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紀事:年邁的姥爺,帶著自種的桃子來看我

2020-12-12 愚伯的自留地

文:初樂.

圖:來自網絡

婚後,隨著四個孩子的陸續到來,我的生活忙得不可開交,甚至連看望姥爺和姥姥的時間都沒了。

早上還不到6:00呢,就聽見大門被拍得啪啪直響,大女兒說:唉,弟弟到奶奶家去睡,今天怎麼回來這麼早呀?

我打開門一看,原來是姥爺來了。只見他提著一籃子桃子,滿臉笑容的站在那裡。

看到我之後,姥爺就說:你們咋起這麼晚呀,我都吃過飯了!

但聊著聊著就露餡嘍,原來姥爺並沒有吃早飯,我對他說,您到這裡,就不要裝假,我的家也是您的家呀!

姥爺回覆說:昨天你舅舅說,讓我別在你家吃飯,你家孩子多,早上沒時間做。

於是,我帶姥爺和孩子們去街上吃包子喝粥。

接著姥爺又給我家長裡短的嘮起來,家裡的兩棵桃樹,有一棵樹被鄰居摘的乾淨的,幾個人有摘的,有撿的,一棵樹連個桃毛都沒了,這棵樹如果再不摘的話,到時啥都吃不上。我問了一圈,有人承認吃了,但沒有人承認摘了,把這姥爺給氣壞了,他不心疼人吃東西,就生氣別人沒有經過他的同意,因為,這是最起碼的尊重。

姥爺說,回去他還要去村裡廣播。

我跟他說:周圍的鄰居常蒸菜蒸窩頭,都會叫你去吃,他們吃你幾個桃也是應該的,別生氣啦,誰吃不是吃啊。這老頭又立馬笑呵呵地說:是啊,算啦算啦,他們在我跟前都是小孩,吃就吃了吧!

這老爺子在村裡的人緣特別好,村裡的人,從沒有把他當一個長輩一樣供著,不管啥年齡段的,跟他都處得來,一起做工、開玩笑、聊天、打牌。

村裡有家服裝廠,姥爺還跟一群小年輕一起幹活呢。他雖然文化不高,但人很幽默,很會講笑話,每天都把人家逗得合不攏嘴,跟他在一起真的特別開心。他愛吃蒸菜蒸窩頭,半拉村裡的小年輕,只要家裡做這樣飯,都得給他打電話,讓他過去嘗嘗。

童年的我經常呆在姥爺家,登高爬低,翻箱倒櫃,尋找新奇,但姥爺從不厭煩,姥爺的外孫外孫女一大幫,看得出他是很喜歡我的。在我面前,他時常會像變戲法似的變出幾個糖果,樂呵呵地遞給我。而他和姥姥卻不捨得嘗一口。

也許是姥爺對我有幾分偏愛,也許是因為我們家孩子太多(四個孩子),姥爺考慮到我的不容易,因此,家裡不管是有什麼好吃的,或者是聽說我想吃什麼東西,他都會給我送來,有時,也會偷偷地塞給我一些零花錢,讓我給孩子們買點好吃的,經常是惹得姊妹之間「羨慕嫉妒恨」呀,嘿嘿。

吃完早飯,我帶孩子們讀《弟子規》,姥爺就在旁邊看著,不時摸著孩子們的頭,滿臉的慈祥。姥爺那一代教育的缺失,使他根本不知道我們在讀的是什麼?我跟他說就是文言文,以前老祖宗說的話。姥爺就說:讀這有出息。

讀完《弟子規》,我去送孩子到興趣班,姥爺非得要回家。他還惦記著家裡的那幾顆辣椒和豆角得上架了。七十好幾的人了,手裡一直就沒斷幹農活,身體也特別硬朗了,想想這都是我們的福氣。

但我有姥爺愛著,覺得無比的幸福。我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從老人的愛中汲取營養,知足、感恩、健康,快樂地成長。

相關焦點

  • 鄉村紀事:我的姥爺
    文:一瀾圖:來自網絡在這裡,我不想介紹我姥爺是做什麼的,我只想純粹的表達在我姥爺身上所得到的親情與溫暖。我小的時候,姥爺家在農村,每年寒暑假媽媽都會帶我去姥爺家住上一段時間。有一天姥爺溜噠回來買了幾串雪糕,我全吃掉了,姥爺看我愛吃,說明天還給我買。姥爺每天吃完晚飯都出去遛彎兒,和村裡的老人們聊聊天什麼的。晚上回來,姥爺在外面敲了敲窗戶,我回頭一看,姥爺手裡舉著一袋子雪糕衝我笑。
  • 鄉村紀事:大我十歲的舅舅
    如今,我的生活一切都是為了孩子轉,親戚也沒時間去走了。因此,集市就成了我跟舅舅見面的最頻繁的場所,每次舅舅只要看到我帶著孩子,他就會拽著孩子們去買一大堆好吃的,我知道舅舅是心疼孩子,更心疼帶這麼多孩子的我。
  • 鄉村紀事:我的繼父
    小姨來看我們的時候,母親正坐在院子裡暗自垂淚,早上她還在遭受父親的拳打腳踢,此刻,她還沒有從疼痛中緩過神來。小姨勸慰著母親,但也給母親指明了一條出路——跟她去豐縣,在那裡找個人家。於是,小姨回去的時候,就多了兩個人,一個是母親,一個是五歲的我。
  • 散文:我的舅姥爺
    因為在農村,尤其是像我這種上世紀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由於鄉村的交通不便利,再加上母親是舅姥爺的女外甥,按照傳統的風俗,女外甥和男外甥不同。在封建的眼光看來,男外甥似乎跟舅舅的關係更親近一些。而女外甥只要出嫁了,就是潑出去的水,再回娘家就成了客人,跟舅姥爺的關係自然也就更遠了一層。那個時候,春節期間,一般都是男外甥去給舅舅拜年,而女外甥則很少有去的,這似乎是約定俗成的事情。
  • 小學生優秀作文《瞧我們一家子》《記憶中的姥爺》《鄉村樂園》
    姥爺看一集就行……」有時候碰巧我也不想再看電視,姥爺就會接著來一句「晚上姥爺帶你去小廣場開小火車」;萬一我還想看電視的時候,姥爺就會在我耳旁不停的嘮叨:「哎呀,哎呀,你說你天天看《託馬斯》,姥爺現在閉著眼睛都能聽出哪個是託馬斯,哪個是愛德華。你咋還看不膩呢?」
  • 品讀·原創|姥爺的手電筒,成了我童年記憶裡最溫暖的光
    作者:孫文斌來源:《品讀》2020年第9期1963年秋,媽媽帶著我和姐姐坐著二舅的小推車到姥爺家告別:過些日子我們就要到北大荒跟爸爸團聚了,爸爸是在鬧災荒最嚴重的1960年秋闖蕩到北大荒農場的。來到姥爺家已是中午,姥爺用粗壯的大手把我抱下來,邊抱邊親吻著我。姥爺的胡茬子真硬,扎得我亂叫,姥爺笑眯眯地說:「臭小子,以後想讓姥爺親都沒機會了。」媽媽聽到這話,眼淚立刻又掉了下來。大概是怕姥爺看見,她趕緊扭過身去,往臉上抹了一把。
  • 鄉村紀事:我的後娘
    由於繼母賢惠漂亮,追求她的人很多,可她卻偏偏看上我的父親,也許是因為我父親淳樸英俊,看起來有安全感的緣故吧。 印象裡,父親和繼母見了一面後,就把婚事定了下來。 他們沒有走相親的流程,沒有擺酒席,更沒有舉行婚禮,結婚當天,繼母只是帶來一些日常用品,帶著4歲的女兒,便和我們生活在一起。
  • 女孩從小被姥爺帶大,和姥爺睡在一起時常背過身哭泣,孤獨又害怕
    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在中國南方一個古樸、多雨的小鎮,一個年幼的小女孩曉蘭和一個年邁的老人相依為命。簡單的劇情設定,卻是那個時候中國城鎮許許多多家庭都有的相似經歷。曉蘭的父母因為政治問題被發配到新疆,她只能和姥爺相依為命,由於和蔣介石一個姓,還沒有父母陪同在身邊,同學們都嘲笑、孤立曉蘭。
  • 深夜,我和姐姐溜進桃園偷桃子。我把桃子直接塞進了自己的背心……
    那是我七八歲的時候,有一次去姑姑家玩兒。表姐當時告訴我:村裡有一個桃園,晚上要我一起去偷桃子。聽到這個消息,我感到既緊張又興奮。這種到桃園裡面偷桃子的事情,自己還真沒有經歷過。(其實在鄉村,樹上長出來的這些蘋果,桃子或者是梨之類的東西。
  • 我的妹妹小桃子!
    《我的妹妹小桃子》是一部出自日本的動漫電影,主人公小桃子是一個身患惡疾的小姑娘,她帶著液化氧氣瓶呼吸,她被同學欺負罵她是白痴,她不計較的幫助欺負她的同學,她為同樣身患疾病的朋友離世傷心難過,她在體育課上堅強的跑完全程。阿力是小桃子雙胞胎哥哥,與小桃子不同阿力十分健康,一直以來阿力覺得因為小桃子的病他是被忽視的那個,他十分委屈。
  • 臨海憑風:姥爺為我做風箏
    不光名字好聽,外形也漂亮,風箏體積也大,夠局勢,有一個龍的風箏有幾十米長,一節節的飛上天空,搖晃著身姿真的像巨龍騰飛,看得我心曠神怡。在我童年的時候,就喜歡風箏,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有風箏可放,我沒有,那個著急呀!因為爸爸常年在外找石油,幾年回家一次,見不到爸爸的影。媽媽也不會作,再說了做風箏,這也不是女人幹的活。
  • 桃子大量上市,來看各地桃的價格
    二、山東沂蒙桃子地頭收購價。 中午吃飯,休息一會。桃子價格出來了,地頭收購價7元一斤! 可惜跟我關係不大,今天賣了3筐,約121斤,849元多。這個真是酸爽啊可惜產量不大,今年投產的也就十幾棵樹!
  • 姥爺的陰陽路,一個大型的家族謎團
    通過她斷續支離的語句得知,那天晚上,姥爺在被窩裡一直打牙磕,她很害怕,不知道該咋辦,只有緊貼著姥爺睡,把被子捂嚴實。第二天早上,三姨喊醒了三姨夫,讓他看看姥爺咋樣了。三姨夫是上門女婿,跟著姥爺學風水。他起床後,來看姥爺,發現姥爺臉色不對,連喊了幾聲「大」,姥爺艱難睜開眼睛,一聲都發不出。三姨夫意識到真出事了。
  • 口述歷史:「五三慘案」、正誼中學和我的姥爺
    濟南所有的學校被迫停課,我姥爺和所有其他正誼中學的同學一樣,在畢業前夕被迫離開讀了三年的學校。姥爺在正誼中學學習的證明書。我姥爺名叫於永增,字壽亭,山東省昌邑縣岞山鎮西下灣村人,生於1911年。由於我姥爺的父親一直在外闖蕩,成為農村裡少見的見多識廣的人物,家境也不錯,於是就把我姥爺送到500多裡外的濟南讀書。當時農村裡上完小學的人就鳳毛麟角,能到省城讀書在當地簡直就是奇聞。
  • 非人哉:九月兄妹為姥爺掃墓,九月:我要對象,姥爺:先給我專輯
    非人哉:九月兄妹為姥爺掃墓,九月:我要對象,姥爺:先給我專輯哈嘍,喜歡非人哉的各位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我們都知道九月和十一月是非常孝順的孩子,逢年過節都會給自己的姥爺燒燒紙錢,可光是紙錢姥爺早已經不滿足,因為九月的姥爺最近開始追星了。
  • 我想對姥爺說
    我是一名大二的學生,同時也是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之際,作為8000萬黨員中的一員,我想用自己不算成熟的世界觀來表述自己對黨的理解。    我一直在感慨,到底是什麼力量能讓中國共產黨在90年的歲月中由當初的五十幾人發展到現在的8000萬黨員?
  • 「你將來的財產都是我的」,孩子口出狂言,姥爺:捐了也不給你
    「你將來的財產全部都是我的」,孩子在吃飯時口出狂言王大爺家裡面只有一個女兒,所以王大爺對女兒特別好,從小到大都沒有讓女兒受過一點苦,女兒也比較聽話懂事,如今女兒也結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兒子,每個月也都會帶著女婿和孩子回家吃飯。
  • 姥爺的葬禮
    母親仍是驚魂未定的樣子,兩眼看著對面的牆壁,上氣不接下氣地說,我看見你姥爺了,他們拉著你姥爺要去火化,我就在後面跑著追,我追不上啊!直到八十年代中期,姥爺已經逝世了近二十年,那時母親已經離休。一次中午小憩,母親競會從夢中驚醒,猛然坐起來,茫然四顧,然後把頭埋在胸前,氣喘籲籲地說,有人對我說了,那個時期回民火化,由不得人啊!
  • 三姥爺說:我對不起老二,這江山是他打下來的,我還搶了他的媳婦
    我姥爺是有家室的人,大舅還小,二舅應該還在姥姥肚子裡或者剛出生,家裡離不開他。三姥爺年紀小,放牛摔斷了腿是個瘸子,所以家裡一致決定,這事只能我二姥爺去。我二姥爺當時是不情願的,太姥姥給我二姥爺做好了乾糧讓他跑,被我太姥爺攔住了。
  • 觸摸鄉村精神現場的紋理——讀《百裡洲紀事:一線脫貧攻堅實錄》
    作者:李雪梅(三峽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副教授)    百年來,鄉村一直是文學書寫的重要對象。面對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這一重大時代課題,文學當然不能失語。但是,如何精準把握時代的精神光譜,如何理解處在嶄新歷史關口的鄉村和農民形象,是對每一個寫作者的嚴峻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