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高級的兒童科普書,為孩子滲透的是科學家的思維方式

2020-09-04 阿凱悅讀

懂經的家長都知道,孩子的閱讀範圍,「虛構」和「非虛構」是同樣重要的。尤其是「非虛構類」的科普書,涉及領域眾多,地球、宇宙、自然變化、動植物、物理化學原理、醫學常識…… 如果一個孩子能閱讀足夠的科普書籍,不僅能為以後的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學科提前打好基礎,更能在語文、英語相關的閱讀理解上遊刃有餘


現在幾乎每個孩子家裡都有科普讀物,但是,市面上大部分的科普書,都是介紹知識點為主的,滲入思維方式的科普書少之又少。真正高級的兒童科普書,為孩子滲透的是科學家的思維方式。比如,一個很常見的現象,為什麼這個科學家會發現可能大有玄機?這種敏銳的嗅覺和好奇是哪裡來的?科學家是怎麼從看似不相關的現象,一步步進行大膽嚴密的邏輯推理,這個推理分析的過程具體是什麼樣的?在進行大膽假設後,科學家是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嚴謹求證?又是通過什麼樣的奇思妙想,解決問題的?科學家都是頂尖聰明的「最強大腦」,如果學到他們的思維方式和思考習慣,對孩子的成長大有裨益!「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如果說科學知識點是「魚」,那科學家的思維方式就是「漁」,對孩子來說,這兩種都很重要。


也正因此,手手君最近在帶著孩子一起讀一套非常不同的科普書,叫《哇,科學有故事!》,竟然能把科學知識+科學家思維方式+科學家成長故事結合起來,特別生動好讀!

舉個例子

很多孩子都知道蜜蜂飛「8」字,是因為發現花朵了,但往下深究,這是為什麼?又是怎麼被人們發現的呢?

在這套書中,孩子們可以了解到,科學家的思考過程是這樣的——

首先,發現問題。


在日常生活中,科學家一旦關注到感興趣的現象,他們會追著問題繼續探究,比如研究蜜蜂行為的德國動物學家——卡爾·馮·弗裡希。

接著,實踐論證。

弗裡希就像帶著孩子親自研究科學問題一樣,讓孩子知道要觀察蜜蜂的行為,得取樣標記,還要多角度研究,蜜蜂不僅會飛「8」字,還會有其他的「舞蹈動作」——

書裡關於這部分的詳細思考分析,手手君暫不贅述,最後是得出結論

弗裡希經過反覆觀察、實驗、論證,找到了蜜蜂「圓舞」「8字舞蹈」是在傳達食物位置信息的秘密。

並且,他還發現蜜蜂飛行方向、速度快慢不同,食物距離的方位和遠近也不一樣,告訴孩子研究問題要全面深入

有沒有發現,書中不但告訴孩子科學發現是怎麼來的,還告訴他們研究過程中,科學家是怎麼思考的,這點很少在其他同類書中見到,但又是非常吸引孩子的,學到的不止是知識,還有方法。

這套切入視角獨特親切的《哇,科學有故事!》,引進自韓國,是韓國教育部指定的科學學習指導用書

整套書有好幾十本,目前引進國內的中文版第一輯,共有14本,分為3大主題——

每本書都選取了3-4位(遺傳這本有4位)在科學史上有過巨大貢獻的科學家,全套書共講了43位科學家的真實研究故事

之所以推進這套書,很重要的一點是——其中的科學知識點,與中國的新課標要求也非常匹配,所以很適合中國孩子學習。

涵蓋中小學重要科學點從幼兒到初中都適合整套書涵蓋了中小學生所需掌握的重要科學知識點,更是覆蓋了生物、地理等學科90%以上的內容。我們做了一下知識點對比,大家感興趣可以點擊圖片,放大查看細節。

⬆生命篇《動植物的故事》與教材的對應

⬆地球篇《地形的故事》與教材的對應

⬆宇宙篇《地球和月球的故事》與教材的對應

不僅涵蓋知識點,更關鍵的是,這套書的講述方法真是有趣極了!

就以這本《遺傳的故事》為例,就是生物課本上的必學內容。

「為什麼我長得像爸爸媽媽?」這是每個孩子都會關注到的現象。


這章節的開篇,就是請「現代遺傳學之父」孟德爾,帶孩子們開始探索之路。

他關注到了一個現象——當時的人們都認為,如果白花和紅花雜交,會生出粉花;就像把白顏料和紅顏料進行調色,會形成粉紅色一樣。

但如果按這個邏輯推論,世界上純粹的白花和紅花應該是會越來越少,粉花越來越多。那麼,事實真是這樣嗎?

他用豌豆做遺傳實驗,卻震驚地發現,白花和紅花雜交後,居然開的全是白花,一朵粉色的也沒有!

顯然,一定是這個推論分析的過程中,哪裡出了問題。

那就要通過大量實驗的觀察研究分析來得出結論。

於是,他孜孜不倦進行的各種改良實驗,但可惜,花費8年時間、培育30000多株豌豆才得出的結論,卻根本不被人重視。直至他離世16年後,這一科學成果才石破天驚!

一波三折的科學家故事,很自然地勾起了孩子們的興趣,故事講到這裡,才從容地開始引入科普知識,講解方式有趣極了。

別覺得這些科普知識,作為常識隨便讀讀罷了,其實它們與學校考試也密切相關。在生物課本中,基因顯性與隱性就是重要知識點。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生物》

讓我們來看一下,這套書和中小學的課本知識點,具體是怎麼匹配的吧——

就拿生物學科為例,在生命篇《微生物的故事》中——

微生物是憑空出現的嗎?人們看到腐肉生蟲發出了這樣的疑問。抱有懷疑態度的巴斯德,做了簡單又經典的鵝頸燒瓶實驗,證實了自己的想法。

在八年級的生物課本裡,也講到了著名的鵝頸瓶實驗——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

再比如地理學科。在地球篇中的《地球與月球的故事》——

其中講到地球公轉和月球——


在人教版二年級的科學課本中,就有地球公轉形成四季,以及月球公轉造成月相變化的知識——


而且其中有些知識點,在小學高年級和初中課本裡也都會出現。比如哥白尼的日心說在七年級地理上冊中也講到了。

⬆《地球與月球的故事》中哥白尼的故事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日心說知識點

所以,這套書的年齡跨度可以從四五歲,一直綿延到小學高年級乃至初中。低幼階段進行親子閱讀,到了中小學階段,就可以學習知識點,培養科學思維。


配套動畫講解視頻多學科知識點一看就懂

此外,出版社還製作了與整套書相配套的科學動畫講解視頻。

每本書的視頻,按照書中3位科學家的故事分成了3段,幾分鐘的時間,就能把書本內容視聽結合,讓科學知識變得更加有趣和生動,更加立體。陪孩子讀過書後,再通過視頻復盤,是個事半功倍的辦法。


掃每本書最後一頁的二維碼,就能免費看到價值99元的動畫視頻——

內容編排豐富多樣讓孩子學知識全面系統

這套書的內容編排,讓孩子帶著好奇心,與科學家一起探究思考,從困惑到思考,從發現到鑽研,再現科學發明、發現的誕生的過程,按照以下順序娓娓道來——


孩子讀得過癮的同時,還形成科學思維習慣,以及對相關知識的拓展了解。



科學家的親身故事讓孩子學到科學研究方法和態度


科學理論的得出,往往離不開科學家對現有理論的懷疑,並在無數的經驗的總結和論證中才得出結果。


比如在《身體的故事》中——


科學家哈維在長期對心臟的研究中,得出從心臟中排出的血液會沿著血管流動,最終又返回心臟——


但在他的理論之前,人們一直相信希臘醫生蓋倫的錯誤研究——肝臟會源源不斷產生血液。



英國醫生哈維,頂著輿論的壓力,也要堅持自己對科學的懷疑,從對動物的解剖,到對人體的解剖,實驗並記錄,得出科學的結論。



這就讓孩子在閱讀每個科學家的故事時,也感悟到科學家們的懷疑精神,並用事實的實驗理論依據,去推翻錯誤的觀點


同時科學家們的美好品格,也都會展現在孩子眼前


比如英國微生物學家——弗萊明,為了遏制戰爭中受傷士兵的傷口感染,發現了「青黴素」——


再比如美國海洋生物學家——蕾切爾·卡森,為了證實殺蟲劑對環境的汙染,花費多年時間收集了大量與殺蟲劑有關的資料,發表《寂靜的春天》——

才讓政府重視調查,最終讓全世界認識到殺蟲劑的危害,對世界環境保護運動做出了巨大貢獻。

從故事中,孩子會發現,科學家也是普通人,但他們具有強烈的執著探索和堅韌不拔的品格,這也會培養起孩子對科學的興趣和探究精神。



科學實驗學著像科學家一樣用事實說話

書中科學家們對科學的懷疑和猜測,都是用經過實驗、實踐檢驗過的,讓孩子學會不僅要有懷疑,也要用事實說話。比如,為了證明「大陸漂移學說」,魏格納從不同角度搜索證據——


並親身前往格陵蘭島驗證,最終為科學獻身。

再比如,法國物理學家萊昂·傅科,為了驗證地球自轉,同樣經過多次試驗,才讓人們從眼見的事實中,相信他的理論。

綜合知識讓孩子學到不同領域跨學科知識

另外,每本書中的3個小故事,每個故事結束後,都會給孩子總結相關的知識點,擴大孩子的知識面。比如,在《宇宙旅行故事中》,讀完——加加林探索太空阿姆斯特朗登月薩根研究外星生命這些故事後,孩子可以學到更多關於太空探索的知識。

並且在知識總結之後,還會有「綜合知識」板塊,網羅各種不同領域的知識,以科學史為基礎,將歷史、藝術、文學……文科性知識融入科學中。


比如在阿姆斯特朗登月故事後,「綜合知識」講述法國作家凡爾納的科幻小說想像出來的一些科學技術,到了20世紀,有很多變成了現實,並且還為20世紀科學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很多靈感。


通過閱讀文章,孩子可以發現科學跟文學的密切聯繫。


科學史歷程讓孩子從宏觀上串聯科學進程

每本書的最後,還以時間線的形式,將從古到今縱向的科學發展史進行橫向串聯,讓孩子對所學知識,從整體上進行回顧和認識,從宏觀上了解科學史,理解起來更加通透。比如,在《恐龍的故事》中,科學時間線是這樣串起來的——

如此一來,恐龍科學史的脈絡,就清晰地展示在孩子面前,孩子把握起來就容易多了,也更加直觀了。


專家審讀把關保障知識專業性

這套書不但經過了韓國專家審讀,引進國內後,還有中國專家的審讀把關,保障知識點的準確專業。

另外,為了貼合孩子的閱讀習慣,每一本書都有可愛的漫畫形象,作為故事的主人公。

⬆研究灰雁印刻現象的勞倫茲

講解科學原理時,還會用清晰的圖表展示科學概念,讓科學原理變得簡單有趣,增加閱讀樂趣,輕鬆理解無處不在的科學知識。

這真的是一套很贊很贊的科普書!熟悉 大手牽小手 的家長都知道,手手君很少推薦科普書,但只要推薦,必是精品!

那麼,這套書適合什麼年齡段的孩子呢?

小編根據自己的經驗,可以很肯定地告訴大家——這套書真的是從幼兒到初中都適合!但是讀法不一樣!

【2-6歲兒童】

一對一的親子共讀,在讀完一個故事後,勻出時間與孩子討論。

一本優秀的科普書可以給孩子帶來發現,啟發科學思維,點燃希望。幫助孩子通過口頭講述科學家的故事,畫畫或做科學小實驗的形式,來表達他的感受。

【小學低年級孩子】

可以自主閱讀,也可以親子共讀和討論。

通過閱讀科學家故事、精美的插圖、配套的動畫講解視頻,慢慢了解和熟悉以後所要學習的科學知識,培養科學思維。

親子共讀時,可以著重在對科學家思維探究方式的討論上。

【小學中高年級孩子】

這套書完美對接科學學習,孩子能自主閱讀,帶著好奇心與科學家一起探究思考,形成科學思維習慣;

【初中生】

提升對生物、地理、物理、歷史等學科的興趣和理解,學會貫穿文理的綜合型科學思考方式。


相關焦點

  • 如何教孩子「像科學家一樣思考」
    如果一個孩子能閱讀足夠的科普書籍,不僅能為以後的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學科提前打好基礎,更能在語文、英語相關的閱讀理解上遊刃有餘。真正高級的兒童科普書,為孩子滲透的是科學家的思維方式。「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如果說科學知識點是「魚」,那科學家的思維方式就是「漁」,對孩子來說,這兩種都很重要。
  • 書單 | 8本「科普思維」兒童讀物,一個寒假養出小小「科學家」
    到底該給孩子普及什麼呢?有兩點非常重要:如果孩子只是知道知識, 而缺乏科學素養,那麼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思考方式就會變得偏激。孩子能用自己思維理解的科普,才是好的科普。今天給孩子推薦8本「科普思維」兒童讀物,讓你一個寒假養出小小「科學家」。這些書,更加注重培養孩子的科學思維與方法。
  • 中國科技館原館長:閱讀科普童書為孩子擴展無限人生經驗
    「小小科學家,探索萬物由來」主題活動北京站30日分享了最新的「Discovery萬物由來的秘密」科普童書系列。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科技館原館長王渝生也來到活動現場。>這些好玩的內容都來自「Discovery萬物由來的秘密」科普童書系列。
  • 科普書推薦:有趣罕見的科學思維和方法,每個孩子都該擁有一套
    這是能激發孩子三種核心能力——探索、審美、創新,又能幫助孩子更好生活的一套書。今天推薦的書也來自德國,是一套適合6-14歲孩子的科普書。好久沒有給大家推薦科普書了。因為比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科學思維和探索方法。這就是由譯林出版社引進德國的「小發現者系列「的三本書:《發現城市:變身建築師》《發現科學:玩成大學者》《發現味覺:吃成科學家》。
  • 教您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 ,一套真正契合數學本質的數學科普書!漢聲數學圖畫書(全41冊+媽媽手冊)
    這是一套與眾不同的兒童數學圖畫書。它以幫助孩子建構基本的數學理論、培養孩子邏輯思考能力為宗旨,補充了現行數學教育的許多不足,是已經開始數學學習的孩子不可或缺的數學課外書籍。書中以啟發的方式介紹了大量我們身邊的數學知識,並針對孩子的興趣設計了很多操作性很強的數學遊戲,讓孩子在動手做的過程中加深對各種數學基本概念的理解,加強對數學的感覺,培養真正的邏輯思維能力,從而解決了數學科普難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對目前數學基礎教育的完美補充。
  • 孩子看不懂科普書?別急,它來幫孩子探索世界
    這些學習的方向可能是當前社會選拔的主流方式,也可能是家長自己從小的喜好或遺憾。在這些主流學習之外,家長為什麼會特別熱衷於為孩子選擇科普書籍來閱讀呢?而我為什麼會給大家推薦這套《科學真好玩》呢?這套《科學真好玩兒》科普書剛好可以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通過科普書,把枯燥晦澀的前端科學成果系統的展示出來,讓孩子可以接觸到科學的魅力,能夠從中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能夠擴大思維的視角。
  • 真正高級的兒童科普,是要保持孩子的好奇心與科學精神
    隨便編個不靠譜的回答,怕會影響孩子對世界的認知,但直接說不知道,又擔心孩子的好奇心會受到打擊。為了解決這一令人頭疼的教養難題,我查閱了大量的育兒知識。發現近兩年歐美國家掀起了一陣少兒科普熱,不少出版社也推出了許多適合與孩子共讀的科普圖書。
  •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科普讀物?英國兒童科普作家這樣說
    自1973年成立以來,英國尤斯伯恩出版社一直為全年齡段兒童創作書籍,其中由他們推出的「尤斯伯恩看裡面」系列兒童科普翻翻書已經風靡全球37個國家,總銷量過億。該書截至目前已出版中文版60冊,其中最新一批15冊於本月全面上市。自4月9日起,簡、安娜和凱迪正式拉開了她們的中國之行序幕,分別前往北京、上海、杭州、廣州、深圳五個城市。
  • 讀過這些書的孩子,思維和格局甩同齡人幾條街
    谷歌的創始人拉裡·佩奇和謝爾蓋·布林曾說,對科學的探究和思考是創造力的源泉,真正的教育,是獨立和創造。科學雜誌,正是孩子獨立探索世界的第一扇窗,打造思維能力的基石。視野影響未來,為孩子的視野打下基礎《萬物》更可貴的地方是它傳遞的思維方式 ,用「圖片解析---問答引導---大膽猜想」的模式介紹知識,更大程度上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想像力。
  • 科學家帶你讀科幻,彙編50年來的一流科幻小說,跨學科融合,​​激發孩子對科學的興趣,提升思維開闊性!
    在眾多閱讀門類中,科幻文學有著其他書籍無法媲美的優勢:它以幻想小說或故事為起點,又揉進了科普的內容,不僅可以培養孩子對世界的遼闊想像,還能激發孩子對科學的興趣,提升思維開闊性。8本書看完,孩子們相當於進行了一次深度的全腦思維、跨界思維、想像力突破練習,實現了真正的通識教育。能把科普和小說結合得這麼精妙,還在於這套書作者團隊的強大。這套書,是由被稱為「中國科幻領軍人物」的劉慈欣領銜為孩子們寫的。書中不僅有葉永烈、劉慈欣、王晉康等著名科幻作家的經典作品,同時還有李淼、汪詰等著名科普作家對知識點的詳細講解。
  • 讀過這些書的孩子,思維和格局甩同齡人幾條街...
    我們為什麼要為孩子選擇一本高質量的科學雜誌?谷歌的創始人拉裡·佩奇和謝爾蓋·布林曾說,對科學的探究和思考是創造力的源泉,真正的教育,是獨立和創造。科學雜誌,正是孩子獨立探索世界的第一扇窗,打造思維能力的基石。
  • 硬核科普《少年時》:這才是帶孩子見世面的正確方式
    >不矮化孩子思維」,它的內容擁有一定的科學深度,更加注重孩子的思維能力鍛鍊。丹•裡施(Dan Risch),美國知名童書以及兒童雜誌作者谷之,醫學博士,美國知名基因實驗室領導人海上雲,工學博士,計算機網絡研究者......
  • 3-12歲孩子必讀的優秀科普書
    其實,想像力是孩子與生俱來的能力,每個孩子小時候都會有無限的想像力,而父母要做的是將孩子的想像力發揮到極致,特別在日常的生活中善於引導。很多家長面對培養孩子想像力感到為難,因為想像力本身就很抽象,父母們不知道如何下手,對此,我向大家推薦3-12歲孩子必讀的優秀科普書,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 推薦小學生看的數學思維書
    上一篇咱們推送了適合小學中低年級孩子看的數學思維書。(可關注公眾號查看)今天,咱們推送適合小學中高年級孩子看的數學思維書,供大家參考。 適合10—13歲孩子的經典書籍 1、中國科普名家名作·趣味數學專輯:故事中的數學(典藏版)
  • 「萬物由來的秘密」科普童書:從身邊科學開始,探索萬物由來
    6月30日,「小小科學家,探索萬物由來」主題活動北京站——「科學之光,照亮童年」在肯德基前門餐廳舉行。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科技館原館長王渝生也來到活動現場,和小朋友們一起探索萬物由來的秘密的同時,也分享了如何培養孩子的科學思維。活動現場。
  • 提升孩子認知能力的科普圖畫書
    這些年圖畫書閱讀成了眾多家庭親子共讀的首選讀物,其中的科普類書也越來越多,我們當年看科普只看《十萬個為什麼》的年代一去不復返了。不過,我們依舊面臨著選書的問題,到底有哪些好的科普圖畫書呢?還有引導家長帶領孩子在家裡做互動實驗的《讓孩子著迷的77x2個科學遊戲》,我們可以因地制宜按照書中的步驟,和孩子一起讓杯子倒立不漏水、紙杯不著火、易拉罐自動變扁,還可以讓氣球忽冷忽熱……是不是看了就想試一試啊?我很喜歡其中的《雪花人》,這是一本人物傳記書,寫得是一位特別喜歡雪花的男孩,在家長的支持下,變成一個研究雪花的科學家的故事。
  • 這套「完爆電子遊戲」,讓孩子「徹底戒掉手機癮」的超好玩科普類遊戲書|預告
    沒錯,這次要給大家推薦的就是這本「完爆電子遊戲」——科普趣味遊戲書《超級愛冒險》(3冊),讓孩子「徹底戒掉手機癮」的超好玩科普類遊戲繪本,尤其適合3-7歲兒童——這套科普遊戲繪本,一共分為三冊。在這套書中,有132個這樣的知識點,孩子可以在「看一看」、「想一想」、「畫一畫」中,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真正理解自然科學背後的原理,掌握小學階段必備的科普知識。
  • 兒童科普繪本書單 | 看見更大的世界
    《科學也瘋狂》這套兒童科學讀物非常契合這個需求,它以懸疑故事、幽默漫畫、趣味實驗和智力問答的方式樹立了獨特的科普風格,受到孩子們的「瘋狂」追捧。很多孩子就是從閱讀《科學也瘋狂》開啟探索科學的興趣之旅,讓我們的孩子也嘗試一下吧。
  • 50位科學家及科普專家寄語新學期孩子們
    新學年開學之際,50位科學家及科普專家在《小雨講故事》app寄語孩子們,要懷著好奇的心,多去感知、了解這個神奇美麗的世界!科學史家、原中國科技館館長、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王渝生先生說:「孩子是天生的科學家,好奇、好問是科學家最基礎的素質,好動、好玩是發明家最早的能力!」 他希望孩子們通過科普故事了解科普知識,增長科學力。
  • 《小牛頓魔法科普館》:華語世界暢銷少兒原創科普繪本
    「小牛頓魔法科普館」是臺灣小牛頓的一套科普繪本,內容涉及動植物、自然奧秘、尖端科技、生活常識人體健康等,以科普漫畫、趣味問答、成語故事等活潑有趣的形式講述科普知識,易學,易懂,易消化,易吸收;每冊書有1—3個4D動畫頁面輔助學習,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