反之,兄弟不和睦,相互欺詐,內耗不斷,則使家庭分崩離析,越來越走下坡路。

3、「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婦女淫亂的家庭,家風不正,自然也會使得家庭越來越敗落。

4、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子弟傲慢的家庭,更容易驕奢淫逸,繼而招致禍患,殃及整個家庭,而這也是古人所說的「富不過三代」的最重要原因。

綜上所述,禮儀全廢,兄弟欺詐,婦女淫亂,子弟傲慢,這四種現象都是一個家庭衰敗的跡象,大家要小心提防!

第二:身敗有四

說完家敗的四種跡象,曾國藩緊接著說身敗的四種徵兆,他在日記中寫道:「身敗之道有四,曰:驕盈凌物者敗;昏惰任下者敗;貪刻兼至者敗;反覆無信者敗。」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失敗,大約有四種原因,即驕傲自滿恃強凌弱,昏庸懶惰縱容手下,貪得無厭尖酸刻薄,反覆無常不講信用。

如果只用一個字分別總結身敗的原因,分別是:驕、惰、貪、欺,即驕傲可以使人身敗,懶惰可以使人身敗,貪婪可以使人身敗,欺騙可以使人身敗。為什麼這麼說呢?

1、天欲其亡,必令其狂,物極必反、盛極必衰是大自然的普遍規則。討人嫌離不得一個驕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個人越是驕狂,離覆滅的極限越接近。

2、百種弊病,皆從懶生,一處懶惰,則百處懈怠。人敗離不得個逸字,成由勤儉敗由奢。心性懶惰散漫的人,如溫水煮青蛙,終究會一事無成,碌碌無為。

3、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人的欲望是慾壑難填,人心不足蛇吞象,但「出來混總要還的」,貪過了頭便會栽跟頭。正如古人所講:「功名官爵,貨財聲色,皆謂之欲,俱可以殺身」。

4、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短期靠聰明,中期靠能力,長期靠人品。人無信不立,業無信則不興,國無信則衰。正因為如此,《處世懸鏡》才會說:「信者無敵」。反之,無信之人,破壞社會規則,傷害他人感情,必將是身敗名裂,寸步難行。

所以說,我們做人做事,要戒驕、戒惰、戒貪、戒欺,方可避免招致敗亡。反之,謙虛低調、勤儉自強、知足常樂、誠信待人,則可以使我們的人生福報多多,好運連連。

家敗有四,身敗有四,曾國藩的解釋句句在理,言簡意賅,也非常值得我們深刻反思!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朋友們,如果您有什麼想法,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互動!

您的每一次轉發、收藏、點讚就是對作者的最大支持!我們下期不見不散!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是哪4樣?為何不能借?
    文/當年一木農村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是哪4樣?為何不能借?農村鄰居之間,平時經常串門,誰家有個困難,其他人都會熱情幫忙,相互之間借借東西,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古人卻留下了一句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古人認為,哪怕鄰居關係再好,有四樣東西是不能借的,說得嚴重些,借了之後會家破人亡。
  • 農村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哪四樣?為啥不能借?
    農村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哪四樣?為啥不能借?在農村生活過的都知道,家家戶戶相互借點東西用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大到機動車小到針線板凳都可能被借。其實這也是鄰裡之間增進聯繫和感情的一種方式,只有大家相互依靠才能更加團結。
  • 過去老人說:「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是哪四樣東西?
    在過去農村老人常說:「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為什麼有這種說法呢?原來過去農村人日子過得很緊吧,沒有掙錢的道,只能「面朝黃土背朝天」種地靠天吃飯,一年到頭來能餵飽肚子就不錯了,因此家裡也置不上什麼家當。
  • 「人有四不盡,盡了人敗亡」,要謹記這四樣東西不可用盡!
    所以古人總結出了一句俗語叫:「人有四不盡,盡了人敗亡」,到底是哪四件事不可做盡呢?一起來看看吧!
  • 農村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到底是哪四樣?為什麼
    例如,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這句話顧名思義就是說家裡有四件東西不能外借,不然可能會讓你家破人亡。1、小孩「坐床」小孩的「坐床」都是以前民間的木匠師傅做的嬰兒搖籃,代表著主家的人丁興旺問題。如果借出去的話就代表著不吉利,怕以後人丁稀薄,後代不旺。2、殺豬刀其實不僅僅是殺豬刀,而是所有鋒利的刀具,它們象徵著兇器。
  • 「家有四樣,不富也旺」,究竟是哪4樣?越早知道越受益!
    古時候經濟水平沒有現代的高,貧窮之人有很多。現在生活條件好了,興旺的家庭也有很多,但是不論一個家庭是興旺還是衰敗,都離不開這四樣,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家有四樣,不富也旺」。那麼這四樣到底是什麼,下面我們一起來探究這句俗語的真諦,相信你讀懂之後,就會好運自來。
  • 俗話說「人有四不盡,盡了人敗亡」,要謹記這四樣東西不可用盡!
    所以古人總結出了一句俗語叫:「人有四不盡,盡了人敗亡」,到底是哪四件事不可做盡呢?一起來看看吧!事不可做盡我們常常說:「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其實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都不要做的太絕,要學會給自己留有餘地。
  • 「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古人這句俗語說的哪四樣東西?
    如今那裡有振興的幼苗在茁壯成長,曾經那裡有最淳樸的民風縈繞在青山綠水之間。而更早以前,早到五湖四海的大事都還由天子決斷的時候,在中國的農村還有一個有趣的說法——"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
  • 俗語:人有四不盡,用盡人敗亡,謹記這4樣東西不要用盡
    俗語:人有四不盡,用盡人敗亡,謹記這4樣東西不要用盡 2020-10-09 11:47 來源:有畫說藝術
  • 「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是哪四樣呢?關注這些訂閱號,帶你...
    「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是哪四樣呢?坐床不能借、殺豬刀不能借、拐杖不能借、藥罐不能借,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幾個高質量訂閱號,帶你探索老一輩的經驗!  ,有最豐富的情感交流,喜歡文字的人都在這兒。這裡有驚豔千年的唐詩宋詞,和大師一起賞中華詩詞、靜心邂逅一場文學的盛宴!  風水學大師  ID:vipyouling  推薦理由:最近財運是否不好?婚姻遇到吵架,甚至出軌?或是對事業充滿了迷茫,感到精力不足?身邊是否有小人,提防他人設計陷害?
  • 老話說:「東西四不借,借了家敗亡」,你知道哪四樣嗎?要牢記
    但在古時候鄰裡之間相互借東西是十分平常的事,古代老百姓普遍生活困難,生活物資匱乏難免會有向他人借東西的時候,俗話說得好,遠親不如近鄰。當一家急需某樣東西的時候,鄰裡之間也會伸出援手。也正是這種互幫互助的淳樸風俗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成為一種美德受人傳誦。
  • 俗語「東西四不借,借了家敗亡」中,指的是哪4樣?你借過嗎?
    但是在古人看來,有的東西絕對不能外借,就有了「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這樣的俗語,這句俗語中的「四不借」指的是哪四種東西呢?你有借出去過嗎?我們一起來看看。一、坐床不能借古代的坐床跟現在的嬰兒床差不多,在這句諺語中,坐床不單單指嬰兒床,更指了子孫後代。
  • 「家有四樣,不敗也亡」,是哪四樣?
    俗話說,「家有四樣,不敗也亡」,那麼家有四樣,是哪四樣?正所謂,家和萬事興,一個家,最重要的是和諧,家人們之間相親相愛,和諧相處,這樣家,家才會越來越好。『如果一家人,只會吵架,只會爭吵不斷,那麼,這一個家,只會越來越壞,家人之間,只會矛盾越來越多,到最後,家庭必定支離破碎。
  • 「家有四樣,不敗也亡」,是哪四樣?老祖宗的經典名言,句句在理
    圖文綜合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就好比人們所說的「家有四樣,不敗也亡」,意思就是說一個家庭要是出現了以下四種情況,那麼這個家庭便只能一步一步走向衰敗。那麼具體是哪四種現象,咱們大家一起來看一看。但是當一個家庭出現了兄弟不和的現象的話,就說明親情之間產生了很大的裂縫,如果不及時修補的話,之前的親兄弟很有可能形同陌路。
  • 「人有四不盡,用盡人敗亡」,老祖宗的告誡:這四樣東西不要用盡
    一個人的成長會有很多彎路,在我們二十歲的時候,意氣風發,覺得自己無所不能,什麼都不怕;到了三十多歲的時候開始變得沉穩;到了四十歲以後,更加內斂;50歲之後,開始對一切心生敬畏。這就是成長成熟的過程,其中必然會經受不少的苦頭和磨礪。有沒有辦法讓我們少走彎路呢?
  • 俗話說「人貪四樣,一生白忙」,到底是哪四樣?
    今天為大家分享一個俗語:「人貪四樣,一生白忙」,到底是哪四樣呢?就是酒、色、財、賭。如果過分貪婪這四樣,哪怕只是其中的一種,這一生就白忙活了。當然,做人要知足常樂,除了這四樣,其他東西也都不能貪,什麼事情做得過分了,都會適得其反,所謂「物極必反」。
  • 俗語:「家有四樣,不敗也亡」,分別是指哪四樣?有道理嗎?
    在我們的生活中,幸福的家庭有很多,不幸的家庭也有很多。俗話說「家有四樣,不敗也亡」,你知道說的是哪四樣嗎?這種教育方式是不對的,有句老話說:愛子如殺子。你越是溺愛他,對他的成長就越不利。現在很多孩子出了社會都迷茫、不知所措,工作的時候稍微有點不順心就想辭職等等都是從小受寵愛太多造成的,這些還不算什麼大事。最可怕的是對孩子管教不嚴,使他誤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如果孩子毀了,這個家也就毀了啊。
  • 農村俗語「宅有五實人富貴,家有三樣將敗亡」,具體指啥,在理?
    文/豬友巴巴俗語「宅有五實人富貴,家有三樣將敗亡」,具體指啥,有道理嗎?眼下,夏日來臨,農忙時節已過,農村有回歸到了寧靜,不過,盛夏的炎熱,也讓更多的鄉親走到了街頭,農村閒聊嘮嗑的多了,樹蔭下乘涼的老人和孩子也更多了!在農村,俗話說或「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的確,有人生活的地方也少不了俗語的相隨,這些流傳在農村的語句,滋養著一代又一代農民成長,而「五裡不同俗」,俗語有包羅萬象,尤其是,這一句,「宅有五實人富貴,家有三樣將敗亡」,讓人記憶尤新,大家知道其中的道理嗎?
  • 話說:「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你知道具體是指什麼嗎?
    但是並不是什麼東西都能改,有些東西不能向人家借,也不能借給別人,就像這句話所說的「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到底是哪4樣東西不能借呢,為什麼這麼說?①藥罐子不能外借藥罐子作為人們的熬藥之物所用,它也代表了災病。借走用,按照老規矩也是不能還回去了。
  • 「家有四樣,不敗也亡」,是哪四樣?老祖宗的智慧,要警惕了!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禍」《易經》說。家,是溫暖的港灣,是身心放鬆的天地,是充滿溫暖的小屋。外面布滿了荊棘,到處高坑低洼,進了家,便踏實無憂。擁有家庭,生活再艱難,臉上總會掛著快樂的笑容。守衛一座家園,千萬不要讓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家園,否則家園必將走向衰敗。一家人,最重要的就是和睦,富貴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