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缺席孩子的生活,陪伴是孩子最好的成長之路

2020-08-28 良師雅集桂林分院

現如今社會生活節奏加快,很多有孩子的父母忙於生計、事業或各種應酬,往往忽略了與孩子的和諧相處與陪伴,導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很多心理問題,其實陪伴才是孩子最好的成長之路。

我身邊有一個朋友常年在省內出差,每次都出去10天半個月。家裡都是老婆照顧兩個年齡都在3-4歲的哥哥和妹妹。長期缺乏父親的關心和教育,讓哥哥性格變得膽小、不愛說話,缺乏陽剛之氣。妹妹雖然性格外向,但是經常因為母親偏愛,經常欺負哥哥,把哥哥弄哭。雖然母親的教育方式是一個原因,但是對於一個男孩子來說,父親起到男人示範作用。因為當有一天他如果有了自己的孩子,他就不知道如何成為一個好父親。而對於一個女孩子來說,父親可以讓她知道一個男人的日常是如何思維和行動的,還有就是作為一個丈夫是如何與妻子進行互動交流的。如果父親缺位,她就不知道今後結婚如何與伴侶互動交流。

更有孩子在年幼之時遭遇被攻擊,因為無力反抗攻擊者,就會把攻擊者的行為模式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模式。然後,轉移到其他人身上。這樣會使原來的受害者漸漸成為變本加厲施暴者。曹叡原妻的死亡與曹丕原配夫人、他的母親甄妃如出一轍,就是一個說明。

作為父母既不能像曹丕一樣變成取悅型性格特徵之人,稍有不順就對家人和孩子進行迫害和處罰;也不能像袁紹一樣,不能認清自我,無法成為一個合格對好父親。

父母對陪伴是孩子最好對成長之路。如果長期缺席孩子的生活,即使孩子生活環境再好,天賦再優秀,看似生活無憂,其實對孩子的傷害早就產生了。如果你是一個父親,請不要缺席孩子的生活;如果你是一個母親,請推動孩子的父親回歸家庭,共同陪伴孩子快樂健康的成長。

相關焦點

  • 噠噠英語上線暖心大片《愛,是陪伴》:請不要缺席孩子的成長
    與此同時,《愛,是陪伴》也在網絡上迅速擴散,同樣引起了許多父母的共鳴:整天為生活奔忙,自己與孩子的交流時間越來越少,甚至每天與孩子見面的機會只是在深夜回到家時看看ta熟睡的臉。回想從孩子出生到現在的點點滴滴,自己難道不是一步步在缺席ta的成長嗎?可是,你「遺忘」了孩子,但孩子的心裡卻一直有你。
  • 意識到陪伴孩子的重要性,多陪孩子聊聊天,陪伴孩子成長
    意識到陪伴孩子的重要性,多陪孩子聊聊天,陪伴孩子成長「不要把我反鎖在家裡」現代社會,許多父母掙扎於職場當中,壓力大,負擔重,為了獲得更好的職業發展,父母們把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經常顧不上孩子,把孩子個人扔在家裡,有錢請保姆的讓保姆帶
  • 成長中,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社會的壓力和生活的艱難,我們每個人都在壓榨自己的時間價值。其實時間才是世界上唯一不能倒流的事物,容不得反悔、容不得再來一次。孩子的成長同樣如此,錯過陪伴他的黃金時間,也將後悔莫及。也許在這段時間裡事業飛升,然而孩子卻說你不愛他,這樣的結果有何意義?
  • 一個家庭中:父母缺席孩子的成長,是他們一生的傷害
    同事說,「確實是這樣,她的孩子怎麼都不黏她,在孩子兩歲時,她完全感受不到孩子對她的親近。」我說,「你應該慶幸自己沒有缺席孩子的成長,在他這個年紀,是最好跟孩子建立親子關係的時候,這個時候,你不多陪伴他,他又如何對你產生親近?產生愛?」
  • 給孩子最好的教育——高質量的陪伴
    回想這些年和孩子的相處,平常上班很忙回家比較晚,孩子爸爸又經常出差,孩子自己在家估計是很孤單的……孩子爸爸經常出差,但只要回來總是會花很多時間陪伴孩子:上學接送、下棋、講故事、一起去散步……我就差遠了,除了管她學習還有生活,真的是少了很多陪伴,以後的日子裡多多陪在她身邊,哪怕是靜靜地坐著!
  • 陪伴,不是時間的堆積:愛的陪伴,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李玫瑾教授說:陪伴是一種教育。陪伴在身邊,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愛。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六一」兒童節,父母與孩子共同的節日。這節,該怎麼過?「父母早期的陪伴與愛,決定了孩子的人生底色。」十年後,你不會因為少玩一晚上手機而遺憾,你會因為沒能多陪孩子一小時而後悔。不要讓親情遲到,不要讓愛缺席。
  • 別讓我們的記憶,成為孩子童年的枷鎖,給孩子陪伴式的成長
    父母的陪伴和理解在孩子的成長中是不可缺少的。在父母陪伴下長大的孩子更積極正能量。喬恩·卡巴金說過:「父母是一面鏡子,我們在其中能看到最好的自己,也能看到最糟的自己;能夠看到生活中最美妙的時刻,以及最可怕的時刻。」
  • 缺席孩子的成長,你後悔過嗎?
    或許也是因為我是那種屬於「操心型」的媽媽,不捨得離開孩子。最近空閒時間挺多,也來聊聊關於孩子的話題。曾經也很羨慕那些可以放下孩子去工作拼搏的人,至少她們可以有自己的事業,有自己的空間和自由。但是我不能理解,怎麼就能做到安心放下孩子呢?難道就是那一句:孩子,放下工作養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但我也知道,大多數人舍下孩子都有種種無法言語的無奈。
  • 好爸爸不缺席孩子的教育和成長
    有專家說過,一個孩子能否取得成就,80%取決於父親的教導。可見父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一言一行都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未來。父親給小孩的愛,是一種方向性引領和理性作為,給孩子勇敢和堅強,偉大的父親一定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奠基人。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父親責任重大。爸爸們,是不是感到很自豪?會不會感到有壓力?
  • 父親缺席孩子的成長,掌握聊天技術,才能更好融入環境中
    但是在現實生活當中,父親卻仿佛成為了這個時代的稀缺品。在「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薰陶下,很多辦法理所當然的認為「帶孩子是女人的事情。」於是不少父親要麼一心撲在事業上面,要麼寧願和朋友推杯換盞,也不願花費時間在陪伴孩子身上。
  • 陪著不是陪伴,4個提升陪伴質量的方法,拒絕孩子「孤兒式」成長
    一、明明陪伴從未缺席,孩子怎成了「孤兒式」成長?由於生活撫育和情感需要長期不被滿足,這類孩子更易產生空虛、無助、無奈、孤獨之感,不利於其性格的全面養成,長大後更易出現各類心理問題。也許,絕大多數父母在看到「孤兒式」成長這個字眼之初會委屈不平甚至震驚憤怒,畢竟,當代很多父母都摒棄以往將孩子「留守」家鄉的做法,儘可能地將孩子帶在身邊;亦有一部分家庭,母親辭職歸家,轉而選擇時間相對自由的微商,目的就是為了陪伴孩子成長。
  • 陌上聽風||陪伴,是孩子成長最好的禮物
    陪伴,是孩子成長最好的禮物文/陌上聽風(一)幼兒時期需要陪伴陪伴孩子,陪著孩子一步步長大,對每個父母來說,都應該是不可推卸的責任。記得有位老大哥和我說過,關於孩子成長的問題,父母的陪伴,是多麼至關重要。他說過他自己的經歷,其實讓我很受啟發的。
  • 再沒有時間,也不能缺席陪孩子成長的過程
    忙於工作就沒有太多時間陪孩子,孩子的成長總是少了一些陪伴。心裡不是不愧疚,可是著急也沒有用,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物質需要是有多麼的重要。不想缺席孩子的成長,那就要多一些時間陪伴他。哪怕只有十分鐘的時間,我也會和他有一些交流,互動遊戲等一些親子活動。我希望我可以跟進他的內心成長,時刻關注他的內心世界。
  •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讓父親成為孩子成長路上最好的見證者
    ,他們忙於工作、忙於應酬、想要讓自己的孩子過得更好,但是卻忽略了對重要的一點,對孩子的陪伴。銀河補習班>>中,鄧超飾演的角色」馬皓文」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馬皓文因為一次意外事故而入獄,讓他遺憾的錯過了自己的兒子馬飛七年的成長時光,這對孩子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當他出獄後,他用自己獨特的教育方法和滿滿的愛給予兒子馬飛自由成長的空間,教會了兒子獨自思考和面對困難的勇氣。
  • 電影《伴你高飛》帶給我們的啟示:孩子的成長,爸爸不該缺席
    家庭教育專家蔡笑晚,不僅經常說「把父親的角色當事業來經營」,還在踐行這句話,並將六個子女一個個送上精英之路。同時,他撰寫的《我的事業是父親》也在見證和詮釋著父親不該缺席孩子的成長。電影《伴你高飛》,就是在教那些曾經缺席孩子成長,或對孩子教育不重視的爸爸們,如何當好一個爸爸。
  • 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愛不缺席,能給孩子帶來多大安全感
    爸爸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和依賴現在很多家庭裡,父母和孩子的相處時間變得越來越少了。孩子心裡其實就是想要更多的陪伴和關愛,媽媽在身邊是很開心的,但是爸爸如果缺席了,那就很容易導致孩子們沒有充足的安全感!3、 爸爸教會孩子的愛,是更加飽滿的都說媽媽是一個家庭裡的核心溫度來源,其實爸爸的作用也是同樣的。聰明的爸爸,除了教會孩子熱愛這個廣闊的天地之外,更會懂得教導孩子和爸爸一起愛媽媽,這才是家庭最好的模樣。
  • 在孩子教育中缺席的父親們,你們可知道對孩子的成長有多大影響
    隨著教育的發展,問題越來越多,有一個嚴重現象就是父親在孩子教育中的缺席。父親在孩子教育中缺失,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很多不良影響,不自信,膽怯不勇敢,沒有責任感和擔當,男孩子女性化,女孩子中性化等問題都與父親缺席孩子教育有關係。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父親能陪在自己身邊,但是,大部分父親在孩子成長教育過程中總是缺席。
  • 喪偶式教育實在心累,爸爸們不要缺席孩子的成長
    一個家庭裡,好像獨自撫養孩子的只有女人,而丈夫卻沒有承擔起家庭責任。但是很多研究表明,父親在孩子的成長發展過程中具有獨特的作用。美國密執安大學研究人員詳細比較了父親與母親對孩子的不同影響發現:常與母親相處的孩子具有對新鮮事物興趣濃厚、擅長社交的特點;而常與父親在一起的孩子智商略勝一籌,獨立感與自信力更強。父親參與進孩子的成長,有利於孩子的心智發育。
  •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昂貴的玩具,而是陪伴
    直到現在,她自己當了媽媽,說要給孩子足夠的陪伴,不想讓孩子像她那樣。同學的父母當時確實也是不得已,但從小就沒有父母的陪伴,也給同學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我們經常聽到要「富養孩子」,什麼是富養?給孩子吃好穿好就是富養嗎?其實在我看來,父母能陪伴孩子,看著孩子成長,就是最好的富養。為什麼說陪伴對孩子很重要?1.
  • 萌「蠢」警犬 卻是孩子成長最好的陪伴
    【原創】文/捷Jesse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孩子喜歡上了聽故事。不管是來自「海底小縱隊」的海洋探險故事,還是「小豬佩奇」的家庭故事,都給孩子們的生活帶去無盡的歡樂。然而,還有一套至今尚未完結的兒童文學系列叢書,也一直在陪伴我們。這就是今天要介紹的這套《警犬漢克歷險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