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椒兒媽媽,一個時間相對自由的全職媽媽,喜歡分享,喜歡傾聽,希望把經歷過的、看到過的、聽到過的,用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對觀者在育兒上、情感上有所啟發……
文|家有小甜椒兒(專注優質原創,抄襲必投訴維權,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二胎政策開放之後,「是否要二胎」成了困擾不少家庭的問題。有的人想要二胎,但是年齡大了,本身不適合再孕育生命了,另有來自子女的壓力,只能擱置。
是否要二胎,一直是人們關注的話題,而要二胎需要考慮的因素,尤其是,是否需要徵求現有子女的的意見,一直是仁者說仁,智者說智,觀點發生了很大的分歧。
大家長們往往會認為「生育權」當然是完全屬於父母,是否要二胎,自然是不需要經過孩子們的同意,但是年輕人普遍認為,既然「我」是家庭的一分子,未來也可能要擔負起愛護弟弟妹妹的責任,既然有責任,就應該有參與決定權。
0122歲女孩子因為拒絕養弟弟,被父母告上法庭,現狀如何了?
之前備受關注的「22歲女大學生剛畢業就要肩負起撫養弟弟的責任」的信息後來有了結果,女孩第一反應是拒絕,因為自己的溫飽問題尚未解決,就要承擔起「媽媽」的責任,對剛畢業的她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女兒拒絕父母的要求,父母則直接把女兒告上法庭,結果是因為父母沒有能力撫養弟弟,姐姐就要承擔起這個責任。
據悉,女孩如今按月給弟弟提供撫養費,但是跟父母毫無交流,女兒對父母已經完全失望,雙方的感情處在了一個冰點。
不知道這對父母心裡是什麼滋味,養大的女孩,到最後只成為了一個被迫給弟弟提供生活費的「機器」,拒絕再向父母敞開心扉。
父母真的是贏了官司,丟了親情,女孩對父母的怨恨恐怕這輩子都難以消退了。
02做父母的或者並不了解孩子們的內心和現狀
我們中國的現狀是,很多城市裡打工的人都是來自農村,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擠過了「高考的獨木橋」,留在城市裡成為了「打工人」。
運氣或者是才能好一些的,或許已經在大城市安家,還有很多打工人,租著一兩千的房子,每天算計著生活費房租費,盡力節省下來一點錢,打給農村的父母。
有很多父母以兒女為榮,認為孩子在大城市工作,臉上有光,可以在村民面前昂首挺胸,顯得很有面子,甚至有的時候為了虛榮心會跟鄉親們吹牛,可是他們並沒有真正了解在大城市「苦熬」的子女的生活現狀。
就拿上述提到的案例來說,22歲剛剛畢業,在陌生的大城市開始投遞簡歷,開始適應生活,要忍受多少白眼,要多少次鼓勵自己不能退縮才能熬過來,恐怕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03中年人要二胎,一定要經過子女的同意
人到中年之後,可能會有一些遺憾,我們父母這代人,包括比我們年長十幾歲的人,很多觀念中都是保守的,希望未來子女之間可以有個照應,或者是希望生下一個兒子來傳宗接代。
兩個孩子年齡相差不大的時候,要二胎需要考慮的是現實的經濟條件,當老大已經十歲甚至是成年的時候,要二胎最好是經過孩子的同意,尤其是老大已經成年的情況下。
孩子接受父母要二胎,就等於接受自己承擔的責任,當孩子無法接受的時候,父母要二胎,如果遇到意外,可能影響的就是子女和父母之間的親情了,比如說22歲女孩被父母要求撫養弟弟的案例,父母也一定是出於無奈,孩子已經落生,卻無能力撫養,只能依靠尚且年輕的女兒。
04「養兒防老、傳宗接代」的傳統觀念抱摒棄
如果沒有涉及到「重男輕女」,孩子們的牴觸心理還沒有那麼大,一旦涉及到「重男輕女」,那些被忽視的女孩子受到的傷害,一輩子都無法治癒。
現在這個時代,「養兒防老、傳宗接代」的傳統觀念要摒棄,不管是女兒還是兒子,教育好,孝順父母,父母老年之後,子女都會照應父母,而教育不好,養幾個兒子都是無用。
我們更應該享受養育孩子的過程,而不是有目的地養育孩子,目的性越強,結果導向越容易讓人失望。當我們享受了這個過程,陪伴質量才會提升,才更容易培養出優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