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吐槽老公玩手機不帶孩子,一個時常缺席的父親,傷害有多大?

2020-11-02 伊伊媽咪育兒

母親賦予孩子生命,那麼帶孩子陪伴孩子的責任也應歸屬於媽媽?多少母親無奈於一個時常缺席的父親,可那些父親卻不知其中的傷害到底有多大!

近日,網球冠軍李娜在一次採訪中吐槽老公姜山躺在沙發上玩手機卻不管孩子,她在廚房忙的不可開交,孩子在客廳媽媽媽媽的叫個不停,而一旁的孩子父親卻像沒聽見一樣。李娜直言,媽媽能做的爸爸也可以做。

眾多網友感嘆同一個世界同一個父親。類似的父親普遍存在,但你們知道一個時常缺席的父親,對家庭和孩子的傷害有多大嗎?

前些日子,一個朋友太壓抑來找我聊天,她一個人帶著一歲多的孩子,老公工作不算太忙,有很多空閒時間,但她老公不僅不幫她分擔家務,也不幫忙看孩子,一有時間就是躺在沙發上玩手機,她差點抑鬱,對婚姻生活失去了信心,同時也把壞脾氣給了孩子。

婚姻是攜手共進,不是逃避和偷懶。

都說帶孩子的前幾年是女人最難熬的時光,也正是這些最艱難日子裡的攜手與否,決定了一個女人對家庭和孩子的態度。婚姻是攜手共進,不是逃避和偷懶,一個忙得抽不開身的母親身邊,若是有一個樂於分擔的好父親,不僅有利於家庭和諧,還能讓孩子感受到愛和美好,從而影響孩子的性格。相反,若是有一個只顧玩手機卻缺席孩子成長和教育的父親,會讓母親對婚姻生活失去信心,從而也影響了夫妻關係。

爸爸是山,是榜樣。

都說父親的愛如山一樣宏偉,古往今來父親在孩子的心中都是偉大的,是孩子的榜樣。一個家庭對於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特別是父親。一個會疼愛媽媽,會幫忙分擔且愛陪伴孩子的父親,會讓孩子在他的影響下成為更自信更快樂的人。而一個愛看手機不幫忙分擔家務也不陪伴孩子的父親,只能讓孩子更愛看手機,也會影響孩子的認知和三觀。

一個父親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特別是女兒。當你見過大海時,你才知道江河的渺小。當你有一個優秀的父親時,你才會欣賞更優秀的人生伴侶!所以,作為父親,你不僅影響了孩子的童年,更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孩子不要我不是逃避帶孩子的藉口,只要你用心呵護和陪伴,收穫的不僅是快樂,更多的是幸福和自豪。

掙錢養家是不易,生孩子帶孩子更不易。家是共同的家,別因玩手機而缺席呀!水不是一下就變涼,希望大家都能做一個能分擔、能陪伴、能攜手共進的好老公和好父親。

今日話題討論:你認為父親需要陪伴孩子嗎?

我是@伊伊媽咪育兒 ,一個90後全職寶媽,愛學習,更愛分享。希望能和大家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力爭做一個更專業更合格的父母!歡迎關注我並多多點讚評論哦。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李娜吐槽老公不幫忙教育孩子
    近日,李娜在接受採訪時透露自己疫情期間像是養了三個孩子。做飯時本來就手忙腳亂,結果孩子們又在客廳不停的叫媽媽,而那時候的自己正切著菜。把情緒給調整好了才去的客廳,結果一過去發現孩子他爸正翹著二郎腿坐沙發上玩手機。火大的她,對著孩子爸爸說道「有些事媽媽可以幫忙的,其實爸爸也可以幫忙」,意思很明顯了,就是讓老公在自己忙的時候照看著點孩子。
  • 李娜吐槽帶娃苦惱,爸爸不參與育兒的家庭,媽媽過的有多糟?
    近日,中國女子網球名將、世界冠軍李娜在接受《女人三十加》採訪時吐槽自己的育兒煩惱,只育有一子一女的她,卻說疫情期間自己就像養了3個孩子。《女人30+》採訪娜姐的吐槽引發了不少帶娃媽媽的共鳴,尤其是那句:「有些事情媽媽可以幫忙的,其實爸爸也可以幫忙的」。
  • 網球女王李娜怒懟老公:他是我的「大兒子」,家庭不是獨角戲
    「感覺我有三個兒子,丈夫就是大兒子」,這是世界冠軍李娜在《女人30+》節目裡吐槽丈夫說的話。李娜表示,疫情期間大家都在家裡待著,24小時照顧孩子和老公,真是太累了。基本所有的家務都是李娜一人承包,尤其到了中午做飯時更是手忙腳亂。
  • 李娜自曝老公是她「大兒子」:喪偶式育兒,是婚姻中的一顆雷
    作者:一見傾心(爸媽進化論主筆)女性育兒壓力到底有多大?世界冠軍李娜開懟了!有不少媽媽吐槽:「都說父愛如山,我家那爸爸是真的詮釋了這一點。孩子餓了渴了都不知道給孩子弄點吃的,靠在沙發上刷手機,像山一樣巋然不動。
  • 李娜家的育兒只透露一條:有了孩子之後,有這種表現的老公都是渣男!
    冠軍媽媽家也有育兒難題最近,在《女人30+》節目中,網球世界冠軍李娜開啟了瘋狂吐槽老公不幹活,也不帶娃的模式。李娜說,當自己在廚房手忙腳亂的時候,客廳裡兩個孩子經常雞飛狗跳地大聲呼叫「媽媽~媽媽~」。此時的你,不知道發生了什麼,趕緊放下手中的菜刀,急急忙忙地跑出廚房。而這時,卻看到老公翹著二郎腿,悠閒地坐在沙發上玩著手機。
  • 別總在孩子面前玩手機,一個小故事,讓你明白傷害究竟有多大
    但是作為家長的你到底知不知道,總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對孩子的傷害究竟有多大?女兒小聲地埋怨說:「我也經常不開心!媽媽,你總加班,沒時間陪我玩。」我嘆口氣道:「媽媽最近太忙了,但媽媽周末帶你去公園玩了啊!」
  • 別總在孩子面前玩手機,一個小故事,讓你明白傷害究竟有多大!
    有一種病叫「離不開手機綜合症」。病症如下:離不開手機,離不開網,或出沒到一個無信號區域,就整個人不好了,心裡七上八下,沒著沒落……但是作為家長的你到底知不知道,總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對孩子的傷害究竟有多大?從下面分享的這個小故事裡尋找答案吧!
  • 孩子玩手機,父親暴力毆打,還發班級群,毆打孩子危害有多大
    高中學生因為玩手機被父親暴打到鼻血直流,父親邊打邊說著「只要摸我手機就死路一條,我不把你打死,我還要打」,只見男孩一個勁的說「不」,還不停的擺手。隨後父親還錄了視頻發到兒子所在的班級群。孩子從3歲就由父親一人獨自扶養,可以知道父親對孩子給予厚望,怕孩子沉迷手機遊戲耽誤了學習。
  • 家長總在孩子面前玩手機,一個小故事讓你明白傷害究竟有多大
    如果你總是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你可能不知道,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樣的一個小故事,也許對這個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有這麼一個故事,有位家長問孩子迷上了手機怎麼辦?問孩子多大,她說才一歲半。一歲半的孩子對手機上癮,很大的可能性就是大人也沉迷於手機,或者日常用手機來哄孩子,導致孩子對手機有一定的依賴。在孩子最渴望愛、渴望被關注的年紀,很多家長卻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而是把工作之餘的大部分時間都用於玩手機。
  • 「父親缺席症候群」,說的就是那些回家玩手機、不與家庭交流的爸爸
    有些情況是被迫且無奈的,比如:離婚、單身赴任或加班,這種情況等於變相將父親從孩子身邊帶走,父親被置身於幾乎無法參與育兒的處境中。也有些情況是父親本身沒有完成應盡的責任,他們即使在家與孩子共同生活,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只熱心自己的事情,下班回家就玩電腦、手機或玩遊戲,不與家人和孩子交流,對家庭置之不理。
  • 別總是在孩子面前玩手機,一個小故事讓你明白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時代發展到今天,手機已經成每一個人必不可缺的東西,許多人對手機都有很大的依賴性,不管是用手機學習、工作還是玩耍娛樂,也不管是在單位、走路還是在家裡。但最為父母的我們,總是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對孩子會有很大的傷害,所以別總是在孩子面前玩手機了,這一個小故事讓你明白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 在孩子教育中缺席的父親們,你們可知道對孩子的成長有多大影響
    隨著教育的發展,問題越來越多,有一個嚴重現象就是父親在孩子教育中的缺席。父親在孩子教育中缺失,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很多不良影響,不自信,膽怯不勇敢,沒有責任感和擔當,男孩子女性化,女孩子中性化等問題都與父親缺席孩子教育有關係。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父親能陪在自己身邊,但是,大部分父親在孩子成長教育過程中總是缺席。
  • 熱鍋上的家庭,揭示一個不合格的父親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然而面對潛藏的重重危機,連孩子都感覺很糟糕,而爸爸卻覺得很好,還行。為什么爸爸會感受不到呢,原因是爸爸的內心從來沒有真正參與家庭的核心生活,沒有用心感受孩子的需求,與孩子沒有建立正確的親子關係,也就是不合格的父親。那麼不合格的父親,對家庭成員的傷害有多大呢。下面就讓我們針對《熱鍋上的家庭》,根據書中的故事抽絲剝繭,層層分析。
  • 教育孩子的路上,最不該缺席的是爸爸
    下班後還要接孩子回家,急急忙忙的買菜做飯,吃完飯輔導孩子寫作業,督促孩子早睡,周末還要給孩子洗衣服,直到精疲力盡。一天24小時連軸轉都忙不完,每天的時間恨不得48個小時。而爸爸呢,多數在一旁翹著二郎腿玩手機,要不就乾脆不見人影。這麼多事情堆在一起,還沒有人分擔,再溫柔的女人也會崩潰。
  • 女性育兒壓力到底有多大
    近日,李娜在接受採訪時透露自己疫情期間像是養了三個孩子。做飯時本來就手忙腳亂,結果孩子們又在客廳不停的叫媽媽,而那時候的自己正切著菜。把情緒給調整好了才去的客廳,結果一過去發現孩子他爸正翹著二郎腿坐沙發上玩手機。火大的她,對著孩子爸爸說道「有些事媽媽可以幫忙的,其實爸爸也可以幫忙」,意思很明顯了,就是讓老公在自己忙的時候照看著點孩子。
  • 育兒家丨真正的好老公,從來不幫老婆帶孩子
    表姐家兩歲的淘淘各種搗亂,亂撒麵粉,捏壞餃子,尿在地上……表姐一邊包餃子一邊帶孩子,苦於分身無術,姐夫卻在沙發上葛優躺玩手機。 表姐急了,吼道:「你是雕像啊?能不能帶下兒子?在家就會看手機,孩子也不管!」 姐夫爭辯:「我怎麼不管孩子了?
  • 不敢生二胎,冠軍李娜的一句話,讓我看到了女性育兒壓力的真相
    可是有了孩子後,由於要花錢的地方實在太多,經濟壓力驟增,自己想要的可以一減再減,到現在自己好像變成了一個無欲無求的人,化妝品是用寶寶霜,衣服一年也買不上兩件,而孩子的東西,老公的東西,都想要給買好點的。
  • 真正傷害孩子的父親其實是這五種
    即使能早點回家,爸爸們通宵除了吃飯就開始躺在床上或者窩在沙發上玩手機。好不容易周末能帶孩子出去玩一下,他可能也不會全身心的投入陪孩子玩兒,一會兒電話一會兒微信的,要麼就在瀏覽網頁。名義上是帶著孩子出來玩了,但是實際上他的注意力根本不在孩子身上。親愛的爸爸們,你可以曾想過你這樣的行為對孩子的傷害是巨大的。明明花了時間和孩子在一起,孩子卻一點也體會不到來自於爸爸的愛和溫暖的陪伴。
  • 老公回家寧願做家務都不願意帶孩子,幾千萬的寶媽們還是不懂男人
    留下妻子抱著孩子無奈地搖搖頭,誰不是第一次做父母呢,為什麼育兒變成了女人一個人的事情?也許這個例子比較極端,現實生活中的父親,多多少少還是會承擔一些帶娃的責任,只是相比於母親的付出確實有點微不足道。男人帶娃追求的是孩子不哭不鬧,這樣自己還可以分心做其他的事情,比如玩手機看電視。
  • 缺席的父親+焦慮的母親=失控的孩子
    不過,從孩子的心理健康角度出發,在心理諮詢室裡見過那麼多不開心的孩子,很多近乎是悲劇的家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最好的家庭教育從來不是家裡買了怎樣的學區房,孩子讀了多少書,有多少愛好,而是父母雙方共同創造有愛的氛圍,爸爸不缺席,媽媽不焦慮,讓孩子在愛裡成長。古語說:「養不教,父之過」,而這個時代似乎越來越缺乏「父親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