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焦慮症:幾個症狀告訴你,娃的大腦可能生病了!

2022-01-08 孕媽學堂

前段時間,吳鎮宇的兒子費曼在社交平臺上坦言自己有舞臺恐懼和社交焦慮,稱自己哪怕是在最熟悉的家人面前表演才藝,都會緊張到發抖。

費曼說,他的焦慮是喵喵和家人都不知道的秘密。

這麼小的孩子,只能默默承受內心的焦灼和痛苦,而這種痛苦不被理解和看見,對於孩子來說,可能又增加了一重傷害。

以前,大家覺得少年不識愁滋味,最是天真浪漫的時候,焦慮症不該跟孩子扯上什麼關係啊。

可事實上,兒童焦慮症遠比我們大家想像的要常見得多,嚴重得多。

根據美國流行病學家進行的全國性研究發現,在13歲至18歲的青少年中,有近1/3受到焦慮症的影響。國內雖然沒有確切的統計數據,但這個問題同樣不容小覷。

所以,真不一定是家裡人對費曼缺乏關心,而是我們身為大人,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很難去理解和想像整天不愁吃喝、不用為生計發愁的小不點兒,能有啥煩惱?

但這絕對是一個認知誤區。

兒童焦慮症是一種較常見的情緒障礙。

它是兒童時期無指向發生的莫名恐懼與不安,兒童對外界細微的變化表現得過於敏感多疑,煩躁不安。

這類疾病主要與心理社會因素和遺傳因素有關,這類孩子往往性格內向,感情脆弱,容易被外界環境影響。

這類孩子幾乎對所有事情都很擔心,如學校生活、個人安危、自己及家人的健康、家庭經濟狀況等等,他們總會假設會發生最糟糕的情況。他們的身體也會經常出現頭疼、肚子疼。因為太過焦慮,他們會避免和其他人打交道,比如不去上學。

嬰幼兒時期的孩子有分離焦慮很正常,特別是待在陌生環境時。但如果是大孩子在離開父母時也表現得過於傷心;或長時間無法平靜下來;或過度想家則要懷疑是否有分離焦慮症。

這類孩子會在正常的環境下也覺得很焦慮,這種焦慮遠遠超過了害羞。他們在課堂裡回答問題或和其他孩子交往時會很害怕及焦慮。這種害怕妨礙了他們參加學校的活動及在公共場合說話。

有些孩子的環境突遭變故,如父母突然離異,發生意外事故,災害等,孩子的心理承受不住,會產生焦躁的情緒,並伴隨噁心乾嘔,失眠多夢,大小便失禁,腹瀉等一系列生理症狀,但通常這種症狀會隨著時間的過去會自然消失。

焦慮症的主要表現是焦慮情緒、不安行為和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不同年齡的患兒表現各異。

●幼兒表現為哭鬧、煩躁。學齡前兒童可表現為惶恐不安、不願離開父母、哭泣、輾轉不寧,可伴食欲不振、嘔吐、睡眠障礙及尿床等。

●學齡兒童則上課思想不集中、學習成績下降、不願與同學及老師交往,或由於焦慮、煩躁情緒與同學發生衝突,繼而拒絕上學、離家出走等。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以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系統功能興奮症狀為主,如胸悶、心悸、呼吸急促、出汗、頭痛、噁心、嘔吐、腹痛、口乾、四肢發冷、尿頻、失眠、多夢等。

對於兒童焦慮症的誘因,主要與孩子的心理因素、自身性格、遺傳、環境因素和不恰當的教育方式有關。

遺傳

一個家庭成員患有焦慮症的孩子也更有可能患有焦慮症。有調查資料顯示,大約15%的幼兒焦慮症患兒的父母和同胞也患焦慮症,大約50%的焦慮症患兒的單卵雙生者有類似的診斷。

環境因素

兒童遇到父母離異,沒有固定成長環境,父親根據時間協商照顧孩子,誰有時間就接孩子,這樣很容易讓孩子沒有安全感,也感受不到父母的愛,因此容易擔心、孤僻、出現焦慮。

學校因素

家長和老師的教育方法不當,學習任務過重,課外作業太多,娛樂及睡眠時間少,壓抑了兒童好玩的天性,日久就會形成幼兒焦慮症。

★多陪伴孩子,給予關心和鼓勵

日常生活中,不要因為忙於工作而減少陪伴孩子的時間,應每天儘量有一方拿出時間多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帶孩子多參加戶外活動。

其次,不要給孩子施加壓力,如與其他小朋友比較、苛求孩子完美等,而應對孩子的成長與表現給予理解、肯定、鼓勵和支持。

最後,要營造輕鬆、舒適、和諧的家庭環境,讓孩子感到溫暖與安全,舒緩孩子的壓力。

★心理輔導

當孩子的焦慮症狀較嚴重時,可以尋找專業的心理治療,了解孩子真實的心理感受,分析孩子為什麼產生焦慮,清除不利因素,多方面地採取策略幫助孩子減輕焦慮情緒。

★藥物幹預

如果孩子出現肌肉緊張、出汗、呼吸急促、手腳冰涼等身體症狀,建議及時就診,根據醫生專家的建議進行心理幹預,嚴重者可在醫生的專業、規範指導下進行藥物治療。

1.http://www.babycenter.com

2.http://www.healthychildren.org

3.http://www.quora.com/

4.http://www.huffingtonpost.co.uk/

相關焦點

  • 孩子不愛說話可能是兒童焦慮症
    你可能想不到,兒童也可能患上焦慮症,而且患病比例在逐年升高。男孩與女孩都有可能患上焦慮症,男孩由於大腦控制情緒、情感的區域較弱,因此患上焦慮症的可能性是女孩的7倍!輕度焦慮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重度焦慮症還會給孩子的生理健康也帶來很大的影響!
  • 焦慮症會有十大症狀,你中招了嗎?
    伴隨著這些物質生活工作家庭的各種壓力,社會中焦慮症的現象越來越多。那麼焦慮症會有哪些症狀表現呢。 首先焦慮症,又稱為焦慮性神經症,是神經症這一大類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以焦慮情緒體驗為主要特徵。主要表現為:無明確客觀對象的緊張擔心,坐立不安,還有植物神經症狀(心悸、手抖、出汗、尿頻等)。
  • 七種常見的焦慮症症狀,你知道幾個?
    這些症狀的出現的原因是大腦已經感覺到了危險,它指示人體做好應對威脅的各種準備。一些研究表明,患有焦慮症的人不能像正常人那樣迅速地降低興奮度。這意味著他們可能在更長的一段時間內感受到焦慮的影響。一項研究發現,在128名被診斷為焦慮症的兒童中,74%的兒童有靜不下來的症狀。四、肌肉緊張肌肉緊張是另一個常見的焦慮症症狀。肌肉緊張本身可能會增加焦慮感,但也有可能是焦慮症導致肌肉緊張,或者是第三種因素導致。五、睡眠障礙睡眠障礙與焦慮症密切相關。
  • 兒童分離焦慮症的表現 焦慮症怎麼調節 叫你實用指南
    兒童分離焦慮症的表現,焦慮症怎麼調節。zxy分離焦慮指的是一個與他人建立了親密的情感關係的孩子,但當心產生悲傷、痛苦的情緒時,也會分離,並且可能拒絕通過各種行為分開。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快樂。補充RSHWHO可以幫孩子有效地緩解這種分離焦慮感。父母希望他們的孩子快樂健康。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無憂無慮,沒有心理問題。這樣的想法是不正確的。
  • 如何判斷焦慮和焦慮症?對想像的威脅焦躁不安,可能是焦慮症來了
    焦慮和焦慮症是有區別的,比如大家面對新冠病毒產生的焦慮是正常反應,因為這是一種實際威脅。而如果對想像中的威脅感到焦慮,則可能是生病了,比如你覺得每個人都在嘲笑你,其實並沒有。雖然專家們覺得焦慮症比較普遍,但實際患病人數可能比想像中還要多。因為不少患者並沒有尋求幫助。另外,焦慮症有時候還籠統地描述許多其他疾病,比如社交恐懼症和分離性焦慮症等等。儘管焦慮症可能很嚴重,但卻總是被某些人所忽視。當一個人患上焦慮症,可能嚴重幹擾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以及學習。一般焦慮症是有跡象的。包括出現認知症狀和身體症狀、行為症狀和情感症狀。
  • 兒童焦慮症
    兒童期的焦慮如果未能處理好,會延續到成年,並成為人生發展的阻礙。 1.什麼是兒童焦慮症 兒童焦慮症是一組以緊張不安為主的情緒體驗。有些以軀體症狀表現出來,如口乾、頭痛、軀體疼痛等。國外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兒童焦慮症的患病率是3.1%~17.5% 。
  • 你會為什麼而焦慮?焦慮症的表現,出現這些症狀要注意了
    隨著當下人們生活壓力增大,患有焦慮症的人也逐年在增加,你會為什麼而焦慮?學生:一到考試就焦慮;戀人:對象不回我消息的時候,我就會很焦慮;家長:孩子成績差,怎麼學都學不好,時時刻刻在為他的前途焦慮;親人:父母或者孩子生病的時候,深刻體會到焦慮;職員:領導說你來我辦公室一下的時候,迅速變焦慮;領導:項目不能按時交付
  • 兒童焦慮症的表現 兒童焦慮症的表現有哪幾種形式
    青少年抑鬱症怎麼治療十六歲兒童焦慮症不僅是兒童的病症,青少年也屬於病症人群。他們所面臨的世界雖然不及成人那樣複雜,也沒有成人所需要承擔的壓力。但他們同樣會有自己的煩惱,有自己的不安情緒。一般會通過軀體症狀表現出來,如無指向性的恐懼、膽怯、心悸、口乾、頭痛、腹痛等。
  • 人小不代表沒煩惱:兒童焦慮症 & 正確的應對方式
    費曼陳述的這些表現,其實是兒童焦慮症的典型症狀雖然說大部分兒童焦慮症會隨著長大自行消失,但是如果這個時期的焦慮沒有能夠得到化解,那麼長大之後,孩子的情況往往會變得更嚴重,甚至可能會發展成為抑鬱症、成人焦慮症或其他精神疾病,
  • 焦慮症的症狀表現
    今天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焦慮症的症狀表現。過分的擔憂對生活中的大事和小事表現出過分的擔憂,經常產生莫須有的擔心是焦慮症患者的症狀之一。如擔心自己或親人的健康、財產等,若一周擔憂超過了4天,持續半年,並且影響到生活,這時候就應該考慮是否患有焦慮症。
  • 焦慮症的軀體症狀的嚴重程度 重度焦慮症身體症狀
    焦慮與焦慮症隨著社會的壓力越來越大,生活中不少人都患上了焦慮症了,雖然這是一種精神疾病,但是它嚴重起來是相當嚴重的,會威脅到大家的性命的。相信很多焦慮症的患者最想知道的就是自己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這種疾病,想了解具體的原因接著往下看。
  • 紐約時報:青春期焦慮症和大腦發育有關
    主要由於大腦發育的劇烈變化,相比兒童或成年人,青少年總的來說要面對更多的焦慮與恐懼,而且更難了解自己怎樣才能不那麼害怕。大腦不同的區域和溝回以截然不同的速度發育成熟。現在人們已經發現,處理恐懼的大腦迴路——也就是杏仁核——比負責推理和執行控制的額前皮質要提前發育很多。這意味著,青少年的大腦有較強的感知恐懼與焦慮能力,但在需要冷靜推理時,卻發育得不那麼充分。
  • 兒童的焦慮症與家長有多大關係?
    我就來給你說說這個現象背後的原因。首先我想給你分享幾個數字,這幾個數字我只能用「觸目驚心」來形容。不過,《大西洋月刊》這篇文章的作者倒是注意到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美國耶魯大學的兒童研究中心,開發了一個治療兒童焦慮症的方案,叫做SPACE。我發現,從耶魯的治療方案裡,我們似乎能看到一條解釋兒童心理問題的新線索。具體是什麼樣的線索呢?別著急,我先給你介紹一下這套治療方案的原理。
  • 兒童分離焦慮症常見的危害有哪些?
    兒童分離焦慮症的危害主要表現在兒童與親人分離時深感不安,產生明顯的焦慮情緒。兒童分離焦慮症的危害有很多,兒童分離焦慮症會引起兒童生理上的應激反應,長時間焦慮,容易使兒童抵抗力下降,嚴重的症狀會影響到兒童的生長發育。那兒童分離焦慮症的危害有哪些呢?
  • 警惕學校焦慮症的可能
    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這可能預示著更深層次的問題:學校焦慮症。美國焦慮症協會(ADAA)的數據顯示,有2%到5%的學齡兒童有學校焦慮症。家長們該如何知道孩子「不想去學校」的行為是為了避免出現不舒服的情況,還是為求助而哭泣?今天,我們就聊一聊一些有關學校焦慮的原因、症狀和處理方法。
  • 什麼是焦慮症?
    焦慮症的危險因素及原因研究人員還不清楚到底是什麼導致了焦慮症。一個複雜的事物組合在決定誰能得到和沒有得到一個。焦慮症的病因:遺傳學。焦慮症可以在家庭中發生。腦化學。一些研究表明,焦慮症可能與大腦控制恐懼和情緒的錯誤電路有關。環境壓力。這指的是你所經歷或經歷過的壓力事件。
  • 產前焦慮症有哪些症狀?這4大症狀,你應及早發現
    而女性長期受到這些不良情緒的影響,可能會引發不良症狀,形成產前焦慮症。因此,平時女性需要放好心態,防止過度產前的焦慮對健康造成影響。那麼,產前焦慮症一般會有哪些症狀出現呢?懷孕女性出現哪些表現,可能是產前焦慮症引起的?
  • 焦慮症症狀有哪些 怎樣化解焦慮症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人,他們總是非常的緊張,而且還很悲觀,很有可能是有焦慮症了,那麼焦慮症症狀有哪些?怎樣化解焦慮症呢?相信大家很想了解一下,下面就讓我們來好好看一下吧。焦慮症的症狀1.睡眠問題首先焦慮症會導致睡眠質量不好,因為經常會亂想,就會導致整個人一直陷入緊張中,就會難以入眠或者是睡眠質量很差。2.過度擔心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經常過度的擔心,有一種杞人憂天的感覺,而且可以持續將近半年,會影響正常的工作,希望大家能夠注意。
  • 速來圍觀:焦慮症的十大症狀,你中了幾條?
    焦慮症這種疾病不好預防,所以大家應該了解焦慮症的症狀,一旦發現異常問題及時就醫。定義焦慮症,又稱焦慮性神經症,是神經症這一大類疾病最常見見的一種,以焦慮情緒體驗為主要特徵。主要表現無明確客觀對象的緊張擔心,坐立不安,還有植物神經症狀(心悸、手抖、出汗、尿頻等)。以下常見的焦慮症狀,你出現了嗎?
  • 心理健康焦慮症症狀表現有哪些 焦慮症哪裡好
    焦慮症能治癒嗎現代社會成年人的壓力很大,為了讓最的生活更好,很多成年人忙於工作沒有時間陪伴自己的孩子。現在的孩子也變得很是金貴,很多孩子不缺吃不缺喝,但是卻缺乏父母的陪伴,所以很多孩子都出現了焦慮症。那麼兒童焦慮症多久自愈呢?兒童焦慮症只要經過正規的治療之後,孩子才能恢復健康。每個孩子恢復時間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