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古早味一網打盡,泉州老城逛吃指南,這兒的美食足以撐爆你的胃

2020-12-15 行走的貓菇醬

泉州,不僅僅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以及擁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這裡的古早味氛圍和美食也同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前去打卡,比如我,一早就對泉州美食種了草。

早上在面線糊的香氣中醒來,午夜兩三點鐘大排檔依舊燈火通明、人聲鼎沸,而且泉州美食老店的位置都相對集中,往往步行都可以到達,面線糊、燒肉粽、潤餅、滿煎糕、薑母鴨、菜頭酸、土筍凍、醋肉、牛排、石花膏...保準你去一趟胖三斤。

斯丹薑母鴨

斯丹薑母鴨是泉州的一家網紅薑母鴨店,也有很多本地人來吃,飯點據說還需要排隊的那種。

我是三點多鐘到的,沒有排隊,店門口有很多隻砂鍋在一起製作薑母鴨,場面壯觀,而且香氣逼人。

這邊點餐的地方和吃飯的地方是分開的,不過距離不遠,點好之後會有服務員端過來。

我們兩個人點了一份薑母鴨一份南瓜瘦肉丸子湯,薑母鴨95,很大一份,正常三個人吃比較適合。

我個人平時其實是不太吃鴨的,只吃鴨脖或者烤鴨,不過他家的鴨我還是可以吃的,雖然沒有聞起來那樣驚豔,但是做的也算入味,而且沒有鴨腥味,所以我吃起來也是蠻好吃的,尤其是做得焦焦的那種,看起來很柴,但實則很嫩,老薑吸滿了鴨油和湯汁之後,也變得不再辛辣,薑片也特別好吃,就是姜比較老,中間有不少纖維。

推薦:薑母鴨、冬瓜瘦肉丸子湯、燙生菜、炒筍乾

人均:60

營業時間:9:30—21:00

地址:塗門街100號

其實薑母鴨吃起來是沒有聞著香的,所以就會自然而然的提高期待值,但吃起來發現並沒有那麼驚豔,另外推薦幾家當地人常去吃的店,崇福路的忠記,還有晉江張林薑母鴨,不過這幾家我都沒有去過,是後來粉絲推薦的。

水門國仔面線

泉州水門國仔,唯一一家我兩天時間去吃三頓的店!

之前不少人推薦我去泉州這家水門國仔吃麵線糊,說起面線,我第一個想起的是臺灣的阿宗面線,不過雖然都是面線,但泉州的多了一個糊字,顧名思義就是羹的形態,而臺灣的是面線,要更粗些。

單面線糊3元一碗,可以額外加的東西很多,海蠣、魷魚、大腸、醋肉、油條等等。

看起來普普通通的一碗麵線糊,一口入喉卻驚了味蕾,面線糊十分爽滑並且鮮香無比,油條泡在面線糊裡更是絕配,讓人一口一口停不下來。

我吃的幾餐有加醋肉雞蛋也有加海蠣,最喜歡加海蠣和油條的,加海蠣5元,鮮甜肥美,是我在福建玩一周吃過最肥美的海蠣!

這家毫無疑問成為了我在泉州最喜歡的一家店,不僅僅是遊客,無論是早上還是晚上,更多的都是當地人在就餐。

推薦:面線糊+油條+海蠣,也有人說他家的豬血湯是特色,不過我不吃這類東西。

人均:18

營業時間:6:00-8:00

地址:水門國仔老店,水門巷與中山南路交叉口西30米路南

另外,婷婷面線糊也有很多人推薦,他家專做夜宵檔,也是泉州人很愛的一家店。

說到泉州的牛排也是這裡必吃的美食,和我們平時說的牛排是兩樣東西,這裡的牛排並不是西式牛排,而就是牛的排骨。去泉州之前,原本是打算去名氣更響的好成財牛排館和東興牛排,不過很多粉絲都推薦我去阿秋牛排,說當地人去這裡的更多,最後選擇了好成財和阿秋。

好成財牛排

泉州的一家牛排老店,在關帝廟斜對面,上過央視美食節目,在很多攻略裡也可以看見他的身影,在店裡還可以邊吃飯邊看電視裡關於他家的採訪。

在他家點了A套餐,包含牛排、牛肉梗、鹹飯、小菜。

牛排的湯頭中有咖喱等香料,燉的也算酥爛,但好歹是一家老店,用這種塑料的一次性小碗顯得很沒有格調。

都說好成財家的牛肉梗要好過牛排,牛肉梗就是牛肉羹,有勾芡,湯比較鮮,牛肉潤滑口感也不錯。

鹹飯也是閩南這邊的特色,有鹹有油,個人比較喜歡,每家做的味道都不同,他家還有點綴胡蘿蔔絲。

不過據說他家現在遊客去的居多,很多本地人都不太推薦了,也有評論說現在老闆的態度不是很好。

推薦:牛肉梗、鹹飯、牛排

人均:34

營業時間:9:30-21:00

地址:塗門街221號,關帝廟斜對面

阿秋牛排

很多當地人都推薦我來阿秋,而且說好成財的牛肉梗好,而牛排要阿秋的更好。果然跟著當地人吃錯不了,無論是牛排的口感還是軟爛程度,都是阿秋更好一點,飯點的時候也是阿秋的本地人更多些。

因為是一個人,點了半份牛排,還點了鹹飯、蘿蔔湯,牛排軟爛入味,用咖喱牛排的湯泡鹹飯也特別好吃。他家的鹹飯看起來和白米飯一樣,但是實際上是鹹飯,一開始我也很疑惑還特意問了店家。

還喜歡他家的那個蘿蔔湯,雖然就是簡單的食材,但做出來的味道卻很贊。

阿秋不在老城這邊,沒法步行到達,需要坐車過去,關於服務態度,也是一般般,可能是店裡太忙了顧不上吧。

推薦:牛排、鹹飯、蘿蔔湯

人均:47

營業時間:10:30-21:00

地址:我去的湖心街店,湖心街500號

橋仔頭醋肉

吃過鍋包肉,糖醋裡脊以及肉段,這三樣分別是酸甜口和鹹口的炸裡脊肉,這次來泉州吃到了一種全新口味的炸裡脊肉,那就是醋肉。

醋肉在我看來比鍋包肉還好吃,這是一道極具名氣的地道閩南小吃,起源於福建泉州,是一種油炸的醋醃瘦肉,外表金黃,吃起來外酥裡嫩,帶著淡淡的醋香,既可直接吃,也可以泡在面線糊裡吃。

之前有在水門國仔面線糊裡加過醋肉,這家橋仔頭醋肉是攻略推薦我專程去打卡的,離老遠就聞到了香味,相比於泡在面線糊裡,我更喜歡直接吃這種外酥裡嫩的,也更喜歡橋仔頭他家的。

鍋包肉或者糖醋裡脊吃多了會膩,但醋肉吃起來完全不會膩,一口一口停不下來,推薦大家去了泉州,一定要嘗一嘗醋肉!

推薦:炸醋肉

人均:22

營業時間:15:00-19:30

地址:東魯店,溫陵南路309號

愛啊石花膏/秉正堂石花膏

先來介紹一下石花膏和四果湯,這兩者都是福建閩南一帶非常出名的特色小吃。石花膏的原材料是石花菜,是一種海藻,熬製之後會像果凍一樣凝結。四果湯和燒仙草、或者是臺灣的粉圓芋圓有些像,裡面可以放時令水果、紅豆、芋泥、芋圓等等,再加上糖水或者蜂蜜水。

在現在的泉州,店家經常把石花膏和四果湯放在一起售賣,一碗大概七八塊左右,算上石花膏,還可以另外選三種食材。

兩天時間裡我分別吃了兩家店,愛啊石花膏去吃了兩次,秉正堂吃了一次,最喜歡石花膏+芋圓+芋泥+西瓜的搭配。

至於口感,綜合來說個人更喜歡愛啊他家的,感覺他家的蜂蜜水更好喝些,不過秉正堂的芋圓更Q,如果時間來得及其實還想再去吃一次愛啊石花膏的。

推薦:石花膏+芋圓+芋泥+西瓜的搭配

人均:7-11

營業時間:愛啊12:00-22:00,秉正堂8:00-00:30

秉正堂推薦去天后宮旁邊的總店

一心冰品

綿綿冰是一種來自臺灣的冰品,特點就是鬆化,加了牛奶的冰 如「棉絮」絲縷層疊,軟、滑、細、薄、綿,綿軟的蓬鬆結構,搭配各種水果或者果醬在冰上面。

一心冰品是來泉州之前在攻略上看到的,這是一家臺灣阿婆開的店,我在前臺的時候看到綿綿冰的製作機器都是臺灣生產,毫不誇張的說,這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綿綿冰!要比我在臺北臺一牛奶大王吃的都好吃。

芒果綿綿冰是店裡的招牌,二十八一份,芒果甜甜的一點都不酸,也沒有筋,芒果上面還淋了一層芒果醬,下面的綿綿冰綿密細膩,牛奶味也很濃鬱,不是那種比較水的冰,一口一口被我吃的一點都不剩。

店裡面也有很多當地人來吃,而且店裡面給人的感覺真的就好像在臺灣一樣,好希望一心冰品可以開來上海一家呀。

推薦:超級芒果綿綿冰

人均:26

營業時間:12:00-22:00

地址:迎津街122號,近大洋百貨

康莊滿煎糕

這家滿煎糕在西街附近的小巷子裡,之前看攻略說會排大長隊的那種,也不知道是我去的晚還是怎樣,並沒有見到排隊的,煎糕也是包好了放在柜子上的。

滿煎糕是閩南傳統特色糕類早點之一,以麵粉、蔗糖、花生仁為主料,香甜可口,有點像蛋糕+銅鑼燒的結合體,濃濃的古早味,喜愛甜食的人會非常喜歡。

推薦:普通版滿煎糕

人均:11

營業時間:7:00-17:00

地址:西街附近,裴巷35號

亞佛潤餅皮

潤餅,是閩南地區的一種傳統風味小吃,主要原料有春筍絲、胡蘿蔔絲、包菜絲、韭黃、綠豆芽等,用薄如蟬翼的熟麵皮把各種菜餚製成的餡料包捲成枕頭狀,然後根據個人嗜好蘸各種醬料。

他家也是泉州比較出名的老店,就在西街上,主要是潤餅皮做的好,但是餡料一般,遊客過去又不能只買潤餅皮,所以嘗嘗就好。

推薦:餅皮

人均:9

營業時間:7:00-20:00

地址:西街165號

炸雞

這家炸雞在西街快到鐘樓的位置上,具體名字忘了叫什麼了,有很多人排隊,兩家店挨著,左邊的那家排隊人更多,我去的就是那家。每次走過的時候都可以聞到炸雞的香味,推薦他家的雞腿和雞翅,咬一口外皮焦脆、肉嫩多汁。

東來菜頭酸

菜頭酸,泉州特色小吃,吃過之後,我發現這味道和我自己醃製的韓式酸蘿蔔差不多,就是吃韓式炸雞時配的那種酸蘿蔔。後來在網上查了一下菜頭酸做法,真的就和韓式酸蘿蔔的做法是一樣的,連步驟都一樣,只不過是形狀不一樣而已。

雖然店裡賣的也挺好吃,但是這種東西個人感覺就沒有太大必要去店裡吃了,一片的價格可以買一根白蘿蔔,自己做起來也很容易。另外還嘗試了一下醃製的楊桃和楊桃水,在臺北的時候,我特別喜歡當地特別出名的一家成都楊桃冰,楊桃冰和楊桃湯都特別喜歡,但泉州的完全不是臺北的那種味道,不知道為什麼,他家的楊桃水並不推薦。

泉州的核心區域在西街、東街、塗門街,這裡不但有集中的特色建築,美食老店也多集中在此。選擇住宿的時候可以考慮住在附近。

三天不到的時間在泉州,還不足以嘗遍這裡的古早味,還有很多店只能留給下次了~

圖文均為原創,侵權必究,已聲明原創,與維權騎士籤約

我是「行走的貓菇醬」90後妹子,經常一個人獨自旅行,多平臺籤約旅行達人,持續產出原創內容,分享一路上的風景與見聞,如果你喜歡,記得關注點讚哦

相關焦點

  • 泉州古早味:漂洋過海的鄉愁(組圖)
    在泉州的雙陽農場、雪峰農場等地方,現居住的華僑們都會做南洋當地的美食,他們感嘆道:「已經習慣了吃這些東西,吃著這些美食就會懷念我們的第二故鄉。」  南洋風味口味較重,菜餚中常加入椰漿、咖喱、胡椒以及丁香等各種香料調味,而南洋的糕點是較容易帶入家鄉的,有千層糕、黑年糕、九層糕、糯米條、薯餅等香甜糕點。
  • 閩南傳統美食,泉州的古早味帶給你濃濃的情感
    古早味,是閩南人口中的古舊味道,這些取材與大地,製作方法簡潔的傳統美味,深深根植於泉州人的味覺記憶之中。如今人們懷念的古早味,往往意味著近乎苛刻的精選食材和精雕細琢的手工製作。在這個標榜改良創新的時代,還原真正的閩南古早味,也變得愈加困難。閩南豆腐控,是傳統的古早味之一。
  • 舌尖上的中國之「古早味」的泉州美食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開播了,在第二集的後半段部分出現了石花膏,四果湯,面線糊等泉州大街小巷都可吃到的三樣美食。是每一個出門在外的泉州人記憶中家鄉的味道。除了節目中介紹的美食外,還有許多「古早味」的泉州美食是每一個出門在外的泉州人念念不忘的味道。首當其衝的應該是花生仁湯,這道在泉州的宴席中幾乎是頭牌,無論什麼宴席中幾乎都是第一道被端上來的菜。花生仁湯中的花生仁酥爛不碎,入口即化,湯色乳白,甘甜爽口,清甜爽口,滋補潤肺。
  • 舌尖上的泉州,泉州美食分享
    在福建,有一個地方叫沙縣,沙縣小吃在中國可謂是遍地開花,小編今天介紹的不是沙縣,而是泉州。提到泉州,那就不得不說一檔超級火的美食節目《時間上的中國》,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泉州就是一座被這檔節目點名多次的城市,所以可見泉州的美食之多。
  • 泉州「古早味」美食——你和它有個不期而遇的約會
    泉州「古早味」美食——你和它有個不期而遇的約會泉州,簡稱「鯉」,是個有趣味的閩南文化古城。最近,抖音帶火了泉州,更帶火了泉州美食,白小松說過:「泉州,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的一次城市」。她沒有風情多異的民房特色,卻有著多姿多彩的閩南文化風情,她的美食讓多少遊客流連忘返,她的獨特味道讓多少人駐足心中。美食的精髓,往往藏在大街小巷之中。到了泉州,一定要去西街,這裡能讓你從頭吃到尾,吃出了美食的境界。俗話說得好,要想吃出最有特色的美食,就必須各種試吃。
  • 泉州行:閩南古早味 面線糊
    去泉州,沒怎麼做攻略,想著走哪裡算哪裡吧!即使不去找資料,泉州滿眼的美食還是撲面而來,尤其在飢腸轆轆的情況下,面線糊就這麼進入了我的午餐。 春風十裡不如你
  • 泉州古早味「普示菜」:記憶中的古城「味素」
    泉州文化研究者、閩南語作家洪泓目前正在用閩南方言寫一本關於泉州的書,他採用一半文史,一半文學,一半白讀,一半文讀的獨特寫作方式,其中就有不少關於古早味泉州菜的記憶。從他的視角出發,古早味泉州菜無論從味道、做法、習俗上,其實都別有另一番趣味。  自古文人愛美食  「文人的參與,令飲食從一門『粗糙』的手藝變為一門精細的『藝術』。」
  • 被廈門搶了風頭的泉州,滿城都是古早味
    葉子蘇蕾泉州,是閩南風情中保留著濃鬱的中國傳統文化,是香火瀰漫中的虔誠,是西街小巷裡的老城舊事,是沿街的叫賣聲......生活、歷史、信仰,完美地雜糅在一起,低調包容,古老厚重,讓人不由地靜下心來。保留最完整的西街,到處是市井生活的本真,旁支的小巷裡更是小吃一家挨著一家,很少踩雷,簡直就是吃貨的天堂~滿城的古早味隨便找一家都能喚醒你的胃在泉州,早起根本不是什麼難事,從老城區擴散開來的古早味比鬧鐘還準時
  • 舌尖上的泉州——美食受熱捧 遊客尋味來
    [新聞頁-臺海網]臺海網10月3日訊 據泉州網報導  這兩天,泉州各類網紅美食店一到飯點,都排起了長隊。這其中,既有古早味十足的泉州本地美食,也有「賢合莊」「姜虎東」等外地美食,拿著手機穿梭在這些網紅美食點的美食主播們更成為常見的風景,成為泉州美食的線上宣傳大使。
  • 到了廈門玩,吃什麼美食好呢?這3種古早味美食,老廈門人才知道
    本文由蘿媽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蘿媽教你創意的美食創作,品味各地的美食風採。本期蘿媽分享的內容是:到了廈門玩,吃什麼美食好呢?這3種古早味美食,老廈門人才知道!
  • 美味古早味,來泉州這家小店打卡吧
    福建泉州是全國首個東亞文化之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唯一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這裡的美食也是琳琅滿目,今天就和大家來打卡這裡的一家不起眼的小店。禾和古早味,古早味,是閩南人用來形容古舊的味道的一個詞,也可以理解為「懷念的味道」。
  • 逛老城,尋古早味,享咖啡慢生活
    一早我們乘坐海景線地鐵來到島內,今天探訪的是幾個小眾的隱藏在廈門島內的老城區,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吃吃吃。第一個目的地,中山公園地鐵口的沙茶麵,這是二三十年的老店了,老闆從擺地攤到開店面,縱使廈門地鐵建設了好幾年,周邊的環境變得髒亂差,可沙茶麵老店還是屹立不倒。
  • 馬可波羅筆下的古城,這裡藏著7種古早味美食,沒吃過就可惜了
    #本文由蘿媽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蘿媽教你創意的美食創作,品味各地的美食風採。當然比起泉州的經濟,這座馬可波羅筆下的古城,美食更令人嚮往,這裡擁有著許多古早味美食,吸引著古往今來許多的遊客前來,一品舌尖上的美味,蘿媽自己曾經來到這座城市,確實這裡別的不多,但是說起吃的,到處都是一家家美食小吃店,而且這裡的美食真的實在讓人無法忘懷,今天介紹下,泉州這座城市藏著這7種古早味美食,沒吃過就真可惜了
  • 馬可波羅筆下的古城,這裡藏著7種古早味美食了,沒吃過就可惜了
    本文由蘿媽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蘿媽教你創意的美食創作,品味各地的美食風採。本期蘿媽分享的內容是:馬可波羅筆下的這座古城,擁有太多古味美食了,沒吃過就太可惜了! 泉州,坐落於福建的東南部,是福建省的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同時還擁有我國的第三個國家級別的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
  • 僑鄉福建泉州「傳承+旅遊」留住閩南「古早味」
    【解說】從出生時的搖籃、到嫁娶時的花轎,從抓周時的草蓆,到祝壽時的香案……在位於僑鄉福建泉州晉江市的來旺良品堂閩南古早味傳承基地,別出心裁的「閩南人生五喜」文化館總是能吸引遊客和孩子們的注意。
  • 製作一道古早味芋頭餅,香甜可口,金黃酥脆,讓人吃完還想吃!
    今天耿哥教大家做的這款古早味芋頭餅,就是這麼一道風味十足卻讓人流連忘返的路邊小零食。如果是熟悉泉州的朋友,或者是在福建泉州長大的朋友,可能就會對這款芋頭餅有一定的印象了。因為在泉州,有一家芋頭餅好吃到爆,每天來買的人絡繹不絕。
  • 僑鄉泉州「傳承+旅遊」留住閩南「古早味」
    在來旺良品堂閩南古早味傳承基地,遊客透過透明的櫥窗,可以觀看手工面線等美食的製作流程。 吳冠標 攝中新網泉州11月27日電 (吳冠標)從出生時的搖籃、到嫁娶時的花轎,從抓周時的草蓆,到祝壽時的香案……在位於僑鄉福建泉州的來旺良品堂閩南古早味傳承基地,這面別出心裁的「閩南人生五喜牆」總是能吸引遊客的注意。
  • 除了「古早味」,泉州還有這些……
    對於漂洋過海的泉州人而言,承載鄉愁的不僅僅是那一封封僑批,還有家鄉的古早味。「古早味」石花膏可以搭配各式各樣的食品,深受不同年齡層次的消費者喜愛。 陳龍山 攝「古早」這個地道的閩南詞,主要用來形容古舊的味道,也可以理解為「懷念的味道」。
  • 泉州20年前的古早味零食,吃過5樣以上就說明你老了…
    說起古早味零食,蒜蓉枝是大部分泉州人共同記憶裡的兒時解饞零嘴。就算各種零食日新月異地更替,也取代不了它的美味。小火慢炸,金黃酥脆的麻花裹上蒜蓉汁,晾乾後會結成白色的結晶塊。相似的替代品,裡頭包著芝麻餡,還是一樣的香甜,卻沒有了小時候的那份古早味。
  • 泉州20年前的古早味零食,吃過5樣以上就說明你老了
    說起古早味零食,蒜蓉枝是大部分泉州人共同記憶裡的兒時解饞零嘴。就算各種零食日新月異地更替,也取代不了它的美味。小火慢炸,金黃酥脆的麻花裹上蒜蓉汁,晾乾後會結成白色的結晶塊。鹹鹹甜甜的,一小包只要10元,就能買到最簡單的快樂。酷似蜂窩煤的造型,也有人叫它蜂窩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