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此日本士兵因為拉肚子走丟 引發一場八年戰爭

2020-12-22 勇哥讀史

又是一年七月七日。眾所周知,80年前的今天,一場發生在中國北平的「盧溝橋事變」,引發了曠日持久、長達八年的抗日戰爭。80年後我們撥開歷史的迷霧,追憶往事,往往會發現一些匪夷所思的細節。

比如,在「盧溝橋事變」中,那個「失蹤」的日本士兵到底是誰?

歷史教科書這樣告訴我們,在1937年7月7日夜,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的日軍,藉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日軍的無理要求,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第29軍奮起抗戰——震驚中外的七七「盧溝橋事變」由此爆發。

相信很多人在看到這段歷史時,第一反應就是,所謂士兵「失蹤」,一定又是日本人的陰謀,純屬無中生有。就像在「九一八」事變中,日軍炸毀南滿鐵路路軌,卻栽贓嫁禍於中國軍隊一樣。然而,並不是。這一次,還真的有一名日本士兵失蹤。

這個日本士兵叫志村菊次郎。

志村菊次郎是一名二等傳令兵,屬日本華北駐屯軍步兵第1聯隊第3大隊第8中隊第2小隊第4分隊。7月7日晚,日軍第8中隊數百名日軍,在中隊長清水節郎大尉的率領下,來到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開展軍事演習。期間,日軍與宛平縣城的中國守軍發生摩擦,雙方開了幾槍,沒有出現傷亡情況。

日軍演習結束後,清點人數,發現少了二等傳令兵志村菊次郎。

在軍事演習中不見了士兵,這可不是小事情。尤其是在中日軍隊劍拔弩張的敏感時期。清水節郎大尉聯想到軍事演習中響起的幾聲槍聲,懷疑志村菊次郎在軍事演習中遭到中國軍隊襲擊、綁架。

清水節郎大尉立即將此事進行上報。日本華北駐屯軍步兵第1聯隊牟田口廉也大佐獲悉後,他一邊向日本駐北平特務機關長松井太久郎報告,一邊派大隊長一木清直少佐率部前往宛平縣城,與中國守軍29軍進行交涉。

然而,就在一木清直少佐率部氣勢洶洶地趕往宛平縣城20分鐘後,牟田口廉也又收到報告,稱這名叫志村菊次郎的二等傳令兵已經歸隊。原來,此人並非被中國軍隊襲擊或綁架。他是一名新兵,一個月前才從日本來到中國。在軍事演習中,他突然拉肚子,解手回來時卻因為不熟悉地形,竟然迷了方向,走丟了。

我想,這時候牟田口廉也一定想破口罵娘吧?

牟田口廉也擔心松井太久郎以「謊報」為由對他進行處罰,就做了一個決定:隱瞞志村菊次郎已經歸隊的事實。於是,牟田口廉也逃過了松井太久郎的處罰,可他萬萬沒想想到的是,卻因此引發了一場長達八年的戰爭。

一木清直少佐抵達宛平縣城後,也得到了志村菊次郎已經歸隊的消息。但是,他依然下達作戰命令,進攻盧溝橋和北平之間的中方陣地一文字山。

正如他後來接受日本東京《朝日新聞》記者採訪時說:「當時接到報告士兵已經回來了,沒有異狀。但是,我的想法是聯隊長讓我就此事進行交涉,如果就這樣算了,中國方面會怎樣宣傳就不知道了。此前的『豐臺事件』就是例子,也許會讓他們產生——只要敢真槍實彈地對付日本軍隊,就可以讓演習的日本軍隊逃跑這樣的概念吧。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對日本來說是一件很遺憾,丟臉的事情。所以,我方決定佔領一文字山然後再進行交涉……」

中國軍隊奮起抵抗。「盧溝橋事變」爆發。

我們知道,日本佔領中國東北三省後,一直就覬覦北平乃至整個中國。為此,日軍早就進行了精心準備,只等一個合適的時機。二等傳令兵志村菊次郎在軍事演習中的「失蹤」,正好為日軍提供了藉口。從這種意義上講,二等傳令兵志村菊次郎引發了八年戰爭。

志村菊次郎後事如何呢?此後,他沒有受到任何懲罰,不久就退役,回到日本。後來,志村菊次郎再度入役,1944年10月,志村菊次郎在緬甸作戰時,被孫立人的新1軍擊斃。

至於挑起「盧溝橋事變」的其他幾個罪魁禍首,也沒有好下場。

牟田口廉也於1946年9月作為乙、丙級戰犯被逮捕,移送至新加坡受審,1948年3月被釋放回國,亡於1966年8月2日。一木清直在1942年瓜達爾卡納爾戰役中被美軍擊斃。

相關焦點

  • 一場因為禮儀習俗而引發的矛盾,卻因為翻譯錯誤而變成了戰爭?
    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戰爭似乎是一個永久的主題,戰爭就像是歷史循環的必然產物,總是會在不經意間出現。當然了,也不是所有的戰爭都是那麼名正言順,畢竟總有一些戰爭是莫名其妙爆發的,甚至於根本就是一些很小的事情引發了戰爭。比如說在幕府末期的薩摩藩和英國人之間的戰爭,就是一起因禮儀不同引發的血案,進而演變為了一場戰爭。
  • 國學茶館|一場因為太陽和月亮引發的戰爭
    但是上古時期有這樣一場戰爭,竟然是因為太陽和月亮所引發的,這就是傳說之中,夏朝時期發生的一場戰爭——「胤徵羲和」。《尚書》中國古代有一本書叫《尚書》,也就是上古之書,記載了很多上古之時的事情,咱們國學茶館也多次引用提到過。
  • 一場戰爭的兩種紀念:松山就像戰爭迷宮(組圖)
    在一次閱讀史料的過程中,他開始對松山產生好奇,因為無論從哪個角度比較,這都是一場實力相差極其懸殊,結果卻出人意料的較量。   參加戰役的日軍最高指揮官,只是一個少佐(註:相當於少校),而中方陣營中,僅將軍就有數十名,校官更是不計其數。
  • 歷史上因為足球而停火的戰爭
    今天的世界並沒有因為世界盃而變得安寧,就在世界盃期間,衝突八年之久的敘利亞硝煙依舊存在,流落在國外的難民依舊沒有回家的希望,世界其它動蕩的地區依舊沒有迎來和平。足球充滿激情和快樂,在人類的天性之中,依舊擁有美好的期望,足球的魅力,在歷史上的確給戰爭地區帶來一絲和平的安寧。
  • 二戰最憋屈的戰爭,50萬開著坦克飛機的士兵,竟打不過當地土著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許多國家的噩夢,德軍當年對整個世界都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傷害,二戰時主要就是法西斯國家與反法西斯國家的戰爭,當時的德國有兩個盟友,一個是和德國一樣,有著擴張野心的日本,日本在二戰中與德國的殘忍程度相比真的是不遑多讓,可以說是和德國十分「般配」的盟友了,而除去日本以外,另一個盟友就比較的令德國頭疼了
  • 日本投降後,中國和日本還爆發了一場戰爭,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很多人以為,日本宣布投降之後,戰爭就徹底結束,其實不然。在日本投降之後,中國與日本還爆發過一場戰爭,但是這場戰爭卻很少有人知道,這場戰爭爆發的地點在高郵。這個城市裡面還有一些日軍,他們盤踞在城池裡面,繼續欺壓老百姓。這些日軍手裡還有一些槍枝彈藥,生活物資也非常充足。
  • 此國絕對是神操作!派出80人參與戰爭,戰後竟然回來了81人
    戰爭從古至今一直都存在,古代的戰爭使用的武器裝備威力不是太大,所以造成的傷亡人數也沒有如今慘重,冷兵器時代人們所使用的武器裝備大多是刀槍劍,但是現在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在軍事上的投入越來越多,與此同時大家也發現戰場上的傷亡人數也在進一步加大當中,如今有不少國家都因為戰爭受到了巨大的影響
  • 二戰日本士兵真像影視劇中演繹的那樣兇殘嗎?聽日本老兵如何說
    跟在很多戰場見到的畫面一樣,敵軍傷員被遺棄在戰壕內,痛苦使得他們發出哀嚎聲,很快這種哀嚎聲就會消失,日本士兵並不會因為他們是傷員而憐憫,會毫不猶豫地將刺刀刺入他們的胸口。
  • 他因拉肚子引發了全民抗戰 事後得到重賞 最後被戰神孫立人擊斃
    在一次演習當中走丟,後來日軍以尋找他為由,跟中國軍隊爆發衝突,製造了七七盧溝橋事變。事後這位新兵並沒有受到懲罰,反而受到重賞,允許他回家不用參加戰爭。但是緬甸戰爭的時候,他又重新入伍,後來被戰神孫立人擊斃。這位日本兵的名字叫志村菊次郎,1937年7月,他因為拉肚子離隊。蓄謀已久的日軍要求到宛平城搜查,當然這種欺人太甚的行為當即遭到了中國守軍的拒絕。後來中日兩軍爆發了衝突。
  • 日本籍士兵隱居中國35年,從未殺人,卻在用一生為自己贖罪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發動了對華侵略戰爭,許多的日本人在軍國主義思想的驅動下,紛紛加入到這場長達八年之久的侵略戰爭。 在這些入侵中國,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災難和無盡傷痛的日本侵略者裡面,有一個名叫山崎宏的日本士兵,因為不願成為雙手粘滿鮮血的劊子手,選擇逃離部隊遠離戰場,不再參與這場侵略戰爭。
  • 日本軍國主義如何形成?如何控制士兵?
    可以說,就是因為張純如的《南京大屠殺》,世界歷史才承認了它的存在,並被主流學界引用和承認,也是因為它,當年日本申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才被很多知道南京大屠殺的國家拒絕。 戰後10年,西方人也開始討厭日本,刻意不購買其商品,原因有日本想把殖民主義滲透到《凡爾賽合約》規定的德國前殖民地等方面,它野心不加掩飾,自然受到列強扼制和厭棄。加上此合約規定山東半島給日本,更加劇了當時中國的抵制日貨,日本的經濟崩潰就更加迅速。
  • 最慘無人道的戰爭,導致虛偽的日本人死傷無數,哀鴻遍野
    最慘無人道的戰爭,導致虛偽的日本人死傷無數,哀鴻遍野日本帝國與俄羅斯帝國為了爭奪朝鮮半島和滿洲的控制權,而在中國東北的土地上進行了一場帝國主義戰爭。這兩個帝國主義國家,為了各自的野心和利益展開了一場互毆。
  • 戰場上沒有公廁,打仗時突然拉肚子,將士們該如何解決的呢?
    俗話說人有三急,打仗的士兵們也不例外。在從古到今無論大小的戰場上,士兵解手和糞便的處理問題一直都很受到重視。想想當年的二戰,一場戰爭都要持續一天以上,長一點的可能要持續幾天幾個月,那麼在這幾天裡,人總要上廁所的吧,那打仗時突然拉肚子,士兵們又是如何解決的呢?
  • 「八年抗戰」為什麼改為「十四年抗戰」?
    ▲《關於在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中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的函》「八年抗戰」的說法是指從1937年「七七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算起,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的8年時間。▲七七事變時在盧溝橋頭防禦工事內的中國士兵「十四年抗戰」的說法是指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算起至日本無條件投降,則為14年。
  • 「八年抗戰」說法已改為「十四年抗戰」,原因是……
    按照一般常理,一場戰爭的開始時間,不應當有什麼分歧。但是,近年來國內史學界圍繞著中國抗日戰爭的開端問題,展開了相當規模的討論,主要是針對八年抗戰的說法,提出了十四年抗戰的概念。正是基於此,應該確立十四年抗戰的概念。  其實,八年抗戰和十四年抗戰,是與抗日戰爭從局部抗戰到全國性抗戰的過程相聯繫的兩個概念。八年抗戰是指從1937年開始的全國性抗戰,十四年抗戰是包含從1931年開始的局部抗戰在內的整個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鬥爭。兩種提法一直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語言環境下使用,已經約定俗成。其實質內容沒有矛盾。
  • 抗日戰爭結束後,中國和日本還爆發了一場大戰,很多人卻不知道
    可這場抗日戰爭卻稍顯的有些不同,它不同於以往的戰爭,日本侵略者是真正抱著亡國滅種的心來到我國土地的。正是因為到了這種存亡危機,以及封建王朝的崩塌給人帶來的信心鼓舞,使得全中國從上至下皆為抗戰出力,生動形象地詮釋了《出塞》當中不教胡馬度陰山的決心,終於在1945年獲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
  • 美洲版六日戰爭:足球引發的一場血案
    有人說足球是和平時代的戰爭,因為我們常常看到兩方隊員在場上爭搶得頭破血流,互不相讓。而在歷史上還真就有一場因為足球而引發的戰爭。戰爭的雙方是兩個美洲的小國家薩爾多瓦和宏都拉斯,但並非直接參與者的美國卻成了最大輸家,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從戰爭的起因說起,世界盃的規則相信稍微有些了解的朋友都知道是從世界各個大洲各自選擇幾支最頂尖的隊伍。
  • 韓戰時,日本人在幹什麼?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日本僅僅復員的士兵就達到700萬,加上日本人工作勤奮、自律,願意工作很長時間獲取較低工資。2、距朝鮮半島近。日本佔了地理優勢的光,大量物資從朝鮮海峽能源源不斷抵達半島。 日本人承接了韓戰的軍需大訂單
  • 特洛伊戰爭——希臘最美的女人引發的一場人神大戰
    特洛伊戰爭的導火索是希臘最美麗的女人海倫,海倫是宙斯和斯巴達王后的女兒,也是人神交合的後代。一個女人,引發希臘人,特洛伊人和奧林匹斯眾神的戰爭,海倫是如何挑起一場人神兩界的戰爭的?斯巴達作為戰鬥民族沒事就愛打仗,據說有一次斯巴達和外邦人打仗時,美人海倫就出來觀戰,雙方軍隊就被按了暫停鍵,停止打仗,全都盯著美人看,看到這大家會覺得海倫簡直就是和平美人,故事還沒完……海倫用美貌停止戰爭,依然用美貌引發戰爭,美麗也是把雙刃劍。海倫的美貌人盡皆知,惹來眾多男人的愛慕,國王就為女兒挑選如意郎君,並讓他們發誓,婚後要和海倫結為聯盟,為斯巴達戰爭!
  • 「八年抗戰」已改為「十四年抗戰」
    」字樣,改為「十四年抗戰」,並視情況修改與此相關內容,確保樹立並突出「十四年抗戰」概念。「八年抗戰」的說法是指從1937年「七七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算起,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的8年時間。