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這兩天,同事跟我吐槽以前自己帶娃的時候很辛苦,自從生在了孩子之後,就完全沒有了自由的時間,整日把時間消耗在帶娃上。
她說,「很羨慕一位朋友,她自從生了孩子之後,就完全沒有帶過,都是他奶奶帶的,處處事無巨細。而我的婆婆卻沒有管過孩子,這真的是沒法比。」
其實聽了之後很詫異,小孩子1到3歲是建立親子關係最佳的時間,這個時候你不多去陪伴孩子的話,只會造成孩子不親近你。
我問她,「這個孩子是不是非常不親近自己的媽媽,而是很黏奶奶。」
同事說,「確實是這樣,她的孩子怎麼都不黏她,在孩子兩歲時,她完全感受不到孩子對她的親近。」
我說,「你應該慶幸自己沒有缺席孩子的成長,在他這個年紀,是最好跟孩子建立親子關係的時候,這個時候,你不多陪伴他,他又如何對你產生親近?產生愛?」
父母缺席孩子的成長,想當一個甩手掌柜,最糟糕的結果,無非是養不出感恩你的孩子。
雖然說,你生養了他,但是在他成長的過程中,你沒有去陪伴他,又如何能讓孩子去感知你的存在呢?
要知道,在父母陪伴下長大的孩子,對於他來說,這個家才完整。
02
最近熱播的一部電視劇《小歡喜》,它描繪的就是一副很典型的父母缺席孩子成長的故事。
他們由於工作的原因,他的父母從小就把他寄養在舅舅的家裡。由於他從小在舅舅家裡長大,他跟舅舅之間的感情比父母親近許多。
在季楊楊上高中的時候,父母跟季楊楊的親子關係仍舊很淡。
對於父母的管教,非常的不滿。直到他的父親打了他一巴掌時,他們身上只剩下了血緣關係。
其實對於季楊楊來說,他對父母是陌生的,因為他是在沒有父母的環境下長大的,自然他的心理早已失去了對父母的愛。
造成這樣的原因是什麼?
是父母缺席了孩子的成長,在他需要陪伴的時候沒有去陪伴,想去陪伴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了。你任何的管教,對於他來說都是無用的,即便你是為他好,你的管教,只會讓他對你產生恨意。
退一步說,你想彌補孩子,需要花費很多的心思,時間才能補回來。也許,永遠無法補回孩子對你的愛。
因為你一旦缺席了孩子的成長,孩子的內心也就不會對你產生親近感。
親近感是在孩子小的時候建立的,逐漸的,他長大後,那些出現在他生命中的人,也遠遠沒有你重要。
倘若此時你不去跟他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換來的不過是對你的不親,不近,你們之間永遠都有隔閡。
03
以前培訓的時候,就聽老師說過,「孩子,需要高質量的陪伴。」
這裡高質量的陪伴,是父母能真正地陪著孩子在一起,去互動,去跟他們去溝通,不要覺得他們什麼都不懂,就自顧自的。
現在有太多的人,正在缺席孩子的成長。
為了工作,把孩子給爺爺奶奶去帶,甚至因為忙碌把孩子寄養在別人的家中,按時給生活費,總以為錢可以代養孩子的問題。
但殊不知,你現在的不去陪伴他,以後不論你花多少錢,都買不到孩子對你的愛。
還有的父母,每次下班後,就打遊戲,孩子也不帶,沒有跟他們去互動。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對你也不會產生多少的親近感。
只有在孩子小的時候,你陪伴他越多,他對你就越親近。
所以,不要去抱怨孩子為什麼不親近你,而你要去反思,自己有沒有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如果有,你的孩子也會用愛回饋你。
願共勉!
作者:小凡姑娘,分享職場正能量,讓你擺脫困擾,趕走壞情緒。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