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你可知,曾國藩這一身文韜武略,離不開一位好老師:千古謀略第一書—— 《智囊全集》。
每當夜深人靜時,他都會反覆品讀這本書,從中去汲取入仕以及處世之道。久而久之,他方才開始平步青雲,最終成就了「千古一完人」的稱號。
在中國古代,人們的生產力低下,通常製造出來的物品並不能滿足家家戶戶的需求,因此鄰裡之間難免要互相借東西。遠親不如近鄰,即使在現在,鄰裡間互幫互助也是尋常事。
但是在古人看來,有的東西絕對不能外借,就有了「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這樣的俗語,這句俗語中的「四不借」指的是哪四種東西呢?你有借出去過嗎?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坐床不能借
古代的坐床跟現在的嬰兒床差不多,在這句諺語中,坐床不單單指嬰兒床,更指了子孫後代。這就是中國文化的隱晦文化了,比如說「紅領巾」,我們都知道指的是帶紅領巾的小學生。
一個家庭中的嬰兒代表這個家庭的後代。如果你借了自己家的嬰兒床,那就意味著你把你家的後代給了別人。這種寓意是很不好的。除了這種迷信的觀點,還有一種說法:家裡的嬰兒床使用後一般都被擱置起來。因為古代的嬰兒床材料是木頭,很容易倒塌。如果你隨意借給別人,傷害了別人的孩子,你應該負起責任。
二、殺豬刀不能借
在古代的時候,刀具都有不同的規制,通常只有從事殺豬行業的人才會配有殺豬刀,多數人家都沒有。如果你將自己的殺豬刀借給了他人,就容易影響自己正常工作,因為通常一個屠夫只有一把刀。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如果借刀的人用你的刀去做了違法的事情嫁禍給你,你是很難逃脫罪責的,就算被證實了壞事不是你幹的,但是刀是你的,也可能會遭到連坐。
因此,一定不要輕易將自己的刀借出去,身為鄰居,也不要輕易去借別人吃飯用的傢伙。
三、拐杖借不得
通常,拐杖是不便行走的老年人使用的一種工具。當老年人出行時,他們經常提供極大的便利。《山海經》中有一個關於拐杖的故事:夸父在追逐太陽時拄著拐杖。直到他快要死了,他丟了拐杖,變成了一片森林。
《漢書·禮儀志》中也有一個故事。據說,漢明帝為70歲以上的老人安排了一個壽星宴,並給他們每人一根手杖。後來,考古學家們在考古中竟然挖出了這種拐杖。從那以後,歷朝歷代都有一個扶杖之禮
經過幾百年的演化,拐杖就變成了長壽的寓意,如果將自己家的拐杖借出去,就等於被他人奪走了壽命,是一種非常不好的寓意。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說法是,只有生病的老人才會用拐杖,用他人拐杖會沾染病氣。
四、藥罐子借不得
雖說現在人們多都喝西藥,但是喝中藥的也不少。將藥罐子借出去,如果自己家裡需要用,是非常不方便的。
再者,長期煎藥的罐子都會有一些藥渣殘留,如果借你藥罐的人與你平日裡喝的藥是相衝的,那兩人共用一個藥罐會加重病情,對誰都不好。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老祖宗的智慧是不無道理的。在這本《智囊全集》中,記載了一些關於俗語的智慧,裡面有俗語上千則,在《智囊全集》的背後還有很多有趣的故事,看了之後哈哈大笑還能學到很多智慧
老祖宗不僅看人有智慧,在處世上也是數一數二的
曾國藩之所以能夠在官場上站穩腳跟,是因為他溝通順暢,待人處事有智慧。這些都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
曾國藩以前也是個平庸的人。他沒做什麼。他是如何做到一路升官發財走向人生巔峰呢?
曾國藩靠的是「智慧」。他每晚閱讀《智囊全集》,學習其中的智慧,並為自己所用。
《智囊全集》是馮夢龍著作,一套囊括中國古人智慧和謀略的經典讀本,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歷代智囊故事一千二百餘則,為官、經商、做人、處事的智慧寶典,讓你活學古人智慧。
除了曾國藩,連近代的天才精通治國、治軍、治民甚至詩歌的康熙皇帝認為《智囊全集》是國家的有力工具。萬達總裁王健林將其列為必讀書目,並要求萬達高層閱讀《智囊全集》。
這是《智囊全集》的白話版,完全按照原文內容翻譯而成。它不像原著那樣枯燥和難以理解。每個故事都很短。無論何時,只要你拿起它,你就可以隨時隨地閱讀並學習偉大的智慧。整本書最直接、最集中地表達了馮夢龍的政治態度、人生價值、愛恨情仇。
全套上下兩冊《智囊全集》僅僅需要79元,省下你的零花錢,就能領走全冊中華傳統國學名著,從此走上人生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