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爸按:臨近暑期末了,小夥伴們的作業做的怎麼樣了?近期我會選擇小樂的一些有趣的暑假作業,今天的是一張電影海報。小樂選擇了影片《小豬教室》,本片獲得了第21屆東京國際電影節 (2008)主競賽單元-最佳影片(提名)、主競賽單元-觀眾獎、地球貢獻獎-評委會特別獎。
影片簡介
四月的一天,六年級2班來了一位新班主任星老師,他帶著一隻小豬走進了教室。未來的一年,這隻豬將交給在座的孩子們來飼養,等它長大了以後,就吃了它。
這令學生們無法理解:「為什麼要吃了它呢?」
「我希望你們能用身體去感受,吃掉活著的動物的意義」。
星老師的這一想法,令教務主任仁科很難堪。但是,高原校長很贊同星老師的做法,允許在學校內養豬。
六年級2班的26位同學,一起在操場上建了一座小屋子,給小豬起了一個名字「小P」,並將它養了起來。自從小P在學校裡住了下來,一件又一件令人為難的事情不斷發生著。不過,班上的同學們,齊心協力照顧著小P,和小P玩得非常開心。
很快,暑假過去了,轉眼就是第二年4月,六年級2班即將畢業的時候了,班上反對吃小P的同學越來越多。小P是大家親手飼養長大的,如果吃了它,小P就太可憐了。到底該如何處置小P呢,班上的同學拼命地想辦法,提出各種各樣的意見。在反覆的討論中,班裡漸漸分成了「吃」與「不吃」兩派。
眼見六年級2班馬上就要小學畢業了,但是小P該怎麼處置依然未有結果。到底,這26個孩子與星老師會做出怎樣的決斷呢?
精彩語錄
「殺掉和吃掉不一樣。殺掉只是奪取它的生命而已,吃掉卻是換種方式延續它的生命。」
「正因為是我們從小飼養的它,所以我們親手結束它的生命才算是負責到底。」
「誰能決定生命的長短?」
「比起實際的形狀,留在心中的雖然看不見也觸摸不到,但是保留這份回憶,我認為才是最重要的。」
推薦語
整部影片討論的都是一個關於生命的話題,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養大小豬,再將小豬吃掉非常殘酷。但這卻是一個十分值得思考的問題。
這個世界上充滿著各種各樣的不公正,首先,人和豬就是不平等的,從來豬就是任人宰割、給人吃的;再者,如果不吃這隻被養大的小P,對其他的豬,也是不公正的。是對小豬負責,結束他的生命?還是將小豬拋給三年級的學弟學妹們去養,逃避責任和難題?這是一個非常令人糾結的問題。
沒有誰對誰錯,只是人和人之間對生命的觀點各不相同。你怎麼看?看過電影後,想必你心中自會有一個答案。
吃還是不吃?
最後的海報是這樣的:
Nani,海報中居然還輸入了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